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6和7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進行10以內加減計算。
2、初步感覺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6、7的加減法正確迅速的計算
教學準備:
小棒圖,小黑板,水果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顆智慧星打算獎給同學,同學們看一看,有幾顆星星?
出示5顆星星
還有一顆忘了拿出來,看看現在有幾顆?
你怎么知道的?根據學生說板書算式:5+1=6
將展示圖倒過來還能怎樣列式?生說1+5=6
二、新授
1、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來擺學具,然后看著圖寫出算式(拿出6個)
誰來說說你們組寫出了幾個加法算式?
老師這里有7朵小紅花,發給同學們,(師板書虛線,虛線表示從中去掉,你能看圖寫出減法算式嗎?)
獨立寫算式,誰來說說你的算式,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2、分組活動
分組擺學具并寫算式
3、課后練習45頁看圖寫出算式
4、師出示圖看圖想一想,你能怎樣列式?
三、練習
1、在田字格里寫算式
只寫半格注意書寫整潔
2、46頁做一做,49頁5、6、7
四、語言練習
說出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數字?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彩筆問題,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3.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算理,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丫丫買了兩盒水彩筆,亮亮買了10盒,每盒水彩筆有24枝,他們兩人各買了幾枝?
2.學生試做,老師觀察學生各自不同的做法。
3.學生互相說說自己的做法。
4.歸納講解典型做法。
(1)24×2=48(枝) (2)24×10=240(枝)
5.如果紅紅買了12盒,怎樣算呢?
小組討論,交流想法。
(1)20×12=240 (2)24×2=48
4×12=48 24×10=240
240+48=288 48+240=288
以上兩種解法要讓學生多說一說。重點歸納筆算方法。
二、練一練:
用豎式計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三、鞏固練習:
書上39頁第1、3題。
四、作業:
書上39頁第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應用題的教學,加深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教育學生熱愛勞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出示準備題
1.8里面有( )個0.1
0.6里面有( )個0.01
學生完成后說說做題方法。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3。
(1)出示例3: 為綠化祖國,12名少先隊員收集樹種37.8千克,平均每名少先隊員收集樹種多少千克?
(2)學生讀題后審題:
(3)根據題目意思列出橫式。
(4)教師板書豎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到余數為18的時候,提問:這里的18表示18個( )?當余數為6的時候該怎么辦?為什么6的后面可添0?現在表示60個( )。
在做題過程當中,特別強調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需要在余數后再添0繼續除,這是根據小數的性質。
(50解答后教師小結,并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2、教學例4
(1)出示例4
(2)首先讓學生觀察這個算式的特點:這是一道被除數小于除數的除法,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3)讓學生在草稿本上試做,請一位同學上臺板書。
(4)結合學生的板書討論:整數部分的18除以32不夠商1的時候,應該怎么辦?討論后得出:先在商的個位寫上0,然后點上小數點繼續除。同時指出:除后余下的224表示224個( )?
三、鞏固練習
試一試。
出示題目,讓學生運用前面學過的方法進行試算。同時要讓學生思考:這三道題目在計算過程當中各有什么特點?
讓三位學生上臺板書。
結合學生板書,師生共同討論校對:第一題是被除數小于除數,不夠商1的情況;第二題是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需要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而且商的十分位上不夠商1,需要添0;第三題是被除數小于除數,不夠商1,十分位仍不夠商1。
教師要注重講評有關商0的情況,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四、總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讓學生把課本43頁上的計算法則內的橫線填寫完整,然后集體朗讀。理解法則的內容。
五、提高練習
1、口算
學生練習后說說口算方法
2、列豎式筆算,三位學生上臺板書,其余同學做在草稿本上。
結合學生板書的內容,及時反饋,及時糾正。
六、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七、作業
課本44頁的3、4題, 作業本[26]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練習。復習數一數,讓學生鞏固數數。
2、通過比一比,能夠比大小、高低、輕重等。
3、復習認識位置,知道前后左右。
4、認識立體圖形,把握立體圖形的特征。
5、會看統計圖,能夠簡單分析統計圖。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四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會區分上下、左右、前后。
教學對策:通過分類練習,掌握有關知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畫一畫。
老師讀題目,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二、分一分,圈一圈。
指點:看圖,圖上可以怎么分?
分成可以吃的水果,和不可以吃的東西兩類。
請你把它分一分。
教師巡視
交流答案。
三、找規律。
1、接著涂顏色。
看第一串珠珠,你發現了什么?
2個黑色一個白色,2個黑色,一個白色。
對了,這里是2個黑色,一個白色以3個為一組規律。
2、請你按照這個規律自己接著往下畫。
3、學生完成找規律。
4、、交流答案。
修改:增加練習
按規律繼續畫下去(每條橫線上畫一個圖形)
(1)△○△△○△△△○
(2)△○△△○○△△△○○○
四、分一分、樹一數、填一填。
自己獨立完成后,交流。
五、認一認,連一連。
1、學生指出上下前后左右。
2、認一認這幾個表示方位的字。
做左右的游戲。
3、看圖:草莓的上下左右分別是什么?
4、同桌互相說一說。
5、交流:
草莓的上面是梨、下面是櫻桃、左面是蘿卜、右面是梨。
6、學生自己連一連。
7、獨立完成第2小題。
8、交流。
六、下面的動物各有多少只?請你數一數,再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七、認一認、數一數、填一填。
從上往下數,第( )個是球。讓學生數一數。
從右往左數,第( )個是球。請學生舉出右手,然后自己數。
上面一共有( )個圖形。
完成表格: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
( )個( )個( )個( )個
說一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修改:老師提醒:
長方體不管是豎者著放、還是橫這放,還是斜著放,你都要認出它。
圓柱體不管是胖的還是瘦的,高的還是矮的,你也都要認出它。
自己獨立完成表格。
交流。
八、比一比,分一分,數一數。
學生自己完成。
交流。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作業:
完成以上各題。
板書設計:
分類復習
前后、上下、左右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第一學段已經教學了萬以內的數,本單元繼續教學更大的整數。全單元的內容隨認數范圍逐步擴大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億以內數的認、讀、寫;第二部分是整億的數以及把整億、整萬的數改寫成用億或萬作單位的數;第三部分是幾個億和幾個萬組成的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認、讀、寫數著重教學與十進制計數法有關的基礎知識,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的學習突出實際應用的需要。
十進制計數法是本單元內容的核心,無論是認識較大的數還是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都離不開十進制計數原理。學生對十進制計數法的理解,是在認數與數的改寫這些內容的教學中逐漸實現的,他們在學習萬以內數時已經有了初步的體會,在本單元的認數中會有更清楚的理解。
1、認數教學以理解數的意義為重點。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教材注意了以下三點: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認數。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鮮有接觸大數的機會,因此,缺乏對大數的感性認識是他們學習大數往往感到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彌補這點不足,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聯系現實情境學習較大的數。
首先是在現實情境中引出較大的數,引發學習這些數的內在動機。第86頁例題以我國20xx年茶葉、甘蔗、甜菜三種農產品的總產量引出億以內的數;第91頁例題以我國20xx年水泥、原煤、布三種工業產品的總產量引出整億的數;第94頁例題又以我國20xx年糧食和鋼材的總產量引出幾億幾千萬的數。例題引出新的數以后,教材都引導學生質疑:這些數有多大?怎么寫呢?正是這些疑問,引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
其次是在現實的情境中一邊進行讀、寫數的練習,一邊體會大數的意義。想想做做里的一些讀數和寫數練習,都結合現實背景進行,如聯系天安門廣場的面積與頤和園的'占地面積讀整萬數;聯系南京長江二橋和上海輕軌線的長度讀非整萬數;聯系地球的年齡讀整億數。又如結合恐龍滅絕時間和昆蟲的種數寫整萬數;結合江蘇省20xx年大、中、小學學生人數寫非整萬的數;結合人的腦細胞和毛細血管的長度寫整億數在現實情境中進行讀、寫數的練習,既增加了數學學科外的知識,更能讓學生體會較大的數在描述、表達自然現象、社會生活、生產發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隨著數概念的形成和實際應用數的經驗的積累,數感逐漸得到發展。
(2)讓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十進制計數法是整數的計數方法,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對理解整數的意義有重要的作用。十進制計數法的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二是計數法的位值原則哪一個數位上的數是幾,就表示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教材通過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數,逐步建立新的計數單位。學生在學習萬以內數的時候,已經知道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百是一千、10個千是一萬,即10個單位就是一個相鄰的較大單位。本單元教材第86頁例題繼續讓學生照這樣去數,一邊數一邊接受10個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從而引出了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和千萬。第91頁例題仍然讓學生一千萬一千萬、一億一億、十億十億地數,教學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和千億。在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數的活動中,學生充分體會每數滿10個單位就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感受了兩個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第二,及時整理數位順序表。在教學萬以內數的時候,初步出現了數位順序表。本單元分兩次擴展數位順序表。第86頁例題先把十萬、百萬、千萬這三個計數單位引上計數器,了解個、十、百千萬在計數時的排列順序。然后讓學生在數位順序表里填寫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通過填寫知道從個位到千萬位的數位順序,初步把這些數位分成個級和萬級。第91頁例題再次擴展數位順序表,表里的內容也豐富了,有數級、數位、計數單位。教材把億級及相關的數位、計數單位都留給學生填寫,讓他們知道數級、數位和計數單位間的對應聯系。在整理了數位順序表后,教材還通過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概括地講述了十進制計數法。
第三,讓學生體會計數法的位值原則。第95頁想想做做第4題里有四個多位數,每個數里都有一個9,通過用線連一連,使學生感受9在不同數位上有不同的含義。同樣,第90頁第5題中千萬位、萬位和千位上的2,意義是不同的。
體會位值原則,有助于學生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有利于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并掌握讀數、寫數的方法。
(3)把讀數與寫數的教學同理解數的意義緊密結合起來。
讀數與寫數不是單純的方法與技能的教學,而是繼續理解數的意義的教學。讀、寫多位數歷來是教學難點,特別是中間有0的數的讀、寫更為突出,本單元教材改變了多位數讀法與寫法的教學。
首先是作了合理的安排,先讀、寫整萬的數,再教學若干個萬與若干個一組成的數;先讀、寫整億的數,再教學幾個億與幾個萬合成的數。先教學的內容是后續教學的基礎,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安排,既利于教,也便于學。
其次是突出分級讀寫,逐級讀寫的方法。教材設計了一些比一比、讀一讀,比一比、寫一寫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各個數級上的數的讀寫方法。如第87頁想想做做第3題里有六組數,通過同組的兩個數的讀法比較,學生能體會到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一,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它們的讀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從而在能讀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會讀整萬數。又如第92頁第2題,分別寫出五十、五十萬和五十億,學生能體會到這三個數的單位不同,50在數里的位置就不同,從而在會寫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會寫整萬、整億的數。讀、寫較復雜的多位數的教學,選用了適宜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第88頁例題中要讀三個多位數,其中第一個數在對照著計數器上的珠寫出52395239后,教材告訴學生這個數是5239個萬和5239個一合起來的數,并示范了讀法。通過講解和示范,學生感受多位數的讀法。例題里的另兩個多位數都留給學生自己讀,教材只在數的組成上給予一些點撥。由于突出了先分級再從高往低逐級讀的方法,數中間0的難點也被化解了。第89頁想想做做第2題把寫多位數留給學生自己學習,教材為他們提供一張簡易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先分級、后寫數,從高往低逐級寫。
教材沒有用文字形式總結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這并不是不重視讀數與寫數的基本方法,而是為教學留出空間,由教師組織學生體驗方法、交流方法。學生總結的方法是自己真實的體會和經驗,是主動獲得知識的表現。
2、教學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便于在生活中應用多位數。
在認、讀、寫多位數之后,教材中還有把整萬數、整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以及求多位數的近似數這兩個內容。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能更方便地在生活中應用多位數。
(1)在數的改寫活動中體會簡便寫法。
第92頁例題要求學生寫出九百六十萬和十三億這兩個數,前一個是整萬數,后一個是整億數。有些學生會分別寫出9600000和1300000000,也有些學生會寫作960萬和13億。教材里出現的兩個等式都含有三層意思,一是9600000和960萬都是九百六十萬,1300000000和13億都是十三億,是同一個數的兩種寫法。二是比較各個等式的左右兩邊,寫成960萬和13億明顯簡便得多。三是示范了把整萬數、整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讓學生在交流和比較中理解新學的知識。
(2)結合實際應用體會近似數。
第96頁例題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教材分三步安排。第一步是在比較中體會近似數,通過對我國公共圖書館2709個和圖書館藏書約43776萬冊這兩個數的體會,弄清楚前一個數準確地講了公共圖書館的個數,后一個數是圖書館藏書的大約數。又通過自然保護區1999個和面積14398萬公頃這兩個數,繼續體會什么是精確數,什么不是精確數。在這些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教材告訴學生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數是近似數。學生從中初步知道什么是近似數,為什么使用近似數。第二步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從484204比較接近48萬和486685比較接近49萬引導學生思考,還示范了求近似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設計的這種教法,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避免了機械接受的教學方式。教材還突出這兩個數的千位上分別是4和6,隱含了四舍五入的方法。然后在第96頁底注中講述了四舍五入法,學生憑借在例題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結合閱讀底注的這段話,就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第三步是第97頁的試一試,在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時,如果結合應用萬或億為單位的知識,能更方便。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想想做做里設計了相應的練習。第2題省略各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寫出近似數,這些數都是萬以內的數。設計這道題有兩個意圖,一是讓學生知道較小的數也有近似數,也可以求近似數。二是認識尾數以及按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為接著練習第3、4題打好基礎。第5題是開放性的題,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數的方法。
另外,本單元中還有兩道推算題。第90頁第6題從100張紙大約厚1厘米推算一百萬張紙大約厚多少米。第93頁第5題從100萬枚1元硬幣大約重6噸推算1億枚1元硬幣大約重多少噸。這兩題運用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以及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就乘10這兩個知識,讓學生從較小的數量推算較大的數量,既發展推理能力,又發展數感。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