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號說課稿

時間:2023-02-26 08:13:3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去括號說課稿

  “去括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字母表示數》的第5節。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本章第一節《字母表示數》后,對字母表示數已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特別是經歷了用火柴棒擺正方形的數學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發現、比較、猜想與歸納。

去括號說課稿

  篇一:去括號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去括號法則及其運用,去括號是中學數學代數部分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知識,是以后化簡代數式、分解因式、解方程(組)與不等式(組)、配方法、函數等知識點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接受該知識存在一個思維上的轉變過程,所以又是一個難點,由此可以看出,去括號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二、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經過觀察、合作交流、討論總結出去括號的法則,并較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確且較為熟練地運用去括號法則化簡代數式、解決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猜想等數學活動過程,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化繁為簡等;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知識的分解、知識的整合能力。 情感與價值目標:

  1、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

  2、了解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去括號使代數式中的符號簡化,便于合并,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 去括號法則及其應用。

  難點: 括號前面是“一”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應如何處理。 重難點的突破:

  1、讓學生理解去括號法則產生、發展及形成過程。

  2、口訣記憶:去括號,看符號:是“+”號,不變號,是“一”號,全變號。

  四、教法學法分析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并且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呈現出的特點是:具體、直觀、形象。為突破難點,選用“情境→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通過直觀教學,借助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未知欲,求勝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自主參與,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學習方法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

  五、設計理念

  1、本節課借助游戲,設置問題情境及練習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動腦、動手,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直覺能力,還啟發學生的探索的靈感,從中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能力和素質,同時也獲得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2、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為學生的發展構建一個和諧、開放的思考、討論、探究的氣氛,要為他們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方法、科學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六、教學流程

  綜合以上分析,為了緊扣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七、教學反思

  1、營造了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輕松的心態下高效地學習。

  2、情景設置有特色,切合學生實際,能讓學生產生共鳴;自學材料中的問題設置有思維梯度,環環相扣。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提高了探索能力和數學化意識。

  篇二:去括號說課稿

  各位同行、各位領導: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二章第二節整式的加減第二課時去括號,下面我將從知識背景,設計理念等方面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處理。

  一、 知識背景:

  1.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整式的加減第二課時內容。 2.學情分析: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引導學生去發現、比較、猜想與歸納。結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體現由簡單到復雜,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突出了學生對知識的發生及其發展過程的整體認識。教師要組織學生立足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引導他們每一個運算步驟都要依據的重要性。相信學生能很好地掌握,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知識分析:“去括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整式加減》的第4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合并同類項之后,且對字母表示數已具有一定的認知的基礎上展開的,重點探討去括號的法則。去括號是中學數學代數部分的一個基礎知識點,與合并同類項相同,是整式加減及以后化簡代數式、解方程等知識點當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去帶有負號的括號,對于初一學生來說接受該知識點存在一個思維上的轉換過程,所以又是一個難點,由此不難看出,該知識點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4.學習目標: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學情我把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目標:能運用運算律探究去括號法則,并且利用去括號法則將整式化簡。

  過程目標:經歷類比帶括號的有理數的運算,發現去括號時的符號變化規律,歸納出去括號法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

  5.重點與難點:

  重點:去括號法則,準確應用法則將整式化簡。

  難點: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變號容易產生錯誤。

  6.教學評價:

  (1)評價量規:隨堂提問,練習反饋,作業反饋。

  (2)評價策略:堅持“及時評價與激勵評價相結合,定量化評價與定性化評價相統一”的原則,最大限度的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將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概括引領,激勵式點評相結合,既有即興評價,又有概要性評價;既有學生自評,又有師生,生生之間的互評,力求在評價中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使其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自助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二.設計理念:

  本節課借助多媒體及動畫演示,設置問題情境,通過學生們動腦、動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學生數學直覺能力,還啟發了學生的探索靈感,從中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質”,同時也獲取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思考、討論、探討的氣氛,要為他們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方法、科學精神。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本節課采用引導發現的方法組織教學,以問題的設置為主要引導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在積極觀察,共同探討等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思想,進而體現“主 2

  動獲取,落實四基,發展能力”的數學原則。

  (2)學法指導,為充分體現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同時鑒于七年紀學生的思維所呈現出的具體、直觀、形象之特點,為突破難點,選用“情境——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自主參與、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學法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

  四.活動流程和時間劃分:

  五.教學流程(見教案)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的聚焦點,在教育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能展示教學思路,引導思維的作用。黑板分作兩部分右邊屏幕投影和左邊板書,中間板書課題,下面板書去括號法則和板演等。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處理,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去括號說課稿】相關文章:

去括號說課稿范文(精選10篇)10-22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說課稿03-19

《小括號》說課稿范文(通用10篇)06-13

一年級下冊《小括號》說課稿08-07

數學《含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說課稿(通用12篇)02-19

走,我們去植樹說課稿07-03

《一去二三里》說課稿01-03

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的教學反思03-06

《小括號》教學反思12-24

《小括號》教學設計04-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尤物在线视频国产区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 最新AV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