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時間:2023-05-23 19:34:22 惠嘉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精選12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精選12篇)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這一節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生初步理解了小數的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小數,并會比較小數的大小的基礎上來學習的,信息窗的情境圖分為兩部分,分別呈現了廚房和臥室的一角。廚房里有灶室、鍋、抽油煙機等物品;臥室里有桌子、椅子、書櫥等家具,每幅圖的下面都附有數據說明。擬讓學生在感受布局協調的同時,了解設計上的科學性,由此引入對小數加、減法的學習。學好這節課的知識,對今后進一步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小數加減法在本單元的地位和作用,結合三年級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從以下三個角度制定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探索簡單的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操作,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合作、探究等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在合作探索的.學習活動中,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生實情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為主,再加上老師的適時點撥,學生間的互相補充,評價等方式為輔,幫助學生學習,從而達到學習目標。

  五、說學法

  本節課,我注重了對學生以下學法的指導。

  1.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景。

  借助學生常見的家居常識設置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讓學生提出“抽油煙機距地面有多高”,“一張0.7米得書桌該配多高的椅子”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從而引入本節內容。

  2.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究。

  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學習中要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讓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3.重視學生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前提是,是學生逐漸的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自主解決問題。

  六.說程序

  測量內容

  灶臺的高度

  鍋底到火口的距離

  抽油煙機離灶臺的距離

  書桌的高度

  桌椅高度差

  測量結果

  (一)交流信息,導入新課

  談話:課前,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項實踐作業:回家實際測量一些數據,把表格填完整(出示表格),誰來說說你的測量結果?(學生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從本課的知識點,交流情況加以評價。

  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測量的數據,教師合理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愿望。

  (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談話:同學們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張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組數據(出示信息圖及數據),這些數據可都是通過科學驗證得來的。

  1、獨立思考:讀一讀這些數據,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小組合作,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可能學生會提出以下問題:

  (1)抽油煙機離地面有多高?

  (2)灶臺的高度和抽油煙機離灶臺的距離一共是多少米?

  (3)一張0.7米高的書桌,應該配多高的椅子?

  (4)書桌高度比抽油煙機離灶臺的距離高多少米?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篩選問題并板書:

  抽油煙機離地面有多高?

  一張0.7米高的書桌,應該配多高的椅子?

  引導學生看著數學信息提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互相交流問題,激起思維碰撞的浪花,為成功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1.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算式。

  板書:0.7+0.6=0.7-0.3=

  2.合作探索小數加法。

  談話:仔細觀察這個算式----0.7+0.6=?你準備怎樣計算?請大家先獨立試一試,再在小組內交流。

  可能學生會出現如下算法:

  (1)0.7米=7分米0.6米=6分米

  7+6=13(分米)13分米=1.3米

  (2)把小數化成分數后計算

  0.7米=7/10米0.6米=6/10米

  7/10米+6/10米=13/10米=1.3米

  (3)豎式計算:

  米分米

  0.7

  +0.6

  1.3

  組織學生交流,教師評價。

  3.教學豎式計算。

  引導學生關注豎式計算,討論:這樣寫對不對呢?

  得出:0.7米和0.6米不夠一米,所以整數部分是0;根據米和分米的關系把數位對齊寫出豎式。

  提問:應該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將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過來,說明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計算時是怎樣想的,啟發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

  思考:計算小數加法和計算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結:計算小數加法要注意什么?

  觀察和思考是數學學習不可缺少的,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思考,探究小數的加法,有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從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探索成功的喜悅。

  4.自主探索小數減法

  談話:你能用我們計算小數加法的方法,試著做一做這道小數減法題嗎?(綠點標示問題:0.7-0.3=)做完之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可能學生會出現和計算小數加法同樣的方法,注意算法多樣化)

  學生匯報,自己總結,優化算法,教師重點引導理解小數減法的意義,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重點討論:得數前面的0和小數點能不能不寫?計算小數減法和計算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計算小數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遷移小數加法豎式計算的經驗,先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然后集體交流,優化算法,在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計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5.學習整數減小數

  談話:你知道1米比0.3米長多少嗎?(同桌互相討論,獨立解答)

  交流:10分米減3分米等于7分米,7分米就是0.7米;用豎式計算。

  (對“1寫成1.0”,學生可能想不到,教師可以借助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

  整數減小數,學生計算起來相對較難,先讓他們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借助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理解算理,學生容易接受,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1.算一算(課件出示自主練習第一題)

  學生以比賽闖關的形式,進行計算,哪個小組做得快做得對獲勝。

  2.解決問題(自主練習第3題)

  談話: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獨立解決,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說說是怎樣想的。

  采用闖關比賽、獨立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避免計算教學的

  單調與枯燥,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興趣,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進行知識的交流,情感的傳遞,體驗成功。

  3.數學來源于生活。我一直認為日常生活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并且應該從小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因此我選取了一個有趣的題來鞏固所學知識,肯定能激發出學生練習的欲望,題意為:每人做幾個紙團,每個紙團里寫一個一位或兩位小數,兩人一組,將準備的紙團放在一起。每人每次從中摸出一個紙團,摸出較大數的人算兩數的差,摸出較小數的人算兩數的和。

  我認為以這種形式出現比單純做計算題要有趣。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2

  一、說課標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時《新課標》還指出:“在學習過程中要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觀察,對比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我通過購物的情境創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二、說教材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七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加減法以及對小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在今后的生活及進一步學習中都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后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根據本節課的地位及要求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并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過讓學生試算小數加減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嘗試精神。

  4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生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和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并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如何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尤其要注意小數點對齊。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我采用了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促了他們的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生發與形成過程,并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說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發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會自學探究,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都買過東西,那你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都遇到過哪些數學問題呢?

  過渡:看來大家買東西的經驗很豐富,那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到商店逛逛,看看小朋友們遇到什么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商店里真熱鬧,小朋友們正在買東西呢,你們看小麗遇到了什么問題?

  課件出示例3

  一個卷筆刀和一枝鉛筆,一共多少錢?

  讀題。

  師:你們能幫她解決嗎?算式怎么列呢?誰來說說。

  板書:0.8 0.6=

  師:你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師(揭示課題):大家看這個算式中兩個加數都是什么數?(小數)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板書課題)

  師:0.8 0.6,你們會算嗎?那大家在本子上算一算吧。

  學生試算,教師巡視。

  展示匯報。

  師:這位同學是列豎式計算的,我們來聽聽她的想法。

  師:你來說說你是怎樣列豎式計算的?

  生匯報

  師板書:

  元 角

  0 . 8

  0 . 6

  1 . 4

  答:一共1.4元。

  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在小數加法中,要使相同數位對齊,關鍵什么要對齊?

  師引導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師:誰能完整地把計算過程說一說。(指名說,同桌說)

  2、練習。

  師:小麗想買的是一個卷筆刀和一枝鉛筆,那你想買哪兩樣東西呢?

  師:一共要多少錢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那請大家用算式表示出來,并請大家用豎式來計算。

  展示,匯報。

  3、教學例4

  師:你們幫小麗解決了問題,真棒!小明也來了,他又有什么問題呢?我們看看。

  課件出示問題:我想買1枝鉛筆,哪種便宜些呢?

  師:大家幫他看看,買哪種便宜些呢?

  師:1枝有橡皮的鉛筆比1枝沒有橡皮的.鉛筆貴多少錢呢?(出示例4)

  讀題。

  師:你們能幫他算嗎?

  算式怎樣列呢?

  板書:1.2-0.6=

  師:你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師:大家能不能也用豎式計算出來呢?

  學生嘗試:(一人板演,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做),教師巡視指導。

  師:大家來看看她做的對嗎?那大家來聽聽她是怎么想的,和你的想法是不是一樣。

  生匯報

  師:得數前面的0和小數點能不能省略?為什么?

  師小結:計算小數減法和小數加法一樣,也是要注意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最低位算起,哪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一。

  師:誰能完整地把計算過程說一說。

  4、練習。

  (1)師:同學們真聰明,又幫小明解決了問題,那你們能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并能解答出來嗎?

  學生提問題,解答。

  展示,匯報。

  (2)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這么好,老師也來提一個:(課件出示)小東有2元錢,能買什么東西?

  師:請同學們幫小東選商品,能買什么?你有幾種買法?

  匯報

  (三)、小結: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在幫小朋友解決問題時,計算了不少小數的加減法,那你們想一想,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我們應注意些什么呢?

  2、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與我們以前所學習的整數加減法它們有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

  師: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我們以前所學的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從最低位算起,在計算小數加法時,滿十進一,在計算小數減法時哪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一。只是小數加減法注意了要把小數點對齊。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會計算小數的加減法了,下面我們就一塊來看看這一組題(出示練習二十二第1題),同學們,你們看,你們能自己計算出這些小數的加減法式題嗎?

  學生在課本上完成,指名說得數。

  師:我們再來看下一道題(出示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五)、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一、說教材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個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本單元共有兩個內容,包括《小數的認識》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個內容是在以前學習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總結并理解算理

  教學用具:

  二、說學情

  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了解了小數中各個數位的含義,并且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法,很清楚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所以對于這個知識的學習并不會感到困難。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我區的教學實際設計如下內容

  1、教學模式:三段一思

  2、教學方法:因為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內在的聯系所以采用遷移類比法引入,并根據這個教學內容的特點所以采用問題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程序

  一段:學什么

  1、復習導入:出示兩道整數加減法計算題83+59 83-59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整數加減法,你能準確又快速的計算出得數嗎?

  (1)學生用豎式計算

  (2)你是怎樣計算的?(說算理)

  師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小數加減法》師板書

  2、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計算探索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

  方法:自己讀后指名讀,這樣目標就清楚了。

  二段:我來學:

  1、用情境導入法出示——購物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

  2、出示:文具超市里的三種文具學生說出名稱和價格:

  卷筆刀:0.8元,橡皮鉛筆:1.2元,綠鉛筆:0.6元。

  3、出示學習提示:

  (1)根據已有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和一個減法問題。(口頭提出問題)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先獨立計算,再同座互查。

  (3)小組討論: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試著總結出計算方法。

  (4)時間為10分鐘左右。

  設計理由是:首先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然后先獨立學習,再同伴互助然后小組交流。

  4、學習后一個或兩個小組板前展示,老師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和強調。

  三段:我來用

  因為本課內容需在計算的基礎上總結計算方法(算理),所以安排以下有基本算理練習、典型的錯例分析練習、解決問題練習等系列練習活動。

  1、填空: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將( )對齊,也就是( ),再從( )位算起,得數里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 )。(先自讀再自己填完整,然后齊讀。)

  2、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5+2.4=2.9 7.5+1.5=8.0 3.2-1.6=2.6(給出豎式,判斷)然后列出正確的`豎式。(先獨做再小組檢查)指名說說每道題錯哪了,應該怎么做。

  3、列豎式計算

  98頁3題選4道題(同桌互查后說出結果,錯的改過來)

  4、解決問題:《動腦筋》6.8元 《童話故事選》3.4元。

  (1)《動腦筋》和《童話故事選》一共多少元?

  (2)《動腦筋》比《童話故事選》便宜多少元?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互查。投影展示講評,各組長檢查一下有錯的嗎?如果有改正過來。

  5、根據實際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學生要認真讀題目選擇合適的條件)

  一件上衣:27.9 元 一條裙子:54.6元 一條褲子:38.7元

  四段:我來思

  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和自己的學習情況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板書:板書: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小數點對齊 ,從末位算起。

  學生板演 學生板演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4

  教材簡析: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學過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初步認識一位小數含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創設了學生十分熟悉的購物情境,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學生運用口算方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豎式進行計算,并結合口算方法和過去學過的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幫助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算理。鞏固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讓學生學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解決有關小數的實際問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基本方法,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豎式對小數進行加、減法的計算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豎式計算小數的退位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你們逛過商場嗎?你們在逛商場的時候遇到過什么問題沒有?

  師:老師在逛商場時可遇到一大堆的問題呢,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解決嗎?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老師逛商場買體育用品,籃球234元,足球:187元,請同學們幫老師算算老師買這兩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錢?籃球比足球貴多少元?請大家用豎式計算。

  指名一孩子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做完集體訂正。

  師: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請孩子們回憶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說說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讓學生說出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板書)

  2.老師還要買一個圓規和一瓶墨水,圓規:2.3元,墨水:1.8元,還是請同學們幫老師算算買這兩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錢?

  3.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同學們,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好嗎?

  學生討論后匯報。

  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2.3元等于2元3角,1.8元等于1元8角;2元+1元=3元;3角+8角=11角,也就是1元1角;3元+1元1角=4元1角,4元1角等于4.1元。

  (2)直接用小數計算的,

  指導學生列豎式并說說想法,教師板書

  教師在豎式上寫上“元”“角”借此機會再出示問題:一個圓規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錢?

  請同學們列豎式計算此題,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4.這兩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師:誰想起來說一說你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列豎式計算小數減法的過程。

  5.觀察比較總結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之處?有什么相同之處?

  小數加減法同整數加減法一樣,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要將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先計算小數部分,再計算整數部分。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借一再減,計算結果的數位要與加(減)數的數位對齊,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加(減)數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是不是都學會了小數的豎式加減法呢?下面就檢驗一下。

  (嘗試用豎式計算,課件出示)

  3.5+4.8 6.7+2.3 4.2-1.8 4.1-3.3

  教師巡回檢查,并請四位學生演板后講解。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同學們表現真不錯,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在計算小數的加減法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2、通過探究活動,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一位小數的加法、減法計算。進行加法、退位減法。小數點對齊。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主體圖。(用幻燈投影或掛圖)

  請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獲取了哪些信息?(學生到商店里買學習用具。從圖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單價:鉛筆盒6.8元,書包25.8元,練習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筆刀0.8元,鉛筆0.6元,水筆 1.2元)。

  二、經歷探究,獲取新知

  1、教師:同學們已經學過了整數的加、減法,也學會了簡單的分數加、減法,現在,我們又認識了小數,請猜一猜,我們也應該學習小數的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2、教學例3

  1個卷筆刀和1枝鉛筆,一共多少錢?

  (1)卷筆刀多少錢?鉛筆多少錢?

  要計算一共多少錢?必須用什么方法計算?(加法)

  (2)你們認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讓學生探究方法,嘗試計算。

  學生經過討論、交流,一般會出現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化角為單位計算;另一種是以元為單位,直接用小數計算)。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后,教師引導全體學生一起探究用小數直接計算的方法。

  (3)要點分析。

  ①驗證答案:1.4元=1元4角,結果正確

  ②觀察算式:

  特征1:小數點對齊。(相當于整數加法的數位對齊)

  這里不僅要求二個加數的小數點對齊,而且要強調和小數點要和加數的小數點對齊。

  特征2:計算過程,方法與整數加法相同。

  3、教學例4.

  (1)提出問題:一個卷筆刀比一枝鉛筆貴多少錢?

  (2)探究計算,引導用小數直接計算。

  0.2元=2角 8角-6角=2角結果正確

  (3)出示例4

  一枝水筆比一枝鉛筆貴多少錢?

  ①要求學生用小數直接計算。

  ②嘗試計算,匯報結果。(展示演示板)

  1.2-0.6=0.6元

  ③說一說計算要點。

  兩點:一是小數點對齊;二是減法退位,方法于整數減法退位是一樣的。

  4、課堂小結

  (1)教師說明直接用小數計算的簡便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認識掌握小數計算的重要性。

  (2)學生說明小數計算要點。

  三、課堂活動

  1、課本第96頁的“做一做”

  第(1)題是小數加法。學生獨立完成。

  第(2)題既有小數加法知識,又有小數大小比較知識。

  第(3)題,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引導學生提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問題,并進行計算。

  2、補充問題。

  圖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紅給售貨員多少錢,可能,買了什么商品?

  啟發:找出購買商品的錢數尾數有4角的。

  四、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二的第1-3下列各題。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6

  教學目標

  1、是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處理小數加減法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2、能教熟練地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法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

  3、進一步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的加減法中需要進退位的問題。

  教學難點

  利用小數加減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豎式計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二、專項練習

  1、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2題。

  第1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漏了進位。5加7等于12,寫2進一。

  第2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小數點沒有對齊。就是數位沒有對齊。

  第3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從個位退一后,整數部分只剩下9。

  2、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3題。

  這是一道估算題,注意的問題:

  1)獨自審題,并解答問題。

  2)說說解答方法。

  3)引導他們用估算解決問題,掌握估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22加15的和是37,37<40,所以40元夠買。

  第二種方法:把整數部分先加起來,21+14=35。由于小數部分的和不可能超過2,所以他們的和一定小于40元。

  4)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3、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4題。

  這是一道小數加法題。目的在于通過本題解決過程考察、評估學生對問題本質的.理解和領悟能力。

  4、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5題。

  這是一道培養學生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進一步理解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可以找出新問題,激發探索精神。

  第(1)題:用加法計算。

  第(2)題:用減法計算。

  第(3)題:先找小于5元的食物,然后進行計算。

  第(4)題:啟發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設計

  1、列豎式計算。

  1.9+2.87.4-5.835.8+9.712.8-9.7

  56.2-27.853.47+4.2563.7-37.823.1+61.3

  2、解決問題:

  1)蕭蕭到超市買東西,花了18.6元,還剩下13.9元。蕭蕭帶了多少錢?

  2)朗朗帶了50元,買了2本書,還剩下32.8元。買這二本書共花了多少元?

  四、板書設計

  練習課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豎式計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1、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2題。

  第1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漏了進位。5加7等于12,寫2進一。

  第2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小數點沒有對齊。就是數位沒有對齊。

  第3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從個位退一后,整數部分只剩下9。

  教學后記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109~112頁例1,例2,課堂活動及練習十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一位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一位小數加減法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探索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掛圖,小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

  1.情境引入

  教師:小明的媽媽今天到菜市去買菜。買肉用去6元5角,買蔬菜用去3元4角。

  (教師邊講述,邊出示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提出問題

  教師:根據圖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學生1:媽媽今天一共用去多少錢?

  學生2:買蔬菜比買肉少用多少錢?

  學生3:買肉比買蔬菜多用多少錢?

  3.解決問題

  (1)誰能列出算式?點名學生列式,教師板書:6元5角+3元4角=6元5角-3元4角=

  (2)合作探索算法。

  教師:這兩個算式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先分組討論,然后再匯報你們討論的.結果。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1:6元加3元等于9元,5角加4角等于9角,合起來就是9元9角。6元減3元等于3

  元,5角減4角等于1角,合起來就是3元1角。

  學生2:我們是先把6元5角換成6.5元,把3元4角換成3.4元,然后再像我們以前學過的加

  減法那樣,用豎式計算的。

  6.56.5

  +3.4-3.4

  9.93.1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呢?豎式計算時,要注意與整數加減法一樣,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后才能相加減。

  4?嘗試練習

  二、進位加和退位減

  1.情景引入

  教師:學校舉行運動會。跳遠場上,幾個運動員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比賽呢。(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

  教師:你能根據圖上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學生1:張明跳了多少米?

  學生2:朱紅跳了多少米?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解決問題

  (1)點名列出算式,教師板書:2.2-0.3=2.2+0.9=

  (2)你們會計算嗎?請先自己算一算,然后再與同桌交流。學生先獨立嘗試探索算法,然后與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4.討論,明確算理

  (1)這兩道題與前面兩題(例1)比較,有什么不同?

  (2)十分位上不夠減,怎么辦?十分位上相加滿10,怎么辦?

  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

  (3)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討論后作答。

  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也就是小數點要對齊;當十分位不夠減時,要從個位退1,在十分位加10再減;當十分位相加滿10 ,要向個位進1。

  問題,培養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有

  更清晰的認識和掌握。]

  三、鞏固練習

  1.第111~112頁練習十九第1題和第2題

  以上兩題由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第111頁課堂活動:做游戲

  先同桌的兩位同學一起游戲,然后可以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

  四、課堂總結

  (略)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8

  [教材簡析]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學過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初步認識一位小數含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創設了學生十分熟悉的購物情境,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學生運用口算方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豎式進行計算,并結合口算方法和過去學過的整數加減法豎式計算幫助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算理。試一試 和想想做做主要鞏固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讓學生學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 通過解決有關小數的實際問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基本方法,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演示一人身著點心店服裝,頭戴點心店帽子出現在學生面前)談話:同學們猜一猜小明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課件出示點心店圖片)錄音:歡迎各位小顧客光臨本店,本店為大家提供各色早點,如果任選兩種食品做早餐,你想選購本店哪兩種食品?四人小組討論: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把自己購買早點的方案在組內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結合學生學過的搭配規律,探究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為學生進一步探索購買早點要花的錢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

  1、每人嘗試計算自己購買早點要花多少錢?如果計算有困難的可以請組內小伙伴一起解決。

  2、小組內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法。

  估計有以下兩種方法:

  (1)將點心的價格看成以角為單位,將小數加法轉化成整數加法;(2)將點心價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全班交流。

  隨機請一學生交流自己購買早點的情況,花了多少錢?自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統計班內有多少學生和他購買了同樣的早點?自己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學生有購物經驗和已有知識經驗(整數加減法)做依托,嘗試運用口算方法解決自己所提的問題是完全可能的,在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相互交流,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探索成功的喜悅]

  4、引導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

  (1)以剛才那位同學交流了自己購買早點的情況為例,請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

  估計會出現下面兩個豎式: 如 5 0.5

  + 7 + 0.7

  12 1.2

  (2)分組討論:加法的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在計算小數加法時,為什么要把加數中的小數點對齊?為什么得數中也要點上小數點?這個小數點應該點在什么位置?(注意發揮具體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計算小數加法和計算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用豎式算一算自己剛才購買早點的價錢算得對不對?

  [設計意圖:在學生運用口算方法成功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學生主動遷移過去加法豎式

  計算的經驗,嘗試運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在學生成功運用豎式計算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依托情境和學生已有的豎式計算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怎樣對齊數位,以及十分位相加滿十,向個位進一的'道理,很好地掌握小數加法的豎式計算,讓學生再次品嘗探索成功的喜悅。]

  (二)、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

  (1) 嘗試用豎式計算

  剛才我們每人都購買了兩種食品做早點,哪種食品貴些?貴多少錢?你能用豎

  式算一算嗎?做完后與組內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計算方法。

  (2)集體交流

  重點討論:得數前面的0和小數點能不能不寫?計算小數減法和計算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設計意圖:遷移小數加法豎式計算的經驗,學生獨立解決小數減法的豎式計算是完全可能的,在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計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三)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除了剛才選擇的早點外,你還喜歡哪兩種食品做早點,先求出它們價格的和,再求出他們價格的差,并在小組里交流。(交流時,教師的板書要有啟發性,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的印象,另一方面使一些學生進一步體會任選兩種食品是有規律的,力爭找出所有的組合,體會數學的魅力。)完成第104頁試一試。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讓學生討論:計算這些加減法和計算整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情境,如果學生對情境理解有困難的,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共同演示,在學生理解情境的前提下,讓學生獨立計算,做完后與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3. 完成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第(1)、(2)小題,第(1)小題有學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可引導學生根據乘法意義運用加法計算出結果。第(3)小題小組合作完成,在規定的3分鐘時間內,比一比哪一組提出并解決的問題多。

  4. 完成做想想做做第5題。

  ⑴讓學生了解題意,明白題目的要求。

  ⑵學生獨立解答。

  ⑶ 交流反饋,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除鞏固計算方法外,注意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設計意圖: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鞏固練習,避免計算教學的單調與枯燥,同時有效的培養學生合理選擇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總結提高,課后延伸

  ⑴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能告訴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嗎?

  ⑵星期天,開展爭當小管家活動,幫助爸爸媽媽到市場買菜或到超市買東西,并記錄、計算家庭支出情況,下周向老師和同學匯報。

  [設計意圖:活動由課內向課外拓展,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生應用意識。]

  五、課堂作業: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知識引導學生發現、總結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問題,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PPT(超市圖片)

  師問:同學們看看這是哪里呀?(超市)

  對,這是超市,大家都知道我們街上也剛剛開了一家超市,你們去過嗎?(去過)老師前兩天也去過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前兩天從超市里買來的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想~)看來同學們不是很想知道,能不能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想知道嗎? (生大聲回答)

  2、出示教具尺子和毽子等,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師在黑板上標好價格。(尺子1.2元,毽子2.5元)

  3、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東西呢,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嗎?(喜歡)師:好,如果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很棒的話,老師就將這些東西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不過,要想表現好的話首先得和老師一起解決幾個問題。

  二、新授

  1、出示PPT,生觀察尺子和毽子的價格,并讓生用前面學過的知識獨立說出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師:看到它們的'價格,有同學有疑問了,老師買這兩樣東西一共給了售貨員阿姨多少錢呢?

  2、這就是我們今天即將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這個問題朗讀一遍。

  3、指名列算式,師板書:1.2+2.5= ,師: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呢?(合理即給予鼓勵表揚)

  4、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呢?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前邊學習的元角分的知識來計算出它的結果呢?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

  5、反饋。生可能:

  (1)2元加1元等于3元,2角加5角等于7角,合起來就是3元7角。

  (2)1元2角加2元等于3元2角,3元2角再加5角也是3元7角。。........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并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過讓學生試算小數加減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生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和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并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尤其要注意小數點對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整數加減法,現在男女生進行一場比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出示:32+5468-2748+925-17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找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整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是什么?列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問題?

  2.說一說。1.28元表示元角分,0.03元表示元角分,2.50元表示元角分,3元5角表示元。

  3.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談話: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簡單小數的加減法(板書課題),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好好表現好不好。

  (二)新授。

  1.談話引入:“家家文具店趕在六一節開張了,很多小朋友都在購買優惠商品,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課件熱鬧文具店)仔細觀察,你能從中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收集信息。

  3.例3.一個卷筆刀和一支鉛筆一共多少錢?(該怎樣列式,該怎樣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4.例4.一支橡皮頭鉛筆比一支鉛筆貴多少錢?(你會計算嗎,該怎樣列式,你能用小數直接計算嗎?)

  1.2-0.6=0.6元(學生回答怎樣列式,用小數列豎式計算,一生板演,學生說一說計算要點。)

  5.試一試。任意選兩種物品,先求它們單價的和,再求它們單價的差,并與同桌交流。

  6.討論:想一想,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計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注意什么呢?

  7.教師小結。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都從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樣是“滿十進一”或“退一當十”,只是小數加減法要注意小數點對齊。

  (三)鞏固練習

  算一算:

  0.6+0.9=0.9+0.3=1.9+0.4=7.8+1.1=

  1.1+2.8=2.6+0.8=3.9+2.5=6.2+3.9=

  (四)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內容?

  2.教師:這節課有很多很多同學表現得非常棒,只要你認真去學習,努力發現和積累,你一定會有很多很多的收獲,一定會越來越聰明。

  教學反思: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旨在讓學生經歷小數加減法的筆算過程,理解掌握筆算方法,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應用價值,鍛煉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基準,把握好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探索新知。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具有相當的基礎知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教學進程中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探索、去獲取知識。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在探究算法中我注重了使每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對“列豎式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學時,兩個書寫格式對比演示,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相互質疑。利用學生出現的問題,緊扣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開展深入的討論和爭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練習的內容注意了回歸生活, “購物小票”這一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知道了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了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內涵。

  不足之處:練習設計還有一些欠缺,有些問題的解決還是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出現問題沒有及時解決。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對比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的相同點以加深學生對小數加法的理解。

  重點:掌握小數的加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做整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74+2851+62

  (小結時,突出“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新課:

  1、設計購物情景圖。學習小數的加法計算。

  從畫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購買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你最少選擇購買兩種商品,請你計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錢?

  計算結束之后說給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給出活動時間)

  學生活動后匯報歸總。得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板書)

  教師補充講清,直接用小數計算的書寫格式。(強調格式)

  2、試一試(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5+2.30.9+6.214.1+3.62.08+0.49

  3、師生小結,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計算小數加法時,要使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要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加起,加得的結果要對齊加數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三、實踐活動:

  1、把自己的語文、數學課本的單價找出來,計算一下語文、數學兩本書一共用多少元錢?

  2、看夠物信息,幫小強計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錢。

  面條一包食鹽一袋火腿腸味精一袋

  1.86元1.00元5.06元9.47元

  四、鞏固練習

  1、判斷正、誤(并說出錯誤的原因)

  2、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相應的括號里。

  3、摘果游戲

  說明(果樹圖上有小數的加法算式,誰計算結果正確,摘下的果子歸誰。)

  五、全課歸結

  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2、你在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4課時

  課題:筆算小數的減法。

  內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P96頁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小數加法

  0.37+0.5810.9+7.8

  2、重點復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二、新課:

  1、組織學生自學P96頁例4。從例4中你學到了什么?從1.2-0.6=0.6的豎式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秘密?它與小數加法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說一說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留時間讓學生議論。)

  2、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略)

  3、設計情景,提出問題,鞏固小數減法的計算。

  出數據信息

  尺子鉛筆作文本圖畫本筆盒彩色筆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師:根據以上的商品價格,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它。

  4、回顧對比:

  小數減法計算與整數減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數減法計算與小數加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什么不同點?

  三、小組活動,鞏固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說明:兩人一組。每人說出一個小數。兩人同時寫豎式計算,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題目多者為勝。

  四、練習作業。

  1、完成課本P97頁第1、2題

  2、課后實踐作業:P97頁第3題。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 1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嘗試簡單的一位小數加、減計算的過程。

  2、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知道用豎式計算時小數點要對齊的道理。

  3、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生談話引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老師和學生一起寫出加法算式,然后提出藍靈鼠的要求,鼓勵學生自主完成。

  3、交流算法。有的算法學生如果想不到,教師要參與交流,然后組織學生討論

  (1)、三種算法有什么共同點?

  (2)、用豎式做小數加法時,為什么小數點一定要對齊?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單位的數相加;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單位對齊。

  4、提出問題:買雞蛋比買豆腐多花了多少錢?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然后交流算法,總結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的方法。

  二、練一練

  第一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小組同學交流,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教師要關注學生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二題,老師出示小黑板,鼓勵學生獨立選擇信息,列式計算。然后互相交流、評判。

  第三題,鼓勵每個學生做一個就餐計劃,然后全班交流。除關注學生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外,還要關注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加減法》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03-02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11-08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01-03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最新01-30

三年級數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說課稿07-21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11篇12-17

《小數加減法》說課稿(精選16篇)07-20

小數加減法簡便算法說課稿04-20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說課稿(精選10篇)06-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AV女优在线观看 |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