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24 20:18:3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在設計的時候我想要引導學生學會看書,學會咬文嚼字,比如書上是這樣寫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一般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在品味這段話時,有些學生會注意到“一般”這兩個字,從而提出“為什么一般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去除,不用質因數去除行不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向別人求教、上網查資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質因數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數去除,不過習慣上用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去除。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覺得數學語言是非常嚴謹的,一字一句均需斟酌。

  教學要求

 、偈箤W生理解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的概念。

  ②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

  ③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 )。4能( )12,12是3的( ),3是12的( )。②把18和30分解質因數是 ,它們公有的質因數是( )。③10的約數有( )。

  二、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會求一個數的約數,現在來看兩個數的約數。

  三、探索研究

  1.小組合作學習

 。1)找出8、12的約數來。

 。2)觀察并回答。

  ①有無相同的約數?各是幾?

  ②1、2、4是8和12的什么?

 、燮渲凶畲蟮囊粋是幾?知道叫什么嗎?

  (3)歸納并板書

  ①8和12公有的約數是:1、2、4,其中最大的一個是4。

  ②還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8 1 3

  2 4 6 12

  8 和12 的公約數

  (4)抽象、概括。

 、倌隳苷f說什么是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嗎?

  ②指導學生看教材第66頁里有關公約數、最大公約數的概念。

 。5)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7頁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題。

  2.學習互質數的概念

 。1)找出下列各組數的公約數來:5和7 8和9 12和25 1和9

  (2)這幾組數的公約數有什么特點?

 。3)這幾組數中的兩個數叫做什么?(看書67頁)

  (4)質數和互質數有什么不同?(使學生明確:質數是一個數,而互質數是兩個數的關系)

  3.學習例2

 。1)出示例2并說明:我們通常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2)復習的第2題,我們已將18和30分解質因數(如后) 18=2×3×3 30=2×3×5

  (3)觀察、分析。

 、購18和30分解質因數的式子中,你能看出18和30各有哪些約數嗎?

 、18和30的公約數就必須包含18和30公有的什么?

 、18和30公有的質因數有哪些?

 、18和30的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是哪些?(1、2、3、6(2×3))

 、葑畲蠊s數6是怎樣得出來的?

 。4)歸納板書。

  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6是這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的乘積。

 。5)求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書寫格式。

  為了簡便,我們把兩個短除式合并成一個如: 18 30

  讓學生分組討論合并后該怎樣做?

 、倜看斡檬裁醋鞒龜等コ?

 、谝恢背绞裁磿r候為止?

  ③再怎樣做就可以求出最大公約數?

  ④為什么不把商也連乘進去?

 。6)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8頁的“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后點幾名學生講每步是怎樣做的,最后集體訂正。

 。7)抽象概括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僬l能說說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②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8頁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四、課堂實踐

  做練習十四的1、2、3題。

  五、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六、課堂作業

  1.做練習十四的第4題。

  2.做練習十四的12*題。

  課后反思:教學"求最大公約數",課本共安排了三個例題及一個"做一做",教學時,當教師向學生介紹完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之后,讓學生討論質疑其它二例時,學生A就提出:"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這兩個數的差。"教師問:"有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說:"按照課本的三個例題: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是6;90和72的最大公約數是18;24、36和48的最大公約數是12;做一做40,60和80的最大公約數是20。"還真是呀!學生們很驚訝,教師了解到學生錯誤結論的由來,但不急于指出學生的錯誤,首先肯定了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精神,接著又向學生指出:"是巧合呢,還是真有這樣的規律存在呢?"學生為了驗證,紛紛舉例演算,就連平時較少開動腦筋的學生,也算得很起勁。過了一會,小B第一個發現象36和28,90和68的最大公約數就不是它們的差。教師又及時把這一信息交給學生,學生的研究熱情被激發起來,課堂氣氛異;钴S。下課了,大家的討論還在繼續著,并且樂此不疲。他們為了探求"規律",愉快地做了幾十道求最大公約數的練習,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在教師創設的途徑中,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更激發了他們探求知識,孜孜以求,為學業成功更努力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筆算減法(退位)》是滬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要理解并掌握這一知識點,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能正確計算兩位數的減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為后面還有兩個例題進行講解。

  這節計算教學的課從內容上來說是比較枯燥的,但是把學生的動手擺圓片和復習、新授聯系起來,學生學起來就比較輕松,在小結算理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這樣學生對計算方法會了解的更深。這節課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在課前我先布置讓學生回家預習,然后課的一開始檢查預習情況。發現班上已經有多數學生能在家長的幫助下能理清算理,正確說出計算的過程并算出得數,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在計算51-36時得到的答案是25或者24,針對他們出現的問題,我設計了如下問題:

  問題一:個位1減5不夠減怎么辦? 生:從十位退一當10。在十位上點1點表示強調。

  問題二:從十位退1后個位要算幾減幾?十位上向個位退1后,十位再算幾減幾? 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生:十位退1后個位要算11減6得到5,在個位寫5;十位減去退位的1得到4,4減1等于3,在十位寫3。

  師:同桌討論:筆算兩位減法要注意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要從個位減起;要點退位點,不要忘了減退位的1;做完后要檢查。 通過以上這幾個問題的設計,學生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課堂上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不錯,部分學生都能清楚的說出算理?梢,在數學課堂中,如何預設有價值的問題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有效的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更是課堂有效的保證。 練習我安排3個層次,其中的判斷題羅列了學生在計算中的常見錯誤,在教學中,學生對這類錯誤的出現會哄堂大笑,然而笑過之余卻能把錯誤牢記,這就是練習設計的成功。 整個教學過程還比較順利,但是,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并不很理想。總有少數學生漏點退位點,也有個別學生即使點上了退位點,在計算時也忽略了它的存在,再就是把減法算成加法,把數字抄錯,書寫格式不正確等等。根據出現的問題我反思改進如下:

  1.加強口算練習,每次上課前3分鐘,讓學生逐步達到聽到算式就能說出結果。

  2.在教學時,要嚴格要求學生的書寫格式。

  3.注重重要環節的計算過程,多創設機會讓學生講計算過程,不斷鞏固計算法則,并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在本節課,十位上的計算過程是學生最難掌握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次說出十位的計算過程,不斷鞏固計算法則,并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如點上退位點的數要很快反映出是多少,讓學生能更好、更快、更準確地計算。

  4.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多分析比較計算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05~106頁“節約用水”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調查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培養學生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數據測量、收集、整理,計算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漏水體積,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在經歷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強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重要性,強化節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水龍頭單位時間漏水量的測算,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聯系生活實際的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所測量的數據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應用。

  教學準備:

  1.調查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查找有關宣傳節約用水的資料。

  2.學生分組測量一個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滴水量。

  3.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出課題

  1.視頻,創設情境。

  課前:播放優美的水聲。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預設:水)

  教師:老師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有關“水”的報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寶貴的水資源)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教師:看完這篇報道,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1: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

  預設2: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少,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教師:是啊,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離不開它。但在實際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隨處可見。

  教師:課前我請同學們調查了周圍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下面我們一起來“曬一曬”吧。A設:洗車,水龍頭沒關等)

  教師:剛才同學們舉的一些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很習以為常的小事,因為有些人意識不到水的珍貴。但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許多人在備受干旱的煎熬。現在,讓我們走近他們,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播放我國西南地區干旱圖片)

  3.觀看圖片,思考討論揭示活動主題。

  教師追問:看完這些圖片,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水資源是一種有限的而且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要節約用水。(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水聲引入本課內容,并在課堂上連續呈現干旱地區缺水的生活場景圖,使學生體會到,生活在水資源匱乏地區的人們的艱辛,從而使學生心靈深處發出要“節約用水”的呼喊。有了這種感情積淀,下面的數學活動也就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二、組織活動,交流體驗

  1.活動一:確定研究課題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碰到這樣情況:水龍頭壞了或沒有關緊,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出示相關圖片)

  教師過渡:別小看水龍頭流下的這一滴滴小水珠,時間長了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昨天同學們已經調查過了,我們新世紀小學有多少個水龍頭?(100個)如果每個龍頭都漏水的話,大家猜一猜這樣一天下來要浪費多少升水?(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大家猜的都不一樣,這樣漏一天,究竟會浪費多少升水呢?我們可以從1個水龍頭一分鐘的漏水量開始研究。

  2.確定研究方案。

  教師:同學們之前已經做了調查,請說說你所調查的漏水的水龍頭情況?

  教師:大家調查的地點不一樣,看來水龍頭的漏水情況也不一樣。大家認為我們可以用學過的哪個數據來代表學校的水龍頭漏水量?(預設: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教師:那我們選一個統計量來進行計算。

  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一個水龍頭一分鐘的平均漏水量約為0.05升,那么,一個水龍頭一天又將漏水多少升呢?100個水龍頭呢?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的要求,完成1號學習卡的任務。

  3.建立直觀印象。

  教師:一個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為72升,你知道72升水有多少嗎?我們的礦泉水桶的容積為18升,一天漏水的體積相當于多少桶礦泉水的體積?

  教師:我們把同學們的統計表制成了折線統計表,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預設:漏水量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確定研究課題──得出結論” 實驗研究的全過程。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一所學校的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使學生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三、聯系實際,體驗生活

  教師:同學們,單單我們一個學校的一個水龍頭一天漏水72升,一年就是26噸水啊!按照這個比率計算,全國大約有30萬所學校使用自來水,這么多學校全年大約要浪費多少噸水?

  教師: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關于水的信息(如果1個人1年用30 t水,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如果制造1噸紙需用450噸水,這些水可以造多少噸紙?如果水電廠平均每20噸水可發1度電,這些水可以發多少度電?一噸水的水價按2.5元計算,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如果建一所希望小學所需資金約30萬元,這些費用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學?(同學們自己選一個問題計算,各小組匯報結果。)

  教師: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填寫答案。)

  教師:談談你看到計算結果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經歷觀察、計算、統計等學習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等形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通過對計算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沖擊,進一步激發學生重視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四、聯系實際,提出建議

  教師:同學們,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老師相信大家也會節約用水的!接下來,對于節約用水,同學們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方法要和大家分享的?(學生自由發言)

  在學生討論后,教師出示幾個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的例子,供學生參考。

  【設計意圖】結合計算結果,聯系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進行討論,探討有效的節約用水方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水資源。

  五、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生命之水源遠流長,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課后反思:

  地球總水量、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百分之幾等),了解水資源的寶貴,并了解我國缺水現狀以及水的用途。其次是了解各自家中、學校的生活用水情況,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并提出相應的節水措施。

  課中,我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和探究,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組圖片,令學生感悟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礎上介紹有關地球及我國水資源現狀相關的資料與數據,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觸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耄

  1.師用3個4個正方形擺圖形,師提問: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觀察它?你看到了幾個正方形?

 。ǘ┳灾鲗W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ㄈ┬〗Y。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 一 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 習 三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教具:情境圖。

  學具:小棒,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 復習引入:

  指名發口令,學生按口令擺立體圖形。

 。ǘ┗揪毩暎

  1.P16第1、2題。

  (1)獨立做。

 。2)訂正。

  2.P17第3題。

  (1)獨立做。

 。2)獨立搭。

  3.P17第4題。

 。1)獨立畫。

  (2)訂正。

 。ㄈ┩貜V練習:

  1、同步練習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認識,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

  思維發展目標:在學習估算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估算,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教學例題:

  師:小朋友們,葉老師剛幫了新家,要去商場買東西。你們瞧,我都看中了哪些商品?他們各是多少錢呢?(電話機、取暖器、自行車、電飯鍋、電風扇)

  師:每樣商品各接近幾百元呢?

  師:現在我要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臺取暖器。(把商品拿出來)請你幫我估計一下,大約要付幾百元?你是怎樣想的呢?

  1)206+292=498(元)

  498元接近500元

  指出:你是先算出買這兩樣商品需要的總錢數,再看它接近哪個整百數是嗎?

  2)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所以大約需要500元。

  師:是的。206元接近200元(示206),292元接近300元(示292),200+300=500,

  200 300

 。ò鍟200+300=500)

  我們就說206+292大約就是500元。(板:206+292 500元)

  師:(如果學生出現了第一種)比較這兩種估計的方法,你覺得那種方法更好些?為什么?(把兩個加數都看成整百數,估算起來比較簡單)(我也覺得這種方法估算起來更比較簡單,給這種方法打顆星)

  師:(指206+292 500 (元) )206+292不是正好等于500元,而是大約等于500元,我們就可以用這樣一個符號來表示。(板書:)它就是約等號。(板書:約等號)我們就可以用它來表示估算的結果。

  師:誰來說說我是怎樣寫約等號的?(兩條邊都先向上彎一彎,再向下彎一彎)

  師: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樣長,一樣彎)

  我們一起來寫個約等號。(豎空)

  師:約等號讀作約等于。這道算式誰會讀?(指名讀齊讀)

  師:表示什么意思呢?(206+292大約等于500元)

  師:約等于的500元又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把206看作 )

  二、試一試

  師:說得真好。如果我想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輛自行車,大約需要幾百元?(將商品拿出)先想一想,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先列式,說想法

  師:算式怎樣列?

  師:這兒為什么要用約等號?(因為得數不是正好等于800,而是估計的)

  師: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師;如果我帶了800元錢,能買回這兩樣東西嗎?為什么?

 。▽,206元比200元多,604元也比600元多。他們的和就應該比800元多,所以我帶800元是買不回這兩樣東西的。)

  師:請你幫我任意挑選兩樣東西,估計大約需要多少元?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學生列式指名匯報(23個)

 。ó攲W生說到292+195500元)如果我用500元,能買回這兩樣商品嗎?為什么?

 。▽Γ292元比300元少,195元比200元少,他們的和一定比500元少,所以用500元能夠買回這兩樣商品)

 。ㄈ绻麑W生說到305+195500)這兒能用約等號嗎?為什么?(因為正好是500元,要用等號)

  師:還有的同學想說。就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小結:二(1)班的小朋友真棒,會把要買的商品的價格都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再把這些整百數相加就能得出買這兩樣商品大約需要的錢數。這就是加法估算。(板書課題:加法估計)要想進行正確地加法估算,首先要能找到算式中一些加數所接近的整百數。下面我們就來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第1題。

  你知道每個數接近哪個整百數嗎?

  503、492、695、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演示同桌互相玩(一人出卡片,一人說接近的整百數)

  同桌說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 第2題

  師:說得真不錯。春天到了,小蝴蝶都出來活動了。(點電腦)

  師:能解決嗎?動手連一連

  指名匯報。(直接說出接近500的數 )

  3.想想做做 第3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順利地找出了一些三位數所接近的整百數。繼續看,把每個加數看作整百數,再估算結果。(示第3題 說明題意:用約等號表示計算結果)

  獨立計算。

  匯報。校對(如有錯題問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

  師:把兩個加數都看作整百數的加法估算咱們小朋友都會了,你瞧

 。ǔ鍪 498+344 498+344)

  師:(指498+344)這道算式中的兩個加數也都能看成整百數嗎?

  師: 哪個不能?為什么?(344在300和400的中間,既不接近300,也不接近400)

  師:(217+356)這道算式中那個加數接近整百數?

  師:像這樣只有一個加數接近整百,怎樣就能很快地估計出它的得數是幾百多呢?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498+344:把498看成500,再加上344肯定就是八百多)

 。217+356:把217看成200,加上356肯定是5百多)

  指出:是的。在只有一個加數接近整百數的算式中我們只要把接近整百數的加數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再加上另一個加數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數是幾百多。小朋友你們會了嗎?下面我們就運用這個方法來解決問題

  4. 示想想做做 第4題

  下面哪道題的結果小于700?在□里畫

  445+198 □ 596+145□ 413+268 □

  獨立思考,進行選擇。校對

  根據學生錯誤進行分析:

  445+198:把198看成200,加上445結果還是6百多,所以小于700。

  413+268:413接近400,加上268還是600多。

  596+145:把596看成600,加上145得數大于700。

  5.想想做做 第5題

  下面哪道題的結果大于500?在□里畫

  299+185 □ 136+398 □ 67+414 □

  獨立思考,進行選擇。

  指名匯報 校對(針對錯題講解)

  師:想一想,怎樣就能很快地比較出這些算式的得數比幾百大還是比幾百?

 。ò阉闶街薪咏贁档募訑悼闯伤咏恼贁,再和另一個加數相加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數大于幾百還是小于幾百)

  師:那天,我還看中了這些商品(出示想想做做 第6題)

  電腦顯示要求

  師:能解決嗎?先自己寫一寫,再在小組里交流。好,開始。

  四人小組活動。

  指名匯報(23) (板書)

  師:我身上有1000元,買哪些商品大約需要1000元呢?請你幫我算一算。

  交流:195+404+302+961000(元)

  404+302+2981000(元)

  195+404+298+961000(元)

  四、總結

  本屆可你學會了什么?課后還可以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加法估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觀察、畫圖和交流等活動過程中,認識射線和直線,掌握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點及其聯系。了解從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2. 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會用符號表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相應的讀法。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能應用所學知識描述生活現象。

  教學過程

  一、 感知射線從生活中引入

  教師打開激光燈,光線射向教室對面的墻壁上。

  提問:在墻上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光點)這個光點是從哪里發出的?

  再問:如果把激光燈的發射點和墻上的光點看作兩個端點,那么中間的一條光線可以看作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根據線段的特點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評析:用學生熟悉、喜愛的激光燈射出的光線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及時將具體的生活實例上升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有機孕伏與復習了線段的特點,為射線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提問:如果把激光燈射出的紅色光線射向天空,你還能找到光線盡頭的那個光點嗎?(不能)這條光線會怎樣?(這條光線會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

  追問:這條光線還能用線段表示嗎?為什么?

  講解:對!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光線看作是射線。(板書:射線)

  出示教材第16頁的情景圖。

  提問:這幅美麗的夜景圖中,那五光十色的燈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線嗎?為什么?

  談話:但圖上只能看到這些光線的一部分,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畫出這些射線呢?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試著畫一畫。

  學生畫出的圖形可能有:

  反饋時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比較,明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提問: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有關射線的例子嗎?

  [評析:揭示了線段的概念后,通過光線射向天空,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讓學生初步感受無限。同時,讓學生在嘗試畫射線的活動中理解和體會無限延長的含義,感受并理解射線的特點。]

  二、 認識直線在操作中體會

  談話:想象一下,如果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會得到怎樣的一條線呢?你會畫一畫嗎?

  學生畫出的圖形可能有:

  師生共同評價,并通過討論明確: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

  講解:(指學生畫出的直線)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直線。(板書:直線)

  提問:那你會把一條射線變成一條直線嗎?

  指名在實物投影上把射線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一條直線。

  小結:直線有哪些特點?

  [評析:在對射線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想象,自己畫直線,使學生對直線的認識建立在實際操作和想象的基礎上。同時,要求學生將射線變成直線,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射線與直線的聯系與區別。]

  三、 形成概念在比較中整理

  談話:我們在認識了線段的基礎上,又認識了射線和直線,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線段、射線、直線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討論。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板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

  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評析:線段、射線和直線的聯系和區別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教師放手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學生在歸納中有效區分三者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加深了對射線和直線的認識,形成了合理的知識結構。]

  四、 知識延伸在實踐中提煉

  1. 畫一畫。

  提問:如果老師要你畫一條線段、射線、直線,你會畫嗎?(學生按要求畫圖)

  再問:如果老師要你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射線、直線,你會畫嗎?為什么?

  談話:如果老師要你以一個點為端點畫一條射線,你會畫嗎?試一試從這個端點能畫幾條這樣的射線?(學生嘗試畫圖)

  小結:從一點起能畫出無數條射線。

  談話:如果老師要你經過一點畫一條直線,你會畫嗎?可以畫幾條?先想一想,再試一試。

  小結: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提問:如果老師要你經過兩點畫一條直線,你會畫嗎?可以畫幾條?

  學生嘗試畫圖,并組織交流。

  小結: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 說一說。

  談話:其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例子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你能找到這樣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評析:讓學生在畫線段、射線和直線的交流與實踐過程中,既巧妙復習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之間的聯系,又適時歸納出經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射線,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和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同時,將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及時拓展到在現實生活中,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的實際價值。]

  3. 想一想。

  出示下圖,談話:小明從學;丶矣蠥、B、C三條路線可以走,你認為小明選擇哪條路回家最近?

  談話:這只是我們憑生活經驗得出的結論,如果量一量呢?請同學們動手量一量。

  學生反饋測量結果。

  談話: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

  讓學生在紙上畫兩個點,量出它們之間的距離。

  [評析: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測量、交流,明確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從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知識。]

  五、 角的概念在自學中獲取

  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指學生畫的從一點引出多條線段的圖形),請同學們看這里的圖,你能從中找到我們已經認識的圖形嗎?

  談話:我們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認識了角。請大家想一想,關于角我們已經知道了些什么。再打開課本第17頁,自學例題,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對于角,你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學生自學后,組織反饋,并通過討論使學生弄清以下問題:什么是角?角由哪幾部分組成?角用怎樣的符號來表示?

  提問:你能畫一個角,并標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活動后,師生共同評價。

  [評析:由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巧妙地引入角,形象地突出了角的兩條邊是射線這一關鍵,使學生對角的認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六、 練習拓展在辨析中提升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圖中有幾條射線,組成了幾個角?它們各是什么角?

  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思考,明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七、 回顧反思在生活中延伸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延伸:在我們的生活中藏著很多數學知識。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同學們課后可以繼續找一找,看一看,并將你的發現與其他同學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數學教案10-18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小學數學教案【熱】07-04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偷拍精品久久91 | 亚洲永久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亚州最新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