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遠景圖的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22課《橋梁遠景圖》。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橋梁遠景圖》是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第一篇課文,拉開了整個文化單元的序幕,本文是一篇以科學精神進行大膽而合理的想象,對未來的橋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說明文。文章首先說明橋梁的基本結構,然后具體描繪“橋梁遠景圖”,想象新穎奇特,令人驚嘆。
本文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打比方的方式通俗介紹了橋的基本結構,又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橋的基本類型,使讀者對橋梁有了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和了解。第二部分在過渡段承上啟下之后,對未來橋梁的遠景從八個角度展開幻想。
2、教學重點:感受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感受作者以科學為前提的大膽而合理的想象。
3、教學難點:在閱讀基礎上對橋梁形成廣泛而形象的認識,并進行合理、科學的想像。
二、說目標:
我覺得教學目標的設計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三個維度進行具體設計。
1、知識與能力:
學會書寫本課八個生字,會認本課三個生字。
了解橋梁相關知識,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及生動性,領悟作者科學而大膽的想象。
培養學生合理的、科學的想像力,認識科學幻想與現實的密切聯系。
2、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朗讀課文內容,感受本文既準確又富有文學色彩的語言特點。
觀察身邊生活與通過網絡、書籍自主收集、篩選信息,合作理解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勇于探究,主動積極。
培養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大膽想象的意識。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三、說教法
1、情境導入,故事或歌曲激趣:圖片、課件導入,趙州大石橋的故事或歌曲《小放牛》進一步引發興趣。(也可以引用“鵲橋”的故事等等)2、初讀初思感知語言,精讀深思培養情感,再讀冥思引發思考。3、立足文本,借助媒體,拓展延伸。
四、說設計,即對本課的一點教學建議:
本課教學設計主要有情境設計、問題設計、活動設計、作業設計等,今天跟大家主要交流一下:問題設計,學習活動設計和作業設計。對于本課,我認為在突破重難點上可以采用這種“問題設計法”(見課件)
(一) 具體的設計步驟(課件)
1、 關于“準備”的設計:課前資料的搜集閱讀為課堂學習做準備,第一課時的充分閱讀、理解字詞、了解橋梁基本知識和激發對橋梁的感情,為第二課時理解“遠景”、暢想“遠景”做好準備。
2、設計“主題問題”,在結合課件、資料學習文本的基礎上對“主題問題”進行交流討論,讓學生在探究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引發新問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課件)附“主題問題”設計:
(1)自讀課文,說說將來造出來的橋有什么特點?
(2)觀察現代橋梁圖片和文字,看看這些橋梁有哪些特點,結合課文說說茅以升先生的哪些“幻想”已經成為現實。
(3)讀課文,想一想:按作者的設想,“將來的橋梁”有哪些優點?你覺得將來的橋梁還能具有哪些優點,談談你的看法。
(4)再次讀課文及資料,看看你還會提出哪些問題,小組討論整理出來,一起交流。
(注: 這些問題可以根據您的實際情況選用或者您自己設計更符合班機情況的問題。)
3、 做好依托,及時延展,使學生的自主拓展落到實處。兩個方面:
(1) 在適當時機,補充作者個人的有關資料和“橋”的科普讀物的資料。
(2) 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有序、大膽、合理的想象。
(課件)附延展問題設計
(1)作者說“明天、后天的大橋,更是了不起。”你來說說,將來的橋怎樣“更了不起”?
(2)為在西二環與新華路交叉處建橋做個設想。試著為這座將來的橋梁繪制一幅“遠景圖”。
五、理念的設計
首先,我認為語文課應該重視范文語言的感悟、積累和內化。使學生成為“語言的富翁”。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的設計理論思路是:在了解文本后,利用主題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文本,獨自思考體會,共同交流探究,在合作、互動中培養學生朗讀、分析、想象等多方面的語文素養,讓學生既積累了語言,又學習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接著,在理解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使學生從現有的知識經驗“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我覺得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才是活的,是具備實踐作用的。其次,考慮到新課標強調的加強語文教材的開放性,加強與生活的聯系,鼓勵孩子的個性創意,于是就進一步設計了“延展問題”,我覺得這樣總體設計下來,能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既有基點,又能一步步有序地展開,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科學的神奇和親切。
六、說課后思考題
課后思考題編寫的目的是什么?它對學生與老師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作為老師該如何用好這些思考練習?課后思考題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深化,為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增強各種能力,新教材在課后思考題的設置上做了大膽的.創新和有益的嘗試。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后思考題,一般都提示了課文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課后練習為整體感悟課文起了導向性的作用。結合思考題存疑,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挖掘教材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可以使課堂教學做到既省時又高效,所以正確地完成這些思考題,對于準確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切忌單打一地使用,把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詞句訓練割裂開來,作為作業去完成。(當然,有時也要因文而異,因題目而異,所有課文的處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見第10張課件:本課課后練習題是放在第二課時中作為延展問題使用,并且第二個問題稍稍改動,聯系學生實際生活,讓問題更親切、更有吸引力和操作性。
七、課下作業設計
包括課前預習作業、資料搜集,講完課后的閱讀建議、小練筆以及同步練習作業。
新課程實驗中作業的設計應是開放的,應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讓作業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座橋梁,從而優化語文學習環境。要依據課程目標三個維度來設計,賦予它新的價值,讓課外作業,不僅僅使孩子鞏固知識,而且還是快樂實踐、探索創新、個性發展的園地。
本課的課下作業設計(供選擇參考)(除了有關同步練習題外的)
1、搜集古今文人筆下有關橋的詩句,感受橋所蘊含的“詩情”。
2、在課前搜集的基礎上再搜集篩選整理你自己最感興趣的橋的圖片或知識,做成一輯“橋”的資料夾。并且寫寫自己的認識,向往,感受等
3、搜集有關茅以升爺爺的生平資料和他寫的大量的科普讀物,讀一讀《五橋頌》《二十四橋》《中國的石橋》《橋話》,感受他與橋深深的感情。
4、中國古今橋梁的科學技術,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橋梁建筑的前列,許多橋梁樣式仍繼續對世界近代橋梁建筑產生影響。同時,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寶,記載著許多珍貴的資料。推薦閱讀“泥客中國”網站之“中國橋梁”。
【橋梁遠景圖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橋梁遠景圖》說課稿10-14
《橋梁遠景圖》說課稿范文10-14
《橋梁遠景圖》的說課稿范文03-24
橋梁遠景圖的說課稿范文10-14
《橋梁遠景圖》的教案08-26
《橋梁遠景圖》教案10-30
橋梁遠景圖的教案08-14
橋梁遠景圖教學課件03-30
《橋梁遠景圖》的教學設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