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力在哪里》說課稿

時間:2022-07-14 13:10:4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下《力在哪里》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力在哪里》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下《力在哪里》說課稿

  一.說教材:

  《力在哪里》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課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力的經驗為基礎,指導他們進一步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突出“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和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以及“力有大小和方向”兩個基本要素。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從學生活動入手,通過體驗活動將學生對力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本課在本單元起著重要的統領作用又可為本單元其它課的深入研究做好了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搜集生活中的實例,感受力無處不在;

  2.通過活動發現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和形狀。

  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出生活中存在的力;知道力對物體運動狀態和物體形狀的影響

  2.會使用彈簧秤測量力的大小。

  3.(由于本節課活動比較多,希望同學們在活動中有所感悟,所以情感目標定為:體驗科學活動中的樂趣,喜歡合作與交流。

  三.說重點難點:

  由于力是無形的,我們只能從力作用到物體上的效果來認識力,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抽象,難理解,所以我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對物體的影響做為本課的重點;彈簧秤對學生來說很陌生,學習正確使用彈簧秤作為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

  “活動——點撥式”教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思路: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首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各式各樣的力,引出什么是力的話題。然后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進行體驗、感知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過活動學生發現: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狀態。最后,通過游戲“掰手腕”認識力有大小,通過親自操作讓學生會使用彈簧秤測量力的大小。最后進行課堂總結,拓展延伸。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首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問題。然后提問:剛才同學們都談到了“力”,力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找找吧。”引入課題。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的的欲望,為進一步發現力的科學規律做好鋪墊。)

  二、尋找力,體驗力的普遍存在。

  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給學生提供進行充分科學實踐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習的能力。

  導入課題后,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尋找力,進而使學生感受到力是無形的,力無處不在。之后,提問:力看不見,摸不著,你是怎么知道它是存在的呢?學生很難說出正確答案。隨后我進行引導:握緊拳頭,你感受到力了嗎?拉動盒子,你看到盒子移動了嗎?通過引導,學生很容易理解雖然力是無形的,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和體驗到力作用于物體時所產生的效果。下面我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進行體驗,以期學生對力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體驗力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在這個活動中,我從實驗目的,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的填寫,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等方面對學生實驗常規提出要求,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再動手實驗之前,先讓學生思考怎樣使小球動起來?動得快點或停下來,或者讓它拐彎呢?再讓學生動手實踐。在玩的過程中尋找規律,作好記錄。本課時初始課,為了激發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力的知識的欲望,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去表達。口語化的語言表達簡潔明了,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歸納、整理等科學的方法。學生對于抽象的力難以理解,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能直觀地認識到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最后再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力影響運動狀態的事例,達到強化認識的作用。

  四、體驗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

  這一塊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并且在本單元《物體形狀改變以后》一課中還會深入講解。所以我的處理是讓三位同學來演示,其它同學仔細觀察,看看用力之后橡皮筋,彈簧、氣球和海綿發生了什么變化。進而得出力改變物體形狀的結論。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五、認識力的大小

  通過前面的體驗,同學們對力已經不陌生了,在此加入力量游戲----“掰手腕”。既可以讓大家放松一下,還為下一環節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當問到“你和他的力氣相差多少時,學生回答不出來,自然的過渡到對彈簧秤的學習。在學習使用彈簧秤時,先請全班學生觀察彈簧秤的整體結構,然后示范講授如何正確的使用。這樣指導了學生拿到科學儀器時先看整體構造,再研究如何使用。最后學生分組練習測量,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學習測量。達到會正確使用彈簧秤的目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最后進行總結,今天我們通過觀察和實際體驗,還真的發現了力不少的秘密呢!其實,力還有許多秘密,下一節我們繼續研究吧。

  六、教學反思:

  1、注重科學實驗中良好習慣的培養。科學課需要學生有大膽實踐、嚴謹認真的態度,所以在探究活動時我適時給學生滲透探究實驗的注意事項,如大膽猜測,做好記錄,仔細觀察、勤于思考等。目的是培養孩子們在探究中思考,思考中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2、注重教師的示范和指導。在本課的教學中,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的指導也很到位。如,在學習使用彈簧秤時,先請全班學生觀察彈簧秤的整體結構,然后示范講授如何正確的使用。這樣指導了學生拿到科學儀器時先看整體構造,再研究如何使用。又如,在“體驗一”中,我指導同學們記錄實驗中方法和自己的發現。這些指導都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必須的,是更好的動手做科學的前提保證。從課堂教學的過程來看,學生的研究非常有成效,在活動中表現了他們應有的創新性,學生的活動非常投入。

  3、充分聯系實際。在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力的經驗與體驗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具有引導性、啟發性的問題和游戲,使學生對力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也意識到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本節教學中的不足: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板書的設計不是很理想。教學方式上也略先單一,實驗結果的交流匯報方面時間分配不足,有種匆匆收尾的感覺。另外,語言不夠準確、流暢,在日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提高對課堂的控制能力。

【四年級下《力在哪里》說課稿】相關文章:

《力在哪里》說課稿04-13

《力在哪里》的說課稿04-29

力在哪里說課稿11-02

《力在哪里》的說課稿范文10-03

科學《力在哪里》說課稿范文03-14

四年級科學《力在哪里》說課稿11-17

四年級科學《力在哪里》說課稿08-29

《力在哪里》的說課稿(通用4篇)10-03

力在哪里課件03-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激情小视频在线看 | 午夜两性免费福利小视频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青青国产只有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