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

時間:2023-07-12 03:09:4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

  1、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的面積》。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圖形的面積(一)探索活動的第二課時,它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解決實際生活中與三角形面積計算相關的實際問題;同時加深學生對三角形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也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打下基礎。

  同時,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蘊含著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本課的學習,重在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滲透初步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并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內容編排的最大特點是加強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現各種圖形的內在聯系,體會三角形面積計算的一般策略。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推理能力。這樣的編排使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來龍去脈,鍛煉數學推理能力,從而感受數學方法的內在魅力。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平移、旋轉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運用面積公式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加深學生對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4、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有關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2)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灌輸遷移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3)關鍵: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義。

  5、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完全相同的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學習自覺性較強的特點,采用嘗試教學法、實驗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學課本,利用學具獨立作業,互相討論和鞏固練習,去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嘗試練習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加以講解和點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教學時,我按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推導公式、實際應用、鞏固練習、課堂總結這六個環節進行。

  三、說教學過程。

  1、舊知引入,激發思考: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回憶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再出示一條三角形紅領巾,提問你們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嗎?(學生大部分會說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時老師反問:為什么底×高÷2就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呢?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2、回憶舊知,引導遷移:

  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提問:我們能不能像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一樣,將三角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呢?(這一部分的設計在聯系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方法遷移到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向學生灌輸遷移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作好輔墊。)

  3、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1)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學具進行動手操作。看看三角形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小組匯報:學生匯報的結果可能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或一個更大的三角形,這時,教師作引導:三角形的面積暫時還不會計算,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也是比較特殊的情況,而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將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引導到平行四邊形上來。(把學生拼出的圖形一一擺在黑板上)

  4、學生匯報,歸納總結:首先,小組交流討論: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來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原來三角形的高有什么關系?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說說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來三角形的底相等,高與原來的三角形的高相等,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生一起歸納總結推導過程,得出各種推導的結論,結論一: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原來三角形的底,高就是原來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結論二: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開,上半部分旋轉一下,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S=ah÷2。

  例題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點。書上的例題,我著重讓學生通過分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在交流中把應掌握的知識有層次地一一呈現。這些知識是本節課的關鍵。估計到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只用一個三角形拼平行四邊形的方法,這種方法與例題方法以及與“你知道嗎?”的對比,可以從多角度來強化“÷2”的理由,我覺得花一些時間還是有必要的。而且這樣的做法,也是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對傳統的數學文化了解。

  5、簡單應用,突出重點:

  (1)驗證結論:用公式計算法求出第一個環節中的三角形紅領巾的面積。

  (2)鞏固練習: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在學習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我設計了一組練習,

  (1)口算(熟練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2)判斷(理解意義,突破難點)。

  (3)選擇(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

  (4)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練習的設計主要分這幾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的練習,主要是讓學生能正確地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計算各個三角形的面積。在應用的過程中,規范學生的書寫,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第二個環節重點是放在“÷2”和“×2”的區別上。主要是因為從以往學生練習來看,這是錯誤中的主流,一定要引起學生的重視。

  第三個環節是開發性的練習,數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主要還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通過這個開放練習,使學生又一次地認識到三角形與對應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聯系。

  6、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這一節課中在知識方面及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收獲,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四、說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三角形的面積 = 底×高÷2

  S=ah÷2

  例1 S=ah÷2

  =100×33÷2

  =1650 (平方厘米)

【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12-02

三角形面積說課稿03-07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03-07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05-15

《三角形面積》說課稿12-24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06-23

五年級三角形面積說課稿01-03

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11-26

五年級三角形面積說課稿01-03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范文03-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 久久精品专区网 |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