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05 09:37:1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第一學段已經教學了萬以內的數,本單元繼續教學更大的整數。全單元的內容隨認數范圍逐步擴大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億以內數的認、讀、寫;第二部分是整億的數以及把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用億或萬作單位的數;第三部分是幾個億和幾個萬組成的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認、讀、寫數著重教學與十進制計數法有關的基礎知識,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的學習突出實際應用的需要。

  十進制計數法是本單元內容的核心,無論是認識較大的數還是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都離不開十進制計數原理。學生對十進制計數法的理解,是在認數與數的改寫這些內容的教學中逐漸實現的,他們在學習萬以內數時已經有了初步的體會,在本單元的認數中會有更清楚的理解。

  1、認數教學以理解數的意義為重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教材注意了以下三點: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認數。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鮮有接觸大數的機會,因此,缺乏對大數的感性認識是他們學習大數往往感到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彌補這點不足,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聯系現實情境學習較大的數。

  首先是在現實情境中引出較大的數,引發學習這些數的內在動機。第86頁例題以我國20xx年茶葉、甘蔗、甜菜三種農產品的總產量引出億以內的數;第91頁例題以我國20xx年水泥、原煤、布三種工業產品的總產量引出整億的數;第94頁例題又以我國20xx年糧食和鋼材的總產量引出幾億幾千萬的數。例題引出新的數以后,教材都引導學生質疑:這些數有多大?怎么寫呢?正是這些疑問,引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

  其次是在現實的情境中一邊進行讀、寫數的練習,一邊體會大數的意義。想想做做里的一些讀數和寫數練習,都結合現實背景進行,如聯系天安門廣場的面積與頤和園的占地面積讀整萬數;聯系南京長江二橋和上海輕軌線的長度讀非整萬數;聯系地球的年齡讀整億數。又如結合恐龍滅絕時間和昆蟲的種數寫整萬數;結合江蘇省20xx年大、中、小學學生人數寫非整萬的數;結合人的腦細胞和毛細血管的長度寫整億數在現實情境中進行讀、寫數的練習,既增加了數學學科外的知識,更能讓學生體會較大的數在描述、表達自然現象、社會生活、生產發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隨著數概念的形成和實際應用數的經驗的積累,數感逐漸得到發展。

 。2)讓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十進制計數法是整數的計數方法,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對理解整數的意義有重要的作用。十進制計數法的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二是計數法的位值原則哪一個數位上的數是幾,就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教材通過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數,逐步建立新的計數單位。學生在學習萬以內數的時候,已經知道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百是一千、10個千是一萬,即10個單位就是一個相鄰的較大單位。本單元教材第86頁例題繼續讓學生照這樣去數,一邊數一邊接受10個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從而引出了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和千萬。第91頁例題仍然讓學生一千萬一千萬、一億一億、十億十億地數,教學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和千億。在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數的活動中,學生充分體會每數滿10個單位就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感受了兩個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第二,及時整理數位順序表。在教學萬以內數的時候,初步出現了數位順序表。本單元分兩次擴展數位順序表。第86頁例題先把十萬、百萬、千萬這三個計數單位引上計數器,了解個、十、百千萬在計數時的排列順序。然后讓學生在數位順序表里填寫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通過填寫知道從個位到千萬位的數位順序,初步把這些數位分成個級和萬級。第91頁例題再次擴展數位順序表,表里的內容也豐富了,有數級、數位、計數單位。教材把億級及相關的數位、計數單位都留給學生填寫,讓他們知道數級、數位和計數單位間的對應聯系。在整理了數位順序表后,教材還通過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概括地講述了十進制計數法。

  第三,讓學生體會計數法的位值原則。第95頁想想做做第4題里有四個多位數,每個數里都有一個9,通過用線連一連,使學生感受9在不同數位上有不同的含義。同樣,第90頁第5題中千萬位、萬位和千位上的2,意義是不同的。

  體會位值原則,有助于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有利于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并掌握讀數、寫數的方法。

  (3)把讀數與寫數的教學同理解數的意義緊密結合起來。

  讀數與寫數不是單純的方法與技能的教學,而是繼續理解數的意義的教學。讀、寫多位數歷來是教學難點,特別是中間有0的數的讀、寫更為突出,本單元教材改變了多位數讀法與寫法的教學。

  首先是作了合理的'安排,先讀、寫整萬的數,再教學若干個萬與若干個一組成的數;先讀、寫整億的數,再教學幾個億與幾個萬合成的數。先教學的內容是后續教學的基礎,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安排,既利于教,也便于學。

  其次是突出分級讀寫,逐級讀寫的方法。教材設計了一些比一比、讀一讀,比一比、寫一寫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各個數級上的數的讀寫方法。如第87頁想想做做第3題里有六組數,通過同組的兩個數的讀法比較,學生能體會到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一,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它們的讀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從而在能讀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會讀整萬數。又如第92頁第2題,分別寫出五十、五十萬和五十億,學生能體會到這三個數的單位不同,50在數里的位置就不同,從而在會寫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會寫整萬、整億的數。讀、寫較復雜的多位數的教學,選用了適宜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第88頁例題中要讀三個多位數,其中第一個數在對照著計數器上的珠寫出52395239后,教材告訴學生這個數是5239個萬和5239個一合起來的數,并示范了讀法。通過講解和示范,學生感受多位數的讀法。例題里的另兩個多位數都留給學生自己讀,教材只在數的組成上給予一些點撥。由于突出了先分級再從高往低逐級讀的方法,數中間0的難點也被化解了。第89頁想想做做第2題把寫多位數留給學生自己學習,教材為他們提供一張簡易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先分級、后寫數,從高往低逐級寫。

  教材沒有用文字形式總結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這并不是不重視讀數與寫數的基本方法,而是為教學留出空間,由教師組織學生體驗方法、交流方法。學生總結的方法是自己真實的體會和經驗,是主動獲得知識的表現。

  2、教學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便于在生活中應用多位數。

  在認、讀、寫多位數之后,教材中還有把整萬數、整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以及求多位數的近似數這兩個內容。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能更方便地在生活中應用多位數。

  (1)在數的改寫活動中體會簡便寫法。

  第92頁例題要求學生寫出九百六十萬和十三億這兩個數,前一個是整萬數,后一個是整億數。有些學生會分別寫出9600000和1300000000,也有些學生會寫作960萬和13億。教材里出現的兩個等式都含有三層意思,一是9600000和960萬都是九百六十萬,1300000000和13億都是十三億,是同一個數的兩種寫法。二是比較各個等式的左右兩邊,寫成960萬和13億明顯簡便得多。三是示范了把整萬數、整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讓學生在交流和比較中理解新學的知識。

 。2)結合實際應用體會近似數。

  第96頁例題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教材分三步安排。第一步是在比較中體會近似數,通過對我國公共圖書館2709個和圖書館藏書約43776萬冊這兩個數的體會,弄清楚前一個數準確地講了公共圖書館的個數,后一個數是圖書館藏書的大約數。又通過自然保護區1999個和面積14398萬公頃這兩個數,繼續體會什么是精確數,什么不是精確數。在這些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教材告訴學生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數是近似數。學生從中初步知道什么是近似數,為什么使用近似數。第二步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從484204比較接近48萬和486685比較接近49萬引導學生思考,還示范了求近似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設計的這種教法,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避免了機械接受的教學方式。教材還突出這兩個數的千位上分別是4和6,隱含了四舍五入的方法。然后在第96頁底注中講述了四舍五入法,學生憑借在例題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結合閱讀底注的這段話,就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第三步是第97頁的試一試,在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時,如果結合應用萬或億為單位的知識,能更方便。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想想做做里設計了相應的練習。第2題省略各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寫出近似數,這些數都是萬以內的數。設計這道題有兩個意圖,一是讓學生知道較小的數也有近似數,也可以求近似數。二是認識尾數以及按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為接著練習第3、4題打好基礎。第5題是開放性的題,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數的方法。

  另外,本單元中還有兩道推算題。第90頁第6題從100張紙大約厚1厘米推算一百萬張紙大約厚多少米。第93頁第5題從100萬枚1元硬幣大約重6噸推算1億枚1元硬幣大約重多少噸。這兩題運用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以及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就乘10這兩個知識,讓學生從較小的數量推算較大的數量,既發展推理能力,又發展數感。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培養算法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

  3. 初步體會估算在解答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培養算法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你喜歡玩具嗎?

  師:我也喜歡玩具。(出示模擬商店)小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今天媽媽特地帶他來玩具店買玩具,大家看到了什么?

  師:小胖想買足球和長頸鹿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呢?怎樣列式呢?你是怎樣算的?

  生:34+25

  師:怎么計算,可以怎么想呢?

  生:(復習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算法)

  二、探究新知

  師:小胖又改變了主意,他不想要長頸鹿了。他想買足球和小飛機,可媽媽只帶了60元,夠不夠?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小胖算一算嗎?

  師:一共花了多少錢?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38+25

  師:小胖估計了一下要60元,你說夠不夠?學生自由回答。

  師:小丁丁也說不夠,到底夠不夠算算就知道。

 。1)探究算法

  ①學生獨立使用位值板擺小圓片或小組合作擺。

 、谌嘟涣、自愿板演并說想法。

 、蹘煟捍蠹议_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算法,但計算結果都相同。那現在能肯定小胖的估算結果夠不夠嗎?

 。2)歸納算法

  師生共同觀察、討論:

  第1、2種是先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兩位數加一位數; 第4、5、6種是先兩位數加一位數,再兩位數加整十數; 第3種是整十數加整十數,個位上的數加個位上的數。 這幾種算法都是通過分拆,變為原來學的本領進行計算。

  問:你喜歡哪一種?

  三、鞏固練習

  1. 練一練

  師:如果我買小熊和船模,怎樣列式?要多少元呢?請你們同桌兩人一起幫我算一算,好嗎?

  生:28+29 學生匯報算法。

 。1)自己先將選的兩樣玩具的錢數列式計算、驗證先前的估算結果夠不夠。 如娃娃和足球27+25=? 50元 帆船和汽車29+56=? 80元

  (2)交流算法,集體評價。

 。3)數學書第3題。

  學生任選兩題計算(可用不同算法)、組內交流核對。

  2. 選擇。(用手勢表示正確答案的編號)

 。1)15+37=( )

 、 42

  ② 52

  ③ 62

 。2)49+24=( )+ 23 =73

 、 60

 、 69

  ③ 50

  3. 判斷。(對的用表示,錯的用表示)

  (1)26+18=34 ( )

  (2)75+19=94 ( )

  4. 請你動手算一算,看看誰算得最快最正確?

  38+29

  27+34

  47+34

  34+28

  25+48

  48+38

  5. 現在每組都有100元體育用品店的購物券。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這張購物券來買體育用品,每種物品僅限一件!看看哪一組買的用品最多,總價最接近100元!

  哪個小組按要求挑的體育用品最多,總價最接近100元,而且計算正確,哪組就是今天的冠軍!

  四、課堂小結

  今天去玩具店有何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比較不同單位表示的錢數的大小。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應用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具體購物情境,體會購物的總錢數和購物的數量,積累購物的初步經驗;感受購物問題里的數量關系,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

  3、體會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廣泛應用,感受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培養獨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元、角、分簡單換算和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購物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做練習十第3題

  2、做練習十第4題

  3、做練習十第5題

  4、做練習十第6題

  5、做練習十第7題

  一、回顧引入

  1、回顧舊知

  提問:這單一已經認識了人民幣的那些知識?請吧你的認識和大家說說

  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認識。

  2、引入課題

  小朋友真棒!為了鞏固和應用小朋友已經掌握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練習有關元、角、分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再現就知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說說各是多少錢。

  2、口答

  提問:1元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可以換幾張5角的?為什么?

 。ò鍟1元=10角)

  如果用分幣來換,幾分可以換成1角?(板書: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個錢多?

  3、做練習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課本上。交流結果,集體訂正,指名說說各是怎樣想的。

  指出:把1元幾角換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來是十幾角;把十幾角換算成幾元幾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幾角。

  4、做練習十第2題

  學生先獨立填寫在課本上,在集體交流。

  讓學生說說怎樣比的。

  提問:題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回答什么問題?

  學生同桌討論夠不夠,說說自己想法。

  指出:三樣商品各買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多,就夠了;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少就不夠。

  先讓學生了解價格和解決問題的要求。

  提問:把10元錢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情境,說說知道了什么,求什么問題。

  提問: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決,集體交流。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組織交流算式和得數,要求學生口答,并提問:計算牛奶的價錢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口頭列式,教室板書。

  提問:小寧買了什么?就要多少錢?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應該付多少張?

  先同桌討論,再集體交流,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應用練習

  1、交流小結。

  提問:這節課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介紹你知道嗎?

  3、布置課后實踐

  四、練習小結

  練習十第8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和教學活動中認識“10”的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

  2、難點: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具:磁性蘋果、課件

  2、學具:蘋果圖片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吃蘋果嗎?今年蘋果大豐收,老師也摘了些回來。瞧,咱黑板上這一堆蘋果,你估計估計有多少個?我們一起數數吧!

  學生估計蘋果數量。

  1個、2個……10個。

  2、實踐操作:

  師:大家都想親手分蘋果吧?咱們按小組分蘋果吧!(板書:分蘋果)

  活動要求:4人一個小組,同學之間要合作,有想辦法的、有操作的、有記錄的,比比哪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組一邊動手分,一邊記錄。(附小組活動記錄表)

  3、匯報分蘋果情況:

  (1)師: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2)進一步理解分蘋果:課件再現學生分蘋果的情況,滲透整體與部分的思想。

  小組匯報,展示活動記錄表。

  10個蘋果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減法

  師:蘋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說一說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蘋果還可以怎樣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嗎?

  1+9=109+1=10

  10-1=910-9=1……

  學生解釋算式的意思。

  5、練習口算10的加減法:

 。1)師:數一數、連一連,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

  想要兩盤合起來是10個,還需要一盤有幾個的?

 。2)找規律填空。(附題目)

  學生連線,發現其中有一盤是5個的沒的連。

  還需要一盤有5個的。

  找規律,口算填空。

  6、數學活動:猜猜老師家的電話號碼

  10-4=()10-8=()10-1=()10-2=()

  10-10=()4+5=()10-9=()10-3=()

  學生口算得出號碼:

  62980917

  7、小結:

  師:把今天數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然后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編成算式告訴給大家!

  課后編電話號碼,同學之間可以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8、7、6加幾

  教材分析: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著部分學習的好壞,將隊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本節課的內容是在9加幾的基礎上學習的,對各種算法如“點數”,“接著數”,“湊十”都已經有了比較,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能用“湊十”進行計算。

  教學評析:

  一、情境入課,初探8加幾算法

  師:星期天上午,小朋友們到公園去玩,先來了8個小朋友,又來了3個,一共要買幾張門票呢?

  生:13張。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數出來的。

  生2:從8接著往后數5個,就知道了。

  生3:8+5算出的。

  師:先來了8個,又來了5個,可以用加法8+5來算,(板書:8+5)那怎樣進行計算呢?能用小圓片擺擺,說說嗎?

  學生操作

  師:誰先來?

  生:從5個里拿出2個給8,就有10了,加起來就是13了。

  師:為什么要拿2個給8呢?誰能說的具體點?

  生:以為8和2可以湊成10,從5里借2個給8是10,然后10和3加起來就是13了。

  師:說得真好,表揚他。

  板書8+5=13

  /

  23

  10

  師:看到8,想到了2,8+2=10,10+3=13,誰能來說說?

  生1、2說

  師:同桌說一說

  練一練,8+38+68+48+78+8(抽幾題說算法)

  評析:本課主要是在9+幾的基礎上,對湊十法有一定基礎上繼續來學習8加幾,7加幾及6加幾。以為有了9加幾的鋪墊,學生已經能基本借助手中的學具進行湊十的計算,從教學實錄可看出,學生在學習8加幾時已經比較得心應手了,教師通過適當飲彈,讓學生通過操作,積極得出計算的方法,無論是算法還是算理都比較清楚明了,了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

  二、自主探索7加幾,6加幾

  1、探索

  師:小朋友們已經會算8加幾了,你能來試試這兩題嗎?想一想,同桌互相說一說。(出示7+66+5)

  小組討論

  師:誰先來?

  生1:算7+6時,看到7,想到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師:說得蠻好,誰再來試試?

  生2:看到7,想到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師:為什么看到7都想到了3?

  生:以為7和3湊成10。

  師:怎么算6+5?

  生1、2:看到6,想到4,把5分成4和1,6+4=10,10+1=11

  師:大家都是這樣想的嗎?真棒!

  2、小結

  師:剛才我們在算的時候都是先--湊十,在算加幾。

  3、練一練,猜猜我是誰?

  出示:7+46+67+56+77+7

  師:公園里也來了很多小動物,他們都躲在這些算式后面,我們把他們請出來八!

  (算對一個,出示小動物,錯了說算法)

  評析: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完成了由扶到放的過程,放手讓學生大膽地進行嘗試,自主探索,讓學生經歷整個學習的過程,體會到如何去學習,很好地進行了數學思想的啟發。教師采用順口溜的方式,理解湊十,記住算法,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并進行了質疑,鞏固了算理。另外練一練的設計頗具童趣,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分類,揭題,小結

  1、小組合作交流

  師:每個四人小組都有一個信封,請組長拿出卡片,一起算一算,看哪組先完成。

  2、請最先完成的接受大家的考驗,計算。

  3、分類

  4、反饋:

  生1:按照答案分。

  生2:我們是按照答案的單雙分的。

  生3:我們按照算式的第一個數分的,8加幾,7加幾,6加幾。

  師:這正好是我們今天學的內容,在計算時都是先湊十。分類只要有根據,我們可以有很多種分法。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頗具匠心,與所學分類相聯系,有一個知識的整合,使數學知識更體系化,滲透了構建的思想,尤其突出了“湊十”,有效的小組合作也鍛煉了學生之間的協調能力。

  四、應用拓展

  1、幫小螞蟻找家

  師:小螞蟻聽說小朋友們這么能干,碰到麻煩就來找你們幫忙了,你看,背上寫了家的地址,送他們回家吧!

  6+67+56+59+68+78+()()+()

  2、剩下8+()()+()

  師:想想辦法把他們也送回家。

  生:填上3,送到……

  3、小結

  五、課堂作業

  評析:小螞蟻回家的設計非常富有童趣,不僅鞏固了8、7、6加幾,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體會到助人為樂的樂趣,尤其開放題的設計拓寬了練習的范圍,,起到了很好的鞏固作用。

  總之,本堂課是一節成功的設計,無論從教學目標,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結果,都是一節成功的課,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注重學生的學,突出探究。

  本堂課由始至終,老師都沒有告訴學生應該怎么樣,而是適當引導,讓學生自己摸索,探究出正確的算法。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完全輕松的探究范圍,其中有同學之間的互相合作,也有自己的獨立的思考。本堂課探索的目標比較集中,借助學具,學生自己解決了8加幾的研究,對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急于證明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解決7加幾,6加幾的,這就是學生探究的欲望。一年級的小朋友自主能力比較差,無法完成較大程度的探究,所以教師設計了個坡度,有利學生掌握。

  二、注重學生的年齡特點。

  本堂課的情境,練習都充分照顧到了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的時間比較短,需要不斷地有新鮮事物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刺激,公園買票,小動物捉迷藏,幫螞蟻回家都是學生熟悉或喜愛的形象,整堂課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度過的,練習的設計也做到了開放活潑,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三、注意數學思想的滲透。

  教師特別注意了思想的傳遞,如遷移,構件,注意數學素質的培養,非常難能可貴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進一步利用平移、旋轉的知識把七巧板各圖形拼成魚圖。

  教學過程:

  一、 獨學:請觀察下圖,同位說一說第2個三角形是由第1個三角怎樣演變來的?

  再說一說第1個三角形是由第2個三角怎樣演變來的?

  二、對學、群學

  1. 七巧板經過平移或旋轉后得到了魚圖,請在魚圖中畫出相應的每塊板的輪廓線,標出序號同時說明每塊板是怎樣平移或旋轉的。

  2.我有多種方法得到的

  三、群學:(鞏固提升)左圖是被打亂的4張圖片,怎樣才能還原成右圖?

  四、檢測:P88第1、3題。 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观看不卡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