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捉迷藏》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捉迷藏》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活動來源
我們鼓勵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很樂意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常會請孩子把“水杯放在盆子里”“毛巾掛在架子上”“椅子放在桌子下”,這些簡單的生活活動蘊含了大量的數學知識,有較多的方位詞出現,比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旁邊等,盡管3歲左右的孩子語言處于迅猛發展時期,但他們對方位詞的理解,掌握,運用還有一定的困難,孩子的能力和需要出現了矛盾,為了順應孩子發展的需要,我創設了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即幫貓媽媽找小貓的情景表演,讓孩子初步積累有關方位的經驗,使幼兒在助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激發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幼兒情況分析
小E班的孩子是本期才入園的新生,他們對幼兒園生活才剛剛適應,還沒有形成主動學習,主動參與活動的習慣和意識,但他們還處于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的狀態,新奇有趣的事情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并會在關注了一段時間后主動參與活動,《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最好的,也是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孩子在游戲中不但有學習,也有快樂,《綱要》同時還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者,活動內容必須是與幼兒興趣及接受能力相吻合的,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因此,我將數學知識與孩子的生活經驗與發展需要,游戲活動融合在一起,創設了《捉迷藏》的游戲活動
情景,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而又生活化,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孩子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情感
三、活動目標的思考
雖然,孩子還很小,但他已經是一個小小的社會人,根據幼兒現在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為了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感覺統合能力,以適應中班,大班,小學和將來生活的需要,為孩子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特預設了以三個活動目標:
1、通過設置情景與游戲,讓幼兒理解方位詞的含義,初步運用方位詞,激發孩子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與思考,創造性地進行游戲活動
3、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感受幫助人別人的快樂活動重點:理解并運用方位詞,說出小貓所在位置突破重點的方法是:創設“貓媽媽找小貓”的情景,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貓媽媽生動的表演和不斷提問,讓幼兒尋找小貓所在的位置,理解方位詞,構建有趣的師生互動,以達到解決重點的目的
活動難點:能創造性的進行游戲活動
突破難點的方法是: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鼓勵幼兒進行大膽嘗試,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啟發思考,從而使游戲活動富有創造性
四、教具,學具的思考
三歲左右的孩子對事物,詞語,動作的理解帶有明顯的直覺行動的'特點,只有讓孩子的身體與學習內容結合起來,讓孩子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思維有了憑借物,幼兒孩子的思維才能理解學習內容,只有當孩子也扮演某個角色,孩子才能主動參與活動,才能使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因此,我為孩子的活動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創設生動的生活情景,讓幼兒感知方位詞的含義,初步積累方位經驗
2、物資準備:多媒體投影儀,活動圖片,貓媽媽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圍裙一跳,籃子一個
五、教法的思考
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
1、情景表演法,創設了生動的情景表演,感染了孩子,激發孩子幫助貓媽媽找小貓的愿望,使孩子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課件演示法,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觀察,直觀的感受到小貓的藏身之處,助于孩子理解方位詞的含義,
3、引導發現法,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幼兒體驗發現的成功感,
4、啟發提問法,給孩子常見的物品,引導孩子思考,怎樣利用這些物品進行游戲,形成幼兒學習數學時最珍貴的“創造性思考”
在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數學領域理解方位詞的含義與社會領域培養孩子樂于助人的品質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找到小貓后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又將語言領域培養幼兒大膽表述,提高幼兒說話能力的目標滲透在其中活動的層次分明自然,重點難點分析準確,每一環節都層層遞進,即由創設情景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理解方位詞,幼兒親自參與游戲體驗,用方位詞表達,到創造性地進行游戲,活動層層深入
六、學法的思考
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老師作為引導者和支持者,引導幼兒觀察,思考,體驗方位詞的含義,給幼兒充分自由的空間去體驗,去實踐
七、教學程序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當門外想起了急促的敲門聲時,老師打開門,貓媽媽端著一個空搖籃走進教室。焦急的詢問并請求幫助,“崔老師,剛才,我的小貓在搖籃里睡覺,我就出去買菜了,可回來后小貓就不見了,我看不見他們,好擔心,好著急哦!請您幫我找到我的小貓吧!
這個環節創設的情景生動形象,很有感染力,能很強地激發幼兒幫助貓媽媽尋找小貓的愿望,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觀察課件,繼續設置情景,以觀察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方位詞
老師:“貓媽媽別著急,我們小E班的小朋友都會幫助你的”“他們會不會是藏在房間的什么地方呢?”“誰的小眼睛最能干,能發現小貓藏在哪里?”
貓媽媽焦急地逐一向幼兒問道:我的紅色小貓在哪里?黃色小貓在哪里?藍色小貓在哪里?白色小貓在哪里?黑色小貓在那里?
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有序地觀察畫面,通過發現小貓的部分身體,找到小貓,引導幼兒觀察小貓是藏在哪里的?提問“這只小貓藏在哪里”,幼兒運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前面,后面,旁邊等方位詞回答,還請部分孩子將找到的小貓送到貓媽媽的搖籃里,貓媽媽謝謝小朋友幫助,這個環節通過課件形象地將小貓所在的位置展現在孩子的面前,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貓的藏身之處,孩子能很直觀地理解方位詞,由貓媽媽提出找哪只小貓,使觀察活動變得有序,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通過孩子們拿出小貓圖片,得到貓媽媽的夸獎,更能激發了每一位孩子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一環節為幼兒初步積累了方位經驗,為下一環節的順利進行打好了基礎
3、游戲活動:捉迷藏
送走貓媽媽后,老師:貓媽媽找到小貓很高興,你們也愿意當小貓,我來當貓媽媽做捉迷藏的游戲嗎?
1)引導孩子觀察教室里都有什么物品可以讓小貓藏身
2)老師和幼兒戴上頭飾,進行游戲,當貓媽媽找到小貓后要告訴媽媽自己藏在什么地方,老師注意傾聽幼兒使用的方位詞是否正確,并及時引導與糾正這個環節是讓幼兒通過游戲形式增進對方位詞的理解與運用,進一步鞏固獲得的有關方位的經驗,通過參與游戲,使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高漲,為創造性的進行游戲活動打好基礎
4、創造性地進行《捉迷藏》的游戲
教師啟發幼兒除了在教室里做游戲,還可以藏在那里做游戲,當媽媽找到小貓后,告訴媽媽藏在什么地方這個環節不僅鞏固了對方位詞的理解與運用,使幼兒的經驗得以提升和擴展,還使幼兒學習數學達到最珍貴的心靈結構的思考行為,即“創造性思考”,這將會影響幼兒日后學習各種知識的方法與態度,也會影響幼兒學習知識后展現出來的能力表現,游戲具有創造性,更讓孩子感受到創造的快樂
5、結束部分
老師:孩子們,我們玩了這么長時間了,到了該解便的時間了,每一位小貓都要跟著媽媽到廁所去解便,才不會把臭臭的大便,小便拉在褲子上哦!這個環節滲透了健康領域的意識,使孩子養成定時解便得習慣,
八、活動建議:
在區角中可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擺放位置,并嘗試用方位詞描述
在區角中活動,使幼兒獲得的經驗的一鞏固和遷移
【小班數學《捉迷藏》說課稿】相關文章:
捉迷藏小班說課稿07-07
小班游戲《捉迷藏》說課稿07-28
小班游戲捉迷藏說課稿01-20
捉迷藏小班游戲說課稿01-20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捉迷藏07-16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捉迷藏》01-06
《捉迷藏》幼兒園小班說課稿01-26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捉迷藏06-29
幼兒園小班《捉迷藏》優秀說課稿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