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學公開課《商的近似值》的說課稿
《商的近似值》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一單元第二節P.25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知識后,碰見除不盡或小數位數較多時,解決此類問題必不可少的一個知識點。
本節知識的教學,我嘗試讓學生自己做,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流程:
復習題設計了填表與計算,讓學生回憶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注意讓全體學生參與,動手、動腦,做到全體學生都掌握這部分舊知識。
強調:求近似值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導入:我們已經學習了積的近似值,跟小數乘法一樣,小數除法除得的商也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值。下面我們學習求商的近似值。板書課題:求商的近似值。
讓學生嘗試做例6。
提問:要求保留兩位小數,應除到小數點后面第幾位?
要求保留一位小數,應除到小數點后面第幾位?
要求保留三位小數呢?
……
小結:算出的小數位數要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注意書寫時用約等于符號。
讓學生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采用的方法是通過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嘗試,通過嘗試法探索新知。
鞏固求商的.近似值方法,并能準確地求出商的近似值,練習設計注意圍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并注意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提問:求積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討論后總結:
相同點:方法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求出積的精確值,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算到比要保留的位數多一位即可。
教師小結:教師指導學生看書,然后學生質疑,解疑后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求商的近似值應注意什么。
通過積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的對比練習,使學生能區分積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再次鞏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培養學生區別一事物與另一事物,善于從很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之處,發現它們的本質屬性的這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
最后兩題是屬于拓展題,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向學生著重講明“進一法”、“去尾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由于水平有限,在教學教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老師講課沒有激情,在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夠細致等等,希望廣大同仁給予指導和幫助。
【數學公開課《商的近似值》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商的近似值數學說課稿08-20
《商的近似值》說課稿06-20
商的近似值說課稿11-26
商的近似值說課稿02-23
有關商的近似值的說課稿02-13
有關商的近似值的說課稿【精選】03-24
數學教材章節《商的近似值》教學反思07-04
數學教材章節《商的近似值》教學反思06-17
五年級數學上冊《商的近似值》說課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