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球繞太陽轉動》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地球繞太陽轉動》是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四冊第六課的教學內容。
2、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教時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Flash動畫制作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如創作動作動畫、增加圖層、制作Flash元件以及設置引導層動畫等基礎上,使學生掌握物體沿封閉的曲線運動的動畫制作方法,理解“縮放”工具的作用,以及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對學生在今后的,而設置的一個高層次的任務,是要教會學生學習Flash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3、教學目標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掌握了較為牢固的電腦基礎知識,他們善于學習、樂于探究,為此,本教時我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確立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①學會使用“縮放”工具輔助動畫制作。
②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③學會物體沿封閉軌跡運動動畫的制作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流、評價,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在不斷嘗試中體驗成功,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并培養學生“以我所學 為我所用”的樂趣,及通過動畫制作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4、教學重點:
①學會物體沿封閉軌跡運動動畫的制作方法并能正確制作,認識“縮放”工具的作用。
②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5、教學難點:
①在曲線上擦出一個較小的缺口。
②掌握物體沿封閉曲線運動的制作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闡述: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通過學生已經學過的信息技術課程,創設一個神州六號太空飛船遨游太空的畫面情(創設情境法),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二)學法指導: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真正意義上的把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讓學生在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過程中,活動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時擬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采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三、教學環境、教學具:
多媒體課件、圖像素材、網絡教室,并將圖片素材放在“神州六號”文件夾中發送到學生的電腦D盤中。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Flash動畫,內容為“神州六號”遨游太空的畫面,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航天科技的進步和祖國綜合國力的強大。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神州六號的哪些事情?最后教師適時渲染氣氛,從而引出新課:你們想不想自己親手制作一幅模擬“神六”在太空中運行的動畫。
2、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明確任務:請學生自己將圖層1改名“地球”,并在圖層1上畫一個無邊框的藍色圓,表示地球;然后,再單擊插入圖層按鈕,插入圖層2并改為“飛船”,將D:盤“神州六號”文件夾下的“神州六號”圖片導入到“飛船”圖層中,并將其轉換為“圖形”元件,并要求學生在“飛船”圖層的基礎上插入該圖層的引導層。
【這里我選擇讓學生自己獨立的完成,因為前面的幾課中已經學過這些知識,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都已經會做這些內容,師巡視指導一些操作有困難的學生。】
在上面的操作中,學生已將基本的內容完成,下面我就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對學生進行演示,首先在引導層中畫出一個無添充色的圓,這個是用來表示飛船繞地球轉動的軌跡。師問:在上一節課學習引導層動畫時,在制作時引導線應該是一個不封閉的曲線,線的一端作起點,另一端作終點,我們這里只是一個圓形,從哪里找出他的起點和終點呢?讓學生在下面充分議論并自由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里我想肯定有學生會說出使用“橡皮擦”工具將圓的一部分擦除)。然后再引導學生討論擦這個缺口大還是小?讓學生自己得出為什么這個缺口應該小。并想一想,如何能讓擦的這個缺口小點?(因為早在三年級的時候,學生就已經在“畫圖”軟件中,學會了“縮放工具”(放大鏡)的使用方法,在這里可以請一個同學演示一下,將圖放大幾倍。)當學生演示完后,師要補充演示說明,使用“縮放”工具單擊圖像2次,將圖像放大到4倍,將且使用“像皮擦”工具將圓擦出一個小的缺口。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將引導層的圓擦出一個小的缺口。
【為了增加飛船繞地球進行圓周運動的效果,應將軌跡圓盡可能的放大,這樣使用“橡皮擦”擦的口才能盡可能的小,也只有缺口足夠小,才能使圓周運動更加逼真。】
到這里,本節課的重點以及難點都已經解決,然后提問:剩下的步驟應該如何操作,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討論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中“學生示范”這個功能,根自己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掌握的學生情況,請一個平時學習較好的學生邊示范操作邊講解,其他學生可以補充說明,用這樣以學生帶動學生的學習模式來完成余下的教學任務。然后就可以讓其余學生獨立的完成余下的動畫制作。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成績好的同學幫助學習慢的同學。】
3、師生總結,升華提高
在多數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后,師分別演示不同學生的作品,并讓生生之間進行互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是自已、同學或教師;并且使用評價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能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說好和不好,而是說出好在哪里,,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正在我們信息技術所致力求的目標。】
4、發揮想象,完善動畫
在上面的評價中或許有人提出從現在角度來看,我們應該看到宇宙,而我們的背景是白色,不能體現宇宙的神密,請同學們自己為這個動畫添加一個背景,教師巡視指導一部分學生。
【《地球繞太陽轉動》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說課稿:《繞繞涂涂》07-15
湖北高考零分作文:沒有地球太陽還是會繞02-02
地球為什么會自己轉動10-21
太陽說課稿03-03
《太陽》的說課稿06-10
《太陽》說課稿06-10
太陽說課稿07-20
《太陽》說課稿06-10
六年級《地球繞著太陽轉》說課稿07-06
《太陽是大家》說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