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

時間:2022-07-19 19:45:0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來自美麗的杜鵑之鄉麻城,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把信息收集起來。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首先,我來說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把信息收集起來》是《信息技術》第四冊網絡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前面,學生對網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經掌握了瀏覽器的打開,網址的輸入,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各類信息等基本操作,(根據單元預期目標,爭做小導游,介紹麻城,學會如何把網絡中有關麻城杜鵑的圖片和文字進行下載和保存),本課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也為以后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整理奠定了操作技能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教學目標,點擊出示。)

  1、掌握圖片和文字下載與保存的操作方法,提高學生在網上獲取信息、保存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能力。

  2、以家鄉發展紅色旅游,學校招聘小導游為主線,采用任務驅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在完成一個個具體任務的過程中學會下載網上信息的方法。

  3、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與人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直接說)重難點(是):圖片、文字下載與保存的方法。

  三、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運用的教法有:)

  1、任務驅動

  2、協作學習

  3、分層教學

  4、賞識教育

  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經歷由自學到嘗試到創新的過程。

  (接下來我來說說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這堂課我是按以下四個教學環節進行的:

  (第一個環節)

  (一)杜鵑激趣,明確任務

  (播放視頻)

  一段《麻城杜鵑花》的視頻,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同學,于是我抓住契機,激情滿懷地說:“同學們,這就是家鄉的紅杜鵑!每年4月底五月初,漫山遍野的紅杜鵑欣然開放,如霞似火,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為了發展紅色旅游,學校正在舉行“爭當小導游”的活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導游,必須對家鄉有更多更具體的了解。這節課我們就從杜鵑入手,通過網上查閱相關的圖片、文字,把它們下載并保存下來。

  (這樣的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家鄉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地情形下主動地明確了接受了任務。)

  (第二個環節)

  (二)走進杜鵑,探索新知

  (首先,我出示第一個任務)

  1、任務一:杜鵑圖片的下載與保存

  為了完成新知,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下幾個步驟:

  (1)自學課本123—124頁的內容,明確圖片下載的方法。

  (2)(自學完成后,就進行交流)交流自學情況。通過學生的交流,發現只有一部分的學生對圖片的下載與保存有所了解。(于是)

  (3)演示操作過程。我在電腦演示了下載與保存圖片的操作過程,因為學生的學,離不開老師的導,特別是新的知識點。

  (4)自由探索。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用。因此我將他們分成四人小組,自己動手收集麻城杜鵑圖片,并保存到E盤“魅力麻城”文件夾中。

  (同學們明白了學習任務以后,就迫不急待地行動起來)

  (5)展示杜鵑的圖片資料。

  我們四人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很快地收集到了許多圖片,在進行(共享)展示時,同學們爭先恐后,生怕自己小組比別人慢,比別人差。這時我發現,展示的圖片,內容豐富,品種多樣,我覺得這是培養學生分類整理資料能力的契機。于是我馬上號召各小組將圖片分類整理,待會兒展示。

  (6)分類整理文件夾,展示作品

  我們在進行第二次展示時,有的同學按花色來分,有的按品種分,有的按花茂盛與否來分,還有的同學說最好按品質分,因為杜鵑文化及麻城的靈魂文化。更古至今,象征源遠流長;扎根山崖,體現頑強不屈;火紅一片,象征紅色精神與熱情奔放……(隨即播放與之相配的視頻)

  (7)小拓展:

  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求異思維及善于發現問題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展示結束后,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課件):在下載與保存圖片的過程中,你發現了還可以怎樣保存圖片?通過交流,我發現原來他們還知道了一些保存圖片的方法,并且還做了演示呢。

  (本環節,通過學、說、演、練、展示、拓展。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下一步)任務二:關于杜鵑的文字的下載與保存

  有了圖片下載與保存的基礎,文字的下載與保存就不難了。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通過小組自學,發現問題,互幫互助,以達到掌握新知的目的。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既學會掌握操作技巧,又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學間的相互指導,質疑解疑,既培養協作精神,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探索實踐,鞏固新知

  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學以致用,我又設計了第三個環節——探索實踐,鞏固新知。

  (第一步)1、出示任務整理自己的信息,準備小導游競選。

  要求可以小組合作完成,介紹時要有文字資料、圖片資料,也可以是圖文并茂的作品或其他的演示形式。

  (第二步)2、合作探究準備匯報

  學生動手操作,我適時對學生做一些插入音樂,調節圖片的大小等技術方面的指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更利于學生的發展。

  (第三步)3、小導游風采展示

  我們在全班進行了“小導游竟選”,還評出了“最佳小導游”和“優秀導游小組”。(簡單展示交流錄像)。

  4、我的作品展

  課后我將他們的作業整理在一起,保存在一個文件夾里,留給下次上課時看,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此來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交流中學習,在展示中提高,這是我的教育追求。本環節既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悅,再次激發了熱愛家鄉的情感。)

  (第四個環節)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在這節課中,學生學會了文字圖片下載與保存的方法,學會了分類,初步具備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了解了家鄉的杜鵑文化。

  但是網絡是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寶庫,其他的網絡信息該怎樣下載呢?當一個網絡中的內容限制了訪問權限該怎么辦呢?這些又將是我們今后探索的主題。

  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比較有收獲的是:

  1、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將下載與保存動物圖片及沒有主題的文字改為圍繞“了解家鄉的紅杜鵑,爭做一個小導游”這一主題進行,這樣讓學生既掌握了信息技術課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又了解了家鄉的特色文化——紅杜鵑。

  2、注重了學科間的整合,在教學中,把動手操作、口頭表達與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3、課堂中始終滲透信息技術與家鄉文化相融合的教學理念。

  遺憾的是,在課堂中,師生間的交流不是很充分,評價語言比較單一;另外,在學生對網絡上其他知識很感興趣時候,為了在40分鐘內完成本課的教學,沒有進一步加以引導。今后,我將和大家一起,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致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杜鵑花開,漫山如霞,花色之美,天下一絕。麻城,一塊神奇美麗的地方,熱情好客的麻城老鄉正等著你們去做客呢!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相關文章:

《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05-09

《把信息收集起來》說課稿11-26

數據的收集說課稿02-17

《數據的收集》說課稿01-03

《讓幻燈片動起來》初中信息說課稿02-13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說課稿12-31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舉例說課稿02-19

數據收集整理說課稿02-24

大班早期閱讀《收集》說課稿07-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人妖另类激情综合 |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香蕉啪视频在线看视频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