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課稿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一)活動目的:
1、組織幼兒玩物體沉浮的游戲,培養幼兒觀察物體沉浮現象。
2、通過參與物體沉浮的小實驗,培養幼兒探索能力和參與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水缸、面巾紙、木塊、金屬、石頭、海綿、塑料瓶、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2、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
1、利用豐富的活動材料引起幼兒興趣并進行探索,請幼兒觀察哪些物體浮在水面,哪些物體下沉。
2、通過游戲請幼兒說出哪些物體下沉,哪些物體浮在水面。教師總結:小朋友說的很好,面積大而且輕的物體容易浮在水面,體積小而且實心的物體沉的快。
3、利用記錄材料進行紀錄
(四)引伸活動:請幼兒在活動區想一想,利用各種材料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浮在水面的東西沉到水底,沉在水底的東西浮到水面
說課稿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水的沉浮》這個活動選擇與幼兒息息相關的物質為實驗材料,增強幼兒的活動興趣,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說活動目標:
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自由發現,尋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應用已有獲得的經驗,進一步進行探索。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2)、教學難點;進一步對水的沉浮進行探索。
四、說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操作材料:水缸、面巾紙、木塊、金屬、石頭、海綿、塑料瓶、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2)、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五、
(一)說教法:
在科學活動中,教師的用色定位應該集觀察者、合作者、引導者為一體,在這個活動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把握時機,及時給予適當指導。
2、演示法:對于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幼兒并未見過,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了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幼兒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二)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物體沉浮的秘密。
2、記錄法:讓幼兒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為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交流,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幼兒概念的明確,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六、活動流程:
1、猜測活動(指導語: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剛開始,教師為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活動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奠定基礎。
2、操作活動(指導語: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采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3、記錄活動(指導語:哪些東西會下沉,哪些東西會上浮,請你用沉與浮的標記記錄下來,并出示記錄表。)
通過記錄,使幼兒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目了然,還為后面的總結交流活動提供了依據。
4、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說說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么。)
讓幼兒自己記錄結果,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幼兒思維。
七、延伸活動:(請幼兒在活動區想一想,利用各種材料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浮在水面的東西沉到水底,沉在水底的東西浮到水面)
在這里,我使活動得到延伸,讓幼兒帶著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并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選自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高一信息技術第三章第一節中的第一和第二小節內容。這一節內容是后續的報刊類信息及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等內容的基礎和前提,對它的學習是信息加工與表達的一個重要環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常見文本類型及其加工軟件;
(2)鞏固在文本處理時的常見名詞,如:版面、段落、文字、對象等概念;
(3)能夠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字處理軟件加工信息,表達意圖,達到知識與實踐相結全。
2.過程與方法
感受、體驗文字信息的加工流程,展示自己的觀點,交流思想,促進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分析信息加工任務目標,選擇恰當的方式把文本信息組織起來,并通過圖文混排、版面設計以及電子報刊等方式表達出來。
難點:
1.體會什么樣的加工是合理的、成功的加工。
2.如何利用文本加工軟件對文本進行合理的、恰當的加工,以便更好地表達文本任務的主題。
二、說指導思想:
由于該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學農村,大部分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直接完成本節課的任務有一些難度,于是我認真每一位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對本節課的內容重新進行了解讀和重構,教學活動環節如下:
1.通過優秀案例賞析和失敗案例的分析交流,讓學生體會和感受一些優秀文本作品,它們有哪些特點?亮點是那些地方?總結出參考評價要素。——用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時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
2.了解常見文本的類型及文本加工軟件的特點。
3.認識在文本加工之前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學生只有學會了明確主題,分析任務需求,根據實際需求選取信息加工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為信息加工與表達打下扎實的基礎,才能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為表達意圖服務,從而提升他們處理信息、表達信息的素養和能力。以學校講堂海報為范例思考這些問題。
三:說學情
高一的學生雖然在小學到初中階段已經系統地學習了在文本加工軟件WORD中對文字進行排版,包括版式、格式、字形、字號、字體、圖文混排,設置頁面信息及輸出版面等等,能夠對文本進行簡單的排版。但是,學生根據任務需求,恰當地選擇合適的工具軟件,并以恰當的技術形式來展示內容,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也就是根據實際任務需求來解決問題時,他們欠缺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所以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側重強調基礎操作感受歸納,并嘗試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加強基本技能的培養,為下節課報刊的加工與表打基礎。
四、說教法
1.講授法
2.引導法
3.案例分析法
4.任務驅動法
5.合作探究法
五、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探究法
3.觀察法
六、說教學設計
1.通過優秀案例賞析和失敗案例的分析交流,讓學生體會和感受一些優秀文本作品,它們有哪些特點?亮點是那些地方?總結出參考評價要素。——用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時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
2.了解常見文本的類型及文本加工軟件的特點。
3.認識在文本加工之前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學生只有學會了明確主題,分析任務需求,根據實際需求選取信息加工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為信息加工與表達打下扎實的基礎,才能很好地運用信息技術為表達意圖服務,從而提升他們處理信息、表達信息的素養和能力。以學校運動會宣傳為范例思考這些問題。
4.以微軟公司的辦公軟件word為例,歸納出日常文加工的要點(教師演示)。
5.動手對文本信息進行簡單的加工,同時探究更加復雜的文本加工方法。在此過程中那些操作熟練的學生可承擔助教的角色,和老師共同擔負同學們在動手加工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經過以上五個環節,環環相扣,以教師引導、分組合作探究、成員間相互協作的教學手段,解決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弱的情況,學生動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
上午(下午)好!很榮幸在此說課,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第18課三國鼎立,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學情和教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
一、 說教材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8課,它主要包含三個子目: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的'形成,主要介紹了國家從分裂到局部統一過渡時期的歷史。三國鼎立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必然結果,但它的形成,實現了幾個大范圍的局部統一,為下一課“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體現了歷史的延續性,揭開了中國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中國歷史進入了封建社會大融合時期。
二、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相關史實,理解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曹操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中一成一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曹操等歷史人物的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評價歷史人物時,主要應看他是否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三、 說重難點
重點:三國鼎立的形成。我打算通過圖片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來加以突破。
難點:如何正確評價曹操。由于初一學生積累的歷史知識較少,客觀評價人物的能力有待提高,我打算通過歷史名人對曹操的評價,使學生們能夠客觀地看待曹操,認識到曹操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以此來加以化解。
四、 說學情和教法
學情: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強,思維活躍,但知識積累較少,還未形成正確史觀,所以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觀看圖片和分析資料,進行分組討論和合作學習,培養他們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法:人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基礎教育改革和基本學情,本節課我準備采用分組討論,自主探究,多媒體展示,材料分析、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五、 說教學過程(課堂時間:45分鐘)
第一環節:導入(約3分鐘)——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說唱臉譜》視頻,烘托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并出示三幅圖片,提問哪個是曹操,引導學生說出白臉的曹操在戲劇中是奸臣的形象,那在歷史上曹操又是怎樣一種形象呢?由此導入新課。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約5分鐘)
根據導學案內容,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P102—107頁,找出相關知識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三環節:探究新課(約25分鐘)
我將本課的三個子目進行重新整合,使本課內容變為三個部分:三國鼎立的背景、三國鼎立的形成過程以及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這樣做使本課內容條理性更強,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學生理解。
(一)三國鼎立的背景 溫故知新,引導學生們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重溫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的史實。出示幻燈片《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圖》,教師講解,東漢末年,軍閥林立,中國處在四分五裂時期,但分久必合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要想實現統一,必須要經過戰爭,由此引出三國鼎立的形成過程—兩場戰爭,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二)三國鼎立的形成過程
1、官渡之戰
課件顯示《官渡之戰形勢圖》,用箭頭顯示袁軍、曹軍的行軍路線,之后讓學生自己描述官渡之戰的時間、經過,結果、作用及特點,并重點分析曹操勝利的原因,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重視人才等多方面來進行歸納。曹操勝利后,在班師的途中,寫下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名句,我提問:曹操的壯心是指什么?為統一全國,曹操發動了什么戰爭,由此導入赤壁之戰。
2.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這部分內容同學們比較熟悉,也易于理解,可分三步來設計,一、自行尋找并落實相關知識點(時間、交戰雙方、戰爭特點、結果、作用),特別要強調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形成的關鍵戰役;二、請同學們講解“三顧茅廬”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增強其課堂的趣味性;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教材105頁"動腦筋",分析回答孫劉勝利而曹操失敗的原因,然后由我來完善。
(三)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
我帶領學生分析赤壁之戰后曹操、孫權、劉備各自的情況,指出三者勢均力敵,任何一方都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和可能。三國先后建立,鼎立局面形成。
鑒于三國建立的內容比較簡單,請學生簡單講解之后自己制作表格,并填充完成。利用表格,一目了然,便于記憶。三國經濟的發展略講即可。
(四)合作探究:你說我說大家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1、曹操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中一成一敗原因的分析。因為之前對曹操在官渡之戰勝利原因和赤壁之戰失敗原因都已做過分析,因此這個問題可迎刃而解,并在此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明白驕兵必敗的道理。
2、如何評價曹操。通過展示歷史名人對曹操的評價,使學生從側面認識曹操,客觀地看待歷史人物,使學生認識到評價歷史人物時,主要應看他是否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鞏固所學,能力提升
由學生小結,教師補充,承前啟后,留下懸念,指出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分裂只是暫時的。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最后究竟是誰獨霸天下,問鼎九州呢?我們將在下一課學習。進入到練習階段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
【隨堂檢測】(細心造就成功)
1、曹操在《蒿里行》詩里寫道:“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他描寫的這一慘景發生在( )
A.東漢末年 B.東漢初年 C.三國 D.西晉
2、為三國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礎的關鍵性戰役是( )
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3、三顧茅廬、七擒七縱、空城計、借東風……這些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民間故事與哪個人物有關( )
A.曹操 B.劉備 C.孫權 D.諸葛亮
4、《百家講壇》欄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國后,引起很大反響,問歷史上三國鼎立局面最終形成的時間是( )
A.公元220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222年 D.公元229年
5、公元207年,曹操曾寫詩明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結合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曹操的“志”在何處( )
A.統一天下 B.消滅袁紹 C.廢漢稱帝 D.建立魏
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材料中的“三國”指哪三國?
(2)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誰?與他一同指揮戰役的還有誰?
(3)這首詞與我國古代歷史上哪一著名戰役有關?請寫出這次戰役的時間、交戰雙方、結果。
(4)在這一戰役前,曹操已基本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戰役是什么?
(5)歸納這次戰役中曹操失敗的原因。
第六環節:布置作業。整理本節課知識體系,并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
六、 說板書設計
東漢末年
軍閥混戰
曹操(官渡之戰 統一北方)
魏
赤壁之戰 蜀
劉備 吳
聯合抗曹
孫權
【關于說課稿3篇】相關文章:
關于《蒸發》說課稿11-30
關于《蝸牛》說課稿11-30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關于《沁園春長沙》說課稿12-21
關于《觀滄海》說課稿12-05
關于《化石吟》說課稿10-30
關于《倒數的認識》說課稿03-16
關于《竊讀記》說課稿11-30
關于學會感恩說課稿范文11-19
【精品】關于說課稿11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