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

時間:2022-08-28 11:06:2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1

  《折線統計圖》

  知識背景和目標定位:

  《折線統計圖》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數據并制成統計表(單式和復式)和條形統計圖(單式和復式)來表示統計結果,并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的基礎上了解和掌握的一種新的統計圖。

  基于以上認識,把《折線統計圖》的教學目標定位于以下幾點:

  1、認識折線統計圖,并知道其特征。

  2、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數據變化的特征進行合理的推測。

  3、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相山公園圖片

  師:知道這是哪兒嗎?看到這些畫面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生:人多、人山人海………

  2、由統計表提出問題

  師:是的,瀏覽的人真得很多,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這幾年瀏覽相山公園的人數的情況,你認為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人數?

  預設生:統計表,條形統計圖……

  仔細觀察,你能從統計表中知道些什么?

  學生回答

  師:老師這兒還帶來了一個問題,在相鄰的兩個年份()年到()年瀏覽人數增加最快?(課件出示)

  質疑:我們能不能不計算,換一種方式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年到()年人數增加最快?

  出示條形統計圖,提問:這幅統計圖是用什么表示每年瀏覽的人數?這也不能很直觀的看出哪年到哪年人數增加最快.

  師:我在公園里還看到這樣一幅統計圖(出示折線統計圖)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師:在這幅統計圖中,橫軸代表什么?縱軸代表什么?

  每一年的瀏覽人數在這幅統計圖中都能找到嗎?

  這幅統計圖是通過什么來表示每年的瀏覽人數的?(點)師板書:點

  2、深入探究

  帶著三個問題來研究折線統計圖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2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據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

  1.注重情境創設,產生認知沖突。

  本節課結合學生學過的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折線統計圖進行教學。新課伊始,提出問題: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國南北兩地最高氣溫的變化情況,制作什么統計圖比較合適呢?然后引出要學習的內容:復式折線統計圖。

  2.重視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本節課通過教師引導,并結合上節課的已有經驗,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感知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第1課時復式折線統計圖(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你知道中國最南和最北的位置嗎?你知道兩地的天氣情況嗎?

  (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自由交流)

  2.你還記得折線統計圖嗎?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3.以表格形式出示4月7~10日我國南北兩地最高氣溫的變化情況。

  提問: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上表示出4月7~10日我國南北兩地最高氣溫的變化情況,制作什么統計圖比較合適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舊知檢驗已學知識,為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

  1.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

  (1)猜想復式折線統計圖:請大家遷移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想一想,復式折線統計圖有哪些特點呢?(學生自由交流)

  (2)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

  (課件出示教材84頁4月7日~10日我國南北兩地最高氣溫的復式折線統計圖)

  ①觀察、匯報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組成。

  ②討論怎樣讀復式折線統計圖。

  小組討論,得出:讀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方法與讀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相同,可以橫向觀察、縱向觀察、對比觀察等。

  ③觀察復式折線統計圖,獲取信息。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觀察復式折線統計圖,并說一說獲取了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討論,用知識遷移法來學習新知,使學生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同時加深對前面所學統計知識的理解,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復式折線統計圖。

  2.探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課件出示課前制作的曾母暗沙和漠河縣兩地xxxx年4月7~10日最高氣溫的單式折線統計圖,引導學生對比單式和復式折線統計圖,找出兩者之間的異同,填寫下表。

  相同點

  不同點

  單式折線

  統計圖

  (1)有標題、橫軸、縱軸、單位名稱。

  (2)確定每一格代表多少單位。

  (3)先描點,再連線,連線要用直尺。

  只有一條折線。

  復式折線

  統計圖

  (1)有兩條折線。

  (2)有圖例。

  (2)小組合作探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通過對比,你發現復式折線統計圖有哪些優勢?

  預設

  復式折線統計圖不但能表示出兩組數據數量的多少、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還可以比較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

  3.讀統計圖,解決問題。

  (1)兩地哪天的最高氣溫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兩地最高氣溫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氣溫是如何變化的?漠河呢?

  (4)從總體上看,兩地這幾天的最高氣溫之間最明顯的差別是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單式和復式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認識、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并能夠從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理解。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并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制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系,以后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后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青少年中敢于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xx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xx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復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xxxx—xxxx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后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后面獨立繪制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4

  重點難點

  1、生熟練的認真填寫復式統計表,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感受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準備

  一、課前調查活動的內容

  二、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三、完成練習第4題

  1.本校各年級男生、女生人數。

  2.調查本小組同學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情況,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組人數。

  3.調查自己所在年級的兩個班,學校田徑運動會班機的得分情況。

  1.小組分工合作,整理調查到的有用的數據。

  2.小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小學男、女生人數統計表

  1.讓學生把收集到的數據適當進行整理,然后全班交流。

  2.明確這里所說的體育達標是指最后的一次。

  四、完成練習十九第5題

  3.小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五年級------同學體育達標情況統計表

  4、你還了解到你們班同學體育達標的哪些情況?

  你們學校最近一次田徑運動會是什么時候召開的?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學校田徑運動會班級得分情況統計表

  五、全課小結

  六、課堂作業

  1、從表里你知道些什么?

  2、你們班得分情況怎樣?對你們半的體育老師和體育委員你有什么建議?

  3、分析哪些項目有優勢,哪些項目比較弱,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這節課你知道了復式條形統計圖有那些特點?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5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鞏固制作這三種簡單的統計圖。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常見的統計圖有哪幾種?它們各有什么優點?

  (2)如果已知幾個數量并列,不相關聯,只要求表示數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級人數,那么制作哪種統計圖最好?(條形統計圖。)

  二、指導練習。

  教科書第71頁練習十四第4題。

  第4題,先由同學們報出自己的身高(課外要求同學們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書身高數據。再根據此題提供的統計表進行統計,并填人統計表中。集體訂正后,再畫成條形統計圖。

  三、全課總結(略)

  統計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和作用;

  2、能看懂圖表,理解數量間的關系和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語言表達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總復習統計與生活活動課

  [評析]:統計與生活這節課是在六年級學生學完統計單元知識知識后,所設計的一節活動課。根據大綱要求和新課程實施標準,統計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制圖的程序,制圖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統計圖所提供的圖象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教學重點]:能根據圖形化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學難點]:擴充信息量,更好地解決課堂寬入窄出的矛盾。

  [教學過程]:

  一、課前社會調查,搜集信息

  [評析]:課前,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搜集了各自感興趣的數據,以文字敘述式或表格式上傳到校園網,使信息達到共享的層面,為課上制作統計圖作準備。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擺脫了以往數學學習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閉的教材,將數學信息的來源擴展到生活這一廣闊天地,這樣,一個立體化、多樣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逐步感受到:數學本就是來源與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數學。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盡情地感受數學,品味數學的價值。

  二、導入

  1、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錄象出現我校新聞播音員的圖象)問:你們認識他嗎?看他今天為我們帶來了什么消息?(播放錄象:本校愛心捐款情況統計,本校小數報訂閱情況統計.逐步將聲音變為畫外音,畫面上是兩幅條形統計圖)

  2、師:你從剛才的新聞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師:可見,統計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利用網絡環境一起研究統計與生活(出示課題)

  [評析]: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所組成的共同體完成,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美國教育家托蘭斯說過: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生主動觀察、反復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新課程標準也說:有效的學習應該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佚始,用學生所熟悉的`播音員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通過新聞的播報和統計圖的出現有意識地把學生的生活與統計聯系起來。

  三、學生制圖和交流

  1、師:對,生活中像這樣的信息還有很多,同學們也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已經上傳到了校園網。就讓我們一起點擊我們的信息

  2、師:你對哪些信息感興趣?說說看。

  3、師:剛才你們瀏覽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數據,那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一目了然的看出數據之間的聯系、事物的發展、變化的情況呢?(用統計圖)

  4、師:那么,你準備用什么形式的統計圖來處理哪條信息?為什么?

  [評析]:當實踐活動回歸課堂后,新一輪的體驗又開始了,請同學們利用計算機完成圖形操作,從而使抽象的數據圖形化,把數與形緊密結合,為學生分析信息提供強有力的表象支撐。由于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制圖要求教低,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很少需要人們手工繪圖,所以,我們認為: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制圖的程序。基于此,我們在設計的課件,都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發出各種制圖指令計算機根據指令自動生成準確而又美觀的統計圖,這樣就利用現代技術媒體代替了手工操作過程,解放了課堂大量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內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師:下面,你可以大顯身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信息,點擊我們來制圖,用你喜歡的統計圖進行整理,然后將制好的統計圖上傳到校園網與大家共享,再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統計圖提供的數據在我要留言欄內進行分析。(在學生制圖過程中,教師打開留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師:誰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介紹:我是用----的形式來整理----號數據,從這張統計圖所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

  當學生介紹時,老師將他的作品切換到大屏幕)

  5、師:那么,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新發現嗎?(如:兩物比較;發展趨勢;說明的問題或情況;

  等)

  1、師:同學們,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是咱們數學課本上的兩種常見統計圖。那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2、師:老師在網上還見過其他形式的一些統計圖,我已經把它下載到我們的信息,想看看嗎?那就請點擊我們的信息,打開信息提交者為吳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師: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評析]:學生的生活層面畢竟是淺層的,無論知識還是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則體現了教師的合作者、幫助者的作用,將課堂學習和知識體系延伸到課本以外,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長效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我對統計與生活的關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課后,我將把我的感受寫成小論文,上傳到校園網中的教學論文欄目,與大家共同探討。同學們如果對某一問題還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將你的研究成果也上傳到校園網的數學小博士樂園與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喜悅。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6

  信息社會已經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后,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據、處理信息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根據數據、圖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1、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并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統計圖

  (2)新芽書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計圖。

  (1) 上虞電影院20xx年(1~6)月觀眾人數統計圖。

  (2) 百官鎮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二、展開:

  (一)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 這兩類統計圖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2、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嗎?還能了解到什么?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計圖的繪制。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計圖用折線統計圖來繪制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計圖繪制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什么辦法?

  A、小組討論 B、匯報 C、提問:繪制的關鍵是什么?

  3、學生嘗試繪制。

  (1) 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 想一想,哪幾組數據用折線統計圖繪制比較合適?

  (3) 請選擇其中一組數據繪制。

  (4)小組交流繪制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并 推斷發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制情況,并糾錯。

  三、應用

  1、出示:李X(住院)的體溫變化情況統計圖,提問:看圖后,你能推斷出什么?

  2、出示:百官鎮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思考:A、看圖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么建議?

  (3) 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說說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么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么新收獲?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

  省略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7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鞏固制作這三種簡單的統計圖。

  教學步驟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常見的統計圖有哪幾種?它們各有什么優點?

  (2)如果已知幾個數量并列,不相關聯,只要求表示數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級人數,那么制作哪種統計圖最好?(條形統計圖。)

  二、指導練習。

  教科書第71頁練習十四第4題。

  第4題,先由同學們報己的身高(課外要求同學們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書身高數據。再根據此題的統計表進行統計,并填人統計表中。集體訂正后,再畫成條形統計圖。

  三、全課(略)

  統計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和作用;

  2、能看懂圖表,理解數量間的關系和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語言表達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總復習統計與生活活動課

  [評析]:統計與生活這節課是在六年級學生學完統計單元知識知識后,所設計的一節活動課。根據大綱要求和新課程實施標準,統計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制圖的程序,制圖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統計圖所的圖象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教學重點]:能根據圖形化的信息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學難點]:擴充信息量,更好地解決課堂寬入窄出的矛盾。

  [教學過程]:

  一、課前社會調查,搜集信息

  [評析]:課前,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搜集了各自感興趣的數據,以文字敘述式或表格式上傳到校園,使信息達到共享的層面,為課上制作統計圖作準備。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擺脫了以往數學學習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閉的教材,將數學信息的來源擴展到生活這一廣闊天地,這樣,一個立體化、多樣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逐步感受到:數學本就是來源與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數學。學生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盡情地感受數學,品味數學的價值。

  二、導入

  1、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錄象出現我校新聞播音員的圖象)問:你們認識他嗎?看他今天為我們帶來了什么消息?(播放錄象:本校愛心捐款情況統計,本校小數報訂閱情況統計.逐步將聲音變為畫外音,畫面上是兩幅條形統計圖)

  2、師:你從剛才的新聞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師:可見,統計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利用絡環境一起研究統計與生活(出示課題)

  [評析]: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所組成的共同體完成,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美國教育家托蘭斯說過: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生主動觀察、反復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新課程標準也說:有效的學習應該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佚始,用學生所熟悉的播音員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通過新聞的播報和統計圖的出現有意識地把學生的生活與統計聯系起來。

  三、學生制圖和交流

  1、師:對,生活中像這樣的信息還有很多,同學們也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已經上傳到了校園。就讓我們一起點擊我們的信息

  2、師:你對哪些信息感興趣?說說看。

  3、師:剛才你們瀏覽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數據,那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一目了然的看出數據之間的聯系、事物的發展、變化的情況呢?(用統計圖)

  4、師:那么,你準備用什么形式的統計圖來處理哪條信息?為什么?

  [評析]:當實踐活動回歸課堂后,新一輪的體驗又開始了,請同學們利用計算機完成圖形操作,從而使抽象的數據圖形化,把數與形緊密結合,為學生分析信息強有力的表象支撐。由于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制圖要求教低,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很少需要人們手工繪圖,所以,我們認為: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制圖的程序。基于此,我們在設計的課件,都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發出各種制圖指令計算機根據指令自動生成準確而又美觀的統計圖,這樣就利用現代技術媒體代替了手工操作過程,解放了課堂大量的時間,使學生在課內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師:下面,你可以大顯身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信息,點擊我們來制圖,用你喜歡的統計圖進行,然后將制好的統計圖上傳到校園與大家共享,再根據自己或他人的統計圖的數據在我要留言欄內進行分析。(在學生制圖過程中,教師打開留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4、師:誰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介紹:我是用----的形式來----號數據,從這張統計圖所的數據可以看出------------------------------------------。

  當學生介紹時,老師將他的作品切換到大屏幕)

  5、師:那么,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新發現嗎?(如:兩物比較;發展趨勢;說明的問題或情況;

  等)

  1、師:同學們,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是咱們數學課本上的兩種常見統計圖。那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2、師:老師在上還見過其他形式的一些統計圖,我已經把它下載到我們的信息,想看看嗎?那就請點擊我們的信息,打開信息提交者為吳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師: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統計圖?

  [評析]:學生的生活層面畢竟是淺層的,無論知識還是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則體現了教師的合作者、幫助者的作用,將課堂學習和知識體系延伸到課本以外,給學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長效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五、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我對統計與生活的關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課后,我將把我的感受寫成小論文,上傳到校園中的教學論文欄目,與大家共同探討。同學們如果對某一問題還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將你的研究成果也上傳到校園的數學小博士樂園與你的成功喜悅。

【五年級數學教案:《統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統計]10-08

關于統計的數學教案08-25

條形統計數學教案09-27

扇形統計圖數學教案06-21

《折線統計圖》數學教案06-21

折線統計圖的數學教案06-23

《條形統計圖》數學教案03-02

有用的統計大班數學教案08-13

大班數學教案:有用的統計01-05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統計07-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 尤物在线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在线看片AV观看AV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