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教科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七課,課題是《植物媽媽有辦法》。下面我就從四方面說說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植物媽媽有辦法》這首小詩,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全詩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把自然知識蘊含其中,語言朗朗上口、內容淺顯易懂,是一篇優秀的科普作品。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教學目標
依據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了解詩歌中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讀出詩的韻味,并能試著仿編詩歌。逐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3、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有關植物傳播種子方面的知識,并能有感情的誦讀詩歌。讀出詩的韻味。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地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其中以“多形式的讀”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因為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主要就是教會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去實踐,而讀不可置疑是一種非常好的語言實踐的方法。同時,我也采用實物觀察,多媒體創設情境,聯系生活等多種方法來進行教學,將學生帶入快樂的閱讀情境之中。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整體感知——賞讀情趣——拓展延伸——仿編詩歌
先簡單說說整體感知這一環節
在激趣導入新課后,讓學生帶著不同的要求分別進行了4次讀文。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整體感知,讀后交流收獲。
第二環節是賞讀情趣
這一環節就是引導學生精讀詩歌,理解重點。由于詩歌的第二、三、四小節結構相似,因此我決定采用二小節重點指導,三小節扶,四小節放得教學策略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為了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我在第二小節中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和小蒲公英一起隨風出發,在情境朗讀中找到美、讀出美,讀出詩的韻味兒;在第三小節中運用實物演示法,幫學生理解“鎧甲”、“掛住”等詞語,并從朗讀中體會蒼耳媽媽辦法之“妙”;第四小節中,我則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感悟出豌豆媽媽的方法之“巧”。
下面就是第三環節和第四環節:拓展延伸和仿寫詩歌這兩個環節密不可分。
拓展延伸:讓學生先說說你還知道那些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然后我再出示有代表性的幾種植物和學生交流
這一環節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激發了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同時也為創編詩歌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
四、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中,我將采用“圖文并列”式的板書。它的特點是:簡單明了、主題鮮明。能清晰體現教學思路。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一些粗淺的想法,下面我就將這節課呈現給大家,希望各位老師聽后能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二年級的《“優雅”的請假條》,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音樂家海頓的故事。有一年的圣誕節前,奧地利的宮廷樂師們向公爵請假回家過節,但遭到了拒絕,海頓讓樂師們用一種新穎的形式演奏“告別交響曲”,這張“優雅”的請假條使公爵同意樂師們回家過圣誕節。
初看課文,我覺得這篇課文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文中有許多詞語,學生不理解,再加上他們感受樂曲的能力較低,文中的內容離他們的生活太遠。這樣的課文我覺得最好能通過加強各種形式的朗讀以幫助對課文的理解,然后再創設一些語言環境更深一層地幫助學生理解。
課文第五小節介紹了《告別交響曲》這支曲子,是課文的重點,我在出示第五小節后,讓學生聽了兩段段音樂,音樂選得非常好,是教材配套光盤里的,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優美的音樂氛圍中。先聽一段舒緩美妙的,再聽一段凄婉深沉的。然后我又范讀了這一小節,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描寫這兩段音樂的句子,配上音樂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句子,感受音樂的美妙絕倫,體會音樂中表現出的強烈的思鄉之情。接著再從這一節里找一找,哪句句子寫出了這場演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再讓學生看一支一支蠟燭吹滅時的情景,然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凄婉的樂曲表現出了強烈的思鄉之情,樂師們一個個退下場,仿佛在對公爵說:“ 。”學生有的說:“我多么想念我的親人,公爵讓我回家吧!”有的說:“公爵,我的孩子在等著我,讓我們回家過圣誕節吧” 有的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的心早已飛回家去了,請您允許我們回家過圣誕節吧” 有的說:“先生,您聽了我們的演奏一定明白我們的心情,請您讓我們回家和親人團聚吧”
通過想像說話,學生能明白了這優雅的請假條所包含的意思。然后再回到為什么是優雅的請假條?我想這樣這個最難的問題也就會水道渠成了。
同時本課文學性較強,語言感染力強。教學時,我想更要重視朗讀的訓練。我設計了在教學伊始,讓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悟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如第六節中寫到公爵被“折服”、“終于”同意樂師請假。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體會關鍵詞的含義,再次領悟到《告別交響曲》樂曲旋律、演奏形式的美倫美奐,敬佩海頓的智慧和才能。在此基礎上,通過范讀、自讀、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幫助學生讀出語言的“味道”來,從而更深地理解文中請假條的“優雅”。
說課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上語文第四單元第三篇課文《貓》,下面我以簡單教語文,扎實求發展的教學主題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理解。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我的設想。
一、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設計我遵循以下幾點理念:
1、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
2、立足文本語言,重視語文實踐活動,既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讓學生憑借文本語言,來學習語言,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在這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受訓練,情感得以激發,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結合。實現簡單教語文,扎失求發展的教學原理
二、教材簡說(過渡語——單元目標——教材特點包括內容分析重難點語言特點編寫意圖——學情分析——第一課時目標制定(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一般三點)重難點(說清通過什么方式達成目標)在以上的教學理念的支撐下,下面我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貓》這篇課文是選自人教版四上語文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為專題,讓學生了解動物,體會作家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激發學生愛動物的意識以及學習作家的語言表達手法,而《貓》這篇課文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可愛、活潑的貓形象,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其中作者具體地從三個方面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這一特點,即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聽話,又盡職,高興時與不高興時又有不同的表現,同時既膽小又勇猛,而寫小貓時作者只是抓住滿月的小貓如何淘氣來寫,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教學時應重點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貓的性格古怪這一特點,此外本篇文章語言生動,寫法巧妙,因此在教學中還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作家是如何將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的。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但深入理解課文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因此根據課標理念、單元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制定了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詞,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盡職、屏息凝神"等詞的意思。
2、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或如何通過朗讀感悟了解——或如何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了解——)讓學生感受貓的性格古怪這一特點,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
3、初步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以上目標著力反映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注意本文的價值取向,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其中2、3是教學重難點,教學中老師應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有效解決這一重難點。
三、教學法:
根據文本特點,我選擇了以上的教學法:
1、扎實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即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讓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本,從而學習語言,應用語言,在這一過程中積淀情感,從而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結合,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2、采用自主、探究法。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習個性化的行為,因此要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體驗,從而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來重點說說我的教學預設,我將分5個板快來說說我的構想
(一)聯系生活,揭題導入老師可這樣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貓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然后在學生的回答中,很自然地引入:讓我們來看看作家筆下的貓是怎樣的,然后板書課題。(這樣的導入是從學生的真實起點入手,激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讓生活體驗為文本服務,同時也拉進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作家筆下的貓是怎樣的。
2、交流:
a.詞語教學,重點理解盡職、屏息凝神等詞b.交流初讀中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請思路,引導找課文中心句,抓關鍵詞:古怪、可愛。(在初讀環節保證學生有充分地初讀時間,為學習文本打下基礎,同時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整體意
(三)研讀課文,感悟古怪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是抓中心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具體做法如下:教學第一段:
1、默讀課文,找找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寫上自己的體會
2、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引導:第一點寫貓的老實,抓無憂無慮來理解,第二點寫貓的貪玩抓句子:任憑怎樣也怎樣,并指導想象進行說話練習,()第三點寫貓的盡職抓屏息凝神,非怎樣來理解,想象貓是怎樣屏息凝神的,從而理解這個詞,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在學生充分感悟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再隨即播放相關課件,感受貓的可愛有趣,再整體朗讀第一段,
3、再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作者的語言特點,可這樣引入:作者是怎樣把貓的這幾個特點連起來,引導發現句子:說它貪玩吧,它又,可是——發現:作者就是用這生動的語言把貓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樣寫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第2、3段,這兩段內容比較簡單,老師可采取學生自讀感悟法,在第2段了解貓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的表現時可抓語言文字:蹭、小梅花、豐富多腔、一聲不出等詞,重點引導作者為什么用蹭而不用抓,為什么不說踩腳印而說印了幾朵梅花,發現作者這樣寫更突出了貓的可愛這一特點,也更寫出了作者對貓的喜歡之情。在第三段了解貓既膽小又勇猛這一特點時,只需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讀一讀就可以。(在這環節中我是遵循自主探究的原則,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抓語言文字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內容,了解貓的性格特點,在充分的感悟之后讓學生感情朗讀,體會作家語言特點,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四)鞏固字詞,升華認識再現詞語:貪玩、盡職、老實、任憑等詞,讓學生從中選幾個詞寫寫自己對貓的印象(借助文本語言,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緊抓文本語言的練習點,讓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同時深化對文本的認識)
(五)課堂總結,引發閱讀期待作者把大貓的特點寫的這么有趣,那小貓作者又是如何寫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實用】說課稿3篇】相關文章:
【實用】語文說課稿七篇03-16
【實用】赤壁賦說課稿四篇05-18
實用的赤壁賦說課稿四篇06-21
實用的赤壁賦說課稿3篇05-21
【實用】蘭亭集序說課稿4篇05-10
【實用】蘭亭集序說課稿四篇04-10
實用的蘭亭集序說課稿4篇06-19
實用的蘭亭集序說課稿3篇03-24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優秀說課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