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黃州快哉亭記的說課稿

時間:2021-06-12 11:02:0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課文黃州快哉亭記的說課稿

  《黃州快哉亭記》

  《黃州快哉亭記》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讀本第三冊“山水清音”部分,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宋代散文,下面我按“說、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設想和說教學程序”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課文黃州快哉亭記的說課稿

  一:說

  (一)地位和課文的特點:

  語文讀本“山水清音”部分編寫了《黃州新建小竹樓記》、《黃州快哉亭》、《入蜀記》、《任光祿竹溪記》、《西湖七月半》五篇,這些(游記)取材廣泛,或描寫名山大川,或描寫風土人情,語言生動形象優美。山水的描寫中蘊涵了深厚的人文內涵,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其審美能力。

  《黃州快哉亭記》這篇記敘了蘇轍在遭遇貶職的挫折后,來到黃州(其兄蘇軾謫居之地),登臨快哉亭,欣賞壯觀景象,縱情山水之間,從自己、其兄和建亭之人三人的遭遇說開去,由此及彼,由小見大,提出“心中坦然,不以物傷性”的曠達人生態度,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本文內容清晰,各種信息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中的篩選信息和分析內容的能力;本文也出現了高考中考查的重要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這對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和提高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從一個中心出發,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圍繞一個范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本專題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能較熟練地翻譯課文。能力目標:能夠正確理解句子,提高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掌握“五字”翻譯法。情感目標:體會文中所寄寓的那種曠達胸襟,無往而不快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重點:積累實詞“病、當、過、勝”的詞義,掌握虛詞“以”的意義和用法,理解特殊句式,翻譯文言文句子,鞏固“五字”翻譯法

  (四)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所寄寓的那種曠達胸襟,無往而不快的人生態度。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我 采用以下教法實施:

  運用預習稿、講學稿和習作稿整合課內外資源,力求實現落實基礎知識、培養能力素養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

  三: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因此在課前應讓學生做充分的預習(掃清文字障礙、了解作者及相關背景),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質疑、辨疑的意識,重點放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而整體把握課文,可采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分析比較法來完成,在積累文言文知識、翻譯句子可利用知識卡片和習題鞏固的方式來完成。

  四:說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具體做法為:

  1、閱讀,搜集資料,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配合預習稿翻譯,實現第一層次學習目標的理解突破

  2、充分利用學生小組,資源共享,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實現第二層次學習目標的理解突破3、通過課堂點撥和課后訂正,師生交流,徹底解決遺留問題,實現第三層次學習目標的理解突破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解題導入,了解作者及背景

  不知是因緣巧合,還是冥冥注定,一對親兄弟在不同時間卻因相同的命運先后來到“黃州”一個憑吊赤壁,

  一個登臨“快哉亭”一個在此懷古

  一個寫了游“記” 哥哥名叫“蘇軾”

  弟弟叫做“蘇轍”

  讓我們走進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

  預習成果展示:

  了解本文文體“記”。回顧以以前學過的帶有“記”字的內容,然后歸納“記”是怎樣的一種文體。 回顧、思考與概括 (學生活動)

  ▲蘇轍,字 ,晚年因為隱居于穎水之濱,故自號 ,讀書學禪以終,謚號文定。其文平穩樸實,亦如其人,作品集名為 ,人生觀深受其父兄影響,與其父、其兄,合稱三蘇,皆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蘇轍被貶官的原因是

  (設計意圖:破題導入,化用文學常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預習成果展示,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第二步:自主研習,整體感知。

  (一)學生朗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關鍵語句(長江江流發生的變化、快哉亭命名的原因、作者認為保持快樂的關鍵)

  在內容上前后思維緊密相連,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

  (二)課文中作者的人生態度“曠達、無往而不快”

  回顧寫作背景:寫于被貶官之際。

  鑒賞文中的景物描寫:壯觀景色看出作者心胸。

  鑒賞第三段,鑒賞重要句子:心中坦然,不以物傷性。

  (三)分析比較法:比較《岳陽樓記》和本文,兩篇的主旨思想

  (四)拓展延伸:蘇轍的人生觀深受哥哥蘇軾的影響,他們既是一往情深的親兄弟,又是互相欣賞的文壇摯友,我們不妨回顧以前學過的蘇軾作品,再一次細細品味,鑒賞兩篇的DNA是否相同。

  (設計說明:多種教法的使用,形成師生互動,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由點到面,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前層浪”的教學效果。)

  第三步:運用習作稿鞏固以上的課堂成果,加強文言文知識積累,提高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鞏固練習(見習題稿13、14)深刻理解內容

  第13題:全都屬于以“快哉亭”命名的理由是( )

  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波濤洶涌,風云開闔

  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

  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

  長州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馳騖。

  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

  第14題,下列對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從此亭上能夠盡情觀賞驚心動魄的風光,遙望遠處,漁人、樵夫的房舍可以清清楚楚的點數出來,讓人心情痛快,故稱“快哉”。

  B作者認為張夢得在逆境中并未萎靡不振,而能縱情山水,尋得人生的樂趣,這表明他有超出常人的心胸。

  C連綿的群山,遼闊的森林,清風拂之,明月照之,都是會使文人墨客憂傷悲愁的景色,所以“快哉”之說是不對的。

  D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是由人的心境決定的,只要人心胸坦蕩,不因外物而改變自己的真性情,就會感到快樂。

  (設計說明:此教學步驟讓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養成一種意識:倒讀)

  2文言文知識積累:實詞“病、當、過和勝”,虛詞“以”

  進行針對性練習,(見習題稿11、12)

  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覽觀江流之勝 勝 B王披襟當之 當

  C將何往而非病 病 D此其中有以過人者 過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B 楚王之所以為樂

  此世所以不傳也

  C 使其中不自得

  即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D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至丹以荊卿為計

  (設計說明“在做題中鞏固詞義,鞏固推測詞義的方法)

  3翻譯文言文句子(見習題稿15題四個句子,涉及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倒裝句式)。

  變化倏忽,動心駭目。 譯文:

  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

  譯文: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譯文:

  【教師總結】 蘇軾和蘇轍帶著政治上的失意而來,得到了什么走的【學生思考】

  1 我們從課文中可以學習的一種人生態度。(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

  【贈記名言,師生共勉】看以下名言名句是否體現本節課作者所具有的人生態度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3)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自己的體會,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曠達”的人生態度上,引用名言加以共勉。)

  2我們在這一節課積累文言知識

  (設計意圖:小結、思考是讓學生強化及復習課文內容,強化對重難點的消化)

  八【課下作業】 

以“得與失”為話題寫一篇復雜的記敘文,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可以編故事例如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蘇軾等等,也可以寫自己身邊的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獲得更深的人生感悟,獲從課文的學習中獲得一次痛快淋漓的審美洗禮,這也是文言文教學中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的體現。)

【課文黃州快哉亭記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黃州快哉亭記》說課稿07-01

《黃州快哉亭記》蘇轍11-05

《黃州快哉亭記》蘇轍11-08

《黃州快哉亭記》閱讀答案02-18

《黃州快哉亭記》譯文及賞析03-27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及翻譯04-12

《黃州快哉亭記》教學設計06-25

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及賞析02-23

黃州快哉亭記(教師中心稿)12-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 在线现看午夜福利片 | 亚洲国产午夜理论片大全 | 台湾久久三级日本三级少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