-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相關資料
在七年級的同學需要制作一個關于語文的手抄報,那么手抄報應該寫怎樣的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七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趣味語文故事(一)
詩的妙用
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的繁華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可是卻得不到多少施舍。有一次,他向一位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兒別的吧。”說著就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這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來,他又碰到那詩人,便問道:“你給我寫了什么呢?”詩人笑了笑,念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膽子變肚子
李梅到深圳打工。一開始,見什么都怕,過了一段時間,她的膽子大了。于是,她高興地把自己的感受寫信告訴父母。信中有一句話:我的肚子越來越大了。父母看了十分驚慌,立即坐火車到深圳去探望。見了女兒,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原來,女兒把“膽子”錯寫成“肚子”,一字之錯,白花了600元的路費。
關于語文的作文(二)
說起語文,我們不覺提起了那“春眠不覺曉”的怡人,“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壯志,與語文的情誼,雖有千年之久,但卻也是一幅幅短暫的瞬間!
汨羅江上,波濤洶涌,遠遠地聽見了屈原對祖國的豪情卻無處傾泄的悲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志士抱著報國無門的憤恨而仰天長嘆!用入骨的文筆抨擊,用感嘆譜寫未來的凱歌!然而在歷史長河的無數一幕中,我們卻只能望見汨羅江上濺起的零落水花!卻也只能聽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怒吼!
廬山上,云霧飄渺,只見三千尺的瀑布,從山坡上傾瀉而下,從而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于大自然的魅力中,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慨,也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悟,這一句句千古佳句永遠在廬山上環繞!
戰場上,群馬奔騰!踏過那一條條清澈的小溪,走過那污濁的泥濘!大丈夫應該“精忠報國”,在戰場上留下自己的壯志豪情!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決心,但盡管有直搗黃龍府的勇氣,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懷激烈,但竟也礙于那足足十二道金牌!但這戰場上的史詩,史詩中的絕唱,終將有語文來承接,終會被刻記在每一個愛國志士的心里!
玉樓邊,歌月滿天!這里充斥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愁,也有連下十二道金牌的軟弱!更有梨園弟子的荒淫,還有伶人的無恥!古往今來,無數帝王在《玉樹后庭花》的伴奏下喪國,才藝告訴他們帝王之運的不幸,但這一首首憂愁也卻在語文中停留!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一首首史詩也終被語文所傳承,人們用語文點綴生活,但語文與史詩的情誼,早已跨過了千年!
語文作文立意方法(三)
寫好作文,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注意,但是立意是寫好作文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什么是立意呢?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主題是文章要集中表達的思想和觀點,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也是作者寫作意圖的集體現。因此,要寫好文章,必須要確定好主題。只有 確定了主題,才能圍繞要表達的主題去選擇和組織材料,也才能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去安排結構,遣詞造句。立意要做到正確、集中、深刻、新穎。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多中心、分散、雜亂。對于學生來說,除了要考慮以上因素外,還應注意下面兩點:
(1)要確定主觀上有見解的主題。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范圍和思想認識水平都還有限。如果所確定的主題自己還說不清楚,把握不好,就不可能寫得深刻。
(2)要考慮時間的因素。確定在限定的時間、篇幅內能充分展開論述或表現的主題。學生作文有時間上的限制,字數也不可能太多。因此,選擇的主題不能過大。如果太大,在一定的時間、篇幅內難以展開,文章就會寫得空洞、抽象。
文章的主題確定之后,要從全文的各個方面來加以表現。在文中可以用一句話或一個段落來加以說明,也可以用格言、警句之類的話來表現中心思想。
只有圍繞著主題來寫,寫起作文來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寫出好作文。
語文名言警句(四)
1、安不忘危,盛必慮衰。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語文古詩名言
1、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伶官傳序》
3、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5、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6、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7、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10、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
1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1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誡子書》
15、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16、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閭祠》
17、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18、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縷衣》
19、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20、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于鵠《題鄰居》
21、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于謙《觀書》
2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3、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孟郊《勸學》
24、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詩》
25、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26、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2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2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9、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唐寅《把酒對月歌》
30、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坤《呻吟語·應務》
31、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
32、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錢福《明日歌》
3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34、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35、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張耒《夜坐·庭戶無人秋月明》
36、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37、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3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3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漢樂府
40、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41、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42、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沈佺期《雜詩三首·其三》
43、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44、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45、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46、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47、云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深閨人靜掩屏帷。——顧敻《浣溪沙·云淡風高葉亂飛》
48、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張仲素《秋閨思二首》
49、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李清照《點絳唇·閨思》
50、花滿河陽,為君羞褪晨妝茜。——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51、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王昌齡《西宮秋怨》
52、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5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54、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55、詠思勞今夕,江漢遙相望。——劉昚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56、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晏殊《玉樓春》
57、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搖落故園秋。——陸游《秋思》
58、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詞二首》
59、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涉江采芙蓉》
60、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
【七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相關資料】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語文手抄報相關資料09-22
書香校園手抄報相關資料07-10
中國夢手抄報相關資料07-07
西游記相關手抄報資料08-23
奧運會手抄報相關資料06-26
我愛讀書手抄報相關資料06-28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資料08-25
語文手抄報資料06-19
語文手抄報資料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