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17 14:45:2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大班數學教案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大班數學教案匯總九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復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加減問題.

  3.能根據分合式說出加減法算式.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加減法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游戲:碰球(復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A

  1.出示課件,老師邊操作邊講解:樹上飛來了1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4只小鳥,現在,現在樹上一共有幾只小鳥?

  2.指定幼兒回答。

  3.啟發幼兒說出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1+4=5)

  6.提問:如果樹上先飛來4只小鳥,后來又飛來1只小鳥,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4+1=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2+3=?3+2=?

  B

  1.老師再次出示課件,操作并講解:草地上有5條小蛇,有2條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條小蛇?

  2.指定幼兒回答并說出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游走了3條小蛇,還剩下幾條小蛇?

  6.請幼兒交流、討論并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C

  游戲:你問我答

  師:小朋友,我問你,2+3=?生:╳老師,告訴你2+3=5

  依次說完所有的算式。游戲熟悉后,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提問回答,鞏固加減法計算.

  三、幼兒操作

  完成有趣的數學5的加減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內容與要求:

  1.學會看整點、半點,知道時鐘與幼兒園生活的關系。

  2.懂得時間的重要性,愿意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課件《整點探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認一認

  1、引導語:我們小朋友以前認識過時鐘,時鐘上有三個朋友,他們是誰呀?

  2、看整點、半點。(加密狗:練一練)

  2、游戲:我是小時鐘。

  引導語:今天我們就來當小時鐘,你們扮演時針、分針。我說幾點,就請相關的兩個小朋友躺下。

  玩法:教師在地上鋪好墊子,擺上1——12的數字,請12名幼兒沿著鐘的方向走,然后,老師說7:30,兩名幼兒分別當時針和分針倒下,指向7:30。游戲繼續。

  二、情境展開:說一說

  1、提問:時鐘對我們生活可重要了,他能告訴我們幾點鐘該做什么?

  2、提問:我們先來看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

  平時我們幾點起床?幾點上學?幾點學本領?幾點吃飯?幾點午睡?

  3、提問:到了小學,我們又該幾點起床呢?幾點到學校?幾點吃飯?如果10點鐘下課了,那么幾點鐘上課鈴聲會響呢?幾點放學?

  小結:我們時時處處都需要時間,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規律。

  三、感受體驗:一分鐘能做什么

  (1)靜坐一分鐘。

  請幼兒坐一分鐘不動,教師看時間。

  提問:這一分鐘你們感覺怎么樣?

  (2)一分鐘畫自己。

  請幼兒在一分鐘里畫自己。

  小結:同樣是一分鐘,給我們的感覺完全不同。時間一瞬既逝,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3)一分鐘能做什么?

  教師出示課件:一分鐘能跑很長一段路,一分鐘能念完一首詩,一分鐘能。。。。。。所以,我們要抓住每一分鐘,不能浪費時間。

  四、延伸活動:

  在區角中投放相關游戲材料,支持幼兒開展"看看撥撥(看時間,撥鐘點)""的時鐘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坐標圖中橫坐標和縱坐標表示的不同含義,并根據坐標判斷具體位置。

  2、嘗試根據門牌號碼,對照房屋圖示正確確定同伴家的位置。

  3、學習用語言清楚、準確表達坐標圖中的空間位置。

  活動準備:

  相片,大型房屋圖,1-6數字卡兩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房屋圖,運用數字表示具體房間。

  1、觀察房屋圖,運用數字表示層數。

  小朋友, 這里有一棟房子。它有幾層高?

  讓我們數數。哪個是第一層?

  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貼數字1)第二層在哪里?可以用數字幾表示?(貼數字2)。

  2、觀b察房屋圖,運用數字表示房間號。

  這棟樓房,每層有幾間房子?

  我們看看第一層有幾間房子?(數房間數),第二、三層一樣嗎?

  讓我們數數,每一層的第一間在哪里?(左邊)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貼數字)。

  3、進一步明確房屋旁數字的含義。

  房子旁有這么多數字。這些數字表示什么?(層數)這些數字嗎?(房間數)。

  二、根據門牌號碼,對照房屋圖示正確確定同伴的家。

  1、明確房間的主人,激發幼兒找房間的積極性。

  小朋友,這棟樓房住的是我們班的小朋友,你想知道每間房間住的是誰嗎?

  2、根據房號找主人,初步學習根據坐標判斷具體位置。

  你想知道哪間房間是誰的嗎?用嘴說出來,不能用手指喲!

  3、自由尋找,了解自己家在樓房的位置。

  小朋友,你們想知道自己家在哪里嗎?請你找找,找到后不要忘記,等一會我們要到你家做客呢。

  集體介紹我家在哪里,猜一猜×層第×間是誰家。

  三、操作練習。

  1、下雪了,玲玲想召集小朋友一起堆雪人,小朋友分別住在樓房的哪一間呢?請你先看左圖的住址,再把他們的頭像貼在右邊的樓房的對應位置,就知道大家的住址。

  2、嘗試獨立完成練習后,交流結果。

  回家記記你家、親戚、朋友的門牌號碼,回來說一說看誰記得最多。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加減法運算的樂趣。

  2、學習4的加減法。

  3、能熟練地完成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我是汽車小司機》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入室。

  1、教師引導語:"今天鄒老師要開著小汽車搭小朋友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請跟隨我來吧。

  2、"瞧瞧,我們來到哪里了?"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農場"。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農場。

  二、學習4的加法。

  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進入馬棚,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1+3=4,教師引導幼兒看算式,交換其中兩個數,得數不會變,還可以怎么列算式?3+1=4,教師告訴幼兒,交換前面兩個加數的位置,它的得數不變,這種方法叫加法交換律。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繼續往前走,來到奶牛欄,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2+2=4,三、學習4的減法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來到羊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1=。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雞舍,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2=2。

  3、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豬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3=1。

  四、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加減運算。

  1、播放課件,"因為農場里太多動物了,飼養員實在忙不過來,請我們幫他給動物們喂食,你們愿意么?"請幼兒觀察畫面,并說出有哪些動物需要喂食,它們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戲規則: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沒種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可以給所需要的動物喂食了。

  五、送動物們回家,復習4的加減運算。

  播放課件,"天晚了,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幫飼養員把動物們送回家吧。"幼兒觀看圖畫,每個動物的家都有一把鎖,動物身上都有一個密碼,只要把動物身上的密碼解開了,動物們就可以回家了。

  六、結束活動:

  天快黑了,我們也要結束一天的農場生活了,開著我們的小汽車回家吧!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記住幾個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練習在相應情景下運用。

  2、鞏固對數字0、1、2、4、9的認識,學習從左向右排序。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

  2、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0、1、2、4、9、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提問討論

  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著火的小黃狗家。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119電話求助,并能較清楚地說出地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準確說出地址。)

  (2)小黃狗家發生了什么事情?(屋頂上出現火苗。)用什么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要及時打119電話求救。)

  (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9,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9”。(如撥打正確,畫面上出現消防車,火苗消失。)

  (5)教師小結:我們如果遇到火災要及時打119電話,向消防隊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很快將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撥打這個號碼,只能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撥打。

  2、出示多媒體畫面二——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躺在床上。引導幼兒了解并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并能說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

  (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么方法能盡快找到醫生呢?(撥打120電話。)

  (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2、0,并按順序排列。

  (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撥打正確并說出具體住址后,畫面上出現救護車。)

  (5)教師小結:由于我們及時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在豬媽媽已經康復了。

  3、出示多媒體畫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戶開著。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打110電話,找警察叔叔幫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為什么不進屋呢?它發現了什么?

  (3)遇到壞人應該怎么辦?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警察?(撥打110電話。)

  (4)請幼兒從自己的數卡中找出1、1、0,并按順序排列。

  (5)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0。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后全體幼兒撥打。重點說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體畫面四,引導幼兒根據場景與所需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知識。

  二、游戲

  請幼兒掛上電話號碼卡片,與同伴交流卡片上的號碼,從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并進行模擬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動:

  討論: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怎么辦?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使之明白可以撥打114查號臺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地知道想要的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通過特殊的電話號碼,讓幼兒了解110、 120、119它們的作用以及和人們的關系。在設計這節課之前,我讓幼兒說說這些電話號碼在遇到什么情況下才能撥打的,孩子們大多數的都知道,但不能很準確地說出。我在想怎樣才能讓這節課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兒主要還是以直觀思維和游戲為主,所以我在本節課中設計了形象生動的課件并插入了簡單的游戲。并且我通過讓幼兒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反復的說,反復的練習,使他們能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幼兒在整節課中課堂氛圍非常的濃厚,幼兒也很感興趣,都能夠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在整個環節中,也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關系。當然教師引入應點到為止。由于我過于引入,以為幼兒不會回答,給幼兒說的機會不夠,使得幼兒并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在最后的環節,由于時間關系,我處理的比較倉促。在今后的日子了,我會繼續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本節課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的數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這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因此本節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賽”中增勇氣,“樂”中長才干。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學,不知不覺掌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通過本科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教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規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初步探索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2.在游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感知相鄰數。

  3.進行朋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

  活動準備:

  1.圓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數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數字卡片(人手一張)。

  2.幼兒已學會10以內的數字。

  活動過程:

  1. 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朋友嗎?你們的朋友是誰呢?

  2.認識相鄰數,初步探索并體驗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對應并置的兩排圓片,數量分別是2和3.師:第一排圓片有幾個?第二排圓片有幾個?第一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一排圓片呢?我們可以說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師在3個圓片下面再貼出第三排4個圓片。

  師:第三排有幾個圓片?第三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三排圓片怎樣?我們可以說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師以中間一個數為參照,先與前面一個數比,再與后面一個數比。

  師:3比2怎樣?3比4怎樣?

 。4)師小結: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們就把這排在一起的3個數叫相鄰數。

 。5)教師把2個圓片取下,在4個圓片的下面貼上5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4比3怎樣?4比5怎樣?所以4的相鄰數是3和5.

  (6)教師把3個圓片取下,在5個圓片下面貼上6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5和4怎樣?5比6怎樣?所以5的相鄰數是4和6。

 。7)教師直接說數字6、7、8、9,請幼兒說出它們的相鄰數是誰和誰?啟發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它們的相鄰數,幼兒回答后,師可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理解10以內的'各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3.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1)“找朋友”的游戲。

  將幼兒分為四組,每組幼兒胸前掛有1——10的數卡。教師請數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本組的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到本組的朋友,音樂停止,2、3、4的幼兒手拉手站一排。(先請10位幼兒演示,然后游戲繼續。)

  (2)卡片游戲。

  師事先發給幼兒1——10的數字卡片,教師說出一個數字,讓幼兒找出該數的兩個“朋友”,并將卡片舉起。

  (通過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4.結束部分。

 。1)游戲后評價。

 。2)師小結,教育幼兒要像數字寶寶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ㄔO計意圖: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友愛同伴的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節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體驗圖形游戲的樂趣。

  2、在圖形的移動、翻轉、拼接中,發展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3、探索用不同數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組合成新的圖形。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具:幾何圖形卡片6張(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課件、大記錄表。

  2、幼兒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個、幾何圖形底板每組三個(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記錄紙每人一份,水彩筆每人一支。

  活動重點:用不同數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組合成新的圖形

  活動難點:嘗試合作將16個三角形裝入底座中。

  活動過程

  一、參觀圖形王國,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復習圖形,了解圖形方向改變但形狀不變。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導入活動。

  二、拼搭圖形,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1、游戲:圖形碰碰樂(碰碰樂、碰碰樂,2個三角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樂。)

  師:怎樣才算2個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結: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兩個三角形才快樂。

  2、宣布、講解游戲規則。

  第一,聽清楚是“幾個三角形碰碰樂”,然后就去取幾個三角形。

  第二,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圖形就在記錄紙中相應的位置劃對號表示出來。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馬上轉向老師,小手放在膝蓋上。

  3、幼兒進行第一次拼搭活動(2個三角形碰碰樂)。

  師:2個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圖形?還能碰出其他的圖形嗎?

  小結:2個三角形能碰出一個正方形、一個比自己大一點的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4、幼兒進行第二次拼搭活動(4個三角形碰碰樂)。

  師:2個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樣的幾何圖形,多幾個三角形碰一碰,(mamanv)又能碰出哪些圖形呢?請聽清楚這次是“幾個圖形碰碰樂”。請小朋友邊操作邊記錄。

  小結:真神奇,4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這兒多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同樣是長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學習運用圖形拼搭的經驗解決問題(出示幾何圖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數一數每張桌子上有幾個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來有多少呢?

  現在這些三角形寶寶玩累了想回家了,可這里只有一個底座才是這16個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個底座才是16個三角形的家呢?請說說理由。

  2、幼兒嘗試將16個三角形送回家。

  小結: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個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滿;長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剛好合適。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3個、8個、12個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理論依據

  一、根據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中指出,“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所以本活動充分以孩子為主體,讓每一個孩子數學邏輯能力得到最大提高。同時他指出,“在教學設計上,教學應該通過設計一項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重大任務或問題,誘發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所以,本節活動注重了“挑戰性”,即讓孩子在模仿規律排序后創新規律,體現在兩方面:1、從孩子個別創新到小組合作創新,在合作時讓孩子學會協商、分工與合作;2、大班孩子對一種、兩種元素的排序已經駕輕就熟,而對一種元素的排序就要從比較隱性的數量、方位等方面創新,這讓孩子時刻在不斷地挑戰與創造中學習。

  二、皮亞杰的心理認知發展理論指出,“知識是經常與動作或操作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與轉化聯系在一起的”,他認為兒童正是通過動作,實際擺弄物體而認知世界的,即“思維就是操作”,所以,我在設計中突出了以孩子主動探索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操作機會并在反復的操作中構建數學概念、感知物體的排列規律。

  實施策略

  一、根據皮亞杰指出的孩子的邏輯思維發展特點是“依賴于動作和具體事物”的,所以本節活動的主要教學法是操作法,讓孩子在拼、擺、粘的過程中學習。二、根據孩子喜歡游戲的特點,我采用了游戲法,在綠毛龜這個游戲中,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傾聽、專注和反應能力,提高后活動興趣,又巧妙的將活動的核心演繹出來。

  三、根據孩子的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中的“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外部動作到內部動作”,運用歸納法、演繹法,我設計了從集體——個體活動——小組合作、從發現規律——模仿規律——創新規律的層層遞進的活動,運用啟發探索法不斷提升孩子對按規律排序的認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能夠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2、能夠自己、合作創造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律進行排序。

  教學準備

  PPT一張四色小棒各100根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操作板18塊黑白方形卡紙各40張透明膠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能夠自創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律進行排序。

  教學過程

  1、發現規律

 。1)聽故事,找規律。

  在《綠毛龜》這個故事中,當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坐下。

 。2)觀察PPT,討論,分析、推理,發現孩子熟知的規律,進一步復習孩子們已有的、按物體名稱、數量、量的差異、方位排序的知識。

  介紹小貓——是個喜歡有規律生活的小動物。

  孩子們討論交流四種規律,并續排。

  2、模仿規律

  根據PPT中的規律讓孩子們用身體動作模仿、續排,活躍孩子們的思維。

  3、創新規律

 。1)幼兒個體操作,擺出自己創新的規律。

 、偌w討論,如何創新規律。

  ②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創新排列規律。

  幫助綠毛龜和青蛙鋪小路。

  要求:有規律、與眾不同。

 、圩髌氛故,師幼總結創新之處——數量、方位等方面的變化。

 、苓\用總結的經驗再次創新排序。

  在原來的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

  ⑤再次交流、總結、分享。

 。2)運用總結的經驗進行合作創新排序。

  ①自由分組,四個孩子一組,分為四組。

 、谛〗M討論交流,商定排序形式。

 、酆⒆觽兣判颍瑤熡谆ハ鄼z查。

 、苎刂÷纷叩叫∝埣,進一步檢查與體驗規律的排序。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通過"動物運動會""捉迷藏""小動物找家"等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會用不同方向辨別數序,并通過動手操作,輕松獲得1--5序數認知經驗,同時,讓幼兒把序數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如: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身感知和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存在,知道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學習5以內的序數,進一步感知序數的順序性,會用不同方向辨別數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活動準備:

  1、運動會跑道一副, 5種小動物各一個。

  2、樓房圖片每組一副,5種小動物每人一套。

  3、小動物胸卡10個。

  活動過程:

  游戲1:

  一、導入活動 ,比賽前。

  師:小朋友,森林里要小動物要開運動會,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他們開始做準備前的有關工作了。你看。

  他們在:

  1、比賽開始前先點名:參加賽跑的有5只小動物。(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共5只,為小豬、小貓、小狗、小象、小虎)

  2、(這里必須告訴幼兒:從左往右數,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后面的是第二,后面依次類推。)

  師:哪只小動物排在第一?你是從哪里開始數的?(引導幼兒說出從左往右數的順序)哪只小動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么小動物?(這里讓幼兒鞏固一下新學的概念:xx排在第一,xx排在第二……)

  二、現在比賽開始了。(這里先讓孩子看一下一共有幾個跑道,5道。從左往右依次是第一跑道,第二跑道……)

  師:請幼兒看圖說出小動物站在第幾跑道?

  師:還可以問第幾跑道站的是誰?

  師:哪個小動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師隨意擺放)

  三、比賽結果怎么樣呢?(與原來排隊的順序不同了)××小動物跑在第一,××小動物跑在第二……。

  游戲2:

  四、游戲"捉迷藏"小動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戲。

  師:咱們看看第幾只小動物不見了?小動物是誰?(從左往右排隊,從上往下排隊,讓幼兒找。)(難點)

  五、游戲"幫小動物找家"出示:樓房圖片。讓小朋友從下往上數一數有幾層樓,并貼上數字。

  師:請將××小動物送到第一層樓房里……。

  游戲3:

  六、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幼兒戴好胸卡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5個小朋友,聽口令做完動作排隊,看一看你的隊伍從前往后數,是誰排第幾?變換形式,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延伸:

  小結:(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按照數字排順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來是第二……,還學會了從左往右,從前往后,從上往下,從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順序。生活中還有按照數字順序排列的物體,比如看電影的座位,站隊的位置等等,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可以找到,請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大家哦!)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律排序;顒拥倪^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_大班數學教案07-07

大班數學教案:《紙的力量》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6-12

大班數學教案07-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在线播放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