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精選1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1
一、說課標:
《數學課程標準》對計算這塊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教學,應減少單純的技能訓練,避免繁雜的計算和程式化的敘述算理,鼓勵算法多樣化,將運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等。基于以上內容,我對教材進行了分析.
二、說教材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三、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學習本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來獲得新知。教材中呈現的情境雖然離學生生活遠些,但學生通過教師簡單介紹,創設的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愛祖國教育。
四、教學目標定位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2、能結合已有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進行正確計算。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通過對衛星運行時間的計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愛科學、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筆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正確筆算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供書上的主題圖: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這個信息,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2、估算
讓學生先估算一下衛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用自己對數及其關系的理解,培養數感并對運算結果進行把握,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3、自主探究114x21的計算方法
114x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前面的估算環節就為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了多種策略。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提出:114x20+114、100x21+24x21、114x3x7、110x1+4x1+110x20+4x20、10x1+4x1+110x20+4x20、豎式計算等,并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反思。通過觀察發現各種不同算法中算理與豎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豎式計算。讓他們在評價與傾聽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練習:
(1)305x28=
(2)森林醫生
(3)筆算
(4)解決實際問題
5、學習評價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哪些問題?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2
教材分析:
《衛星運行時間》的教學內容是結合衛星運行時間的情境,要求學生在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積的基礎上,探索兩、三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乘法。在三年級,學生就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本節課是對三年級知識的拓展。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理解運算的意義。在精確計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環節,接著和學生一起探索兩、三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出示了四種計算方法,目的在于讓學生有嘗試多種方法計算的意識。教材的難點重點都安排在課后的試一試,通過練習鞏固,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最后將本節課知識進行拓展延伸,用于解決生活實際,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理論。這節課也為后面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的積的范圍。
2、探索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激發學生學習兩、三位數乘法的興趣,樹立學生計算的信心。
教學重點:
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
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和需要處理連續進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教你們認識一種你們從沒接觸過的東西人造地球衛星。知道它的用途嗎?我們無論是打電話、看衛星電視、還是GPS定位都離不開人造衛星。它給人類帶來的便利是不可估計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有關人造地球衛星的知識衛星運行時間。(板書:衛星運行時間)
師:(顯示衛星繞地球運行的時間)大家把黑板上這句話讀一遍,將得到的數學信息記下。
【設計意圖】計算教學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創設與生活相關的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師: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告訴老師?
師:看來同學們三年級的乘法學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難不住你們的。那么假設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10圈,你們會嗎?(請同學起來回答)
師:同學們,我們沒有學過兩位乘三位數的乘法,xxx能現在做出一個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乘法非常的棒。
師:既然這個簡單的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算式沒有難倒你們,那么就來個難的吧。(多媒體顯示問題)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誰會列式?(11421= )你能估計一下這個算式的積大概是多少嗎?
(預設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約等于2200。
(預設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約等于2000。
師:通過同學們估算的答案,我們知道估算就是將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因數進行適當的四舍五入得出的答案。那么誰估算的答案最接近精確值呢?同學們去試著計算一下吧。(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養成計算前估算的習慣。將課堂還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出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方法。
三、反饋方法,優化算法
師:老師下去走了一圈,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做法,總結出三種算法,呈現出來給大家看看。
先算20圈:11420=2280(分) 11421
再算1圈:1141=114(分) =11473
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 =7983
=2394(分)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剛剛接觸的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方法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做法。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能將之前的知識發揮出最大的遷移,自己摸索出自己喜歡的計算方式。
師:聰明的同學們運用了多種方法告訴了我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觀察一下這些計算方法,你們看看哪種更簡便、更快捷呢?
師:同學們異口同聲的都選擇的豎式計算,那么在用豎式做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乘法時,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數位的對齊。
【設計意圖】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中學生最容易犯的就是數位對齊和進位錯誤的問題,在這步就正好體現出本節課的重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豎式計算的優越性。
四、總結算法,鞏固訓練
(一)、師:看看自己學會了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豎式嗎,試一試吧!(請學生演板課本P34試一試)
13545 40825
54312 47210
(二)、師:演板的同學已經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做的怎么樣呢?(組織學生找到演板學生犯的錯誤,集體訂正。)
(三)、師:總結錯誤,強化算法
1、 學生在做中間帶0的豎式計算時,往往會出現0乘任何數得任何數的現象。
2、 兩位數放前面時,學生不知道講數位多的數放在上面列豎式其實更簡單。
3、 進位很容易就會忘記或者上一步的進位加到了下一步,標明進位時數字寫太大造成混淆了原來了因數。
四、師:這些錯誤下面的同學應該也會出現,那么經過我們一起總結出來這些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對計算要更細心、更準確。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新知識。對于乘數中間有0的算式應強調0的處理,在計算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筆算時,我們通常把數位多的乘數寫在上面。集體訂正,也會減少學生的錯誤,激發學生學習兩、三位數乘法的興趣,樹立學生計算的信心。
師:學習數學最終都是要將數學運用到生活當中去的,既然今天同學們學會了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算法,能不能幫老師解決一下這些問題呢?(多媒體顯示問題)
1、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每天要浪費112千克水,照這樣計算 一個月(按31天算)會浪費多少千克水 ?
2、教育書店購進作文書209本,購進的科技書是作文書的32倍。問購進科技書多少本?
【設計意圖】:在學生學會了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豎式計算后,還要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的。此環節設計兩道應用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讓原本單一的豎式計算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生活性。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五、課堂總結,課外鞏固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估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的范圍
(1)把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因數進行適當的四舍五入
取近似數;
(2)將近似數相乘的積作為估算的結果。
2、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
(1)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得到的末位數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2)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得到的末位數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相加。
課外作業:課本P34頁練一練1、2題。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3
教材:
從具體的情境抽象出乘法算式是此版教材計算類型課的主要思路。本節課雖然是本單元的第一節課,但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新課。教材首先出示“衛星運行時間”的情境圖,從中引出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接著引導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估算,從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中得出多種準確的計算方法進行對比、建立聯系。
學情:
學生在學習這一課之前,已經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對于多種算法的理解與溝通,特別是豎式計算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這是學生在四年級的第一節計算課,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學習與計算相關的內容,因此有必要進行舊知復習。學生在學習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時已經意識到估算的重要性,并會進行估算,但沒有養成計算前自覺估算、精算后對比估算結果的習慣。學生雖然掌握了計算的方法,也能熟練進行豎式計算,但是計算仍然會出現失誤,為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有必要針對計算中的錯誤進行分析,糾正,并歸納出計算時要注意的事項。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問題,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能用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3.在小組合作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養成善于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對比,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的每一步的意義,掌握豎式計算。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豐富情境,既溫故且引新。
1.師生談話交流,直接引出教材情境圖。
2.明確數學信息:這顆衛星繞地球1圈的時間是114分。
3.引出一組算式,適時復習舊知識。
4.引出算式114x21并說說算式的意思。
[設計意圖:1.通過了解人造地球衛星相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文字材料中找到數學信息,并理解衛星繞地球一周的意思。2.通過提出的多個問題相應的算式,進一步復習相關的知識,同時明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是新知識,為引導學生“轉化”方法學習新知作鋪墊。]
二、交流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1.21個114分,大約是多少分呢?請估一估。
2.學生交流各種估算方式。
3.教師進行小結:看來不同的估算方式,結果不同,估算沒有固定的答案,只是一個范圍,如果把兩個乘數都估小,精確結果會比估算結果大,如果一個乘數估大,一個乘數估小,精確結果可能會比較接近估算結果。
[設計意圖:教學目標要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要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能看懂多種估法,同時逐步養成精確計算前先進行估算的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三、探究方法,充分理解算理。
衛星飛在天上,對各種數據的要求都必須十分的精確,只是估計結果是不行的,那114x21到底等于多少呢?
1.學生獨立計算,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2.全班分享,展示計算方法。
①口算、
②表格計算、
③畫圖法、
④豎式計算……
3.觀察各種方法,發現相同點:方法不同,但結果都相同;方法之間有聯系,都是在拆數。
4.兩次對比:
①已經精確計算出衛星繞地球21圈的時間是2394分。再看看估算,哪種估法最接近準確結果。
②這些計算方法,你最喜歡哪種?
設計意圖:
1.有了第一環節的設計,學生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算法時比較容易由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遷移而來,如橫式口算、列表、豎式計算……
2.小組內交流旨在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和學習他人方法的過程。
3.通過對比,找出方法與方法之間的相同點——都是通過拆數,把新知識轉化成學過的進行計算;建立算法與算理的聯系,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
1.直接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列式:這顆衛星繞地球69圈需要多少分?
2.學生估算并嘗試用豎式計算114x69。
3.尋找錯例進行展示,引導學生分析哪里做錯。
4.歸納出三位數乘兩位數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
5.鞏固練習:書上第32頁第4題任選一小題分析并訂正。
[設計意圖]:學生初步學會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出現這個比較復雜需要連續進位的計算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中重點引導學生
1.理解第二個乘積的末位跟乘數的十位要對齊:為什么4寫在十位上,因為4x60=240,4是指4個十,所以寫在十位上。
2.計算要細心,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口算乘法時,積滿幾十要向前一位進幾。
五、分享收獲,回顧學習過程。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回顧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過程,進一步明確豎式計算要注意的問題——對齊、進位。]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4
教學內容:
衛星運行時間(教材33―34頁)〔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積的范圍。
2.探索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及簡便運算。
教學難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演示第一題人造衛星發射實況,引出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教師接著問:2圈、5圈、10圈呢?讓學生計算所需要的時間,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2.思維引導: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列式114x21;
3.揭示課題:衛星運行時間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提問:你怎么能很快估算出結果?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好嗎?
(交流并歸納出估計的方法,對于問題的學生及時鼓勵,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114x21的積比2000多比2500少)
歸納總結:將兩個乘數分別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再將近似數相乘,所得的積作為估計的結果。
2.引導用其他方法計算。(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計算方法)
①把21看作20加1
②把21看作7乘3
114x21 114x21
=114x(20+1)=114x(7x3)
=114x20+114x1=114x7x3
=2280+114=798x3
=2394=2394
③把114分成100、10和4
④用表格計算
114x2
=(100+10+4)x21
=100x21+10x21+4x21
=2394
3、因勢利導,挖掘豎式算法。
以前之學過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 114x21
算理:乘得的數字該怎樣對齊?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
歸納總結: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得到的末位數和兩位數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末位數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課本34頁試一試
①54x312列豎式時調換兩個乘數的位置:312x54
②408x25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
③47x210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
三、反饋練習,強化理解
1.填空
①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位數,也可能是()位數。
②用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時,所得的積的末位數要和因數的()位對齊。
③在計算整數乘法時,如果因數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然后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上幾個0。
④括號里能填幾?
600x()<120 1200x()<801
2.對號入座。(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⑴計算280x50,積末尾有()個0。
A.2
B.1
C.3
D.4
⑵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最少是()。
A.三位數
B.四位數
C.五位數
D.不能確定
⑶672x53=()
A.670x53x2x53 B.672x50+672x3C.600x53x72x53
3、豎式計算。課本34頁練一練第一題(讓學生口述算法,并強調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等。)
4、森林醫生。課本34頁練一練第二題(通過改錯,強調易錯注意問題。)
四、拓展應用,升華提高
1.列豎式計算。
386x15 407x28 540x30 62x204
2.應用題。
商店從工廠批發了80臺復讀機,每臺140元,商店要付給工廠多少元?
(140x80列豎式時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
乘數末尾有0時,可以先把前面的數相乘,再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位添上幾個0。
五、作業
1.課本34頁第3題
2.課本34頁第4題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的范圍,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2、能結合已有的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三位數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拓展。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目標的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因此教學過程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要求實施教學,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 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豎式計算,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每一步計算的算理,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組口算題,請同學們直接說得數,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28043061182327283609223406254
133142154352124
師:剛才這組口算題,同學們不但能正確計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這兩道題呀,要求大家進行估算。2832這道怎樣估算,誰愿意說一說?
生:我把28看作30,把32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大約等于900。
師:說得很好,1171呢?
生:我把11看作10,71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大約等于700。
二、探索新知
師: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繞地球1圈就需要114分。關于東方紅1號,你了解多少呢?
生:東方紅1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
生:東方紅1號是一個十二面體,上面有望遠鏡、照相機、雷達等多種先進儀器。
生:東方紅1號運行速度特別快,繞地球1圈只需114分
師: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時間,你可以計算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衛星運行時間
1、舊知鋪墊
(1)請你算一算,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時間?
(2)學生用算式計算
(3)反饋計算結果
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說一說: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問題: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少時間?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3)估算結果
師:你們能估計出11421積的大致范圍嗎?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約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約等于2000。
師:剛才同學們想得都很有道理,雖然估算的結果不同,但是方法都是正確的,這充分說明估算沒有唯一答案。估算可以讓我們知道積的大致范圍,那么能不能準確的計算出這道題的結果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試一試。(給學生充分時間,獨立計算。小組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這一環節的引導學生在觀察與交流中感悟豎式的算理。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教師巡視全班,觀察并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然后有選擇的展示學生的計算方法。
方法1: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利用舊知,先算20圈的時間)
方法2:11421=11473=7983=2394(用21看成73)
方法3:(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進行類推)
11421=
114
21
1141141表示114個1
22811420表示228個10
2394
算理:先用第二個因數(兩位數)個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積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用114+2280=2394。
學生介紹后,再請一些學生進行復述、質疑。
注意:展示過程中,要讓學生說明每一步計算的算理。(重點要求介紹豎式的算理)生: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所得積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所得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部分積)相加就是所求的積
三、鞏固應用。
試一試:34頁。
在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計一下計算結果,鼓勵學生養成預先估計計算結果的習慣,培養學生對運算負責的態度。這樣讓練習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豎式計算的認識。
(1)讓學生獨立完成。
(2)反饋運算結果。
①54312列豎式時的注意點:寫作:
②40825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
③47210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計算
練一練:
2、森林醫生先認真觀察算式的每一步計算,找出錯誤的地方,并說明錯誤的原因,然后,再寫出正確的豎式計算過程和結果。
4、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練一練第1題,第3題,
板書設計:
衛星運行時間
11421=2394
114
21
1141141表示114個(1)
22811420表示228個(10)
2394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激發同學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教學重點:
通過臺風和衛星的對話,神態及動作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激發同學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激趣
1、揭題: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科學童話——《跟蹤臺風的衛星》,請同學們仔細看老師寫課題。教師認真工整地板寫課題。
2、提問:老師怎樣寫的?(一筆一劃,很認真)認真寫字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同學們要養成。
3、讓俺們精神抖擻地把課題齊讀一遍。齊讀。
4、播放課件,認識臺風和衛星,理解跟蹤。
5、質疑: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呢?
(二)初讀指導,讀通課文
1、引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夠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積累理解新詞的意思。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用途。
2、同學自由讀書,教師巡視,提示同學用聲音、表情告訴老師讀得很認真!
3、請同學們匯報一下自身讀書的效果。
(1)出示生詞,指名讀,正音。正音時先由同學指出來,指不出來的老師再點明,最后開火車讀,齊讀。
(2)課文中,你覺得哪兒讀得最滿意,把你讀得最滿意的段落讀給大家聽。指名讀,提示其他同學注意聽。讀后評價。評價的規范是字音準確,語句通暢,超越這個規范的要褒揚激勵。
(3)說一說自身讀完課文,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生字,打牢基礎
1、同桌交流,你有什么記住生字的方法。
2、指名讀生字,你覺得哪個生字寫的時候要注意,注意什么?
3、同學描紅,臨寫。
(四)安排作業:
聯系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俺們對臺風、衛星有了初步的認識,誰能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詞說說臺風、衛星給你留下的印象?
2、這顆會跟蹤臺風的衛星到底怎樣跟蹤臺風?讓俺們再次走進故事中,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精讀指導、感情朗讀
1、這顆衛星到底是怎樣跟蹤臺風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2、反饋:能介紹介紹衛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嗎?找出有關句子讀給俺們聽聽。
①“哈,”小星星笑了笑說……
抓住“時刻”舉例子:衛星都會在什么時候跟著臺風 指名讀這段。板書:時刻
②“可俺偏偏愛跟著你走……
(1)這個“你”是誰?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
(2)這么厲害的臺風,衛星卻偏偏愛跟著他,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
(3)真是一個態度堅決的衛星啊!面對如此厲害的臺風,他們之間的對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
(4)過渡:臺風會善罷甘休嗎?
(5)師生接讀: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星猛撲過去。可他哪里知道,氣象衛星站設在離地面三百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論用。(播放臺風來臨的錄像。)
(6)過渡:哦,這一回合,誰贏了呀?衛星還在繼續跟蹤臺風嗎?
③他感到有點累,正想歇歇腳,無意中發現氣象衛星仍然緊緊地跟蹤著自身。
(1)老師也是找到的.這一局部,俺也想讀給大家聽聽,行嗎?(師讀掉“無意”“仍然”。)
(2)生質疑,體會臺風滿以為把衛星甩掉了,但衛星卻不放松地緊跟它。
(3)指名朗讀: “哼,俺要把你甩掉!”“想甩掉俺?沒門兒!” 氣象衛星用什么口氣對他說?(訕笑)
你確實不會被甩掉。想甩掉俺,沒有門嗎?臺風準備怎樣甩掉臺風?
④“哈!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你快要來了。”氣象衛星自豪地說,“每隔二十五分鐘,俺就向他們報告一次你的行蹤。”
(1)抓“自豪”。你這么自豪是為什么啊?
(2)人們早就知道臺風會來了,看臺風來了。錄像播放臺風引起巨浪拍打岸邊旁白:狂風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畫面,接著會發生什么情況?在瘋狂的臺風巨獸,俺們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臺風大發雷霆,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可是他很快發現,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5)師出示:談笑風生。請幾個同學來讀讀這個詞。在什么情況下談笑風生?師提煉該同學說的話。
(6)看來,衛星確實應該自豪,因為他的工作協助人們戰勝了臺風,俺們再也不怕臺風帶來的災難了。來,能干的小衛星們,自豪地夸夸自身的身手吧!齊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7)、臺風這下可沒轍了吧!好了,氣象衛星的任務完成了,收兵回營吧!
聯系最后一段。看來,衛星對臺風的跟蹤還沒結束呢,俺們一起來讀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拓展 延伸課堂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是呀,即使臺風朝海洋另一個方向奔去時,衛星也會時刻跟蹤他,即使臺風躲在海洋深處,酣酣大睡時,衛星還會時刻跟蹤他,即使臺風卷土重來時,衛星仍然時刻跟蹤他。同學們,你們現在明白了衛星是個怎樣的人?你想對小衛星說些什么?
3、臺風這么厲害,可它仍敵不過人類用科技發明發明的衛星,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話表達一下嗎?寫在書的空白處。指名讀,恰當褒揚。
4、課文向俺們介紹的是第三代氣象衛星,其實衛星的種類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衛星,指名說。(點擊課件,展示不同的衛星圖片,它們都各自擁有獨特的身手,請你們回去作點研究,再把結果和同學們交流。)
(四)作業超市:(以下作業任選一題)
1、回家邀請爸爸、媽媽一起演一演這個故事。
2、以“俺是氣象衛星”為題,寫一段話。
3、你還想知道哪些人造衛星?課外收集有關資料,小組同學合辦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16跟蹤臺風的衛星
巨大 時刻
厲害 偏偏
大發雷霆 仍然 談笑風聲
泄氣 自豪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7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第三代氣象衛星緊緊跟蹤、監視臺風的動向,為人類預防臺風的襲擊,減少損失做出了貢獻,從而形象地向小讀者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本文情節生動,語言活潑,讀來情趣盎然,在形象的童話情境中傳播了科學知識,是加強語言訓練,激發科學興趣的好教材。課文的語言特點鮮明,臺風的“大”與衛星的“小”,臺風的“怒”與衛星的“笑”,最終結果卻是貌似強大的臺風失敗了,看來渺小的衛星威力無窮,兩者形成強烈反差。課文沿襲本單元的特點:通過角色對話展開介紹,教學中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深入文中角色,在反復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表現角色特點。
本單元編選兩篇科學童話,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富的志趣”,《跟蹤臺風的衛星》作為繼《水上飛機》后的第二篇科學童話,它起著對這一教學目的的鞏固、延伸、加強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談笑風生”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1、會用“談笑風生”造句;
2、了解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理解“跟蹤”
(1)齊讀課題——《17跟蹤臺風的衛星》。
(2)同學們,誰知道課題“跟蹤臺風的衛星”中的“跟蹤”是什么意思?
(3)瀏覽課文,在課文中找一找與“跟蹤”意思相近的詞。
(盯住監視)
請你把找到的詞語來換一換。
2、初識臺風
(1)小衛星跟蹤的是——臺風(生齊)。,你知道臺風是一種什么樣的風嗎?你說說看你知道的關于臺風的知識。
3、認識衛星
(1)面對這么不可一世,狂妄無比的臺風,衛星是怎樣做的呢?(跟蹤)
(2)它沒有被臺風的兇猛所嚇倒,我們去認識下這么勇敢的小衛星吧!(出示圖片)(簡介:第一張是第一課氣象衛星升入太空,第二張是風云一號在勘測氣象,第三張就是改良后的風云一號,即風云兒號,它照出來的圖片清晰度十分的高。)
過渡:勇敢堅定的小衛星它又是怎么跟蹤、監視臺風的呢?我們去讀一讀。
(通過教師富有感情的語言和形象的圖片,把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提起來了,“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能夠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積累理解新詞的意思。
(3)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第三代氣象衛星的主要用途。
2、檢查交流
讀課文:
(1)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2)指導“盯、瘋”是后鼻音,“監”是前鼻音;“設”是翹舌音。
(3)聯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積累理解新詞。
用詞語卡片連句師生合作朗讀:
盡管臺風——大聲嚷,盡管臺風在——狂怒,
盡管臺風在——怒吼,盡管臺風在——狂暴,
盡管臺風在——蹦跳,盡管臺風在——暴跳如雷……
氣象衛星仍然時刻——跟蹤著他,
氣象衛星仍然緊緊地——監視著他,
每隔25分鐘就向人們——報告他的——行蹤,
最后,臺風終于——泄氣了。
初步練習朗讀人物對話:
(1)劃出7句對話。
(2)改寫1句對話(組成4個回合對話形式)。
課文:可是,他很快發現,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改寫:“咦?這里的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臺風和衛星斗爭了幾個回合?這是一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因此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內共同研究,集中集體的智慧,共同交流切磋品嘗學習的收獲,分享學習的快樂。)
(3)練習朗讀對話。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同桌交流,你有什么記住生字的方法?
3、你想提醒大家寫字時注意什么?
4、學生描紅、臨寫。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初步了解了第三代氣象衛星,誰能以“我”的口氣來介紹一下這顆衛星?
2、瞧,這就是我國的“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第三代氣象衛星,今天繼續學習《跟蹤臺風的衛星》。(齊讀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一起走近它,看看它是如何跟蹤、監視臺風的呢?
二、精讀感悟
1、自由朗讀3-8小節,用——劃出直接描寫臺風的句子,用()括出描寫衛星的句子,想一想,臺風都干了些什么?衛星是怎樣應對的?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交流描寫臺風的句子。
A、“小東西!”臺風狂怒地嚷著,“你可知道我的厲害?魚兒見我鉆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嘿嘿……”
這一句是最難概括的,臺風正在干什么,這是臺風對誰“狂怒地嚷”?(衛星)讀讀他說的話,他正在怎樣衛星?用一個詞概括。(威脅)
B、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星猛撲過去。
這一句可抓住一個最關鍵的詞來概括臺風對氣象衛星做了什么。(猛撲)
C、“哼,我要把你甩掉!”臺風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處奔去。不知奔了多長時間,他的眼前忽然出現一座美麗的'城市。
你能抓住哪個詞語?(甩掉)
D、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
“暴跳如雷”“撲向城市”
E、臺風泄氣了,只好懶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個方向奔去。(泄氣)
小結:臺風先是威脅衛星,再跳起來向衛星猛撲過去,然后又想甩掉衛星,接著又向城市撲去,妄想把城市毀滅,最后只能泄氣,懶洋洋地溜了。面對這氣勢洶洶的臺風,衛星是怎樣應對的呢?
A、“可我偏偏愛跟著你走……”關鍵詞語是“偏偏愛跟著”
B、“可他哪里知道,氣象衛星站設在離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應對方法——離地300千米高
C、他感到有點累,正想歇歇腳,無意中發現氣象衛星仍然緊緊地跟蹤著自己。“想甩掉我?沒門兒!”氣象衛星用嘲笑的口氣對他說。
“仍然緊緊地跟蹤”
D、“哈!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你快要來了。”氣象衛星自豪地說,“每隔二十五分鐘,我就向他們報告一次你的行蹤。”
“早報告”
E、氣象衛星迅速地轉過身,又緊緊地跟蹤著,監視著……
“又緊跟”
3、好一股狂妄自大的臺風,好一顆勇敢執著的衛星。能不能讀好他們的對話呢?我們先來讀好這些描寫臺風的話。誰來讀它威脅衛星的話?
A、“小東西!”臺風狂怒地嚷著,“你可知道我的厲害?魚兒見我鉆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嘿嘿……”
(1)指讀。
(2)這臺風自以為天下無敵,從沒想過有顆小星星敢盯住他呀,所以他說——生讀“魚兒見我鉆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你還能繼續體他說說嗎?
“鳥兒見我躲進巢穴,兔兒見我逃進窩里(趕緊溜走),飛機見我掉頭逃跑,人們見我躲進家門。”是呀,這臺風見大家這么怕他,怎能不得意、狂妄呢?再讀。
(3)嘿嘿……省略號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你能接下去說嗎?)
說話訓練:
(1)至于你這個小東西,我只要——
(2)你這個自不量力的家伙,還不——再讀。
(3)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的臺風?我們一起當一回臺風,起立,表演讀。
4、面對臺風的威脅,衛星表現得怎樣?指導朗讀,讀出衛星的執著和堅定。
師:好一顆堅定的衛星,好一顆勇敢的衛星!
5、B、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星猛撲過去。
這時,導讀――(夠不著,要狂暴地跳起來。才跳了12千米,這回使足勁跳了15千米)
衛星又用什么辦法對應他的?
我站得高高的,無論你怎么蹦跳也是白費勁!一起來替衛星嘲笑一下臺風。
6、兩個回合的較量,衛星不戰而勝,臺風卻一點也沒占到便宜,他只好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他想甩掉衛星。
C、“哼,我要把你甩掉!”臺風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處奔去。不知奔了多長時間,他的眼前忽然出現一座美麗的城市。
誰來讀?
大多數臺風的風速在32—50m/s,大者達110m/s,甚至更大。誰再來讀出臺風氣急敗壞地要甩掉衛星,拼命狂奔的樣子。“呼呼呼”“不知奔了多長時間”他像發了狂一樣的奔,我們給個詞“狂奔”。
再讀。
衛星呢?怎么辦的?(板書:仍然緊緊跟蹤)真是顆忠心耿耿的衛星。
7、這時他終于忍無可忍,一起讀――
D、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
這股臺風還是溫柔了一點,威力再大一些。
臺風的陰謀得逞了嗎?你怎么知道的?請一位同學讀書上的話語。
想像練說:臺風跳到江面上,它發現寬闊的江面上一只漁船也沒有,原來漁民們早就(),他們(),臺風只好無精打采地走了。
所以說當臺風想襲擊城市,甚至想毀滅城市的時候,小衛星早就向人們報告了他的行蹤,人們做好了防御工作,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8、總結過渡:當臺風威脅小衛星時,小衛星偏偏愛跟著他;當臺風猛撲向衛星,衛星站在300千米的高空,臺風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于是臺風想把衛星甩掉,卻不料衛星仍緊跟著他;當臺風又想摧毀城市時,不料衛星早知道它的陰謀,向人們報告他的行蹤作好防御準備。
9、面對這樣一顆小衛星,臺風終于――只好――
E、臺風泄氣了,只好懶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個方向奔去。
你能一個詞來形容此時的臺風嗎?
黔驢技窮 束手無策 落荒而逃 偃旗息鼓
再讀
10、小衛星,這次任務勝利完成了,應該回去睡個安穩覺了。
(忠實地為人們服務)讀好最后一句。
11、分角色朗讀對話。
課文讀到這里,狂妄自大的臺風和勇敢負責的衛星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男同學當臺風,女同學當衛星,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3-8小節中的對話部分。男同學們,你們要讀出臺風的——狂妄自大,女同學們,你們要讀出衛星的——堅定負責,準備好了嗎?
三、復述衛星跟蹤臺風的經過
1、同學們,如果現在你就是一顆本領高強的第三代氣象衛星,你能自豪地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跟蹤臺風的嗎?
示范:根據板書來說說“我”跟臺風的五次較量。可以運用書上的語言,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老師先作個示范。
瞧,海面上又來了一股臺風。聽,他正威脅我:“()!”可我()。
2、自由練習其它的。
他聽了(),可我站在()。臺風急了,想把我(),我仍然()。這時臺風更是暴跳如雷,想(),可我早就()。臺風終于(),我又()。
3、指名接力說
可以先像剛上課時復習的一樣介紹一下“我”的情況,然后說說跟蹤的過程。
我是一顆(),住在(),人們派()。
四、總結延伸
1、播放衛星圖片,解說:在茫茫宇宙中,有七百九十多顆人造衛星正在太空中忠實地為人類服務。在眾多的衛星家族中,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有導航衛星、通信衛星、資源衛星、氣象衛星等。導航衛星為在水中、空中航行、飛行的船只、飛機引導方向,探測衛星、資源衛星通過拍攝的照片,為城市規劃、資源調查、旅游風景資源的開發、地震的預測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通信衛星的開通使全球的電話、電報、網絡、電視、廣播等都十分便捷,真是做到了“秀才不出門,可知天下事。”氣象衛星則對水災、旱災、風災、蟲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都可以及時提供信息。還有用在軍事上的偵查衛星,時刻觀測著軍事動態,收集情報,保衛著國家的安全。
這形形色色的人造衛星,都是我們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對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后去了解他。《神秘的宇宙》一書中就有。
2、作業:選擇其中一個衛星做研究,說出它的名稱,了解它的作用,你可以貼圖片,配文字,還可以列表格。課后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板書鏈接】
第一課時板書:
臺風 衛星
威脅 偏偏愛跟著
跳起來猛撲 離地300千米高
狂奔甩掉 仍緊跟
暴跳如雷撲向城市 早報告
泄氣 又緊跟
第二課時板書:
臺風 泄氣
人造衛星 自豪
人定勝天
【積累運用】
1、表示失敗的詞語:黔驢技窮束手無策落荒而逃偃旗息鼓
2、狂風大作時的情景描寫: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8
一、教學目標:
1.獨立學習本課生字“蹤、范、租、型、巒、劇、峽、援、搜、軌、監、療”;聯系上下文理解“憂心忡忡、軌跡、衛星、救援衛星”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人們如何借助衛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3.通過品讀文字,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人們如何借助衛星成功救援西姆三人。
2.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向衛星求救”。
2.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課外搜集到的有關衛星、的資料。
3.解釋衛星:
衛星是指在圍繞行星軌道上運行的天然天體或人造天體。在宇宙中所有圍繞行星軌道上運行的天體。環繞哪一顆行星運轉,就把它叫做哪一顆行星的衛星。比如,月亮環繞著地球旋轉,它就是地球的衛星。
觀看課前收集的圖片(有條件的可以放錄像):衛星是怎樣發現目標,如何營救失蹤人員的,讓我們也隨著作者一起去經歷那個扣人心弦的營救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讀了課文,你認為哪讓你最感動?
3.根據問題,再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對學生讀得不對的地方及時指正。
4.全班交流:
衛星的神奇和現代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得快捷與高效。
請學生讀讀有關的句子。
三、自由交流。
四、深入課文,感受高科技的快捷”:
1.出示描寫衛星快捷高效句子。
2.自由讀這一段話,衛星快捷在哪里?
3.交流指導:“幾個小時后,救援衛星果然傳來了微弱的無線電呼救信號”。“很快查出地點和方位。”
五、再讀課文,進一步體會。
六、小結:高科技真是奇妙無比,再讀讀課文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學習繼續課文
1.聽寫“憂心忡忡、救援衛星”等重點詞語。
2.你喜歡這神奇救援衛星嗎?讀讀相關的句子。
二、當人們聽說飛機失事時心情怎樣?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1)當西姆的兒子駕駛私人飛機不幸失蹤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指名說,再讀第一段。)
當人們聽說西姆的兒子駕駛私人飛機不幸失蹤時,人們的心情是沉重的,而西姆則為兒子擔憂、為兒子焦急,他救子心切、態度堅定。讓我們帶著感情再讀一讀一二段。
(2)當西姆去救兒子時,又發生了事故?你的心情怎樣?(擔心、沉重)讓我們再來讀讀第三段。
三、默讀課文,想一想:
1.西姆不但沒有救到兒子,而且他們駕駛的飛機也在群山峽谷中失事了,這時他是怎么辦的?誰來讀一下第四段?(指名讀)
2.當西姆他們三人陷入困境時,加拿大航空救險隊派出飛機救援,這時你的心情怎樣?(燃起希望,內心高興)指名讀第一句。
3.但是事情不象我們預料的',他們沒有發現任何蹤跡,這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再次沉重起來。)指名讀第二句。
4.西姆和他的朋友真沒救了嗎?營救中心該怎么辦?衛星解救他們的經過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讀5—8段)
5.當人們剛與蘇聯衛星救援中心取得聯系時,人們的心情怎樣?文中哪個詞反映了人們的心情?(憂心忡忡)
6.幾小時后,當救援中心果然傳來了微弱的無線電呼救信號時,人們的心情又如何呢?(興奮)指名感情朗讀第6段。
7.西姆失事后分別向加拿大航空救險隊和蘇聯衛星救援中心求救,我們來看這兩句話。(出示幻燈片)這兩句話說明了什么?
小結:通過對比說明衛星搜尋的位置確切,表明衛星的神奇作用。
8.當探險隊終于發現了一頂紅色的帳篷時,人們會怎么想?怎么說?(指名說)
9.西姆他們三人得救了嗎?西姆的兒子呢?(指名讀第九段)
四、課堂小結
1.通過學課文,誰能說一說衛星救人的過程是什么?(出示幻燈片)(將衛星接受信號的一系列過程放給學生觀看。)
2.這節課我們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了衛星救人的原理,領略了衛星的神奇。這正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結果,希望同學們能夠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也去搞一些發明創造!
五、作業:
1.抄寫帶生字的詞語。
2.搜集整理有關衛星方面的知識,增加對衛星的了解。
3.感情朗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9
一、教材分析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33——34頁的內容。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是在以往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一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教材結合“人造地球衛星”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式計算。重點是使學生理解為什么列乘法算式,以及列豎式計算乘法的算理。這也將為后續的乘法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
2、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點
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特別是豎式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五、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學生操作為主,輔以談話啟發、引導發現、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學習、探索,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在學法上,選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六、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本節課從四個環節設計了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30÷6 72÷8 11×8 360÷9 13×3 40×6 240÷4 35×2
2、估算
28×3 11×71在具體的情境中先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估算一下。在交流不同策略的同時確定得數的取值范圍。通過研討和實踐,我們一致認為數學計算不但關注結果,更要關注估算的策略與過程,估算同時也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衛星圖。問: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114代表什么意思,關于衛星你還知道什么。
2、如果我們讓衛星繞行三周她需要多少時間,你能快速的估計一下,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準確的`時間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114×3=342 3東方紅1號衛星是我國在1970年發射的第一課人造地球衛星,那時候剛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1周年,如果衛星剛好繞行21周,衛星一共需要多少時間呢?你能估計一下嗎?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那這個估計對不對呢?大家估算出來的結果有不一樣的嗎,有什么方法呢?我們去驗算一下,具體的算出來看看準確的答案是多少?114×21=2394 4說說你的方法,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解決。
3、引導梳理過程: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最后一步算什么?
4、引導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
(三)應用拓展
1、豎式計算:
135×45:這是三位數乘兩位數里面的進位乘法,同樣講明要滿十進一。
54×312:此題的設立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在用豎式計算的時候一般將數位多的那個數寫在上面,可以通過事先準備的兩個算式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找出最優方案及理由。 408×25:此題中間有“0”,應該重點講解,當遇到“0”的時候怎么處理,是不是都為“0”或者進位要不要寫在這里。
47×210:本題主要讓學生可以從當中找到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當未位有“0”時,可以先將“0”省去,看成兩位數乘兩位數,
最后在答案后面加“0”回去。
2、糾錯(針對上題現的問題糾錯)
3、解決實際問題(先估計,在列豎式計算)
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每天要浪費112千克水,照這樣計算,一個月(按31天算)要浪費多少千克水?
(四)課堂小結
1、課你有那些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怎樣?
2、布置作業板書設計:
衛星運行時間114×21=2394(分)114 × 21
114 →114×1 228 →114×20
2394→114+228答:繞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10
今天我講課的內容是:北師大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的《衛星運行時間》即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學。
一、說課標:
《數學課程標準》對計算這塊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教學,應減少單純的技能訓練,避免繁雜的計算和程式化的敘述算理,鼓勵算法多樣化,將運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等。基于以上內容,我對教材進行了分析.
二、說教材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三、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學習本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來獲得新知。教材中呈現的.情境雖然離學生生活遠些,但學生通過教師簡單介紹,創設的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愛祖國教育。
四、教學目標定位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
2、能結合已有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進行正確計算。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通過對衛星運行時間的計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愛科學、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筆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正確筆算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供書上的主題圖: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這個信息,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提出問題能力。
2、估算
讓學生先估算一下衛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用自己對數及其關系的理解,培養數感并對運算結果進行把握,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計算方法
114×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前面的估算環節就為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了多種策略。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豎式計算等,并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反思。通過觀察發現各種不同算法中算理與豎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豎式計算。讓他們在評價與傾聽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練習:
(1)305x28=
(2)森林醫生
(3)筆算
(4)解決實際問題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11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衛星運行時間》,首先我對本節課的教材來做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課內容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的第一課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學,位于書本的第33頁到34頁。
衛星運行時間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在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現的情境雖然離學生生活比較遠,但是學生通過媒體、網絡和書籍已經了解了許多相關的知識,通過情境教學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掌握豎式計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豎式計算。
難點:掌握豎式計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我對本節課的理解。
教法: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拓展的。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學習本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來獲得新的知識。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觀察的教法來進行,同時結合實際操作、思考等輔助教學方式。
學法:作為學生在目前階段已有的知識機構,對豎式計算的方法已經能夠掌握。因而在學法上,我將采取引導及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
五、說教學過程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乘法運算?接著讓學生幫忙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算式,從而使得已學的豎式計算方法得到復習和鞏固,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供書上的主題圖: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與繞21圈”這兩個信息,讓學生非常明確地提出問題:21圈要多少時間?并列出算式:114×21。
這樣的設計,減少了學生在此時提出與本課無關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
3、估算
讓學生先估算一下“衛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用自己對數及數量關系的理解,培養數感并對計算結果進行把握,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計算方法114×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前面的估算環節就為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了多種策略。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豎式計算等。將學生反饋的計算方法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反思。通過觀察發現各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中算理與豎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豎式計算,重點講解豎式計算的算理。讓學生在評價和傾聽的過程中,發現、感悟,從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練習
算一算書本34頁練習第一題。
在學生計算時,教師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和疑問作為糾錯題,再次讓學生自己出診,找出病因,提高運算能力。
針對學生學習實際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改錯題,更有指向性和針對性。
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剛才的計算,在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并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情況。
6、鞏固性練習
集體獨立計算書本34頁練一練第三題。
數學課是做數學而不是說數學,加強學生的計算練習,從中找到計算的技巧和計算時應注意的地方,也可以進一步讓學生掌握計算算理。
7、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這樣的提問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難點,培養學生的小結能力和自信心,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1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的《衛星運行時間》即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學。由于我是開學剛剛接觸這樣的新教材,所以更想利用這個機會能得到專家、評委、與教師們的幫助。
一、說課標:
《數學課程標準》對計算這塊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教學,應減少單純的技能訓練,避免繁雜的計算和程式化的敘述算理,鼓勵算法多樣化,將運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等。基于以上內容,我對教材進行了分析.
二、說教材
《衛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三、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學習本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來獲得新知。教材中呈現的情境雖然離學生生活遠些,但學生通過媒體、網絡和書籍了解了許多,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定位
1、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掌握豎式計算技巧。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豎式計算,并掌握豎式計算技巧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供書上的主題圖: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與繞21圈”這兩個信息,讓學生非常明確地提出問題21圈要多少時間?并列出算式:114×21。減少了學生在此時提出與本課無關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提出問題能力。
2、估算
讓學生先估算一下衛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用自己對數及其關系的理解,培養數感并對運算結果進行把握,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計算方法
114×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前面的估算環節就為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了多種策略。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提出:114×20+114、 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豎式計算等,并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反思。通過觀察發現各種不同算法中算理與豎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豎式計算。讓他們在評價與傾聽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練習:
算一算書上34頁練習第一題。
這樣的練習意在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對豎式計算有一定的把握 。
在學生計算時,教師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和疑問做為糾錯題,再次讓學生自己會診, 提高運算能力。糾錯題我沒有單獨設計習題,而是針對學生學習實際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為生成性資源,這樣更有指向性。
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剛才的計算在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并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
5、集體獨立計算課本上34頁練一練的第三題中的6道題。
意在數學課是做數學而不是說數學,加強學生的計算練習,從中找到計算的技巧和計算注意的`地方。
6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我將書中34頁的第四題,以情境的形式出現,同時將這道題進行了兩處改編,一處是將其分步呈現,目的是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第二處是將題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將本節課的內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具體情境進行綜合實踐,再次提高認識,鞏固與掌握運算技巧
7、學習評價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哪些問題?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
引導學生從各方面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相信自己“我能行”!
八、說反思。
反思自己參賽的這節課,融入了網友的關注與幫助,總結自己的收獲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們教師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們的學生就會有好生成。
通過聆聽陶文中教授的講座,與輝煌老師、王昌勝老師、雨霖老師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問解開了,明確了本節課的重點并不是算法多樣化,而是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從中明白豎式的計算的算理來自同學們算法多樣化之中。這也使我找到了本節課教學的切入點。同時也深深地感到網絡教研互動給我插上了成長的翅膀。
計算教學是比較單調的,本節課的教學我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主地探索為主線。學生每說出一種方法后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活動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評價中進行反思。老師把學習時空及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衛星運行時間說課稿】相關文章:
《衛星運動時間》說課稿02-19
《衛星運行時間》教學設計06-08
衛星運行時間教學反思05-12
衛星的運行時間評課稿(精選7篇)09-19
衛星的運行時間評課稿(通用8篇)09-26
四年級《衛星運行時間》教學設計05-12
《認識時間》的說課稿范文04-18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說課稿04-27
《時間告訴我》說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