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信息的采集與編輯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教育科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多媒體技術應用》(選修)第三章第二節“音頻信息的采集與編輯”的內容。在第一節中,學生了解聲音表達信息的特點,理解了聲音數字化表示的基本方法,也體會了數字音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考慮在《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中已經初步使用過cool edit pro處理音頻信息,因此第二節教材注重培養學生處理音頻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實例展開,層層引導,目的在于激發學生興趣和創新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作用,培養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音頻信息編輯和加工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另外也為今后學習多媒體作品制作奠定基礎,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課時安排:1課時。
3、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高二年級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有濃厚興趣,學習態度認真,肯學敢問。但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層次不同,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也不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實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模式,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團隊精神的.培養,且可以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務,共同獲取知識。
4、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和本地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本人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a、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音頻信息獲取條件、獲取途徑及選用依據;
②進一步掌握音頻信息獲取與加工的基本方法;
③體驗音頻信息在表達、交流中的運用效果。
b、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c、情感與價值觀:
①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后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②通過小組協作和主題制作活動,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5、教學重點、難點
基于對教材內容和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的理解和分析,兩者均是以進一步掌握音頻信息獲取與加工的基本方法,并體驗音頻信息在表達、交流中的運用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高效完成任務的技能。因此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 利用cool edit pro對音頻文件進行文件基本設置(如:音頻的選取、刪除、降噪、插入、合成等。)
二、說教法:
a、教法
高中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為實現該教學目標,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難點,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1、激趣導入法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講授新課時,通過特定情境創設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愉快學習、自覺主動的學習。
2、自學和講練結合法
高中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演示和講解分析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步進行,促使學生在一定的指導意義下,完成課堂知識。
【音頻信息的采集與編輯說課稿】相關文章:
音頻信息的采集與編輯(說課稿)11-25
音頻信息采集與編輯說課稿件07-11
《音頻的編輯》教學設計02-22
《采集網上信息》教學反思11-23
網絡信息采集試題及答案03-23
蘇州入學信息采集須知01-25
小學信息技術編輯聲音說課稿11-02
留守兒童信息采集總結范文02-14
機電能量信息采集論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