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本節課是人教實驗版二年下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2、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統計的基本知識的。為了讓學生能了解學習統計的必要性,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通過參與有趣的調查活動,使學生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了解調查的方法,學習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本單元學生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調查、記錄和整理結果,意在使學生體會抽樣調查的合理性和記錄方法的多樣性。學會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使結果易于整理。
3、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等與統計相關的初步知識,為本單元進一步學習調查、記錄和整理,簡單分析數據奠定了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與統計相關的生活場景,只是學生沒有發現,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研究和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于生活“。
3、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抽樣調查的合理性,能正確填寫統計表。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與合作意識。
4、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學會收集數據的方法,能填寫簡單的統計表。
(2)、能根據不同的要求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整理。
(3)、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際應用能力。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上,本節課采用“引導探究”式教學。從學生身邊的問題出發,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利用以前的知識解決問題。
三、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關注的是教學過程,所以學生在討論中悟,悟中獲,獲中學,學中創新。自己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本節課開始教師就創設情境,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喚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于是就選擇了同學們熟悉的調查四種顏色,選哪種合適?做校服,這樣的引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1、在教學新知識時,我有意創設問題,舉手調查。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究調查的方法,通過討論體會抽樣調查方法的合理性,學會進行抽樣調查。
2、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
在統計兩個人選誰參加故事會,引導學生體會記錄數據方法多樣性。這些方法中。最好采取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突出“正”字收集法。我這樣設計使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內化知識,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緊接著利用學生收集到的是數據,制成統計表。因此,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繪圖的全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困難和合作的意識。同時,也使學生受到團結互助的教育。
(三)拓展應用
為了體現教學的使用價值,讓學生最喜歡到哪里去春游。然后根據自己統計的數據,填寫統計表。這一環節是在學生掌握統計方法之后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學習統計知識的必要性,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己總結,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抽象概括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意識。
總之,本節課是在素質教育的新理念中進行的,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形成統計意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于生活,又應用、服務于生活,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極大興趣。
5
【二年級數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據收集整理說課稿03-12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03-02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學反思04-18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學反思04-18
《數據的收集整理》反思02-28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教學反思01-01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06-28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評課稿08-11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教學反思15篇01-01
《數據收集與整理》教學反思(精選14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