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小班下冊美術活動《小蝌蚪找媽媽》。下面我從以下九點談談我對本次活動的設計:
一、說教材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基于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動姿態,通過“觀察—想象—創作—欣賞”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這不僅僅體現在美術這一學科中,在其他的學科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說幼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幼兒在初步接觸美術后覺得用一支筆可以畫出很多的東西,很有意思。他們就拿著筆隨意的畫啊畫的,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幼兒理解美術,使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幼兒愛上美術。
三、說教學目標: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體現了本節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依據《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于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3、作品展示,欣賞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快樂。【依據《綱要》中“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在這里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機會,使語言教育滲透在美術活動中。】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像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突出重點的方法: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來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
(2)難點: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突破難點的方法:幼兒通過觀看動畫的方式,了解小蝌蚪的各種動態。
五、說教法:
①“直觀演示法”,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
②“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思考。
③“示范講解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
六、說學法:
1、“討論法”,在觀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2、“操作法”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活動準備:
1、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使幼兒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
2、教具及材料準備:《小蝌蚪找媽媽》的課件和“青蛙媽媽”的大圖片;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八、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程序概述為“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觀察動畫、比較形態→自由討論、大膽想象→自我創作、示范講解→作品展示、互相欣賞”五個部分。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手指歌。意圖是利用幼兒學過的游戲,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課件里出現皺著眉頭的青蛙媽媽,教師提問,幼兒帶著問題看圖。意圖是預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說《小蝌蚪》兒歌,課件里出現找到媽媽的小蝌蚪圖片,青蛙變成高興的表情。意圖是以說兒歌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課件的演示,用來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二)觀看動畫、比較形態
動畫里出現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動的畫面。意圖是用啟發性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三)自由討論、大膽想象
1、幼兒通過觀看動畫,討論小蝌蚪的各種游泳形態。意圖是在幼兒頭腦中形成小蝌蚪游動的初步印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示幼兒要說完整話,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
2、總結小蝌蚪游動姿態,幼兒想象小蝌蚪的`畫法。意圖是在觀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創作、示范講解
1、把操作材料都利用起來,請幼兒變出可愛的小蝌蚪。意圖是主要依據于《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2、幼兒探索畫法,教師示范講解。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后,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后,再來解決這節課的難點。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重點指出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意圖是避免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
3、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請幼兒再次作畫,同時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意圖是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情景環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體驗創作的樂趣。
請作完畫的小朋友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干凈。意圖是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就蘊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五)作品展示、互相欣賞
課件里出現小蝌蚪找到媽媽在圖片,為幼兒創設情景。出示青蛙媽媽的大圖,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圖上。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師生同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意圖是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機會。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游戲,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九、活動延伸:
充分利用這次繪畫活動師生共同布置“小蝌蚪找媽媽”的主題墻面,學故事、唱歌曲,學做“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游戲。請幼兒繼續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關資料,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
【幼兒園說課稿:《小蝌蚪找媽媽》】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1-25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5篇)11-21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5篇)11-25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15篇11-04
小蝌蚪找媽媽說課稿匯編15篇11-25
“小蝌蚪”找媽媽作文12-19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1-21
媽媽找小蝌蚪童話作文01-11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原文05-26
有關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課件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