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屈原列傳說課稿
導語:對高中語文《屈原列傳》一課,老師會怎樣進行教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屈原列傳說課稿,供各位閱讀和借鑒。
一、說教材地位和作用
《屈原列傳》是魯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與《記念劉和珍君》《最后的常春藤葉》組成了"生命的贊歌"這一模塊。司馬遷通過記述屈原的一生,表現(xiàn)了屈原對楚國興衰存亡說起的重大作用,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時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氣和嘆惋之情。新課標對學生閱讀與鑒賞文言文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nèi)容。
根據(jù)該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德;
2.學習本課出現(xiàn)的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三、說重點難點
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判斷、介賓后置等句式。
由于學生思維的深度有限,對于文本的寫作背景生疏,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在學習作者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基礎上,理解作者"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傳世名作,宜采取多種方法反復誦讀,引導學生疏通文意;難點問題采取點撥法,點出要害,排除疑難;討論法,探究作者思想情感。
五、說學法
我設計了朗讀法、歸納法,探究法等學習方法。朗讀法,讓學生在反復的吟誦中,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歸納法,歸納文中的特殊文言現(xiàn)象;探究法,鍛煉思辨能力,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依據(jù)是新課標在必修課"閱讀與鑒賞"方面,建議"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 (2分鐘)
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興化三閭遺廟對聯(lián))請同學們寫的是哪一位歷史名人。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2.學案導學,落實基礎。(10分鐘)(重點)
字詞是學生讀懂文章的基礎,讓學生充分的閱讀,勾畫難點,結合課下注釋批注,然后整理統(tǒng)印發(fā)的學案。教師請數(shù)位學生展示自學成果,訂正了字音,又梳理的文言實、虛詞和文言句式,體現(xiàn)了語文是基礎性和工具性學科。
3.自讀全文,整體感知 (8分鐘)
設計:請學生找出文中記敘性質的段落,速讀這些段落,用5個字概括屈原一生的遭遇。
點撥:提示除3、8、9、11四段外,其他均為記敘性段落。板書:任--疏--黜--遷--死
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理清文本思路,概括要點,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為下一步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做鋪墊。
4.研讀欣賞,難點突破。(20分鐘)
①文本的第三自然段是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典范,也是歷來評價屈原的重要文字,所以教師以兩個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重點研讀此段。
問題一:屈原寫《離騷》的原因。問題二:請分別用不同的符號圈出文中記敘,議論和抒情的句子。
1)學生分組討論:"蓋自生怨也"和"憂思而作離騷"。此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屈原受冷遇和排斥的痛苦,以及他面臨困難時表現(xiàn)的高潔品質。
與漁夫對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理解屈平矢志不渝的信念。
2)具體句子區(qū)分這三種寫法方法,進而體會司馬遷在記敘的基礎上發(fā)表議論,在議論中又表達感情的寫作手法。總結傳記的寫作特色。
②教師請學生重點研讀文本4-11自然段,問題設計:《屈原列傳》是屈原的傳記,為何卻用7個自然段的大篇幅寫懷王和其他人?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可以明確作者為了通過寫懷王的昏庸反襯屈原對楚國的重大作用和表現(xiàn)他的高潔品質。
教師點撥,通過講述司馬遷的經(jīng)歷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進行拓展:司馬遷和屈原在人生經(jīng)歷上又很多相似之處,都曾遭受陷害。所以學生自然明白:司馬遷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史學家認為此篇可以看作二人的合傳,作者在議論的過程中表達的不平之氣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得到理解了。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之下,既了解的有關司馬遷的文史知識,又拓展了思考問題的深度,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品評歷史人物,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目標所要求的。
總結:課文按時間順序,以"任、疏、黜、遷、沉"為線索,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xiàn)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寫法上,記敘、議論以及抒情相結合。
5.作業(yè)七.結束
板書:任--疏--黜--遷--死
【屈原列傳說課稿】相關文章:
《屈原列傳》教案03-19
屈原列傳原文及賞析11-22
《屈原列傳》閱讀答案11-16
屈原列傳原文加翻譯08-29
《屈原列傳》原文及翻譯參考11-01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07-28
屈原列傳原文、翻譯及賞析06-19
屈原列傳閱讀題及答案11-18
屈原賈生列傳原文翻譯05-24
史記《屈原列傳》原文及譯文鑒賞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