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熱鬧的菜地》說課稿范文
一、 說教材。
《熱鬧的菜地》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小學語文一年級
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除本文外,在課文的編排上,本單元還有《種水珠》、《三個伙伴》、《岳飛練字》、《達爾文澆花》和古詩《所見》,這六篇課文,內容生動,反映了兒童的生活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易于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生活的樂趣。
《熱鬧的菜地》一文以兒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豆角、茄子、絲瓜、蘿卜、番茄、蓮藕、辣椒、南瓜等蔬菜的顏色、形狀,以及生長地,讀起來瑯瑯上口,易于理解,仿佛把我們帶回了美好的童年,是訓練孩子背誦的好材料。
介于此,在本文的教學,便應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感受生活樂趣方面入手。
二、 說學情。
教育教學的受體是學生,教育教學效果的達成情況也應以學生的所得為
標準。在《課程標準》中,將教學定位于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最重要的內容,故此,在教育教學中,考慮作為受體學生的應有水平,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重要出發點之一。本次授課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具體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由于年齡較小,又地處山區,以下兩方面的特點值得注意:
1.低年級兒童注意力持久性較弱,在教學設計時應用孩子最歡迎的學習活動形式來轉移注意力,激發興趣。
2.語言表達不完整,語言表達方式單一、口語多是低年級兒童的常見現象,在教學設計時多種語言表達引導,督促說話的準確、完整,方式的多樣性。
三、說目標。
根據本課的文本特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時,
我定下了以下幾個目標:
1、 會認本課11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生活的樂趣,背誦課文。
3、 訓練孩子們的語言,做到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在《課程標準》中,結合語文是
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這一學科特點,將語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以此為出發點,設計出旨在體現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已經成為教學設計的首要問題。但這三個維度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可割裂開來獨立地去理解。在本課中,通過對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訓練孩子語言,做到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這一知識能力維度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導,讓孩子明確學習方法同樣是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產生閱讀的興趣,方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達到“感受生活樂趣”這情感目標。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實施以來,一直倡導著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法學法。在教師教法設計中,根據本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媒體展示法、游戲激趣法和情境演示法。在學生的學法中,根據課文形式優美,形象生動的特點,將本課的學法定為自主識字法、游戲鞏固法和朗讀法。這些教法學法的設計,能在很大程度上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其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有序地走進文本,讓課堂成為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
五、說流程。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各個環節均打破教師一統課堂的局面,設計出孩子們的小伙伴“小辣椒”作為學習向導,讓孩子們在小辣椒的帶領下,逐步深入蔬菜王國,在進入蔬菜王國的過程中,自主識字記文,在參觀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
【小學一年級《熱鬧的菜地》說課稿】相關文章:
《熱鬧的菜地》教案06-21
小學語文《熱鬧的菜地》教學設計07-20
西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熱鬧的菜地說課稿06-26
《熱鬧的菜地》教學設計06-20
熱鬧的菜地課文內容06-10
小學作文菜地勞動01-28
第一課時《熱鬧的菜地》教學設計06-17
青菜地教案06-23
描寫菜地的短文03-02
奶奶的菜地作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