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9-06 17:12:0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匯編十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找找長的和短的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長短分類。

  2.喜歡參加分類活動,能耐心按規則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班級的舊圖畫筆若干;高筆筒、矮筆筒(可用大號牙膏盒在2/3處一分為二)人手各一個。

  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內容及規則

  出示舊圖畫筆及高矮筆筒,告訴幼兒:班級的圖畫筆需要整理,請小朋友來幫忙,把長的插在高筆筒內,短的插在矮筆筒內。

  2.幼兒進行長短分類

  請每個幼兒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筆筒各一個,分別選長或短的圖畫筆插入相應的筆筒,直至插滿。

  3.檢查分類結果

  請幼兒相互檢查分類結果,看看長筆都有哪些顏色,以及短筆都有哪些顏色。

  活動延伸

  在進行本活動時,還可根據物體的大小、顏色進行分類。例如:讓幼兒對圖書、積木進行分類整理。整理畫筆、圖書、積木的活動可放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進行,也可以分幾次按小組輪流操作的方式單獨進行。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能把大小(顏色)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并能表達分類標準。

  二、重點與難點 能大膽表達分類標準。即分類后能說出是按顏色或大小分類的。

  三、材料及環境 創設積木、雪花片、木珠,幾何圖形等。

  四、設計思路 分類活動屬于數前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為幼兒以后理解數概念作心理準備。如幼兒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需要對某數所表示的物體的數目進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礎是能夠排除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擾。這種能力是在分類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進行分類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操作擺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讓幼兒表達分類標準是小班幼兒開展分類活動的重點難點。這是一因為幼兒的概括能力比較差,同時語文表達能力也比較弱。因此,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語給幼兒適當的提示,還可以采用放標記的方法讓幼兒先把想法表示出來,然后再學習用語言說明分類標準。

  五、活動流程 1、操作經驗——討論歸納——復習鞏固操作體驗在活動區中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積累有關物體的顏色,大小等特征的感性經驗。

  (1)分雪花片。材料:大小、顏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種顏色的雪花片4——5片。指導語:請你把顏色相同的雪花片放在一起。

  (2)分積木材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圓柱體積木各不相同4-5塊,每種形體的積木放在一起。指導語:請你把形狀相同的積木放在一起。

  (3)分木珠材料:四種形狀不同的木珠,每種4-5個,顏色不同。指導語:請你把形狀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或:請你把顏色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

  (4)分玩具材料:積木、木珠、雪花片。指導語:請你把顏色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

  2、討論歸納經過分組討論幫助幼兒提出和轉換分類標準。

  (1)給每個幼兒一些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每種都有大和小兩種。指導語:請你們把這些圖形放在兩個盒子里,每個盒子里要放入一樣的圖形。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結果。并證明為什么把這些圖形放在一起。或者可以請其他幼兒猜猜他是按什么標準分類的。

  (2)給幼兒再次分類指導語:剛才你們是按圖形的顏色(大小)分的,現在你們再用別的方法分一次。

  (3)給幼兒兩盒雪花片,每盒里都有大小,顏色不同的雪花片,四個空盒子。請幼兒給兩盒雪花片分別進行分類,兩次要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分完后用標記(大)、(小)表示。然后再讓幼兒證明分類標準。說明標記應在課前先讓幼兒認識。

  3、復習鞏固在活動中投資其他材料,并增加每種材料的數量,繼續讓幼兒操作,學習分類。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手口一致、不遺漏、不重復地點數1個~4個物品,并說出總數。

  2。在感知、操作中發現生活中有趣的數。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鉆圈4個(可做山洞)。

  2。各種數量是4的小動物畫片若干。

  3。可正反面兩用的教學板4塊,正面是大森林背景,反面是4棵大果樹。

  4。廢舊泡沫圈做成的果子若干(果子可粘在果樹上,也可套在小朋友的手指上)。

  5。立體教具動物樓房一座(樓房是4層,每層有4扇小窗戶,有4個面可供幼兒同時操作)。

  活動過程

  一、游戲“鉆山洞”學習點數(本環節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點數)

  1。師:小朋友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吧。(放音樂,“開汽車”出發。)

  2。師:小朋友快停車,前面幾座大山擋住了去路,你們注意安全,我去探探路。(“探路”回來神秘地告訴幼兒)山上有山洞,我們一起數一數有幾個山洞。(老師提示幼兒伸出右手食指,從左數向右,點一個數一個,不遺漏、不重復。)同時鼓勵幼兒勇敢地鉆過去。

  3。幼兒鉆山洞,邊鉆邊數,一共鉆過4個大山洞。

  4。鉆過山洞后再次點數,讓幼兒記住山洞的總數是4。

  5。請幾個小朋友自己去數一數,教師個別指導。

  二、自由發現,點數物品(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幼兒在游戲中充分感知數量是4的物品,嘗試自己點數。)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開汽車繼續郊游(讓幼兒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下一個游戲環節)。

  2。出示4塊大森林背景的教學板,上面有各種可以取放的小動物卡片,每種動物排在一起,共有4只。

  師:前面有一片樹林,風景真美,咱們下車到那兒去玩吧。小朋友們去找找草地和樹林中都有什么?每種動物有幾只?(幼兒自由觀察、點數,教師適時指導。)

  3。請幼兒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每種動物有幾只?

  4。出示立體教具樓房。

  師:小朋友快來看,前面有一座樓房。我們來看看樓房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自由數樓房,有幾層,每層有幾扇窗,再次練習點數。)

  師:這座樓房是小動物的家,我們把剛才在樹林里發現的小動物送回家吧。(要求(1)同樣的小動物住在同一層樓;(2)每扇窗口送一只數一個,在進行點數的基礎上初步了解一一對應的關系。)

  5。幼兒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送進動物樓房并點數,引導幼兒發現自己送回的每種小動物總數都是4只。

  三、游戲“摘果子”(本環節再次鞏固點數,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樂趣。)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開汽車繼續郊游(自然過渡到下一個游戲環節)。

  2。出示四棵大果樹(果樹上粘滿了可以取下來的果子)。

  師:前面有幾棵好大的果樹呀,小朋友快來數數有幾棵。咱們一起摘果子吧,注意每位小朋友只能摘4個果子。

  3。教師利用個別小朋友把果子套在手指上的現象,引導其他幼兒把小手變成小刺猬,把取下的果子套在4個手指上,數一數小刺猬扎了幾個果子。

  4。結束部分:請幼兒把摘到的果子裝進口袋,自由交談,分享郊游的樂趣。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依據局部圖案的外形、顏色等線索,拼貼出完整的圖案。

  2、初步感知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準備材料:

  教具:教師準備大拼圖一個、番薯干

  學具:操作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找朋友拼一拼

  1.教師:今天我請大家吃好很好吃的東西,這是什么呀?(拿出番薯干),番薯干可好吃了,我把番薯干發給小朋友,但是我沒請小朋友吃之前,可不可以吃啊?(幼兒:不可以)。

  2.我發給小朋友的番薯干和老師的是一樣的嗎?(不是),我發給小朋友的番薯干啊,只是一部分,它們都有一個好朋友,合在一起就是一整塊番薯干了,請小朋友找一找你的朋友在哪里?找到朋友,拿著你們的番薯干碰一碰,然后把它吃掉。

  3.番薯干好吃嗎?還想吃嗎?把有三解形,長方形、圓形洞洞的番薯干發給小朋友,再在小朋友桌上放上填補洞洞的番薯塊,填好了,給師看,吃掉番薯干。

  二、猜一猜拼一拼

  1.昨天晚上,我家里啊來了一只小老鼠,它把我的車車都給弄壞了,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車車修補好。(發給小朋友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車車修好了,就請小黃老師看看對不對?

  3、教師小結。教師出示大圖片,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修好的。

  教學反思:

  上這節課我很開心,小朋友也很開心,跟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番薯干。后面的操作材料又用了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車子,所有小朋友都能跟著我走,這是我最開心的,因為初入與小朋友上課,最怕的就是小朋友不跟著我走,我上我的課,他做他的事,這是我最擔心的事了。這節課我覺得環節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經同事評價,這個活動的目標定的太低。所以一節課如果目標都沒有掌握好,應該是一節比較失敗的課了。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幼兒注意的穩定性相對就較小,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糖果是幼兒最喜歡的零食,基于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包糖果》這節活動。

  小班幼兒的手部大肌肉群和精細動作的發展使他們能完成糖果包裝任務,為此,我提供實物讓幼兒感知數量,運用觀察法、操作法等使幼兒在操作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這不僅生動有趣,又能提高幼兒認知數量,鞏固手口一致點數,非常適合小班教學。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照點卡匹配相應數量的糖果。

  2、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按照數量對應擺放糖果。

  3、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會包糖果、知道糖果都是有包裝袋的。

  物質材料準備:場景布置、貨架、糖果、糖果紙、禮盒。

  活動過程:

  一、參觀糖果屋,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我帶小朋友去一個地方,你們想去嗎?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哦,是糖果屋對嗎?那請你們來看看我的糖果屋里面都有些什么啊?(引導觀察貨架)

  雖然糖果店是裝修好了,但糖果還不夠,你們愿意幫我把包裝袋和糖果包裝好嗎?

  二、幼兒操作:按點裝糖

  觀察包裝袋,發現圓點,討論該怎么裝糖果:包裝袋上面有幾個圓點就放幾個糖果。

  1、個別示范、交流:

  你裝了幾顆糖,為什么?

  原來糖果袋上有幾個圓點就裝幾顆糖,那你們會裝嗎,大家試一試

  2、集體操作、交流:

  誰愿意上來說一說自己裝了幾顆糖,為什么?

  哦,你們都幫我的糖果包裝好了是嗎?那請小朋友來幫我放到架子上好嗎?

  咦,你們看,我的架子上面也有圓點,你們能按照架子上的圓點來幫我放放好,好嗎?

  三、集體操作:按數裝糖果

  看,這邊還有什么啊?那這些禮盒該怎么辦呢?

  1、認識5以內的數字

  在這里面我該裝幾顆糖呢?為什么?

  哦,那我裝對了嗎?(集體驗證,引導幼兒盒子上有幾個圓點就裝幾顆糖)

  小結:你們真棒,知道禮盒上有數字幾就裝幾顆糖。

  2、糖果上架

  哦,剛剛我們一起把這些禮盒都裝好了,那我們再把它們按照這里的圓點數量擺放好,好嗎?

  看,我的糖果都包裝放好了,我的糖果店開張啦!歡迎大家來買糖。

  四、分享糖果,體驗游戲的快樂

  糖果屋開張啦,為了感謝大家的幫忙,我請小朋友們吃糖嘍!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但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啰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按AB模式進行排序

  2、幫助蝴蝶建造花園,進一步感受春天花兒的美麗。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春天小花園場景一個、幼兒扮演的蝴蝶姑娘二位。

  2、各類模式卡、小花盆人手一份、面泥制作的不同顏色、大小、種類的花若干。

  3、音樂伴奏。

  教學過程:

  一、看看說說

  1、師:“我們來到了哪里呀?春天來了,你覺得小花園怎么樣?是誰飛來了,咦,怎么又飛走了?”(幼兒扮演蝴蝶姑娘進場)

  2、師:“蝴蝶姑娘最喜歡和花園的誰一起玩?我們前幾天一直在做花,快來幫蝴蝶姑娘想個辦法?”

  3、師:“那你們知道蝴蝶姑娘最喜歡怎么樣的花園?”(幼兒自由說)4、小結:蝴蝶姑娘說了,它最喜歡在花園里種的整整齊齊、有規律的花。假如你把花亂起八糟的種在一起會一點也不漂亮的。

  二、擺擺講講

  1、師:“蝴蝶姑娘它有自己的想法,它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封信,它說按照信的要求把花種的整整齊齊,那么花園會更美麗的'。”

  2、討論:“你們知道這盆花是怎么種的呀?”(出示一張模式卡)

  3、小結:種花的時候先找到起點,看清楚信上的規律再種上去,種的時候排的整整齊齊才會更好看,蝴蝶才會更喜歡和春天小花園的花做朋友。

  4、幼兒操作。

  5、討論:“你們把一朵一朵的花都排排隊種在了花盆里,好象種的方法不一樣,誰來說一說?”(幼兒一一介紹)

  6、小結:你們真動腦筋,都是按照蝴蝶姑娘的要求來種花,可是種的方法不同,有的是按顏色來種的,有的是按大小來種的,有的既不是按照顏色、大小而是按照花的不同名字來種的,蝴蝶姑娘看了一定會很開心的!

  三、唱唱跳跳

  1、師:“我們一起把花種到花園里吧,你們現在覺得蝴蝶姑娘會喜歡來花園玩嗎?”

  2、師:“我們一起和蝴蝶姑娘來跳跳舞吧!”(歌舞表演)

  3、師:“和蝴蝶姑娘再見,我們過幾天再來看你!”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借助可觸摸到、體驗到的面泥開展有趣的操作活動,非常適于農村幼兒園,也得利于改變單一的、封閉式的課堂教育形式。為此,將底結構活動中制作的面泥小花進行拓展,有效開展高結構活動能使幼兒的學習興趣遞增,不同的新經驗得到提升。本次活動“種花”就是將材料進行拓展,使幼兒在數的情景操作中嘗試運用AB模式進行排序。

  在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問題情景層層層入的方式,如一開始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小花園中問:“你覺得小花園怎么樣?是誰飛來了,咦,怎么又飛走了?” 就將幼兒對春天的各種感受進行了大膽的表達,幫助幼兒整合了各種春天的經驗。

  之后在師幼討論中:“你們知道蝴蝶姑娘最喜歡怎么樣的花園?”很好的激起了幼兒對有規律種花的想法與興趣。再通過個別幼兒對操作材料的示范與講解,使每位幼兒清晰、正確地了解了有規律種花的要點,再后幼兒在自主選擇教師提供的各種材料互動中(平日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塑造的各種小花及人手一份的模式卡、小花盆等),充分給予了每位幼兒大量實踐操作的機會。同時,幼兒在運用AB模式排序幫助蝴蝶建造花園的程中又提升了按顏色、按大小、種類種花的方法,從而使幼兒在游戲情景中自主探索、實踐應用中達成活動目標。在最后的環節中,幼兒自由地在唱唱跳跳中表現出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也使活動達到了高潮,并且幫助幼兒獲得了各種能力的發展。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按數取物,按數字順序進行排列。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接龍圖片,數字1-5的撲克牌;課件;寫有數字1——5的撲克牌的盒子若干;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按數取物以及按照數字排列。

  活動過程:

  一、熟悉撲克牌

  1、教師介紹撲克牌,讓幼兒認識。

  教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玩具,看看這是什么?(出示撲克牌)

  撲克牌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看數字和花紋)

  2、請幼兒說說,自己見過、玩過撲克牌嗎,是怎么玩的。

  二、找撲克牌

  1、按照數字找撲克牌:

  提問:看看是數字幾,應該放幾張撲克牌?請幼兒找出對應的幾張撲克牌。

  2、按照撲克牌上的物體數量找出對應的數字;:

  提問:看看這張撲克牌上是什么圖案?有幾個?找到對應的數字。

  3、找撲克牌:

  現在還有很多的撲克牌也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

  (1)按數字找牌:

  請幼兒看著數字找到對應的撲克牌;

  (2)按花紋找牌:

  請幼兒按照花紋找撲克牌,并且放到有相同圖案的盒子里。

  三、撲克牌接龍:出示接龍板塊

  1、師:現在請大家選一個花紋的撲克牌,說出它的數字和花紋。

  幼兒每人從盒子中分別取出從1——5的撲克牌放回到自己的桌子上。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用口手一致數數的方法驗證自己是否拿對。

  2、今天老師用撲克牌和大家做個游戲“撲克牌接龍”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按照出示的接龍圖片給撲克牌排隊,看誰快。

  3、幼兒按照指令進行接龍。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牌進行排隊,從1-5開始排,注意龍頭的位置。

  (2)同伴互換顏色牌,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幼兒繼續玩接龍,由孩子自己提出指令進行排列。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選擇的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撲克牌,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對撲克牌的花紋、數字都認識。因此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能很快的說出1-5的數字,并且能根據數字很快的取對應的牌,也能根據數字取出幾張牌;對接龍的游戲孩子們很有興趣,而且有一定的經驗,因此在開展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他們能很快的根據數字的大小順序進行排列。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說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稱及用途。

  2、初步學習將相同用途的物體歸類。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貼絨圖片、水果、衣服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認識物品,知道其名稱和用途。)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商店里來了很多貨物,我們來看看,商店里面都有些什么,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知道的小朋友舉手告訴老師。

  (幼兒回答,老師總結。)

  師:對啦,商店里有棉衣、鞋子、褲子、蘋果、橘子、你們都知道他們有什么用呢?

  誰來說說這些貨物都有什么用?

  棉衣、鞋子、褲子用來做什么的呀?

  棉衣、鞋子、褲子我們是用來穿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穿棉衣、鞋子、褲子。蘋果、橘子我們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蘋果、橘子是用來吃的。

  二、基本部分。

  (按用途將實物卡片分類)

  師:這些物品有的是用來吃的,還有的是可以穿的,你們想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為什么?

  現在老師請一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擺放圖片。在擺放圖片的時候你們要邊說變送,當你送蘋果、橘子的時候你要說:蘋果是吃的,橘子是吃的。

  送衣服的時候就要說棉衣是穿的、鞋子是穿的、褲子是穿的。

  師:老師喜歡上課發言先舉手的寶寶,現在呢,老師要請XX小朋友下來,我們看看他分的對不對。

  (請幼兒上前來操作,老師及其他幼兒在一邊觀察。)

  當小朋友送完的時候,老師在一邊請其他的小朋友來檢驗并說:他放得對嗎?從里可以看出他是對的?

  引導幼兒說出:棉衣、鞋子、褲子是用來穿的,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

  蘋果、橘子是用來吃的,所以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

  師:剛才小朋友都說的很對,棉衣、鞋子、褲子是用來穿的,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蘋果、橘子是用來吃的,所以我們就把蘋果、橘子放在一起,我們是按照物品的用途來分類的。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上節課分類學習中,孩子們對分類的內容已經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組撿物品當中,進行得非常順暢。

  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理念。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體現了動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體念,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運用感官感知物體的大小,以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2、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培養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

  3、通過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活動準備:

  玩具貓一大一小兩個、大小房子、釣魚場地布置、大小禮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寶寶帶來兩個好朋友,它身體大大的我們就叫它大大,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們來幫它起個名字吧。我們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二、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感知物體的大小

  1、幼兒幫大大小小穿衣服

  師:寶寶,外面好冷啊,我們都穿了很多的衣服,你們看大大小小還沒有穿衣服呢,誰愿意幫它們穿上衣服?你為什么要把大衣服穿在大大身上,小衣服穿在小小身上?

  2、幼兒幫大大小小區分生活用品,聯系生活找大小。

  “在寶寶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3、幼兒釣魚送給大大小小

  (1)師:大大和小小要吃早餐了,你們知道它們最喜歡吃什么嗎?

  (2)教師交代要求

  (3)幼兒釣魚,分別送給大大和小小

  三、寶寶選禮物送給大大小小

  1、觀察比較教師準備的禮物,并區分大小。

  2、幼兒送禮物。

  四、結束部分

  師:我們一起去大大小小家做客去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復的規律排序。

  2.通過游戲活動,探索發現簡單的排序規律,發展邏輯性思維能力。

  3.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復的規律排序。

  活動準備

  1.教具:一串紅綠彩燈,兩種星星按規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半范例板與填空范例板,兩種大小不同的水果按規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兩種圖形按規律排列的全范例板。

  2.學具:“小星星”,《操作冊》第1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紅綠燈。幼兒模仿司機,在線上開車。教師念兒歌《紅綠燈》(附后),當說“紅燈亮”時,幼兒在線上蹲下;當說“綠燈亮”時,幼兒繼續開。

  2.集體活動

  (1)教師出示水果全范例板,引導幼兒了解水果是按大小間隔規律排列的。

  (2)教師出示彩燈,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發現這些彩燈是按紅綠間隔規律排列的。

  (3)教師拿出用學具“小星星”排列的三種范例板,讓幼兒根據范例板上的提示,嘗試自己用“小星星”的學具照樣子排列。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發現規律。出示兩種圖形的全范例板,讓幼兒發現這些圖形是按方的、圓的間隔規律排列的。

  第二組:完成《操作冊》第1冊第7頁的活動。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鋪路》數學教案09-02

小班數學教案08-31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形_小班數學教案07-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少妇中文喷潮手机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