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的說說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幸福定格》。
影片里是八對夫妻的日常對話,他們說出了平時沒有說出口的,對婚姻中的不滿和感激、妥協和甜蜜。
“我很介意逛夜市的時候你自己走在前面”
“我覺得結婚不好玩”
“其實我根本就不想生小孩”
其中,一對當大學老師的夫妻,有一次她先生在她面前大發脾氣,把椅子都摔壞了,她沒有說什么。
因為,她先生不會對別人這樣,也不會把這種情緒發泄在別的地方。
這代表先生在向她求助,當他的情緒無處可去的時候,只有對她這樣子才會好。
她覺得,跟丈夫在一起時可以交流,這種交流不同于閨蜜之間的瑣碎,而是對方懂得你。
她對丈夫的心動瞬間是他在約會完送她回去的路上,背誦英文詩給她聽,讓自己相信找到了靈魂的伴侶。
她說,“我就是決定跟著你一輩子,不管你怎么樣,我都有另外一種看待你的眼光,而不會用一種忽視的眼光。
你生氣,你發怒,你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
這是屬于夫妻的默契,也是屬于夫妻的理解。
結婚時,劉若英對老公鐘石說:
“我絕不會在家里做全職太太,照常唱歌、演戲、寫作,哪樣也不耽誤。”
鐘石笑著回答:“就因為你這么豐富有趣,我才娶你。”
除此之外,他們夫妻兩個還“分居”。
家里相隔最遠的兩個房間,是他們彼此的書房,每天都會有固定的時間留給自己,或閱讀或寫作,理解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體面地互不打擾。
表面上看,他們好像不夠恩愛,其實他們愛對方愛得最透徹也更聰明,也因此成了有名的模范夫妻。
“但凡長久的愛情,不是時刻纏繞,而是聽得懂,看得見,退得出。”
愛情從不講理,但婚姻需要理解。
婚姻時間越長,對彼此越習慣,就越容易忽視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感情于是漸漸淡漠下來。
所以,婚姻中,夫妻雙方的坦誠溝通非常重要。
影片中,另外一個妻子問丈夫:“你每天和我講話有超過1小時嗎?”
丈夫說:“你都是一直對著手機,你也不會對著我講話啊。”
兩個人談話內容越來越實際,時間也越來越短。
過日子的時候,話會變少,和另一半生活更是如此,但是人心不可知,溝通從來都不能停止。
愛,可能是來自接觸,可能是來自陪伴,但更可能是來自真正的對話。
我覺得每天和另一半聊天,理解彼此的心思,比每天說愛你還重要。
愛情不怕相互折磨,只怕你沉默。
前幾天,我跟朋友一起吃飯。
有朋友說,以后我們要多聚聚,不然自己在家悶死了。
另一個朋友一臉懷疑:“我們這單身的還沒說什么呢,你這種有老公的還說悶。”
她說:“我最近跟他越來越沒話說了。”
我問:“怎么回事,你們當時不是愛的要死要活?”
她說,當時是,但現在兩個人每天就說那么幾句:吃飯了,我先睡了,這個你吃嗎。
開始她每天下班就跟她老公說話,但她老公都說工作很累回來不想說話了。
后來,回到家他玩電腦她玩手機,可以一整晚不說一句話,簡直是把對方當作屋里的擺設。
看到有意思的事,第一時間想到要分享的是閨蜜。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做的是自己解決。
她說,當初,愛情來了,她覺得是幸福的開始;婚姻來了,是幸福的延續。
但是,婚姻生活的幸福,卻不知道去了哪里。
結婚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我每天都能收到很多類似的讀者留言,多是抱怨婚后生活的不如意。
但有趣的是,往往聊不了兩句,她們就自行消化了:
“到點做飯了,我老公快回來了,謝謝大叔。”
“叔,先不聊了,我下班接兒子放學去。”
婚姻真的很難,可要真讓她們狠心放下、灑脫得為自己活一場,更難。
柴米油鹽里,勺子碰筷子是尋常,如果眼睛只盯著背光的那面,永遠也不會幸福。
婚姻里,除了愛,還有應該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那是從“我”變成“我們”,每個人都要上的課。
而相愛、不輕易分開,就是結婚最重要的意義。
【崩潰的說說】相關文章:
崩潰絕望的說說04-14
心累崩潰的說說06-30
內心崩潰的說說心情04-11
失望崩潰的說說心情04-23
失望崩潰心情的說說04-21
最新崩潰絕望的說說10-21
傷心崩潰的非主流說說04-11
形容內心快要崩潰的說說05-04
心累了快要崩潰的說說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