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我對課堂教學的構思:
一、說教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北京課改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40多歲時,在廈門大學圖書館樓上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童年生活的戀歌。
教材內容:作者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較,告訴我們什么叫童心?童心就是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含蓄的表達了時代在變,童心不變的哲理。
教材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升入初中首次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內容豐富,部分含蓄難懂,同時從初一學生認知心理出發,決定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熟悉生字、新詞基礎上抓住事物特點,用恰當的順序寫景,理解文章的結構和精彩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質疑、討論、問題的習慣和方法;3、性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守護大自然,追求新鮮知識的純美童心。
教材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百草園、三味書屋的景物、人物描寫。難點:兩相對照的結構特點及其過度。
二、說教法
1、方法:朗讀:啟發
2、依據:朗讀: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逐漸熟悉課文內容:逐漸產生共鳴;逐漸接近教學目標。啟發: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問題,教師歸納解決問題;能產生時代在變,童心不變,童心共鳴的教學效果。
3、教具:錄音機,配樂朗誦,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1、讀:粗讀全文,精讀重點語段,細讀關鍵詞句,在讀中體味作者情歌;在讀中探究、享受童年成長的樂趣。
2、學會觀察生活,提煉生活。
細細品味“百草園”、“三味書屋”作者是如何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用恰當的順序,精讀的詞句,挖掘生活情趣,表情達意,以小見大的寫作技巧,為自己深層寫作做準備。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教時:分三步:
第一步預習:解決字、詞、句。
解題:解決文學常識。
第二步讀:熟悉課文,產生共鳴。
第三步重點:引導學生品味“百草園”。
(板書三個方面內容)
醉人的自然景觀:(新)
從百草園迷人的歷史傳說:(奇)歡樂樂人的雪地捕鳥:(趣)有趣
第二教時:分三步
第一步1、鞏固新知:聽寫詞語。
2、讀課文,拾取感性線索。
第二步重點:引導學生品味“三味書屋”
。ò鍟鍌方面內容)
陳設單調
先生博學
到三味書屋讀書枯燥枯燥無味
園中自由
畫畫珍惜
第三步遷移:讓學生討論“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什么關系?表現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對比:“百草園”快樂,“三味書屋”枯燥。
關系襯托:“百草園”有趣,“三味書屋”無味。
和諧:“百草園”熱愛,“三味書屋”追求。
“關系”的選擇,“情感”表現,教者不必主觀歸納。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生活體驗有不同的選擇,對作者的感情也有不同的理解。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百草園”一部分是“三味書屋”,板書濃縮概括的表現了主題思想,即“百草園”快樂生活與“三味書屋”枯燥生活,含蓄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的束縛。
板書在授課中同時進行,具有形象美。
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奇怪的大石頭》,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下面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教學構想。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淀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說教材
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先介紹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接著講了李四光玩耍時對怪石產生了疑問,然后講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逐漸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講回家鄉進一步考察,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在寫法上,本文通過對話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發現他善于思考、提問的能力。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依據上述的教材分析以及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故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奇怪、嚴嚴實實”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2、在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教師指導下讀懂課文。
3、感受并學習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追求的精神。
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讀懂課文,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原則,根據中段的閱讀教學要求,我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體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疑問的為主線,讀、思、義結合,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多種讀書方法,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在學法的確定上,我注重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課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順學而導,從而促進目標的達成,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說教學程序
預計本課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教時主要是初讀課文,教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下面我詳細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我打算從以下三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 直接揭題,質疑導入;(二)多點勘探,突破重點;(三)交流感受,教師總結。
(一) 直接揭題,質疑導入
板書課題,齊讀,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你有什么問題?針對學生的質疑,總結有價值的問題:大石頭“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幫助教師把握學情,然后以學生的自主提問組織教學程序,以學定教,圍繞這樣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課堂的主體性、自主性。
二、多點勘探,突破重點
這個環節,我分兩個小環節進行:
第一個小環節是感知怪石形象。
首先利用課文插圖,(出示石頭圖)引起學生好奇心,提出問題,這塊石頭怪在哪里?(板書:奇怪)這時,我引導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找出關鍵語句,使他們通過抓住重點詞句,深化理解,感悟大石頭之怪。
學生有可能從這幾個方面來回答,
出示4個句子:
、龠@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诖笫^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圻@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苓@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
學生說到哪兒就理解到哪兒,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如果學生說到句一句二,我將在他們交流的基礎上,抓住一個“孤零零”凸顯其中一怪,它是獨立的。 抓住一個“嚴嚴實實”彰顯石頭之大,這是二怪。
學生談到這里時(句三: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我將引導他們體會作者用詞精妙,用換詞的方法展開討論,“很深很深”縮減為“很深”,“臥”改換成“陷”好嗎?為什么?從而使他們透過語言文字品味詞語運用的準確性,進而看出李四光很會提問題。
對于李四光提出的問題,老師和爸爸都說不清楚。。
當學生說到這里時(句四: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
我將著重引導學生運用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方法理解“突!币辉~。繼而引導學生用這種方法進一步加深對上文中“孤零零”一詞的理解。(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
通過抓住關鍵細節,咬文嚼字,品味鑒賞,感受巨石之怪,那么,一塊巨石竟然引出了李四光一連串的疑問,從這兒看出了李四光是個什么樣的人?學生則可以通過交流真正感受到李四光的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等一系列好問精神。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讀懂了它的內涵,真正做到了品味重點語言,突破難點。在理解品味之后進行角色演讀,情景再現,先師生分角色讀,再邀請學生表演讀,重點讀出李四光表示疑問的語氣。通過自主閱讀,讓學生反復體驗生活情境,感受石頭的奇怪和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既是對這一部分的一個回歸,也是朗讀的一個展示,讓學生互讀、師生對讀充盈到整個課堂。
閱讀教學應以讀悟語,以讀悟情,因此,本環節設計重在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和受到文本蘊含的人文熏陶。
第二個環節:感受李四光好問精神,執著品質
面對這樣一塊怪石,李四光是如何思考,解決自己疑問的呢?教師板書:?。
這個問題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我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老師與李四光的對話,重點指導學生讀這段話: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會怎么著)。它應該把草地(怎么樣),可它(卻怎么樣了呢)?
讓學生讀、思、議結合,感知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
在老師,父親沒有解決自己的疑問的情況下,他放棄了嗎?(讓學生明確這正是李四光的可貴之處)。
他是怎樣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讓學生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后談體會,從“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等關鍵詞體會出李四光勤學好問執著求索的精神。教師相機板書:好問、執著。
引導學生通過談體會,在交流過程中體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同時進一步解決了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探索這一內容寫具體的這是一教學難點
三:交流感受,教師總結
通過過渡語:童年的疑問終于解開了,但李四光沒有停止研究,出示“經過進一步的考察……”課文最后幾句話。生朗讀。
此時此刻,你想對李四光說些什么?在學生述說感想的基礎上,教師激情總結:正是李四光小時侯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品質,才有了震驚世界的研究。如果我們從小也有好問、執著的品質,就會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跡,就會取得巨大成功,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設計這一環節,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名人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同時培養學生敢于求索的意識和精神,升華了情感,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地統一。
板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
奇怪 ? 好問 執著
這樣的板書設計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始終是我追求的目標,這節課也是我追求過程的一個中間站,正如一位專家所言:語文教學沒有句號,只有逗號。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背影》選自語文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作者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這一單元都是回憶性敘事散文,本文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異常真摯與至誠的親子之愛。
2,、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僦R與能力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體會并賞析其在語言環境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領會文章情感。
、谶^程與方法目標: 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矍楦、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溝通個體體驗,體會天下至情--親情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學難點: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4、課時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三、說學法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方式,具體的學法有:
探究法:在整體感知課文后,要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
合作交流法: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1、導入本課時新授內容
2, 討論交流
第一步是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兩個問題⑴ 文中四次寫到背影,都出現在哪里?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為什么這一次的印象深呢?
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討論,不難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領會本文的構思角度“背影”,從而直接進入到本課的分析難點而不至于偏離。
第二步學生自疑討論。在這一過程里,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相關語段,寫出自己設計的問題,并自由發言,師生共同篩選最符合教材要求、富有創新的問題來進行探討。如:
、鸥赣H爬月臺的動詞中,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
、谱髡邽槭裁床粚懜赣H的正面,比如皺紋、白發等等,而只寫了背影呢?
⑶文中寫一見父親的背影就流淚,是什么原因呢?
、勺詈笞髡哂謱懙奖秤埃惺裁醋饔媚兀俊
這樣安排的目的 ∶
、艑W生通過質疑、解疑,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谱寣W生認識到獨立思考和集體合作的結合的重要性。
⑶通過篩選總結問題串,分散重難點,突出關鍵。
3、深入語言、體會真情
從本文的語言特色看,本文語言樸實。通篇寫父親多么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尤其是父親的那幾句話。因此我會這樣引導:
“本文的語言十分樸實,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找出來讀讀品品!
都讀過后再來品,讓學生感受與單獨的一句的不同感覺,放在一起品味,也許容易品出味道來。學生指出句子后,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里所蘊涵的深厚感情,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基礎上適當引導、點撥。如“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币痪涠,把二十歲的兒子當孩子!這就是中國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了,他永遠是孩子!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里面沒人!”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到達北京、擔心行李的安全,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這樸實的語言都充滿了對兒子的體貼之情。這一環節仍把重點放在了對課文語言的品味上,突出了語文課“語味”的特點,繼續指導朗讀。
4、課堂小結
為改變課堂小結成為知識機械重復這種現象,教師先讓學生回憶重點內容,由學生總結,教師給予肯定和評價。
5、布置作業
讓學生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寫出一篇表現與父母親情的短文交流。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 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稱贊》是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新教材,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稱贊》是本單繼《識字5》后的第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猬和小獾因為能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相處得是多么融洽!課文洋溢著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文質兼美、語言典范,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學生更是如此,當學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二、學習目標
。薄⒅R目標:
、僬J識10個生字詞。會正確書寫8個生字。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談話法、直觀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ㄒ唬﹦撛O情境、談話導入。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刺猬和獾互相鼓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ǘ┙探o方法,自主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學習生字,新詞時,交流學生之間識記生字的好方法,并加以表揚稱贊,學生朗讀課文生字,新詞時,教師應首先應給予肯定,再加以糾正,讓學生在一個充滿贊聲的課堂中學習稱贊的這一課文,在認識理解新詞時,提示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請教老師同學,查查字典,看看插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看插圖就能正確區分板凳與椅子的不同,這樣學生在讀課文時,就不難理解做椅子比做板凳來得難。這里提到的許多理解詞語的方法,在第三部分讀文理解時也發揮了不少作用。
(三)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抓重點語句從稱贊的語句入手。即:小刺猬稱贊小獾的話“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小獾稱贊小刺猬的話“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蘋果!
這兩句稱贊的話中,我主要抓住第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展開,這是一句平淡如水的話,為了讓學生明白正是這句平淡如水的稱贊帶給小獾的幫助,我引導學生讀文找找“這樣的稱贊對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學生立馬就能找到“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同時也從句子中明白了稱贊讓小獾有了自信,讓小獾憑著這份自信,最終學會了做椅子。為什么就這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就能讓小獾充滿自信呢?學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先前的小獾到底怎么了呢?這里我就順勢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泄氣”一詞,可是同樣是這三個粗糙的小板凳,小獾看到了泄氣,然而在小刺猬眼里卻看到了不同,當時小刺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此時學生在小刺猬稱贊小獾的句子中就能馬上找出小刺猬看到的是“一個比一個好”。這里我緊接著問“為什么小刺猬不是說‘小板凳做的挺好的’而是‘一個比一個好’呢?”對呀,同樣也是稱贊的話,為什么小刺猬選擇了“一個比一個好”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了,這里引導學生質疑,分析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到小刺猬是“拿起板凳仔細的看了看”,“看出做的粗糙,但是做的很認真”,感受到小獾付出勞動后取得的點滴進步,讓學生明白稱贊別人并不是盲目的奉承,而是真心實意的,一是一,二是二,通過仔細觀察,才能真正稱贊別人,才能真心稱贊別人。這樣,文章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當學生明白了這些后,再請他們來朗讀稱贊的語句,相信就能做到水到渠成,真心誠意了。
課文中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我們還可以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采用分角色讀、表演讀,讓學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在讀中悟,從而達到了品讀感悟,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ㄋ模┩卣刮谋尽⒀由煺n堂
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個質疑,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躍躍欲試,爭相各抒己見,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又如“學了《稱贊》,讓我們也學著小刺猬和小獾,來試著稱贊咱們身邊的同學,家人吧!”最后讓學生從生活入手,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夸夸別人的優點,讓學生以讀引讀,以讀引說,理出了人間的真情美,懂得了從平淡中見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維,又培養了語言,提倡了學習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說課稿 篇5
一、說活動背景及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很高,不管在午餐后還是個別化活動中都喜歡拿起畫筆畫他們想象中美麗的圖畫,然而,單純的記號筆和蠟筆已經讓孩子們感到厭倦,但同時對顏料的豐富色彩又很感興趣,躍躍欲試。在《常用的用具》這一主題中,通過歌曲《粉刷匠》的學唱,幼兒又對粉刷匠的工作十分感興趣,我嘗試讓孩子把自己制作的“房子”刷上顏色,孩子們在做粉刷工作中找到了無限快樂和沒有過的挑戰,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們對顏料、粉刷的興趣,用生活中的廢舊牙刷作為創作的工具,嘗試讓孩子體驗不同作畫工具的樂趣,所以結合主題,我設計了用廢舊牙刷來作畫,希望孩子們能在活動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本次活動制定了一些活動目標:
1、體驗生活用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嘗試用牙刷創作各種刷畫,能在其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三、說重點及難點
重點: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感受共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難點:掌握用牙刷和小棒刷畫的技巧
四、說教學方法
本次活動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整體教學法、觀察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感官認識,使教法和學法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讓目標得到落實。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五、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目標教具準備:
1、經驗準備:用顏料能均勻涂色
2、物質準備:桌布、牙刷、小棒若干、顏料、畫紙、各種圖形紙
六、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部分:
。ㄒ唬┩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試一試的方法,讓幼兒與教師共同驗證這幅畫所用的工具,讓幼兒在情感上感受猜測后驗證,失敗后繼續猜測驗證的方法,激起幼兒探索的欲望。
。ǘ┙處熝菔静僮
先出示刷畫所用的牙刷和小棒,讓幼兒繼續猜測,如何用這兩樣東西畫出畫來,在猜測中演示刷畫的過程,通過兒歌讓幼兒掌握刷畫的重點和步驟:
(1)先擺圖形,確定位置不亂動
。2)牙刷蘸一蘸,多余顏色撇一撇
。3)小棒刷一刷,動作放放低
。4)顏色均勻灑一灑,蘸蘸刷刷真好玩
。ㄈ┢匆黄、刷一刷
通過老師的演示和兒歌所要掌握的要點,根據老師所準備的卡紙與小伙伴共同完成拼畫,確定不動后,商量著一起完成用牙刷和小棒刷畫。
。ㄋ模┕餐蕾p
在最后這一環節,幼兒在創造作品的過程中已經體驗了快樂,也達到了興奮點,通過完成的作品,幼兒會發現每一組的作品都是不一樣的風格,欣賞玩后讓每一組幼兒給自己的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自由發揮。
七、說活動效果
作為一次展示自己的課,自己也做了很多次的嘗試,在出現的問題中不斷嘗試調整,如顏料的稀稠度上的把握,教具的準備上,為此我精心準備。在活動過程中,按照我預計的展開著,但遺憾的是幼兒用手感觸刷畫與其他畫不一樣時,幼兒不能很好的表達,由于之前沒有接觸過“毛糙”這個詞,缺乏之前的經驗準備,所以表達得不理想,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結果。在操作刷畫的過程中,由于幼兒第一次嘗試用牙刷和小棒來刷畫,對于手勢的要求我沒有表達清楚,所以在活動中對個別幾個幼兒有很多次的提醒,這是我對要求沒有考慮周到,我認為作畫最重要的是把要求講清楚,這樣幼兒的操作才能更加完美,雖然顏料的把握上還不是很好,但幼兒呈現的作品還是挺美觀的,風格也不一樣,讓大家眼前一亮。我想每次活動總有不足之處,這樣才能讓自己再開展類似的活動時有經驗的積累和進步的空間。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醉翁亭記》,下面我將從六大方面陳述我的教學思路與設計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學目標的設定:
《醉翁亭記》是魯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既《岳陽樓記》之后選入第二篇寫景抒懷的古代散文。本文是歐陽修被貶滁州時所作的。文章極其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秀麗的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勾勒出太守與民同樂圖,表達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
學生通過《岳陽樓記》的學習,已經初步了解了游記散文綜合運用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來表情達意的寫法,激發起胸懷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在此基礎上,單元通過這篇課文,一想繼續引導學生誦讀、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二是學習本文借景抒情的寫法,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胸懷天下的遠大理想。因此,這篇課文在這一學段這一單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兩點考慮,再結合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本篇課文的學習目標將分三個維度設定。
1、知識能力目標:
、俳柚⑨尯凸ぞ邥斫馕恼麓笠,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②品味語言,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運用聯想和想象,理解作者所創設的意境,把握課文主旨。
3、情感態度目標: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胸懷天下的遠大理想。
二、學生情況分析、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和課時安排。
1、學情分析:就年級學生通過以前的文言文學習,已經積累了一些文言詞匯,初步掌握閱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概括和賞析能力,自主學習的意識也逐漸增強,但學生的這種習慣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不濃,理解、欣賞、遷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本文內容充實,語言優美,但個別語句晦澀,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大障礙,因而誦讀,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品味語言,把握意境是本課重點;由于寫作年代久遠,加上文章表達主題的方式含蓄深沉,因而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是本文教學難點。
2、這篇文章擬用2個課時完成教學。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探究思考”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并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
“誦讀體驗”“四邊對話”“合作研討、比較閱讀”是我上這篇課文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開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是我落實這些教學方法的途徑,也是我這一教學設計的亮點。為了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明晰的學習模式,展示導學的索引問題,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本課在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培養方面注重以下幾點的指導:
1、用普通話正確有感情地朗讀。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積累文言詞匯。
3、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默讀方法。
4、在合作學習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5、運用聯想和想象,理解作者所創設的意境。
五、板書主要抓住“樂”這一文眼,通過不同人不同形式的樂的對比,揭示與民同樂這一主題來設計,力求直觀、簡潔,突出本文知識要點。
六、教學流程
㈠、導入: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不僅有許多秀美壯麗的自然景觀,也有無數蘊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觀。說到安徽,大家在贊嘆黃山的同時,可不要忘了這么一個地方,它曾經令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迷醉,因此給自己取了個“醉翁”的雅號,那么,這是什么地方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醉翁”一 起去領略醉翁亭的風采吧。(簡介作者)
㈡、誦讀,整體感知
1、 用多媒體播放高山流水的音樂,同時展示一幅醉翁亭的風景風俗畫,聽配樂朗誦,要求學生邊聽邊在頭腦里想像文章所描繪的畫面。朗讀完畢,教師以第一段為例,說明這“也”“而”的語氣和讀法。
2、自讀課文,兩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要求:讀準字音,不讀錯字;讀通句子,不讀破句;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具體方法:一人讀書,一人發現讀音、語氣或停頓有錯誤,隨時指出來,兩人都拿不準的地方借助注釋詞典,討論統一意見,要邊讀邊在頭腦里想像文章所描繪的畫面。
3、隨意抽一名學生朗讀,師生合作評議。
4、再聽課文錄音,體會“也”不同語氣和“而”輕重音的不同,最后全班齊讀。
、、合作,疏通文意
1、 參看課文注解,自己邊讀句子邊翻譯。
2、 同桌互動,你讀我譯,我說你聽,互相補充。
3、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文中重點字詞句,要求學生解釋或翻譯。學生有疑義的或有錯誤的地方,教師要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師生合作解決。
4、 要求學生就一詞多義、成語、常用詞語,在文中尋找歸納整理,以此為手段,引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匯,突出重點。
、、品味,領會意境,突出重點。
1、從標題入手,引導學生思考“醉”的雙關義,學生可以很快明白其中的一個意思:被美景陶醉。
2、布置學生用圈點批注法,劃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美美地讀一讀,品一品,然后用句式說話:我覺得 寫得好,好在它寫出了 的美景。
(通過這個環節,是想抓住本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引導學生立足文本,品味語言,領會意境,為把握文章主旨作鋪墊。在學生找到某些美景時,適時地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還能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以此突出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情趣。)
、、探究,理解作者曠達情懷,突破難點。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文章寫了哪幾種樂?其中誰的樂境界最高?為什么?請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好好地讀一讀。
3、太守究竟在“樂”什么呢?他的醉翁之意究竟在哪里?請仔細找一找,畫出有關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4、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說一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ㄟ@一環節設計循序漸進的幾個問題,是想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重點語句,深入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挖掘作品的現實意義,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胸懷天下的遠大理想,突破難點,并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提升。)
、、齊聲背誦《醉翁亭記》,把感情融入其中。
、搿⒆鳂I:從內容、語言、抒發的情感、寫作手法等方面,選擇你能把握的角度,比較《岳》《醉》的異同。(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通過比較閱讀,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擴大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電學專題訓練:識圖·畫圖·連圖”。下面我簡要的向大家匯報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電學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初中電學部分包括第十三章電路初探、第十四章歐姆定律、第十五章電功和電熱、第十六章電磁轉換、第十七章電磁波與現代通信。識圖、畫圖、連圖貫穿于整個電學的學習過程,是電學規律應用的前提,是學生學好電學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完電路初探后,對電學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初步掌握了簡單電路的識別、連接和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各種元器件的增多,電路變得較復雜,很多學生在識圖、畫圖和連圖上出現新的障礙,制約了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尤其期中考試中部分學生因此成績不理想,覺得電學難學,影響了學習電學的積極性;谶@一認識,在期中考試后,上一節識圖、連圖、畫圖的專題訓練課,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本節課的目標是會識、會畫較復雜的電路圖;能連接含有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串、并聯電路。重點是識圖、畫圖、連圖方法的歸納和應用,難點是簡化電路及并聯電路分支點的確定。
四、教學策略及方法:
1.利用白板,突破教學難點。本節課利用白板展示問題解決的過程,直觀性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方便,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2.利用白板,提高課堂效率。本節課利用白板方便的拖動復制、照片傳輸、隱藏、記憶貯存等功能,節約了時間,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效率。
本節課以學生操作、反思、總結為主,穿插教師的點撥、引領、提升。
五、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復習引入
屏幕上出示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它們使用的方法及注意點。利用工具提示、隱藏功能,提高復習效率。
引導學生識別簡單電路,重點復習串聯電路中的局部短路現象。利用動畫演示,便于學生理解。
。ǘ┳R圖
1.出示一組較復雜的電路(包括幾種典型的類型),讓學生討論。
2.師生交流識別電路圖的方法。利用圖片、拖動復制等功能,非常直觀地指導學生識別電路,增大了容量,有效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3.歸納得出識別較復雜電路的方法。這里先讓學生歸納,教師補充。
(三)畫圖
1.出示實物圖,讓學生獨立地嘗試畫電路圖,教師巡視指導,并隨時拍下有典型錯誤的電路圖和各種正確的電路圖。
2.全班交流,教師將拍的電路圖從資源管理器中拖進白板,進行討論。這樣利于學生發現錯誤的原因,從而提高課堂達成度。
3.教師重點講解如何正確畫并聯電路圖,通過筆書寫功能,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教師如何確定分支點及器件位置的。
4.歸納畫電路圖的方法。
。ㄋ模┻B圖
1.出示電路圖及實物,讓學生到白板上嘗試連圖,然后讓學生修改和進行評價?芍貜瓦M行。這里利用白板方便的連線功能、橡皮擦功能、拖動復制功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互動的質量。
2.教師提升,講解連接實物圖的注意點。
3.歸納連圖的方法。
。ㄎ澹┬〗Y
展示學習過程中白板保存的內容,尤其是學生的一些錯誤,引導學生去偽存真,掌握識圖、畫圖、連圖的方法及注意點。
由于第一次使用白板,我雖努力嘗試著將白板的一些功能應用到物理教學中,但肯定有許多值得改進和提升的方面,希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看圖作文是借助圖畫對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一種形式,是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手段!缎抡n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學段的寫話要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犊鞓返膬和潯愤@篇看圖寫話,以圖片的形式講述小朋友歡慶六一的情景。另外參考新課標對學低年級說話、寫話的要求,結合本課教學實際,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說話寫話,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對寫話的興趣;
4、激發學生自主表達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有序地觀察圖片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學習興趣深厚,思維活躍,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另外他們生活經歷不豐富,寫話水平偏低,寫出來的內容空洞,寫話后還不會自己檢查修改。因此教學時我先采取談話法,激發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接著,用引導法,幫助學生看圖理解圖意。對于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看圖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能力,但是完全看懂圖意還需要引導。所以我只要引導學生們去看圖,他們就能很快看明白圖意。然后,用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們分小組說說圖上的內容,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并從中感受寫畫的樂趣。最后,要求學生把圖片上的內容寫下來,并加入自己的聯想,訓練他們的寫畫能力。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談話導入——看圖解圖,練習說話——展開想像,拓展內容——看圖寫話。
(一)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六一并不陌生,幼兒園時也過過六一兒童節,因此他們對這節課也比較感興趣.并且讓學生明白六月一日是兒童節的基本常識。
(二)看圖解圖,練習說話
這一環節就是引導學生與老師雙向交流給大家自主表達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我會先讓孩子們把這四幅圖先瀏覽一遍,提出一個問題:
現在每位學生差不多都會對圖片上的內容進行簡單地敘述,但是可能有的語言組織能力差一點兒的學生會表達的還不夠完整、準確。現在可以進行下一個環節,分小組說故事。
把同學們四人一組自由分組,給大家五分鐘至八分鐘的時間自由講故事說內容,看誰的說得得更通順、具體。這個環節不僅體現了新課標中的合作學習,也給大家一個提高自己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并從中體味與伙伴們分享內容的輕松和快樂,還能給寫話能力差的同學一個學習的機會,聽一下別人是怎樣用自己的優美語言來講這個故事的。
(三)展開想像,拓展內容
(四)寫下自己的認識和感想
寫話是在說的基礎上進行的,說好才能寫好,怎樣說的就怎樣寫。現在可以讓學生們寫話,讓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想到加以整理,使它完整、具體、有序地串聯在一起,把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排列起來,這樣寫話的基本思路就清楚了。要求學生寫完整、通順的句子,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少于200字,還要注意寫完后要自己讀一遍,進行修改,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師生雙向交流為主,以引導學生自主表達為輔,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新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為了降低起始階段寫作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注重培養思考、表達能力!币虼,這次看圖寫話訓練中我讓同學們先觀察、思考,再幫助他們分析圖意,然后講練習說話,這樣待他們握筆在手時,學有東西可寫了,從而激發學生對寫話的濃厚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激發每一個孩子的寫作內動力,就能使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使寫話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兒,從而迎來一個收獲的秋天。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模板集錦八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墨梅》參賽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蜜蜂》說課稿模板2篇12-17
《獅子和鹿》說課稿模板12-17
《蜘蛛開店》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變色花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小猴子下山》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