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復的規律排序。
2.通過游戲活動,探索發現簡單的排序規律,發展邏輯性思維能力。
3.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復的規律排序。
活動準備
1.教具:一串紅綠彩燈,兩種星星按規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半范例板與填空范例板,兩種大小不同的水果按規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兩種圖形按規律排列的全范例板。
2.學具:“小星星”,《操作冊》第1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紅綠燈。幼兒模仿司機,在線上開車。教師念兒歌《紅綠燈》(附后),當說“紅燈亮”時,幼兒在線上蹲下;當說“綠燈亮”時,幼兒繼續開。
2.集體活動
(1)教師出示水果全范例板,引導幼兒了解水果是按大小間隔規律排列的。
(2)教師出示彩燈,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發現這些彩燈是按紅綠間隔規律排列的。
(3)教師拿出用學具“小星星”排列的三種范例板,讓幼兒根據范例板上的提示,嘗試自己用“小星星”的學具照樣子排列。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發現規律。出示兩種圖形的全范例板,讓幼兒發現這些圖形是按方的、圓的間隔規律排列的。
第二組:完成《操作冊》第1冊第7頁的活動。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多、少、一樣多。
2、發展幼兒初步的觀察力和比較能力,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重點: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難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和水果若干。
2、雪花片和圖形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娃娃,引導幼兒說小動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動物少,水果和小動物一樣多。
教師:今天呀,我們班里來了一些小客人呢?小朋友們知道是誰來了我們班做客嗎?
1、出示布娃娃。
教師:哦,原來呀是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和它們問好吧!
教師:有客人來啦,我們要怎么招待它呀?
2、引導幼兒說小動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動物少。
教師:老師這里呀準備了一些水果,一只動物吃一個水果,現在我請小朋友來給小動物發水果吧!(水果比動物少一個,請小朋友的時候請到和小動物的數量一樣多來)
教師:誒?xxx你怎么沒有拿到水果給小動物吃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動物少)。
教師:哦,原來呀小動物比水果多,水果比小動物少,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3、引導幼兒說出水果和小動物一樣多。
教師:沒關系,老師再找找,看看還有沒有水果了?(教師在拿出一個水果,引導幼兒說出水果和小動物一樣多)
教師:現在每一只小動物都有一個水果,現在水果和小動物一樣多啦!我們一起來說說吧!
二、分組操作:讓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現在小朋友看看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呀?(把幼兒分成了三個組,一組的雪花片比圖形卡片少,一組的雪花片比圖形卡片多,一組的雪花片和圖形卡片一樣多)。
三、評價幼兒的操作,一道幼兒說出自己的操作結果(雪花片比圖形卡片少,圖形卡片比雪花片多;雪花片比圖形卡片多,圖形卡片比雪花片少;雪花片和圖形卡片一樣多)。
四、結束部分:讓有收拾操作材料。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律及發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其結果是限制了兒童思維的發展。這次學習序數1-10,我首先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通過買東西的游戲情景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活動,當他們從不同顏色的貨架格子里買到了所需的物品后,就請幼兒根據格子的顏色特征猜一猜他們是從第幾個格格子里買到的物品,而從不同方向數會得出不同的結果,當大家發生爭論時我就引導幼兒思考,使幼兒在尋找原因的過程中靈活地掌握序數知識,培養幼兒思維的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2.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序數1到10的數字。
2.引導幼兒以角色的身份參與購物。
活動準備
超市小貨架。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創設超市小貨架的教育環境,引導幼兒以角色的身份參與購物。
師:今天,我們來玩超市游戲,你們想買一些什么東西?
幼:自由討論準備買一些什么東西。
幼兒參與活動。
2.請個別幼兒告訴大家在什么顏色的格子里買到貨物,并請其他幼兒猜一猜他是在第幾個格格子里買到的東西。
幼1:我在紅顏色的格子里買的是娃娃,請大家猜一猜在第幾個格子?
幼2:第二格。
幼3:第九格。
幼兒爭論。
師:啟發提問“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答案呢?”
(二)交流討論:
1.師:為什么買同樣的東西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幼1:我是從左數到右的。幼2:我是從右數到左的。
師:想一想還有其他方法嗎?幼兒再次思考。
幼1:老師貨架有高有低還可以從上往下數。
幼2:從下往上數也可以的。
2.師:引導幼兒發現序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論會不同。3.幼兒分組交流。
4.集體交流: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所買東西的.序數位置,請大家猜一猜他說的東西是在什么顏色的格子里買到的。
(三)游戲鞏固:
1.幼兒分成兩組,根據老師要求,依次把不同的物品放回兩個貨架,比一比哪一組放得又快又對。
2.相互檢查放得是否正確,如有放錯請幼兒自己改正。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情感: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能力:鍛煉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記憶力
3.知識:鞏固幼兒數數的能力
活動重點:
鍛煉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幼兒數數的能力
活動難點:
鍛煉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記憶力
活動準備:
PPT 桌布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復習認識數字1、2、3、4
二、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 突出重點
1.分別點數數量為3以內的小動物說出總數并按數做動作
2.點數站成兩排的4只小狗,師幼互動總結有序點數的方法:可以從上向下,從左到右。
3.點數在圓圈上的5只小熊,師幼互動總結有序點數的方法:確定起點轉著圈一個接著一個數,不重復數、不漏數
三、游戲:誰不見了
----鍛煉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解決難點
1.動物不見了-----初步體驗游戲
2.數字不見了-----鍛煉幼兒對數字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1)有秩序的數列中1個數字不見了
(2)無秩序的數列中哪1、2個數字不見了
四、游戲:誰掉隊了
---與生活結合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并進行行為習慣教育
【小班數學教案4篇】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三篇04-26
小班數學教案四篇05-14
小班數學教案3篇05-06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圓04-25
小班數學教案匯編八篇05-15
有關小班數學教案三篇05-15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3篇05-14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四篇05-14
【精華】小班數學教案4篇05-13
【精華】小班數學教案3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