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通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1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從數學的意義上講,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從二年級上冊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的靜態形狀,發展到動態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符合兒童的空間發展水平。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來感知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使學生掌握它們的運動規律及平移的方法。為以后學習平行線,三角形的'分類以及推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打好基礎。
(二)設計理念
結合教材的這一特點,我本著體現生活實踐數學化、數學概念實踐化這樣兩個轉變,向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接觸、感悟到的大量事物中,領悟到“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從而建立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通過學生自定向、自運作、自調節、自激勵,最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情感與態度目標: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感受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受到數學美的熏陶。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并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平移后的圖形。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課前小研究”、作業紙
二、 說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并結合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設計了“課前小研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自我發展。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單是純粹地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體現了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方法,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三、 說教學過程
(一) 感知圖形變換
1、 (自定向)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2、 (自運作)研究展示,初次生成。
3、 (自調節)辨析內化,發現規律。
4、 (自激勵)列舉現象,深化認識。
(二) 研究平移距離
1、 (自定向)故事導入,引發思考。
2、 (自運作)操作探究,突破難點。
3、 (自調節)辨析爭論,掌握方法。
4、 (自激勵)解決問題,形成技能。
四、 說板書
平移 旋轉
小火車 小纜車 摩天輪 旋轉椅
方向 距離
向右平移5格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2
教學目標:
1、了解圖形的平移、圖形的旋轉、旋轉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以及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的概念;理解圖形平移、旋轉的特征以及各對稱圖形的特征。
2、能正確識別圖形的平移、對稱的屬性;掌握簡單圖形平移、旋轉后的新圖形的畫法;掌握簡單圖形關于某直線(或點)成軸(或中心)對稱的圖形。
3、了解圖形的三種主要變換——軸對稱、平移、旋轉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4、經歷三種圖形變換的區別與聯系的歸納、小結過程,進一步感受研究圖形變換對掌握圖形變化規律的重要性;經歷設計對稱圖形的過程,體驗對稱圖形的魅力。
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使圖形平移、旋轉的知識系統化;理清知識之間的聯系。
難點是能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有關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這章我們學習了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兩種變換,加上以前學過的.軸對稱,這是三種主要的圖形變換,通過今天的復習,相信同學們對圖形的變換會有更系統、更深刻的理解。
知識結構圖如圖所示:
二、講授新課:
1、探究歸納:
根據知識結構復習相關的知識要點,并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圖形的平移?平移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圖形的旋轉?旋轉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旋轉對稱圖形?它和中心對稱圖形有什么區別?
(4)什么是中心對稱圖形?什么叫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
(5)如果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圖形,那么它們有什么特征?
(6)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的識別方法是什么?
(7)圖形的三種主要變換:平移、旋轉、軸對稱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評:其中第7小題的答案是:在這些變換過程中,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沒有改變,線段的長度和角的大小都不變。
這是圖形變換最主要的特征,是將來進一步研究圖形全等及其有關性質的基礎。
2、例題:【實踐應用】教法說明:以下例題采取學生先練習,然后教師講評,也可以采取師生共同完成的方法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3
教學內容:
三上P18參觀飲料加工廠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判斷平移和旋轉運動。
教學準備:
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拉動經驗,初步感知
1、同學們,首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課件展示),認識的就大聲地說出來。
第一幅圖:摩天輪; 第二幅圖:旋轉門; 第三幅:觀光電梯
第四幅圖:扶梯; 第五幅圖:健身器; 第六幅:跳樓機
師:你能比劃一下:這六種物體各是怎樣運動的?(你先自己在下面試試)
第一幅圖:摩天輪
第二幅圖:旋轉門
第三幅圖:觀光電梯
第四幅圖:扶梯
第五幅圖:健身器
第六幅圖:跳樓機
2、老師發現剛才同學們模仿得很像,比劃得很到位,那么你能根據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給他們分分類嗎?試試看。
誰來談談你的想法?
生1:我分了兩類。摩天輪、旋轉門、健身器都是轉動的,我把它們分為一類;觀光電梯、扶梯、跳樓機都是上下運動的,分為一類。
生2:我分了三類。摩天輪、旋轉門、健身器是一類;觀光電梯和跳樓機是上下運動的,一類;手扶電梯是斜著的',它自己分為一類。
3、總結提升
師:看來同學們都同意把摩天輪、旋轉門和健身器分為一類,像這樣的運動現象(師在黑板上畫圖示 )你們認為用什么名字來形容最形象?
生:旋轉。
師:嗯,這個名字確實挺形象。(板書旋轉在 上方。)和數學上規定的一樣:物體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這樣的運動現象叫做旋轉。
師:對于扶梯、觀光電梯、跳樓機三種物體的運動有分歧,用手勢模擬一下它們怎樣動的,并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 )你覺得它們有沒有相同之處呢?
觀察和思考后,生:有。它們都不是在轉動,雖然扶梯在向斜上方移動,跳樓機是上下在動,但它們都是直直地在移動。
師:說得多好!大家再來看看這三個物體是不是都在直直地、平平地移動。所以,可以把它們分為一類。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實驗教材p41-42平移和旋轉(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分類、對比,初步了解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初步會判斷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2、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
教學難點:
能正確說出圖形平移的距離。
教學具準備: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二、今天我帶大家到游樂園學習數學知識—平移和旋轉。(看課本第37頁的彩圖)
三、明確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分類、對比,初步了解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初步會判斷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2、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
三、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標桿題,展示、反思、點撥。
1、出示標桿素材
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2、學習要求
(1)看一看,說一說游樂園里有哪些游樂項目?
(2)這些游樂項目是怎樣運動的.?
(3)根據游樂項目不同的運動,可以分幾類類?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難再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
(5)說一說分類的理由
(6)舉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了解平移、旋轉特征。
(7)用學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
【展示】
【學后反思】平移:火車沿筆直的軌道行駛、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體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這種運動就叫做平移。旋轉:大風車、摩一輪等都是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這種運動叫做旋轉。
3、類比訓練 課本P41頁方格圖
【練后反思】平移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四、強化訓練,拓展延伸
1、訓練題
課本P43頁第一題 課本P44頁第4題
2、拓展題
1、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課本P43頁第三題)
2、欣賞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五、反思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哪些新知識?還有什么問題?用哪些方法學會的這些新知識。
六、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及生活經驗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2、能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
3、通過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感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在感知、操作中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準備】
教具:與例1、例2情景圖相似的蘊含旋轉與平移現象的現實情景錄像。
學具:每位學生自帶一根稍粗些的線和一顆略大些的紐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提問:同學們去過游樂場嗎?游樂場里都有些什么游樂項目?其中你玩過哪些游樂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經歷的情況自由發言)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新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游樂場一起去發現其中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
[點評:簡單的談話,喚起了學生生活的回憶,架起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
二、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1、情景觀察,初步感知
(1)播放與例1、例2情景圖相似的游樂場動畫錄像。(錄像中包括開碰碰車、轉轉椅、玩風車、轉滾筒、開水龍頭洗手、滑滑梯、推積木、小猴滑滑竿……游樂項目。)
提出觀察要求:請同學們注意在播放游樂場動畫錄像時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看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它們是如何運動的?
(2)學生觀看錄像。
(3)學生圍繞“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它們是如何運動的?”的問題進行匯報(提示學生可以用手勢動作模仿物體的運動)。
學生模仿物體運動時可重點重現物體運動的狀態并定格在屏幕的旁邊。
[點評:通過游樂場的動畫情景實例播放,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借助手勢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表象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合理分類,再次感知
(1)老師引導給物體不同的運動方式分類。
提問:物體運動的方式一樣嗎?能不能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給它們分類?
(2)小組合作討論怎樣進行分類。
(3)分小組匯報分類的理由。
教師(概括小結):像開關水龍頭、轉動的方向盤、風車這樣(圍繞一個中心)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現象。而像滑滑梯、推積木、小猴滑滑竿這樣(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都是平移現象。
板書揭示課題:旋轉與平移現象
【小學數學《平移與旋轉》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說課稿:平移與旋轉06-26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03-02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06-30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07-26
平移與旋轉說課稿07-05
《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11-10
平移和旋轉說課稿07-08
平移和旋轉的說課稿10-27
平移和旋轉說課稿08-31
《平移和旋轉》數學說課稿4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