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豐收了說課稿
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34—35頁,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表內除法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材創設了“豐收”的情境,通過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任意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熟練掌握了乘法口訣,由于學生的知識背景以及年齡的特點,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去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時,我結合具體情境,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才能夠結合已有的的生活經驗,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思考與交流,促進對數學的理解。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2、能運用除法口算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樂于鉆研勇于嘗試的精神,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進一步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難點: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教法、學法
為了使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理解與發展,這節課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輔以“情境探究”法、“觀察法”、“演示法”、“比較法”等,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本著讓學生 “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學有所得”的理念,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復習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對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為學習新課作鋪墊。
第二環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讓學生閉上雙眼,想象秋天收獲的季節,從而引出課題《豐收了》。
第三環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活動一:首先出示課本主題圖(一),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并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們都能提出“平均每只小兔分幾根蘿卜?”
其次,讓學生自己寫出算式,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算法。
最后,小組匯報,教師總結,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活動二:出示主題圖(二),幫助山羊伯伯解決問題“需要運多少次?”探索并掌握末尾是0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科書并沒用呈現具體的算法,因此我還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并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匯報總結計算方法。
活動三:算一算,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計算、觀察每組算式蘊含的規律,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口算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深刻明白:兩個數相除,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商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并鼓勵學生依照規律,再寫一組類似的算式,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規律的體會和對計算方法的掌握。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培養能力,我設計了一下活動:
活動一:自我挑戰。我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并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活動二:解決問題,根據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我讓學生暢所欲言,及時梳理知識,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然后,我結合板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的框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最后,我通過故事來結束這節課,由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板書設計
豐收了
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平均每只小兔分多少根蘿卜?
60÷2=30(根)
想: 6÷2=3 60÷2=30
30×2=60 60÷2=30
6個十除以2等于3個十,3個十就是30
答:平均每只小兔分30根蘿卜。
【豐收了說課稿】相關文章:
豐收了說課稿06-10
《豐收了》上課反思05-13
葡萄豐收了教案09-11
桔子豐收了作文09-20
手機被收了的檢討書05-23
手機讓收了檢討書01-05
手機被收了的檢討書05-18
手機讓收了檢討書01-05
收了手機的檢討書04-14
豐收了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