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籃球原地雙手胸前反彈傳球說課
一、課的設想:
本課的教學設計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和逆向思維教學模式。
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同時也特別強調(diào)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
在使用器材方面更是靈活多變。
二、教學內(nèi)容:
1)游戲:拼圖和車來車往
2)學習原地雙手胸前反彈傳球
三、教材分析:
游戲—拼圖:學生利用呼啦圈和人體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展現(xiàn)自我個性的機會。
游戲—車來車往:交通事故是青少年意外死亡主要因素之一,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不再由家長接送,他們面臨這個可怕威脅。
原地雙手胸前反彈傳球是籃球運動中傳接球組成部分,用于籃球初步教學是比較合理(很多人認為投籃),有利激發(fā)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
四、學情分析:
學生是非常活潑可愛,想象力豐富,學習新知識興趣很高,但保持興趣時間比較短,而且上課時注意力容易分散。
本課采用了情景教學模式和逆向教學模式,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延長學生有意識的注意力,合理教學切入點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為今后教學做好準備。
五、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關注奧運;珍惜生命,安全第一。
2、技能目標:學習原地雙手胸前反彈傳球技術,激發(fā)運動興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六、本課的重、難點確定:
重點:反彈傳球—準確的手型;
依據(jù):球的合力是通過手臂手腕和手指撥球的`力量傳出,所以準確的手型是重點。解決方法:直觀示范和個別糾正
難點:反彈傳球—準確的擊地點
依據(jù):球彈起的高度在接球人的腹部時,應該是比較容易接,所以擊地點應該比較靠近接球人,差不多是距接球人1/3的地方。這個擊地點的準確應該是比較難。解決方法:使用標志物(呼啦圈)
七、教學過程
(一)引起注意階段;
1、課堂常規(guī)(2’)
2、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目標及要求
(二)體驗教育階段;
1、游戲(8’):“拼圖”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發(fā)揮想象力,敢于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個性。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奧運,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為國爭光,同時認識奧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同時達到熱身效果。
2、游戲—車來車往(9’)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游戲可以再來,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安全第一。
(1)滾呼啦圈練習(呼啦圈為車),為游戲做準備
(2)情景1:槽糕的交通情況,沒有交通警察
交通事故:人與車、車與車
(3)情景2:良好的交通情況,教師當交通警察
交通警察統(tǒng)一指揮
(三)接受新知識階段;
1、原地雙手胸前反彈傳球比賽(6’)
(1)自然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
(2)3分鐘內(nèi)進球個數(shù)多者為勝(女生少5個),進球最少的小組做深蹲10次
2、評價比賽情況,提出存在問題,師生討論并解決(5’)
(1)表揚優(yōu)勝小組,
(2)提出問題:怎樣反彈傳球更容易進球?
(3)演示不同擊地點的反彈球
(4)師生一致認為在距離傳球者2/3處較為合理
3、糾正存在問題,再練習提高技術,再比賽(10’)
(1)組織練習,糾正存在問題,個別指導
(2)學生明白擊地點,并在該點放個小呼啦圈為標志再練習
(3)自然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3分鐘內(nèi)進球個數(shù)多者為勝(女生少5個),進球最少的小組沿籃球場地跑1圈
(四)恢復整理階段;
1、伸展放松操(3’)
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對本課進行小結,布置收回器材(2’)
八、場地器材:
1、場地器材:2個籃球場;20個籃球,24個呼啦圈
九、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最高心率為160次/分;
運動密度約為40%,運動負荷為中等。
【水平三籃球原地雙手胸前反彈傳球說課】相關文章:
排球正面雙手傳球說課稿11-12
正面雙手傳球技術說課稿11-07
水平二跳繩說課11-12
水平三蹲踞式起跑說課11-12
水平四耐力跑說課11-25
小學體育水平2課前說課 前滾翻課前說課11-11
小學二年級傳球接力、迎面接力跑說課12-08
說“屏”說課11-12
除三害說課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