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現象》優秀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所說的課文是《沙漠里的奇怪現象》,它所處的單元是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下面我將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加以具體的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作者竺可楨,本文是一篇闡釋自然現象的科學小品。
本單元主題是“事理說明”是一組內容豐富的說明文,語言風格和文章的基本結構與其他單元有較大不同。課文在把事理說清楚的同時重在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本文的目標確定為:
1、概括沙漠里的奇怪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學習示異釋疑的巧妙構思,揣摩準確生動的語言。
3、體會文中所蘊含的科學思想,明白一切怪異現象都可以用科學說明的道理。學會用科學道理來解釋簡單日常生活現象。
其中1、2是本文的重點,3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孟子說:“教亦多術矣。”“術”即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靈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達到目的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和本課的實際情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本課主要采取板塊教學法:目標恰當,使學生方向明確;精彩導入,使學生興趣盎然;整體感知,使學生把握全局;創設情境,使學生建構意義;局部解剖,使學生學會品味;動態生成,使學生個性張揚;遷移探究,使學生舉一反三。
在組織板塊教學時,適時滲透圈點勾劃法(訓練學生對信息的篩選和獲取能力)、探究指導法(引導學生對文本深入思考和探究,體會文本用語的精妙和文中的科學精神)、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激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教的謎底就是為了學生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率。
因此,我在教學本文時,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引導學生采用以下學法:
1、閱讀思考法——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對文本內容由不熟悉到熟悉,思考由膚淺到深入。
2、自主合作交流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自主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我把本課設計成一個具體的教學流程,這個流程包括8個環節。
(一)設置情境 導入新課
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往日隨風亂飛流,駱駝當做一小舟,海市蜃樓多奇景。”(打一自然物體)讓學生猜謎底,并說說理由。
古代文人根據自己對沙漠的感受也寫過許多關于沙漠的.詩,我們熟悉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翰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相信同學們在電視和雜志上見到過沙漠,請你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沙漠給你的印象。學生各自說印象后再請一位學生將這些答案進行整合。
在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眼里,沙漠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沙漠里的奇怪現象》。
(這個導語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閱讀課文的興趣。)
(這個環節大約用3分鐘)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并思考以下問題:
1、古代到過沙漠的人對沙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
2、課文寫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現象?這些奇怪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本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學生字詞的積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這個環節大約用9分鐘)
(三)再讀課文 揣摩構思
思考:作者是怎樣把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說清楚的?
(這個環節是要學生了解本文示異釋疑的巧妙構思。)
(這個環節大約用10分鐘)
(四)三讀課文 品味語言
我們對沙漠里奇怪現象產生的原因,文章又是如何說清楚的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理解,那么如果對文中的一些詞加以修改,能達到這種效果嗎?
出示示例:“據說,每逢農歷端陽節,男男女女便在鳴沙山上聚會……”句中的“據說”能否刪掉?為什么?
請你再找一些類似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通過品味語言,學生可以體會本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
(這個環節大約用10分鐘)
(五)視頻欣賞 反思文本
我們已經了解了沙漠里光怪陸離的現象,你們想不想到沙漠親身感受一下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導游到響沙灣感受鳴沙現象。(放視頻)(視頻放到一半暫停)看到這我們知道書上的說法還不足以清楚地解釋響沙的原因,那我們來想想還有什么原因能使沙發出轟隆的巨響(學生回答)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們接著看片子(放視頻)
(這一部分的視頻既與文中內容相吻合,又對文中的知識進行了補充,讓學生知道科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提出的問題可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這個環節大約用5分鐘)
(六)運用知識 解釋現象
我們不僅要了解科學道理,還要能用科學解釋生活中的奇怪現象。下面我們就嘗試用文中的知識解釋以下現象。(出示蒲松齡的《山市》譯文)
(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并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墻,(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墻,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
(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科學道理來解釋生活現象,明白一切怪異現象都是可以用科學說明的。)
(這一環節大約用3分鐘)
(七)聯系生活 出謀劃策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人類認識沙漠,研究沙漠,進而改造沙漠,請你為改造沙漠擬一條公益廣告。
(這個環節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公德心。)
(這一環節大約用5分鐘)
(八)布置作業 鞏固知識
假如你是一個導游,領著你的旅游團正走在青島夏天的海灘上,這時遠處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請你用本課所學的知識和生動的語言向大家介紹這神奇的幻景。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說課稿11-03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說課稿07-14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優質說課稿12-17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07-19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說課稿5篇11-04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教案08-25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教案11-01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教學設計12-15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教學設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