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計算、討論,使學生經歷數據收集、整理過程,鞏固統計基礎知識,培養數感;
(2)通過真實的數據,結合自然知識的滲透,使學生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危害,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改變學與教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4)發展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創造意識。
教學準備:
(1)硬件方面:網絡教室(40臺以上計算機并連接Internet)
(2)軟件方面:WEB課件、《聚焦環保》網站、多媒體教學網監控系統
教學過程:(以下字體加粗的內容突出體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角色轉換為記者,創設一種輕松、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
2、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監控系統向學生廣播一些實地拍攝的照片,并提問:同學們,看完這些照片以后,你想到了什么?
3、學生匯報感想,教師根據其回答的情況做適當的點評,滲透有關環境知識,引出課題白色污染(板書),同時提出要和學生合作完成一篇有關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二、師生互動,合作學習。
1、過渡:要使這篇調查報告更有說服力,必須從身邊的事情入手,了解我們周圍的白色污染情況。
2、教師現場采訪學生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況。
3、學生根據課前填寫的調查表一,在線繪制統計圖一(課件支持)。教師及時點播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場
教學樓
北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難點: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能簡單的用四個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
活動一:我們的校園
1.在我們的校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們的校園里有操場,我們的學校里有老師,我們的學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字的話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嗎?
(我看到了1個老師,我看到了3座樓,我看到了一年級有7個班,有6個年級,有好多小朋友……)
教師:對了!你們說的真好!我們的校園里還有許多的樹、許多的花、許多的教室和老師,我們要在校園里共同生活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好嗎?
(點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作用,是課程標準中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由于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學校的了解還不多,通過學生們互相啟發,引起學生對學校生活的興趣,從而產生對學校生活的喜愛.)
活動二:動物王國的校園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想)
1.出示主題圖:
2.觀察小動物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一數這些小動物都有幾只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一數,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
(4)有幾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們的老師是誰呀?(大象)
(7)有幾位老師呀?(1位)
(點評:由于學生剛剛接觸數學的學習,因此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教師從一開始帶領學生觀察畫面,到由學生獨立觀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地有意識有目的的指導.)
3.用帶有數量的話說一說
在動物王國的學校里你還看到了什么?能用帶有數量的話說說嗎?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師:對!這是動物學校的三間教室,分別標著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鳥
教師:數一數有幾只小鳥?(9只)
你們是怎么數的?(用手指著數)
哪個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帶著大家數一數?
生3:還有蝴蝶.
教師:蝴蝶可真多呀!有幾只你們知道嗎?(10只)
怎么數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
4.觀察靜物
教師:你還看到校園里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量來表示?
生1:校門口有5個大字.
教師:你們知道寫的是什么嗎?(歡迎新同學)
生2:教師的后面還有8棵松樹.
教師:我們一起數一數.
生3:學校的門前還有花.
教師:一共有幾朵花呢?(7朵)
5.小結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參觀了動物王國的學校,我們參觀的時候是看到什么說什么,你們覺得是不是有點亂呢?
(2)教師:有沒有更好的參觀辦法呢?
(3)教師:如果你是學校的小主人,你會怎樣帶領我們參觀呢?
(從門口開始往里走、從上到下看、從左到右、按照數量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4)教師:我們就請你們這些小向導帶領我們進行參觀.
(點評: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對數感的建立、符號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在數學課上就要求教師在言談中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的興趣.包括一句話,一個思考……)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
(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2、能根據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10個棱長5厘米的小正方體紙盒,
教師準備:
10個棱長是15厘米的立方體紙盒,正方形紙板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我們在前面的知識中已經學習了用三個或四個正方體搭成立體圖形,請大家看大屏幕的圖形,你能說出從正面、側面、上面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嗎?(展示課件)
知道了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更加復雜的立體圖形,有興趣嗎?
二、教學新授:(用三個比賽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1、創設“比賽”情景一
第一輪比賽:擺(如課件)
要求學生用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任意搭,有多少搭多少,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小組每擺一個造型可得10分)
時間為3分鐘
學生出現了多種答案,老師巡視課堂。
2、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面、上面看呢?
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物入手,發現實物與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第二輪比賽:畫
(1)教師大屏幕出現擺好的立體圖形(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讓學生仔細觀察立體圖形后集體動手單獨畫出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并總結出畫平面圖形的方法。——從左邊開始看,先看有幾列,再看每一列有幾個正方形。(這種方法的教學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簡單易學)
(2)比賽:任選三位同學依次擺出三種圖形,讓全班各組的`同學畫,能畫出來的小組獲得分數50分,反之扣50分。
3、創設“比賽”情景三
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屏幕出示,課件上從正面和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
師:這是一個用5個小正方體搭出的立體圖形,從上面和正面觀察所畫下的形狀。同學們,你能不能用小正方體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學生小組合作操作,(根據上面兩圖形搭出立體圖形)
(每個小組限定在2分鐘內擺,時間到時各小組擺出圖形來,每擺對一個可得50分,反之,擺錯了倒扣50分)
師:請說一說你搭過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師:可以先根據正面圖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體圖形,再根據上面觀察到的圖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體圖形。也可以根據上面的形狀,知道有一塊是隱藏的,再根據正面的形狀確定隱藏在哪一塊下面。
思考1、從二個方向觀察,能不能確定立體圖形形狀?
(1)出示課本78頁試一試第一題圖。
(2)師:請用5個小正方體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師:注意到各組搭出的立體圖形,形狀都不一樣,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體會,充分尊重并利用學生(讓生認識到根據從二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不能確定一個物體立體形狀)
思考二、(二個方向觀察可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數量范圍。)
(1)出示試一試第二題圖
(2)師:引導生先從上面看,哪個位置有正方體,哪個位置沒有正方體。再從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幾個?最少有幾個?進行充分想象。
(3)學生小組合作操作
(擺放實物搭出這樣的立體圖形,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讓學生體會從二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雖不能確定一個物體立體圖形,但可以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
4、計算各小組所得分數,宣布獲勝小組
三、反饋練習,深化體會認識。
79頁練一練1、2。
四、小結
今天學習的觀察物體,要從幾個方向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呢?(3個)2個方向是不能確定立體圖形形狀的,但可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數量范圍。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p2---4及相應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幫助學生建立有關數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計數知識,從而培養
3.突出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鼓勵學生在科學領域中研究與創新。
三.重點難點
1.計數單位以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
2.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的區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儀。
創新點:注重以舊知帶新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個百,一萬里面有()個千。
(2)()個一百是一千,()個一千是一萬。
2.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5.自由讀一讀下面的話。
P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
6.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
萬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認識。并進行板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觀察板書:個、十、百、千、萬,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規律?
四人小組計論,再匯報。
你能按這樣的規律繼續往下讀呢?
(2)教師撥算珠,讓學生觀察,思考能得出的規律是什么。
根據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規律自己數出:10個
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lO個一百萬是一千萬,lO個-千萬是一億。
(3)結合板書指出:個、十、百、千......等都是計數單位。
(4)億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5)從剛才數數的過程中,你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6)引導學生明確: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足10,即:十進關系。
2.教學數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1)引導學生觀察計數單位之間是怎樣排列的?
(2)師生共同完成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重點提示億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數位與計數單位的聯系和區別。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
千萬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千萬;幾個一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寫在十位上......
幾個千萬寫在千萬位上。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計數單位就不同。
(4)認識數位分級。
為了便于讀億以內的數,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即:從右
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干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看書質疑。
問:本節課你學習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1.回答下面的問題。
(1)萬級的數位有哪些?
(2)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
(3)說說萬級中各個數位的計數單位。
(4)有34560783中,各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2.課本p4頁的做一做。
3.判斷題:
(1)十個一千是一萬。()
(2)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3)5050中這兩個5表示的數值是一樣的。()
(四)課后延伸
看書:p2---4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左右》小學數學教案04-01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3-16
小學數學教案模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