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品德與社會《家鄉的美食佳肴》說課稿

時間:2020-12-30 17:13:0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四年品德與社會《家鄉的美食佳肴》說課稿

  《家鄉的美食佳肴》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一課中的內容。本課目的是讓孩子通過全面了解家鄉的飲食特點,從“吃”這一角度入手,全面探究我國的飲食文化,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年品德與社會《家鄉的美食佳肴》說課稿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我把全面了解天津的風味小吃和地方特色菜,作為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上古林地區瀕臨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里的飲食特點,孩子們對海鮮菜非常熟悉。另外,上古林地處城郊結合部班里有很多學生是隨父母來津務工的孩子,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在了解祖國其他地區美食的時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根據學情的另外一特點——孩子的生活環境和經歷造成對天津的一些風味小吃和地方特色菜并不是很了解,基于上述認識為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引發探究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開始我首先利用相聲這一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了《報菜名》。片斷里那些誘人的美食,帶著孩子很快地進入一個美食天地。這樣的導入緊緊地吸引住了學生,引起了他們學習新知的濃厚興趣。然后,借助俗語“吃在天津”,引發學生探究家鄉天津美食的愿望,順利切入主題。

  二、師生合作、學習新知。

  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環節,分為以下四個部分進行。

  (一)、交流展示,了解、感受家鄉——天津的飲食文化。

  1、在本環節中學生以小組交流匯報教師補充圖片數字等的使學生領略天津地區美食的色香味以外,也努力地通過探究美食的歷史、名稱的來歷、相關的逸聞趣事,使學生感受到“吃”中所蘊藏的文化。2、結合大港區上古林當地的生活實際,通過孩子們觀賞一道道誘人的海鮮菜,觀看當地以經營海鮮形成規模的古林海鮮一條街影音資料,從一個側面了解到天津人愛吃海鮮的特點,為后面探究不同地區的人們,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奠定基礎。“吃在天津”吃的豐富、吃有特色、吃出文化。

  (二)、關注全體、外地學生介紹家鄉的美味佳肴及文化內涵。

  在全面了解了天津當地的飲食習慣以后,為了比較全面了解我國的飲食概況,我請班上一些來自其他地區的孩子,通過介紹自己家鄉的美食,讓本地的同學感受到:天津是一個對“吃”非常有研究的城市,同時中國還是一個飲食大國,有著悠久的飲食歷史和文化!激發了了解祖國各地飲食風貌的愿望及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同學大量交流了全國各地的美食后,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么不同地區的'人們,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呢?我借助中國一些特征明顯地區的實例:如,咱們天津地區,愛吃海鮮,和地理位置有關;四川、重慶愛吃辣,和氣候有關。最終使學生明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真正含義!

  (四)、全課小結、激發情感。

  天津真是一個美食天地,我感到很自豪.咱們中國還是一個飲食大國,不同地區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同樣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感到自豪!

  三、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教學中密切聯系實際,是保證有效課堂的前提。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我考慮到了我們班學生外地生比較多這樣一個學情,設計了讓其他省市的學生說說自己家鄉的特色菜。這樣不僅體現了照顧全體的原則,也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其次我了解到學生在資料收集過程中的困難,教師也作相應的資料補充使整個教學資料更加充分。 最后,作為渤海灣漁村的上古林的海鮮一條街,它不僅有海鮮菜的美味更是我們上古林人的驕傲,所以在本課中設計了介紹海鮮街的錄像以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2、良好的課堂氛圍、愉悅的學習心境是有效課堂的保證。“美食佳肴”這個話題本身就是一個讓人輕松、愉悅的話題,在教學中我注意了情境的創設和詼諧幽默語言的運用。在教學的一開始以大家喜聞樂見相聲的形式導入新課;在教學過程中我配以“隔著門縫吹喇叭”、“想不想吃”“你來做形象代言人”“饞得流口水”等幽默的語言這些都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

  3、地方課程《天津與世界》——品社課教學的資源庫。

  在我查閱天津飲食文化資料的時候,想到了我們的地方課程《天津與世界》。在這里我不費力氣就找到了狗不理包子名稱的來歷、津菜的特點、天津的小吃有99種等等豐富的資料,豐富了教學內容。從這一點上看,我要感謝我們的孟老師為我們的學生編了這么好的教材,也節省了我查閱資料的時間。

  4、課前相關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為目標較好的達成提供了保障。由于學生在對天津飲食認識上的局限性,課前的調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盡管上古林地區地處渤海灣,這里的學生也經常吃海鮮菜但對于為什么海鮮菜會成為我們天津的特色菜也很難說出。對于“天津三絕”天津的風味小吃等由于是農村的孩子更是知之甚少了。所以在在課前指導孩子們分成若干小組,通過上網查找、訪問廚師、向父母詢問等多種途徑,進行了有目的的資料搜集,鼓勵他們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獲得真實感受,然后以文字、圖片、故事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進行。

  5不足之處:我覺得在探究飲食中所蘊藏的文化方面,我雖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體現得不夠突出例如飲食特色和什么有關的時候學生們只總結出了和地理位置、氣候等。其實還有歷史典故、風俗習慣、傳說等;還有由于孩子的實際生活情況,他們對于調查得來的資料,運用起來,比較生疏,造成了交流的困難。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大都是學生匯報,老師補充的形式。

  希望各位老師,在看完后,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四年品德與社會《家鄉的美食佳肴》說課稿】相關文章:

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 孝心獻老人說課稿11-02

品德與社會的教案課件05-16

北師大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說課稿 扎根在家鄉的傳統—鄉風鄉俗11-02

《品德與社會》教學隨筆07-14

品德與社會教案課件05-12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工作總結04-30

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工作總結05-05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6

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5-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日本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