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媽媽的小黃鸝的說課稿
今天我要說的課是語教版第二冊第18課《離開媽媽的小黃鸝》。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五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小學語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二課是《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課文通過一只小黃鸝在媽媽的幫助下,自己獨自去捉蟲,并把捉到的蟲子送給白頭翁,到森林醫院請來啄木鳥大夫為白楊樹爺爺治病,跟小百靈鳥學唱歌,使學生從中懂得關心周圍的事情,關心別人,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課文內容淺顯易懂,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學生喜聞樂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讀通課文。教學難點是要啟發學生從故事中體會它包含的道理,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認識水平。
二、說教法:
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改變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在教學方法上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創設情境,以激起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引導學生快樂地讀通課文,展開合理的想象,啟發學生大膽地表達。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己分析、自己創造想象的能力。可采用學習小組討論的方式,建立信息交流網,打破課堂教學信息單向交流的封閉狀態,打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道。這樣就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學生帶著這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發展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參與學習的群體獲取了新的信息,進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四、說教學程序:
教師要積極地創設情境,在新課一開始,出示小黃鸝的圖片,告訴學生這可愛的小黃鸝是我們的新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小黃鸝的故事吧。用小黃鸝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興趣盎然地走進課文,在愉悅的情緒中自由的初讀課文。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老師的指導,因此應借助老師的范讀幫助學生掃除在初讀課文時遇到的困難,同時也能加深對課文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帶著“剛離開媽媽的小黃鸝做了些什么?”這個問題再讀課文。通過學生匯報,教師隨文相機出示會讀會認的'字詞,引導學生認讀生字,掃除讀文的障礙。
抓住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趕了些什么這條主線,既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又在語言環境中學習了生字新詞。
這篇課文語言樸實,既有描述又有對話,是一篇朗讀代號材料。引導學生用自讀、對讀、輪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在反復朗讀中感受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
為了更好地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教師要積極創設條件。本篇課文在內容上留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如媽媽高興地笑了,會說什么呢?小黃鸝第三天飛出去捉蟲子又會做些什么呢?如果媽媽不在身邊,你又會做什么呢?(可以說,可以寫,還可以畫)
同學們知道小黃鸝那樣懂得關心別人,關心周圍的事情,所以他的朋友會越來越多,他的生活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我們不應該每天只顧自己,而不去關心周圍的人,應注意觀察周圍,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至此學生與作者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文道結合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說板書:
板書,是結構的簡縮。通過板書,能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因此,我的板書也是通過抓住課文的關鍵詞句,引導啟發學生體會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離開媽媽的小黃鸝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說課稿11-02
《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說課稿08-09
語文《離開媽媽的小黃鸝》教案06-18
離開媽媽的小黃鸝初中優秀作文09-09
離開媽媽的小黃鸝的課堂教學反思06-26
一年級下冊語文《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說課稿08-20
《黃鸝》說課稿05-13
《黃鸝》說課稿11-29
《黃鸝》說課稿范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