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園》說課稿分享
各位評委老師好,下面我對所教的這節課進行一個簡要介紹。
一、說教材《于園》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短文兩篇》中的第二篇 短文,該單元以“建筑藝術”為主題展開。 《于園》是一篇介紹我國園林建筑的一篇說明文,本文按照空間 方位的說明順序從先到后地從“以實奇”“以空奇”“以幽陰深邃” 、 、 三個方面說明了“于園”奇在“磊石”的特征。語言準確而又生動形 象,說明順序清晰合理,不失為一篇文質兼美的說明文。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學習目標,我將本課的學習 目標確定為: 1、能熟練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全文的含義; 2、了解于園的奇特之處; 3、掌握按空間方位為說明順序的寫作方法; 4、體會我國古代園林設計的精巧和建造者技術的高超。
二、說教法
1、采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象化,利用多媒體,直接呈現園林 建筑的美,在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的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本課的興 趣。
2、提問法和點撥法相結合,在問題中逐步引導學生,能使其逐漸 深入理解文章,又通過點撥,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其思路。
三、說學法在學法上,我所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作法是在疏通文意時 由學生借助流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識積累獨立完成, 然后以學習互助 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展示、 交流, 對句子含義的理解, 為了節省時間, 我讓他們一人一句進行解釋。 這也就是平時所說的 “自主探究” “合 和 作交流”相結合,在解決課文后邊四個理解性問題時,我又讓他們合 作完成,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要學生能解決的我絕對不代勞,不能 的我組織各組之間的'同學進行互幫互助, 讓他們互相幫助、 共同完成, 我只趕到了一個組織者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 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四、說教學過程為了完成學習目標,整個教學活動我按一個環節展開。
1、讀課文,正字音,釋詞義,知內容。在此環節中學生要讀 準每一個字的讀音, 通過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再進行小組內展示交流, 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以下三個問題:于園的特點;從哪 幾方面介紹了磊石;除磊石外,還介紹了哪一處景致。通過完成這三 個問題,學生會逐漸深入理解文章。
3、感知本文的說明順序。
4、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本文的語言用語準確、生動形象, 很好地表現了于園的特征,很值得學生去揣摩品味。
5、感受我國園林設計的精巧和建造技藝的高超,培養學生的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這節課進行了 說明,我的說課至此結束,謝謝評委老師。
【《于園》說課稿分享】相關文章:
幼兒園老師說課稿分享03-18
分享的快樂的說課稿01-22
分享的快樂說課稿02-17
《背影》說課稿分享06-13
分享的快樂說課稿11-05
初中說課稿分享04-13
《分享的快樂》說課稿09-21
分享的快樂的說課稿10-03
《杏兒熟了》說課稿分享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