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義》說課稿

時間:2021-04-06 14:22:3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程的意義》說課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范文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方程的意義》,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三個方面展開說。

  一、教材分析:

  關于《方程的意義》這一內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編寫有不同的安排:

  人教版教材將方程教學安排在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部分,在學習完用字母表示數后緊接著認識簡易方程及用方程解決問題。教材采用連環畫的形式,首先通過天平演示,說明天平平衡的條件是左右兩邊所放物體質量相等。同時得出一只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設水重x克,通過逐步嘗試,得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從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為提供更為豐富的感知材料,教材一方面由小精靈要求:你會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嗎?另一方面通過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寫方程的插圖,讓學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樣性。

  其次,“做一做” 給出了六個式子,讓學生識別哪些是方程。

  再次,“你知道嗎?”的閱讀資料,簡要介紹了有關方程的一些史料。

  而冀教版教材將《方程的意義》安排在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時。本單元是承接著學生在四年級學習的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教材首先呈現了六幅不同的用天平表示物體質量關系的情境圖(其中有兩幅天平圖兩邊物體的質量不同),提出了“觀察天平圖、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的要求。在學生觀察、按要求寫式子,以及對式子進行分析歸納的基礎上,認識等式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幫助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

  通過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我覺得:在小學,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所以只要學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不必在概念上過分糾纏,更不必補充方程與恒等式的區別等等,以免加重學生負擔。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了解“等式”與“方程”的意義,能判斷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據具體情境列出方程。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等式”與“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等式”與“方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天平。

  二、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較長時期用算術方法解決問題,開始學習列方程解決問題時,往往受到算術思路的干擾。因此,在《方程的意義》的`教學中,要注意過渡和對比,克服干擾,對于學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具有重要意義。從這意義上說,以前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教學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五大教學環節:1、口算,2、情境,3、自學,4、展示,5、反饋。

  1、口算(3分鐘)

  每生一張口算卡,12道小數加減乘除口算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采用定量計時,對組交換口算本,一人報答案,互相評判。組長統計全對的,錯的同學當堂訂正。給全對的組加5分。堅持口算天天練,堂堂清。

  2、情境(3分鐘)

  出示天平實物,師生交流有關天平的知識,情境創設力求有趣、簡潔、為本課教學服務。

  3、自學(12分鐘)

  自學環節分兩步:

  (1)獨學:

  出示教材中6幅天平示意圖,仔細觀察,獨立思考:

  ○1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關系。

  ○2這些式子可以怎樣分類。

  師深入各組巡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尤其是關注學困生的點撥。

  (2)對學、群學:

  把在獨學中遇到的問題和你的對子或小組同學共同探討一下,組內成員互學,組長匯總形成共識,師深入小組,培養學生傾聽、充分表達自己意思及補充質疑的能力,并確定每個組的展示重點。師及時對各組表現給予適當評價。

  4、展示(12分鐘)環節分為三步進行:

  (1)小組展示所寫的式子。并交流想法。小組全對的加分。

  (2)交流這些式子如何分類。師分類板書:

  預設1:

  平衡——相等

  20+30=50

  30+x=80

  x+20=70

  2x=100

  不平衡——不相等

  X>30

  40<x+10

  揭示等式的意義:等號連接的式子表示天平左右兩邊 ;大于號、小于號連接的式子表示天平左右兩邊 。進而揭示等式的意義。

  預設2:

  30+x=80

  x+20=70

  2x=100

  等式中含有未知數的式子

  20+30=50

  沒有未知數的式子

  揭示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學生讀書進一步了解等式、方程的意義。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什么樣的式子是方程,重點強調方程的兩個因素:○1等式,○2含有未知數。

  (3)討論:等式和方程的關系

  師提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這句話對嗎?的要求,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并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等式與方程的關系。通過討論交流,最后得出: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展示中能充分表達,提出有價值的質疑的小組進行加分。

  5、反饋(10分鐘)

  在反饋環節我安排了不同層次的練習。

  (1)出示試一試,判斷是否是方程,并說明判斷理由。

  (2)根據方程的意義讓學生自己試著寫兩個方程。

  (3)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觀察三幅圖,說一說圖中的信息,試著列出一個方程。

  第2題:讓學生先讀懂題,再試著列出方程。

  第3題:通過判斷題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

  第4題:把文字敘述的數量關系用方程表示出來。學生獨立完成。

  (4)將人教版中的“你知道嗎?”作為本課的結尾,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滲透數學文化。

  教學反思:

  《方程的意義》是一節數學概念課,是今后學習更深一層知識,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的知識支柱,因此在教學時應重視概念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與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因此,本節課我注重了:

  實踐操作,建立方程模型

  1、用天平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有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個數學概念。如果離開現實背景出現都是已知數組成的等式,雖然可以通過計算體會相等,但枯躁乏味,學生不會感興趣。如果離開現實情境出現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學生很難體會等式的具體含義。天平是計量物體質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過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斷出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天平圖創設情境,利用鮮明的直觀形象寫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2、在“看”“說”和“寫”中體會式子

  當方程的意義建立后,我讓學生觀察一組式子判斷它們是不是方程,通過判斷說明這些式子為什么是“方程”,為什么“不是方程”,體會方程與等式的關系,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再讓學生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寫的方程。

  通過反饋練習,學生對于等式、方程的意義理解得還是比較好的。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1-12

解方程說課稿11-02

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13篇01-12

解簡易方程說課稿11-22

稍復雜方程說課稿11-04

數學課件《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2-19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1-08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03-16

小學數學解方程說課稿04-07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說課稿03-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 午夜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日本少妇爽的嗷嗷叫视频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