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感恩家長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課的教學內容屬德育中“社會道德教育”的范疇,這是對“孝道美德”的傳承和發揚,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促進同學與家長的相互理解,涵養同學的道德。引導同學在情感上能“感受愛”、思想上能“理解愛”、行動上能“回饋愛”。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索取意識,樹立“心系他人”的奉獻意識。
㈡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同學知道家長對自身的關愛,理解家長的辛苦和期望,激發同學愛家長和尊敬家長,進一步加深對家長的感情。
2、通過“談”、“辯”、“觀”等系列活動,體會家長愛的偉大,教育同學要孝敬家長。
3、激發同學發奮學習,努力向上,不辜負家長的期望。
㈢重、難點分析: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既受到家長的呵護,享受家庭的親情,又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心胸狹隘,只懂索取。它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過分析教材和學情,我認為引導同學理解“家長的愛”,進而認識“關愛家長”也是子女的家庭責任,并在學習中發生“踐行”的欲望,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學習難點。
二、教學過程分析:
活 動 流 程 圖
活動流程圖
教學內容
一、營造氛圍
引入主題
出示“家庭生活場景”的圖片,讓同學走入一個溫馨的世界,調動同學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交流體驗
領悟深情
感受愛
活動一:“品評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A名人的母親 B平凡人的母親
活動二:“暢談我與家長的故事”
理解家長
活動三:角色互換-我來當家長
A“十月懷胎” B情景續演
活動四:視頻觀賞-《垂直極限》選段
三、悟明情理 指導行動
活動五:講文品情,辯析明理
活動六:楷模示范,促進“感恩行動”
四、升華情感 形成內化
活動七:真情告白
教 學 過 程 分 析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一、營造氛圍
引入主題
1、出示“和美的家”-家庭生活場景的.圖片,讓同學走進一個溫馨的世界。
2、設問:同學們,看完這些圖片,你們心中有怎樣的感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3、出示課題《感恩家長》
“愛的教育”需要愛的氛圍,展示充溢親情與關愛的圖片,不只營造了溫馨的課堂氣氛,而且激發了同學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定下了課堂基調。
二、交流體驗
領悟深情
一、感受愛:
活動一:“品評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A講“名人的母親”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朱德的母親、胡適的母親等。
B看“平常人的母親”的行為,課件展示。(設問:從她們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同學自由作答,教師稍作點評)(引言:我想很多同學都會記著我們的家長對我們的淳淳教誨,也記著自身的家長為我們做的很多的事情,下面請同學們暢談自身與父親或母親之間的故事。
活動二:暢談我與家長的故事
活動一的設置,是為下一教學環節做情感蓄勢的準備。由人和己,激發同學的講述欲望。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知識性。
活動二的設置:目的在于喚醒同學的感恩情愫,同時也拉近同學與家長的心靈距離。
三、交流體驗
領悟深情
二、理解家長
活動三:角色互換——“我來當家長”
A體驗互動——“十月懷胎”
(1、事先準備20斤裝的布沙袋兩只,水盆兩個;2、男女生各三名,分三組體驗,每組一男一女;3、系上布沙袋,經歷“行走—系鞋帶—上樓梯—端水”四個體驗步驟;4、讓同學談感受,體會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
B情景續演
“星期五下午,同學學小華興高采烈回家,自言自語地說:“這個雙休日作業少,今天可以痛痛快快上網,玩個通霄”。于是丟下書包,打開電腦。豈料父親站在門口……
(假如你是父親,你會怎樣做?你希望你的小朋友怎樣說,怎樣做?假如小朋友不聽你的,你作為父親會有怎樣的感受?)
活動四:視頻欣賞-《垂直極限》選段
設問:影視中的父親為何這樣做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德育課源于生活,這里設置生活化的情境,讓同學親身體驗,使課堂教學更接近實際生活。同學身臨其境,進一步強化了感知。讓同學在家長的角色中去體會家長的辛苦與難處,進而反思自我。以達到弱化小朋友與家長間的隔閡,促進相互間的溝通與理解的目的,讓小朋友對“家長的愛由“表象的感知”過渡到“深層的理解”層面。
活動四:目的在于進一步強化同學對家長的愛的理解,引起同學心靈的震動。
四、悟明情理
指引行動
活動五:讀文品情,辯極明理
A讓兩位朗讀水平高的的同學,聲情并茂的朗讀,以《感謝母親(或父親)》為題的習作,并請兩位作者談談寫作感想。
B辯析:
1、同學甲說:“我們現在還小,家長關心保護我們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去回報他們,等我們長大后,有了經濟實力,才干回報他們“。
2、同學乙說:“孝敬家長就是讓家長住上寬敞舒適的大房子,給他們買高貴的營養品、金銀首飾,讓他們衣食無憂。”(設問:你認為甲、乙兩位同學的說法對嗎?為什么?你認為該怎樣做?同學分組討論,并全班交流。)
此環節,關注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同學提供寬松的交流時間和空間,意在為同學提供獨立考慮、互動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在反思中領悟,在辯析中獲得踐行的方法和經驗。
活動六:楷模示范,促進感恩行動
視頻欣賞:《黃來女帶父求學》
將生活中與教學內容有直接聯系的鮮活資料引入課堂,從他人的經歷中去感悟,進而意識到自身對家長、對家庭的責任。這既是道德學習的過程,也是同學情感體驗的過程。
五、升華情感
形成內化
活動七:真情告白
同學在音樂《感恩的心》中,用一句話表達對家長的感恩之情。
讓同學在音樂中進一步感受家庭的溫馨,珍惜家長的愛,發生踐行的愿望。
三、教法和學法設計
1、情景教學法:德育課的教學尤為注重同學自身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用圖片營造情景、談話聯想情景、角色互換身臨其境,通過自主體驗,提高同學的認知。
2、典范暗示法:同學的認知行為除自身領悟的途徑外,典范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教學中,通過視頻人物、身邊同學的引導,激發同學“踐行”欲望。
四、設計過程反思:
一節好的德育課取決于兩個要素:一是合理設計,符合同學的認知規律,充沛地發掘生活資源;二是自然生成,巧妙地利用同學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因此需要教師有靈活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時刻引導同學的認知,使教學過程緊湊、活潑,富有滲透力和感染力。
其次,德育課必需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內是明理,而課外是踐行,只有“知行統一”,方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思想品德感恩家長說課稿】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感恩父母》說課稿11-30
思想品德說課稿03-17
思想品德說課稿07-23
思想品德說課稿01-27
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07-27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05-22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10-31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11-25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