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一章幾何體與三視圖說課稿
一、說教材
㈠、教材所處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普通高中新課程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節第一課時的內容 ,是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結構特征之后,直觀圖之前,尚未學習點、直線、平面位置關系的情況下教學的 。
三視圖是空間幾何體的一種表示形式,是立體幾何的基礎之一。學好三視圖為學習直觀圖奠定基礎,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的,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
㈡、學情分析(1)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方體,長方體的幾何特征以及從不同的方向看物體得到不同的視圖的方法。但是對于三視圖的概念還不清晰(2)只接觸了從空間幾何體到三視圖的單向轉化,還無法準確的識別三視圖的立體模型
㈢、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能畫出簡單空間圖形(長方體,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等簡易組合)的三視圖,能識上述三視圖表示的立體模型,從而進一步熟悉簡單幾何體的結構特征。
⒉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幾何直觀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生的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于探索、互相合作的精神。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畫出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二、說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主編,劉紹學教授特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如下幾個特點
①“親和力” ②“問題性” ③“思想性”④“聯系性”
根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中“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學要求,針對本節課知識抽象、思維較大的特點,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觀教學法、啟導發現法。
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引導啟發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同時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啟發性,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
課前準備:電腦、投影儀、課件、柱、臺、錐、球等實物模型。
2、學法指導
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
根據本節課特點及學生的認知心理,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可探索”環境里,積極參與、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思考,實踐,主動發現規律、獲得知識,體驗成功。
學具:柱、臺、錐、球的模型(課前用紙片制成或用實物)
【第一章幾何體與三視圖說課稿】相關文章: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的說課稿02-19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的說課稿范文04-17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教案11-08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高一數學說課稿范文08-04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評優課說課11-08
《三視圖》說課稿范文04-15
三視圖說課稿范文05-26
關于《三視圖》說課稿(精選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