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說課稿

時間:2021-02-20 08:13:3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摩擦力》的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上午好!

《摩擦力》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三節《摩擦力》。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教學的構思。

  一、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將《摩擦力》安排在這個位置研究,既可以和《重力》、《彈力》相對比,加深學生對力的認識,又為下一步“二力平衡”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材的內容及特點

  1、本節教材的主要內容:

  (1)摩擦力的概念;

  (2)探究活動: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3)增大與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2、本節教材的內容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探究性,雖然摩擦現象學生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卻并不熟悉,這留給學生一定的探究空間。二是實用性,教材最后用較大篇幅講述了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三)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改變學科本位、注重科學探究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特將本節課重點定為組織好學生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動,尤其要引導學生靈活使用“控制變量法”制訂試驗的方案,設計試驗的步驟。

  預計難點會出現在探究活動的“猜想與假設”環節。“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果讓學生漫無目的地猜想,可能會出現許多答案,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積的大小,壓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運動的方式,運動的速度等,由于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本身就是有爭議的,所以要解釋清楚它與以上因素的關系并不容易,有些關系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還無法接受,但是不讓學生猜想,直接探究摩擦力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度的關系,又不符合科學探究的規律。因此形成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中對摩擦力的表述“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摩擦力”,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學情:已經具有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已掌握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但不掌握二力平衡的有關知識。另外考慮到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并且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有關這方面的生活體驗。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道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壓力大小的關系;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的過程,體會怎樣進行科學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問題中怎樣運用“變量控制”的方法。

  3、 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更注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法方面計劃采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教學方法有:指導探究法、引導談話法、幫助分析法。

  為了激發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熱情,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法方面主要指導學生使用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觀察閱讀法等。

  四、教學過程

  依據本節教材編排的'順序,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序和相應的具體操作:

  首先,創設情境,利用夾玻璃球比賽活動引入:在這一活動中,我特意將常用的乒乓球改為更光滑的玻璃球并將其浸泡在肥皂水中,筷子使用的是光滑的塑料筷子。幾次活動中,從來沒有學生能夾出一個玻璃球,這樣就更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角色。

  展示課題以后我們很快就進入【活動1】

  【活動1】讓我們來體驗!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3、 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這是一組對比活動,通過1、2對比使學生體會到摩擦力的性質是阻礙,通過1和2與3的對比學生體會到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是已經發生或要發生相對運動。這樣不僅讓學生其實體會到摩擦力是一種阻礙作用,而且為學生以后的分析是否存在靜摩擦和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打下堅實的基礎。有了兩次對比實驗的體會,經過討論,學生會很容易得出摩擦力的定義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就叫摩擦力,物理學中常用字母f表示。

  到這里,學生對摩擦力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接下來通過活動2我們有可以帶著學生回到生活中來。

  【活動2】比一比,看誰觀察更細致!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讓學生回顧生活現象,使學生認識到:摩擦,無處不在!掌握摩擦的知識非常有用!師生共同分析這些現象。由于摩擦力的分類并不是本節課的重點,但課本內容有有所涉及,不可回避。所以,在分析學生例舉的摩擦力事例時,我適時提醒學生兩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狀態,最后以投影展示的形式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摩擦力的種類,使學生在進入下一個環節——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時沒有很突兀的感覺。

  接下來,進入重頭戲,突破難點:為了使學生有猜想可說,也為了避免陷入假探究戳傷學生的探究熱情,我設計了【活動3】

  【活動3】搓搓手,你有什么新發現?

  1、用輕重不同的力進行搓手,體會摩擦力的大小,發現了什么?

  2、在手上涂些肥皂液再搓,你又發現了什么?

  通過親自動手,使學生接下來的猜想時有充足的依據!并且,加深了學生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的印象!

  至此,萬事俱備,只剩下兩只攔路虎(將這一活動稱為“兩只老虎”就是想激情學生的打虎熱情。)

  【活動4】兩只老虎!

  測定滑動摩擦力需要運用二力平衡的知識,這是幾天后就會完全明白的內容,本身也不難理解,所以這里就按照課本安排讓學生自主閱讀“信息快遞”。另外,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為了使所有學生都能正確完成探究活動,設計時,提醒了部分同學:本實驗要運用控制變量法,當然,點到即止。

  水到渠成,學生很自然的就開始進行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活動5】

  【活動5】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學生利用提供的器材開始探究,教師巡視學生探究活動。通過討論、探究、交流三個階段歸納實驗結論:物體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等無關。物體間的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有了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作為理論基礎,學生完全能夠讀懂、理解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所以,接下來我設計了【活動6】

  【活動6】閱讀歸納: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完成驗證性活動8.6。由學生交流后歸納結論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 增大接觸面間的壓力

  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1、減少壓力

  2、接觸面變得光滑些

  3、用滾動代替滑動

  4、加潤滑油

  交流提升,讓物理回歸生活!

  三、交流提升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改變摩擦力的四種典型方法的事例要求學生討論交流,并更進一步地把“自行車的哪些部位存在摩擦?”以開放題型的方式讓學生討論、交流,從而把本節課的學生活動推到了高潮:每位學生都有話說,每位學生都能說清楚,增加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識!

  讓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后,我布置了兩條作業:

  1.閱讀課本第55頁“讀一讀”和“生活.物理.社會”

  2.以“假如沒有摩擦力”為題寫一篇小論文。

  希望通過作業1幫助學生完善摩擦力知識體系,通過作業2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四、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摩擦力

  1、定義: 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要做相對運動時,在接 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2、物體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等無關。物體間的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b.增大接觸面間的壓力

  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a.減少壓力

  b.接觸面變得光滑些

  c.用滾動代替滑動

  d.加潤滑油

  通過這樣的板書,簡明扼要地將本節課的內容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體系的認識,強化重點知識。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前輩指教!謝謝!

【《摩擦力》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摩擦力說課稿06-10

摩擦力的說課稿12-20

摩擦力說課稿07-09

摩擦力說課稿11-03

浙教版摩擦力說課稿03-09

《運動與摩擦力》說課稿03-05

《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07-01

物理《摩擦力》說課稿07-10

運動與摩擦力說課稿07-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日本色逼影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