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冊美術《塔》優秀說課稿
各位老師:
早上好!今天我說的是浙美版第七冊第12課《塔》。根據說課的要求,我將從下面五大板塊進行今天的說課。
首先我來說說第一個板塊:對教材的理解。
打開《塔》這一課,我就被書上那些別致、美觀的充滿中國文化氣息的塔給吸引住了。這是一堂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美術課,是一堂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在第六冊第1課學生已學習了《家鄉的橋》,學生已能用線描或其他形式為家鄉設計一座理想的橋。這一課與《家鄉的橋》很類似,有這個基礎,加上我校四年級學生對中國塔文化的喜愛,我想本課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堂課。根據課程標準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和學生共同欣賞了解塔的相關文化和知識,用線描來表現書本上的塔或家鄉的塔,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第二課時是用粘土或其他材料對塔進行立體的造型表現。并啟發學生去關注塔(包括自己家鄉的塔),感受其美,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基于以上的.解讀,根據教材特點,結合我們農村四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本課安排為一課時完成。根據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既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又主張合作與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為本節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塔的文化、歷史,感受塔的優美造型特點。
2.通過對塔的仔細觀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塔基、塔身、塔頂等塔的結構,提高學生的用線進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同時,更可以通過塔的造型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并啟發學生去關注塔(包括自己家鄉的塔),感受其美,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我認為最能體現課題目標的部分就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部分,抓住重點就能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對塔的仔細觀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塔基、塔身、塔頂等塔的結構,提高學生的用線進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現力。難點確定為:能比較準確地畫出塔基、塔身、塔頂等塔的結構。
下面,我來說說第二大板塊:教學策略。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美術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針對小學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本堂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1、自主探究學習法 :
在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課中,我讓學生小組對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塔的建筑特點與構造。讓學生在探索中解決問題。
2、演示法: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了與塔相關的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對象。最后將學生每一層次的作品進行展示,進行創作方法的引導。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還運用了合作學習發、啟發法、練習法、評價激勵法等等方法進行教學。
第三大板是:說說教學準備:
塊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币惶谜n能否順利地實施教學,完成教學任務,課前準備十分重要。我在課前應根據本堂課的教學過程需要制作好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應在課前準備好鉛筆、彩色筆等美術常規用具。
接下來,我來說說第四大板塊:教學程序。我分為7個環節來說明。
第一個環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這個環節可以用“懸念”來表達。我給學生講一個《千年不倒翁》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山西應縣木塔),這個不倒翁是一座塔。我可以大致的給學生講這座塔是因為什么原因建造的,在沒有用一根釘子的情況下經歷了千年的風吹雨打、強烈地震和戰亂之下仍然巍巍聳立、屹立不倒的奇跡故事。使學生在聽故事當中產生好奇心,想知道這個不倒翁是誰,它長什么樣子,它為什么不用一根釘子……為下一環節學習作鋪墊。我給學生出示四幅圖片(山西應縣木塔、香山琉璃塔、大雁塔、飛龍白塔),請學生們猜猜這個不倒翁是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個。引出課題--塔。
第二個環節:自主學習,了解名塔。
【第七冊美術《塔》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烏塔》優秀說課稿11-05
第七冊美術《線條的魅力》說課稿02-05
《烏塔》優秀說課稿范文06-13
《埃及的金字塔》的優秀說課稿06-18
《埃及的金字塔》優秀說課稿06-20
第七冊美術《線條的魅力》說課稿3篇11-15
小學美術第七冊《樹葉粘貼畫》說課稿11-27
第七冊美術《線條的魅力》說課稿3篇01-08
小學思品第七冊優秀說課稿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