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浙美版美術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是關于小學浙美版美術說課稿的內容,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七年級第一課走進美術。
下面,我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節選自浙教版教材,屬于綜合課型,七年級的學生隨著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文 化知識的增加,對美的感受、對美的判斷,即審美感受和審美態度逐漸成熟起來 ,因此發展學生的美術認識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學生學習美術鑒賞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培養同學們美的`情操和陶冶你們完美的人格。
二、說學情
現代學生處于科技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眾多,眼界較為開闊,思維較為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意,但是由于對美術缺乏整體了解。必須經過正確引導,以學生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采用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并遠離誤區。
三、說教學目標
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系生活,我設置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學習美術的種類,初步了解能辨別各類美術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欣賞作品、師生對話、同學討論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準確辨別出國畫、油畫、水彩和版畫等等,學會欣賞各類美術作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使學生形成使學生了解美術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為:了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
教學難點為: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六、說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轉變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造。
七、說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這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堂美術課,教師得先進行自我介紹。所以,在我的這節課里,我先得自我介紹。接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
接著,試問同學們心中認為的美術課是什么樣的一節課?美術課就是繪畫嗎?學生的答案有兩種,那就是美術課=繪畫課,那么這等式成立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回顧小學階段美術課里除了繪畫之外,還學了什么?學生就會一一地想起來。
知道了美術課與繪畫課的關系后,再引入課題,美術到底除了繪畫,還有哪些分類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術吧!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1、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目的一,體現“先學后教”新理念;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所掌握的知識情況摸底。)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并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并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并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并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于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后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么?2、你的體會是什么?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后拓展
其中導入2分鐘,自主學習,探究知識10分鐘,實踐創意,展示點評25分鐘,教師總結,課后拓展3分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