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28 20:21:5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5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灌輸式”的教學不能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被動地接受知識。而《螳螂太太的新家》這本繪本是將數學元素融入故事情節,以形狀為線索講述故事,使幼兒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各種圖形及圖形的變化,從而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相對于傳統的數學活動而言,從形式來說比較新穎、從內容來說比較有趣,能夠激發起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 在聽聽、說說、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 在嘗試一刀剪的過程中感受圖形變化的神奇和樂趣。

  3. 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要介紹一位動物朋友給你們認識,它是螳螂青青。”

  二、閱讀繪本,認識兩種圖形組合及變化。

  1、“青青它有一雙能干的手,會用圖形寶寶做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重點提問:你們看它都做了些什么?這些東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小結:原來圖形寶寶待在一起能變成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2、同時出示圖片:房子和電視機。

  重點提問:再看看這兩個是用什么圖形變出來的?(三角形和長方形)咦,它們都用了三角形和長方形,怎么變出來的東西不一樣的?

  小結:原來圖形寶寶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位置不一樣,變出來的東西也不一樣。

  三、閱讀繪本,認識兩種圖形的多個組合。

  1、青青不但會做這么多東西,而且它還想到了要給好朋友們做東西。它給瓢蟲做了一張椅子,誰能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圖形躲在這張椅子上?

  (1)幼兒討論。

  (2)哦!它是用了1個圓形和5個長方形做了這張椅子。

  2、青青還給小蟈蟈兒做了一輛滑板車,這輛滑板車是用哪些圖形變出來的?用完整的話來告訴大家。

  (1)幼兒討論。

  (2)哦?青青用3個長方形和4個圓形做了這輛滑板車?哪3個長方形啊?這個也是長方形嗎?它長的這么瘦也是長方形啊?為什么?哦,胖胖的長方形和瘦瘦的長方形它們都是長方形。

  4、小結:圓形有大大的圓、小小的圓,長方形有胖胖的長方形和瘦瘦的長方形、高高的長方形和矮矮的長方形,這些不同的圓形和長方形拼在一起可以變成許多許多的東西。

  四、幼兒操作探索,拓展經驗。

  青青媽 媽的生日快到了,青青決定送給媽 媽一幢新房子。

  螳螂太太想請你們去她的新家做客,你能用圖形給螳螂太太做一樣禮物嗎?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以繪本來引出課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在聽聽講講中,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在嘗試一刀剪的過程中感受圖形變化時,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沒有更好的遞進,要求不是很明確,老師對幼兒一剪刀剪直的方法應加以引導,這樣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圖形的變化,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很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探索用數學、圖畫等符號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

  2、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能有計劃地進行活動3、體驗猜測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能探索用數學、圖畫等符號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

  活動準備:

  1、每組蠶豆、花生、塑料小夾子、串珠玩具等各一盤。

  2、每人一張記錄單、1個小盤子、1支筆。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桌上的操作材料,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介紹游戲的玩法。

  1、教師:用一只手在盆中用力抓一把,將抓出的物體放在小盤子中,數一數抓了多少,并做記錄。

  2、教師:抓一次記一次,共抓三次,就記三次。

  3、教師:活動前要先想好如何在一張紙上清楚地記錄三次抓物體的結果。

  4、教師:記錄結果要能讓別人看出是第幾次,抓的是什么,抓了多少?

  三、幼兒抓物體。

  1、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提醒個別幼兒按要求完成。

  2、請幼兒分別說說在游戲中哪一種物體自己抓的最多,哪一種物體抓的最少,為什么"

  四、游戲"抓了多少"。

  1、教師抓一把幼兒認為教師能最多的物體,讓幼兒估猜所抓的數量。

  2、請幼兒猜測還有誰會抓的比老師多,并說出理由。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學習10的分解組成,能根據遞增、遞減的規律進行推理。

  2、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3、喜歡并愿意參加數學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洞洞板、白紙、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復習8、9的分解組成。

  1、總數是8。

  師:我的大鼓敲1聲“咚”。

  幼:我的小鼓敲7聲“咚咚咚咚咚咚咚”

  ……

  2、請幼兒在記錄紙上寫出9的分解組成并進行講述。

  二、學習10的分解組成。

  1、教師出示10個黃色的棋子“黑板上有幾個什么顏色的棋子?”

  2、“把這10個棋子分別分給兩個小動物可以怎么分?有幾種分法呢”?

  三、幼兒操作,并進行記錄。

  1、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2、你是怎么分的?有幾種分法?

  四、教師進行記錄并小結。

  1、請幼兒說說你是怎么分的?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進行記錄。

  2、共同進行歸納整理。(按遞增、遞減的規律記錄)

  3、共同小結:“把10分成兩部分有幾種分法?分別是?”

  “除了遞增與遞減的規律以外,你還發現了什么規律?(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

  五、游戲“大鼓小鼓”鞏固10的分解組成。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6的分解組成基礎上,理解8的減法,能看圖列出相應的算式。

  2.理解減法的交換規律,并能列出6的減法算式。

  3.體驗減法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大圖(6只鴨子,1只大的.母鴨,5只小鴨;2只鴨子打了領結,4只沒有打領結;3只鴨子穿了紅衣服,3只鴨子穿了藍衣服;4只鴨子在池塘里,2只在岸上.)

  2.學具:數字、加減號、等號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猜豆游戲:老師拿6顆豆分別放在兩只手中,伸出一只手,幼兒猜另一只手上有幾顆豆?

  師:6顆豆豆手中拿,一邊1來一邊幾?

  幼:6顆豆豆手中拿,一邊1來一邊5。

  二、學習6的減法。

  1、出示大圖,引導幼兒觀察。

  師:請小朋友再看一看,我們再一起來說一說,圖上的小鴨子都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看畫面,并說出圖上有6只鴨子,鴨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打了領結,衣服的顏色不同、有的在游泳等.)

  2、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編減法應用題。

  提問:這些鴨子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請小朋友來編減法應用題。想想減法應用題又應該怎樣編呢?(鼓勵幼兒開動腦筋編出減法應用題,兩個好朋友互相交流)

  3、編減法應用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說什么呢?(與幼兒一起回憶,編減法應用題時應該先說出總數)

  師:請小朋友把這道應用題的算式列出來,并計算好答案。ㄓ變赫f,教師書寫6-1=5)

  師:理解算式含義:說一說這個算式中的數字和符號都表示什么意思?

  師:根據鴨子的大小除了可以這樣編減法應用題,還可以怎樣編呢?(請一幼兒說,集體列算式,并得出結果,然后分析算式的含義)

  師:以同樣的方式,請幼兒根據畫面其他特征編出不同的減法應用題,理解算式含義,學習列6的減法算式。

  三、幼兒操作:

  1、幼兒看圖列算式。

  2、看算式編應用題。

  3、作業單(填空、連線游戲)。

  四、游戲:去超市。

  1、幼兒分組去水果店、文具店、玩具店、書店購物,每人拿6元錢,買一樣物品,并說出需要找的錢,每組一個收銀員檢查買東西的幼兒說得對不對。

  2、教師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量關系,學習按數字的大小規律排序。

  2.讓幼兒在自由組合排序活動中,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字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數字的興趣。

  活動重點:

  會按大小順序給數字排序 。

  活動難點:

  找錯字。

  活動準備:

  1.大數字卡片1-9

  2.四張實物卡

  3.幼兒數字卡片1-9若干

  4.幼兒數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復習數字1-9 (9:50-9:55)

 。1)教師出示數字卡,讓幼兒認讀

  教師:我們請來了幾位數字朋友,看看都有誰?

 。2)教師出示實物卡,請幼兒找出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并粘貼

  教師: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你把它找出來。

  2.幼兒操作活動:找錯 (9:55-10:05)

  出示數字操作卡,請幼兒玩找錯字的游戲,將寫錯的數字圈出來。

  3.音樂游戲:1234567 (10:05-10:25)

 。1)介紹游戲規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說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并在地上的線上排隊站好!

  第一次游戲,幼兒自由排序報出門牌號碼,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第二次游戲,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報出門牌號碼。

  第三次游戲,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并報出門牌號碼。

 。2)嘗試4個數字進行排序,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找朋友。

  5.活動結束

  這一環節,幼兒掌握的較好,大部分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這一環節有一張上面有兩個錯誤,幼兒只找出了一個,我也沒有仔細的檢查漏掉了。

  幼兒在找朋友做家時很高興,但是在按要求排序時有點亂,特別是報門牌號碼時,幼兒只顧自己的號碼,不能替別人檢查。

  幼兒的傾聽習慣需要培養。

  活動反思:

  我國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教法要符合幼兒的學法,孩子們怎么學,教師就怎么教。”活動“有趣的數字”設計依據大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生活中處處皆是的數字,進行教學活動;顒舆^程難易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激發幼兒自生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于幼兒學習。

  活動中首先是生活化的體現,活動來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游戲“1234567”。讓幼兒帶上數字牌三個人自由組合一個家,選出一個代表報出門牌號碼,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而自然,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學”讓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松愉快的學到科學道理,從而掌握有關數學的奧秘。

  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幼兒游戲的過程便是學習過程,學習的動力來自幼兒自身,活動中采取的游戲形式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愉快而且豐富刺激,鼓勵幼兒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獲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終生受益。但是在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情緒高漲,表現的特別興奮。特別是要求幼兒排好隊報門牌號碼時,每個孩子只關注自己的,對別人的結果不認真傾聽,所以顯得活動有點失控。

  讓幼兒學會學習是我們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活動把教育的重心從“教什么,學什么”轉移到“如何學”,變“教師為主”為“幼兒為主”變“個別”與“群體”參與,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嘗試,孩子們積極投入,思維活躍,張揚個性,而教師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放似駿馬馳騁,而收則立攏,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幼兒真真正正成為學的主人。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紙的力量》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6-12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數學教案10-25

大班數學教案07-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久久99狠狠综合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911精品一区 |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精品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