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欣賞:果樹找醫生
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我們選擇《啄木鳥》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案目的:
1、根據故事情節分辨樂曲的結構和強音
2、用動作表現樂曲不同的音樂形象
3、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案準備:
1、歌曲《啄木鳥》
2、故事《果樹找醫生》
3、節奏圖譜一幅
教案過程:
1、故事導入。
老師:果園里的果樹病了,樹葉發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果樹治病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你們猜猜發生了什么事?
啄木鳥醫生經過檢查,發現蘋果樹得了很重的病。
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創設這樣的環境就需要老師多提開放性的問題,盡量一問多答,充分挖掘幼兒的思維能力。在這個問題里,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為什么會讓他們積極地去思考的可能性,并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回答問題。也許孩子會說:請猴子來;也許會說請小兔來;也許會說請啄木鳥來給大樹治病……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答案,只要孩子愿意動腦筋,愿意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就是我要求達到的目的。
2、音樂欣賞
1)幼兒欣賞音樂后,請幼兒說一說聽了音樂后想到了什么?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教師鼓勵幼兒完整的表達,并給予積極的肯定。
2)請孩子們把自己想法用動作表現出來。
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傾聽、模仿和想象能力,幫助孩子對音樂的理解
3、分段欣賞音樂
1)第一段,四句
教師:聽了這首音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啄木鳥醫生來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幼兒:啄木鳥在為果樹檢查身體
教師: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啄木鳥為蘋果樹仔細的檢查出是哪生了病?
總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兒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那就需要老師不僅要博學多才,還要靈活機智了。教育幼兒要富有愛心,并鼓勵他們向啄木鳥學習,并引導孩子模仿啄木鳥為果樹檢查身體。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2)第二段,第1、2、3句中每句三個跳音,第4句一個跳音,表示啄木鳥在捉蟲。
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聽出跳音。
3)欣賞第三段
幼兒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強音。引導孩子找準強音,鼓勵幼兒有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強音。
4、欣賞完整的音樂
引導幼兒了解歌曲的性質了。認識樂曲結構,音樂和故事一樣
5、表演
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如:四個幼兒演果樹,一個幼兒演啄木鳥。
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6、用樂器為樂曲伴奏
組織幼兒進行演奏。如用碰鈴演奏第一段,響板演奏第二段,鈴鼓搖奏演奏第三段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現有打擊樂器的條件,看指揮變化演奏方法,累加樂器種類,逐步豐富演奏效果。
教案總結:
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大班音樂欣賞:果樹找醫生】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6篇01-18
大班音樂欣賞 搖籃曲說課稿11-03
大班表演游戲教案《小蝌蚪找媽媽》01-10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找對稱》含反思01-12
大班美術《連環畫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1-24
大班語言優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找小鴨》09-22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磁鐵找朋友》09-22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找種子》09-22
找呀!找呀!找已經離我遠去的周末!_作文09-03
音樂欣賞鬧元宵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