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09 20:41:2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4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重難點)

  2、通過數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鋪地磚”;幼兒用材料:學具“鋪地磚”、操作單頁5-20。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PPT,提問。)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師:那你們想不想像這些工人師傅一樣,設計建造出美麗的圖案?(想)那我先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多大的本領。

  2、教師出示4塊地墊。

  師:用4塊地墊鋪地板,可以有幾種鋪法?

  教師先后請幾名幼兒上前鋪一鋪,鼓勵幼兒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將不同的鋪法記錄在黑板上。

  3、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這些鋪好的地板一樣大嗎?為什么?

  4、交流小結,得出結論:

  雖然拼出的形狀不一樣、擺放的位置也不一樣,但都是用相同的4塊地墊鋪成的,說明它們一樣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條小路,提出問題。

  師: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2、驗證結果。

  ⑴、引導幼兒將學具中的小正方形鋪在小路上,通過點數小正方形的個數,比較小路面積的大小。

  師:我們將小正方形分別、依次鋪在3小路上看看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

  ⑵、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3條小路一樣大嗎?為什么?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觀點。

  ⑶、交流小結:

  遇到眼睛無法判斷的圖形,我們可以利用形狀相同的小圖形,如小正方形去測量大圖形的大小;3條小路都用了6個小正方形,說明它們一樣大。

  3、請幼兒用學具中的小長方形測量、比較小路的大小。

  師:我們再用小長方形依次鋪在這3小路上,比比3條小路的面積還一樣大嗎?

  (將小長方形擺放在3條小路上,進一步感知小長方形數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戲。

  1、請幼兒完成操作單頁第一頁“變魔術”的活動。

  2、游戲:拼圖形。

  請幼兒用學具中同樣數量的小三角形拼擺圖形,與同伴比較拼出的圖形的大小,感知面積的守恒。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地進行等分活動,探索圖形等分的多種方法,知道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2、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并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發言。

  3、能從生活和操作中感受事物等分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準備:

  1、一根綢帶、各種圖形的紙、記錄紙

  2、勾線筆、圖形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一根綢帶。提問:一根綢帶怎樣扎到兩個小辮子上呢?

  2、幼兒討論。

  3、幼兒邊講解邊演示,老師協助。

  二、動手操作,探索圖形二等分的方法

  1、為幼兒提供圓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小結: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

  4、討論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⑴請幼兒把等分部分與原來的材料比較,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⑵小結: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兩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三、再次操作,探索同一圖形二等分的多種方法

  1、為幼兒提供多種圖形,引導幼兒想辦法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小結:愛心形,三角形分成兩份是從中間分開.正方形可以從中間折,對角線折分成兩份,長方形可以從中間橫、豎折,也可以對角折來分成兩份。

  四、游戲活動:按等分標志分類

  1、玩法:把物體按可以二等分的和不是二等分的分類,各貼到相應的地方。

  2、教師小結

  五、延伸活動,了解生活中物體二等分的有趣現象。

  1、教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二等分的東西?”

  2、看生活中的物體二等分的有趣現象進行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標記和數字記錄班級物品的數量。

  2、主動收拾班級的玩具等。

  活動準備:

  準備統計表、筆,幼兒學習包《我們的.班級》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

  引導幼兒觀察班級的物品、玩具等環境。

  2、統計物品

  統計物品及玩具的數量,并用數字記錄在統計表上。

  3、歸類物品

  引導幼兒思考怎么合理的歸類擺放物品。

  4、引導幼兒將這些物品用圖形畫出來。

  5、教師講解點評幼兒的統計歸類。

  活動延伸:將統計表放在數學區里讓幼兒用統計歸類的方法進行其他事物的統計歸類,并記錄在統計表上。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球體、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特征。

  2、能嘗試按圖紙制作立體紙盒。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球體、圓柱體積木、長方體,易拉罐、乒乓球等實物若干。

  2、自制圖形紙若干、剪刀、膠帶、漿糊等。

  活動過程

  1、觀察比較球體與圓柱體,感知圖形的特征。

  (1)出示球體與圓柱體。讓幼兒通過滾動實驗,感知兩個形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很有趣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呢?有誰認識嗎?它們有什么地方一樣,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2)師小結:不管從哪邊看,球體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叫球體。看起來像柱子,從上向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并且兩個圓一樣大,叫圓柱體。

  (3)進行游戲:看誰找得對。

  請幼兒找一找老師提供的物體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的。

  師: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球體和圓柱體,找到后請你大聲說出這個物體是球體還是圓柱體。

  2、認識長方體,并嘗試根據圖紙制作禮物盒。

  (1)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造圖,引導幼兒發現折痕。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么它是怎么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么?

  (2)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體紙盒。

  3、根據圖形紙,自己制作長方形紙盒。

  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這些圖形紙制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

  4、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并裝禮物。

  反思:

  這是一節讓幼兒感知球體、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特征的活動。這個活動很有新意,讓孩子在實踐中去感受和理解,通過自己動手去嘗試、探索,他們更容易了解其特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活動氣氛非常活躍。

  剛開始的觀察球體和圓柱體,引導他們自主發現圖形的特征!還請幼兒親自做實驗,充分感知圖形的特征!之后,教師請幼兒在給出的圖形中找出球體、圓柱體,進一步的鞏固圖形特征!

  幼兒對長方體的構造很感興趣,對做禮物盒很感興趣,在引導幼兒做紙盒前,可以先示范下,孩子制作禮盒的過程中就會不易出錯。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4篇】相關文章: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四篇05-08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左右04-24

抽獎游戲大班數學教案04-29

大班數學教案三篇05-08

大班數學教案(15篇)04-15

大班數學教案數字真有趣04-24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釣魚04-24

大班數學教案逛超市教案04-25

大班數學教案釣魚真有趣04-24

大班和9做游戲數學教案04-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亚洲精选AⅤ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原创国产中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