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納稅》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納稅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材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百分數知識的基礎上安排在第五單元之中學習的。應納稅額的計算也是百分數的一種具體應用。教材首先說明納稅的含義和它的重要意義,然后介紹了幾個常見的納稅的種類及應納稅額等知識,由于納稅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社會知識,它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這也是編者把納稅知識編入小學教材的原因所在,更是讓學生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有關納稅的一些知識,養成納稅意識,同時受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目的之所在。
2、學情分析:學生對于百分數的知識是剛學過的,計算應納稅額是百分數應用的一種,所以計算學生較容易接受。學生在生活中對“納稅”這個詞并不陌生,但對納稅知識了解非常少,因此,教學時應先說明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再進行納稅的種類的學習,使學生明確什么叫稅率,然后再進行納稅的計算。
3、教學目標: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聯系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幾點目標:①明確納稅的意義,理解應納稅額、稅率的含義,了解常見稅種。②能運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一些有關納稅的問題。③培養學生的依法納稅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4、教學重點:理解納稅的意義和應納稅額的正確計算。
二、說教法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有的義務,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數學知識,也是學生從小建立正確的納稅觀念,滲透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在教學中,可通過情境創設、談話啟思、點撥指導、聯系實際等途徑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納稅的意義及稅率的'含義,會計算應納稅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因此,在教學前,可以采取調查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納稅的一些常識,在教學中,讓學生采取“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親歷實踐”等方法,從中感悟應納稅的重要性,提高計算應納稅額的有效性,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性。
四、說思路
㈠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投影:播放一段納稅人到辦稅廳納稅的錄相。
2、提問:看了這段錄相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3、談話:教師在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后指出,同學們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關納稅的知識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4、揭題:板書“納稅”
[意圖:通過觀看錄相、交流,讓學生初步了解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從談話中引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㈡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活動一:了解納稅的作用
1、談話提問:課前同學們做過調查,你知道哪些有關納稅知識?(學生自由匯報,教師適當點評)
2、分組討論:①什么叫納稅?②為什么要納稅?③什么人需要納稅?
3、合作交流:學生圍繞討論的問題,向全班進行交流。
4、綜合小結: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入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意圖:這一環節,采取交流、討論、匯報等形式,有利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從中感悟到納稅的重要意義,從小培養納稅的意識。]
活動二:理解常見稅種
1、觀察,了解稅種(屏幕顯示)
⑴海螺水泥廠2008年7月向國家繳納增值稅90萬元;
⑵三環賓館2009年2月的營業額是200萬元,應向國家繳納營業稅10萬元;
⑶某酒廠2008年2月酒銷售額達4000萬元,應納消費稅是1600萬元;
⑷王老師的月收入是2500元,扣除免征稅2000元后,超500元,每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5元。
2、討論,理解稅率。
⑴各種收入是什么意思?請舉例說明;
⑵什么叫稅率?你能寫出稅率的公式嗎?(稅率=應納稅款÷各種收入×100%)
3、介紹,納稅比率。
稅率的高低由國家統一規定,國家規定下面的一般納稅率是:
⑴增值稅13%或者17%
⑵營業稅務3%至20%(行業不同,標準不等,如交通行業5%,娛樂行業20%)
⑶消費稅務3%到50%不等。
⑷個人所得稅5%到45%不等。
[意圖:理解稅種是教學中的難點,為此,采取適當分層,多舉實例,觀察思考,討論交流,介紹說明等方法,讓學生了解在現實生活中納稅的種類,為例題的教學做好鋪墊。]
活動三:學習納稅算法。
1、出示例題: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個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
2、讀題理解:①按營業額5%繳納營業稅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②如何列式計算?
3、 試做匯報:學生獨立試嘗試計算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30×5%=1.5(萬元)
4、反饋練習:
⑴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①我國的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②各種收入與應納稅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③不同的納稅項目,納稅的標準是不同的。()
④小紅說:“消費稅就是營業額。”
⑵列式解答下面各題。
①小紅的媽媽上月的應納稅所得額是400元,如果按5%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②小青把春節得到的200元壓歲線捐給希望小學,按照規定,匯費按匯款數的1%收取,小青的匯款和匯費一共是多少錢?
5、書面作業:練習二十三第4-5題。
[意圖:應納稅額的計算是百分數的一種具體應用,讓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例5,再適度補充一些習題練習,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又有利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㈢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盡自己納稅的義務?
[意圖:通過回顧,暢談收獲,交流思想,這樣不僅讓學生對新的知識起到強化的作用,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產生更濃的興趣,同時受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
【六年級數學《納稅》說課稿】相關文章:
《納稅》的說課稿06-25
《納稅》說課稿07-09
六年級數學《納稅》說課稿范文04-02
六年級數學《納稅》說課稿范文09-14
《依法納稅》說課稿03-24
依法納稅說課稿11-06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納稅說課稿11-02
稅收與納稅人說課稿11-04
六年級數學《納稅問題》的教學設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