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11-01 17:36:2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八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本學期根據幼兒園的大的教研活動宗旨,我們大班教研組設定了本學期的活動目標,制定了3次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本月進行了第一次的同課異構活動即大班數學活動《撒花片》,那么什么是“同課異構”呢?同課異構”活動是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組織課堂教學,或者某一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教學班級的不同構思、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它的價值和作用的主要有:體現教師的個體差異、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比較來選擇更好的授課方式、選擇更好的教學素材、促進教師的發展等。

  二、活動流程

  1、活動前理論學習《淺談集體教學活動中目標的定位》

  2、執教老師教學活動

  3、執教老師課后說課、反思

  4、大家議課、評課

  5、主持人小結

  三、同課異構活動實錄

  (一)授課 : 地點:大一班 人數:24人

  李老師的課堂實錄:

  科學活動:撒花片

  活動目的:

  1、學習用數字記錄撒花片的結果

  2、發現多次記錄結果的異同,體驗將八個花片分成兩份,會有不同的答案。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八個花片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空白記錄單、筆。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2頁。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過7以內的組成。

  活動過程:

  一、看花片,玩花片

  1、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們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 )

  2、數一數,盆中有幾個花片?

  3、幼兒自由玩撒花片。

  二、撒花片,記花片

  1、剛才在玩撒花片的游戲中你遇到了什么問題或困難?

  2、提出記錄要求。

  3、講解:把八個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輕輕撒在桌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

  4、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八個花片,并按要求記錄。

  三、相互交流。

  1、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2、你的記錄單上和黑板上的一樣嗎?出現了幾次?

  四、尋找規律。

  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上面的數字有沒有規律。

  引導幼兒發現、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目標:

  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

  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準備:

  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過程:

  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么?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大。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

  小熊把紙對折后打開,中間有一根折線,沿著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示范剪好后粘貼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么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只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么?送給奶奶外婆吃。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生活中的規律的序列及其產生的美感。

  2、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排列規律和設計的排列規律。

  3、在理解規律的基礎上,自主設計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有色彩排列規律和花紋排列規律的'衣服各一件;會場布置的照片(主席臺前有規律擺放的鮮花);三條色彩的花紋有規律排列的裝飾皮帶;幼兒操作的作業每人一張(見圖)筆每人一盒,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積塑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

 。1) 出示兩件衣服,引導幼兒觀察比較:這兩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樣?衣服上的顏色和花紋是怎么排列的?啟發幼兒講出衣服色彩和花紋排列的規律。

 。2) 出示會場布置的照片,請幼兒看看這些花,說說它們是這么排的?

  (3) 出示三條不同的裝飾皮帶,請幼兒找一找它們各自的花紋或色彩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2、教師引導幼兒尋找有規律的序列。

 。1)請幼兒找找自己和同伴衣服上的顏色或圖案的排列規律。

  (2)請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有規律排列的。

  3、教師引導幼兒設計有規律的序列。

  (1)引導幼兒給積塑片排排對:請你將自己的積塑片排排對,排好后說說你是根據什么規律來排的(啟發幼兒根據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特征進行間隔排序)。

 。2)請幾個幼兒說一說自己設計的規律,啟發幼兒互相學習。

  4、教師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設計花邊。

 。1)引導幼兒根據給積塑片排隊的經驗,選擇作業單上提供的圖案,按規律進行排列,設計一條美麗的花邊。

  (2)繼續提出問題:下邊是用上面的圖形排列出的花邊,但是沒有完成,你能將它設計完成嗎?你還能將這些形狀進行另外的排列組合,設計出不同形狀的花邊嗎?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設計花邊很感興趣,個別幼兒還需輔導。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運用自己的方法為不同等分的餡餅塊分發同樣數量的豆豆。

  2、感知不同的數數方式及多種不同的等分方法,初步理解部分與總體的關系。

  3、積極運用自己的圖示方法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豆子每人12粒以上,三等分圓的操作硬卡,圓片多個,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觀察材料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做豆豆餡餅,縣看看我們都有些什么材料吧。

  2、數豆豆

  做豆豆餡餅,今天每個人需要取12顆豆豆,不多也不少,說說你怎么取到正好12顆豆豆呢?

  二、幼兒操作,嘗試分豆豆

  1、第一次做餡餅

  1)現在開始做餡餅,請把餡餅對著一下,用筆把中間的折痕用筆描出來?纯船F在餡餅分成了幾塊?

  2)請你把12顆豆豆分到餡餅上,每塊豆豆一樣多,12顆豆豆都分完。

  3)說說你分的結果是怎樣的?

  4)說說我們剛才做了什么件什么事?請你把剛才做的這件事用自己的方法記住記錄紙上,記得告訴別人兩個內容:餡餅分成兩塊,每一塊分到了6顆豆豆。

  5)幼兒操作,記錄。

  2、第二次做餡餅

  1)再來做餡餅,請把餡餅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用筆把中間另一條折痕也用筆描出來。看看現在餡餅分成幾塊?

  2)操作過程同上,感受分成地塊餡餅,每塊分到3顆豆豆并做記錄。

  3、第三次做餡餅

  1)有個難一些的問題,你能把餡餅分成同樣大小的三塊嗎?

  2)把你想到的辦法給大家看看,是不是分成了同樣大的三塊?

  3)給幼兒提供三等份圓的操作卡,一個新的餡餅,運用操作卡,把餡餅分成3份。

  4、第四次做餡餅

  1)請幼兒在三等分圓的基礎上,嘗試把餡餅分成6份,用筆描出來。

  2)給六等分的餡餅分豆豆并記錄操作結果。

  5、教師小結

  1)看自己的記錄紙,你記錄了幾件事情?

  2)從記錄的這些事情上,你發現的什么秘密呢?

  三、游戲:找朋友

  1、我們現在有幾個小朋友啊,我們也來分一分好嗎,你覺得我們這么多小朋友2個2個在一起,可以分幾隊?3個3個分,可以分成幾隊。6個6個分可以分幾隊。

  2、游戲好玩嗎?那你覺得4個4個能分均勻嗎?可以分幾隊。還有5個5個呢?我們到外面繼續玩好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基本的統計方法,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2.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敢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張

  2.幼兒人手一張白紙、記號筆

  3.鉛筆、膠水、剪刀、書本學習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廳有風扇、桌子、喇叭、空調、相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了大班,我們用到了許多學習用品,怎樣才能知道籮筐里有哪些學習用品,分別有多少呢?

  小結:像這種先要把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學習用品的數量。

  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放了學習用品,請你用自己的方法統計籮筐里的東西,并記錄結果。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哦,別統計錯了。好的,去試試吧。

  2.交流統計結果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

  小結:小朋友都運用了先畫出物體標記,再記錄數量的方法進行了統計。

  三、觀察討論,認識條形統計圖

  1.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物品?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說說它們各有多少?誰的數量最多?誰的數量最少?

  3.你們怎么一下子看出來誰多誰少的?

  4.和剛才你們記錄的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像這種有橫軸、縱軸,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叫做條形統計圖?梢酝ㄟ^觀察高矮,一眼看出數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了嗎?現在四個小朋友一組,每一組有一張大統計紙,小朋友分工合作,將多功能廳里的喇叭、相框、空調、桌子、風扇進行統計。

  3.展示幼兒統計圖,交流分享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什么物品最多?什么物體最少?誰還想說一說?

  五、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復習7的組成,理解7的第二、三組加減含義,會根據算式算出得數。

  2.對加減運算感興趣,在游戲情境中體驗快樂。

  3.書寫和表達、動手操作相結合,積極參加數學加減活動。

  活動準備:

  背景小雞的家、7的二三組加減(活動的、書寫的、游戲的)、記號筆、抹布、花娃娃、夾子、數字1-7。

  活動過程:

  一、復習7的組成。

 。ㄇ榫--慶祝小雞搬家)游戲:放氣球(歌曲問答:氣球上面有題目,我們大家來放氣球,7可以分成1和幾,1和幾組成7……)

  二、集體學習7的第二組加減。

 。ㄇ榫承路孔永锏男‰u的顏色不一樣、小雞去玩)

  1.根據顏色不同,幼兒理解2只紅小雞和5只黃小雞合起來是7只,引導列式計算 2+5=7。

  2.把小雞位置進行交換,幼兒感知小雞總數不變的道理(鞏固理解加法交換律),引導列式5+2=7。

  3.分別以2只小雞去玩和5只小雞去玩,引導孩子列式7-2=5和7-5=2,理解減法含義。

  4.共同整理朗誦。

  三、探索學習7的第三組加減。

 。ㄇ榫常嚎椿ǎ瑸樾‰u家門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夾子扎辮子)

  1.為花娃娃打扮;根據上面的算式,請你用夾子幫忙算出得數,既扎好了辮子又算出了得數。請大家試一試。

  2.把花娃娃送到相應的花園里。(如3+4= 送到7號花園)

  3.孩子的經驗作一整理。引發:你為花娃娃扎了幾個辮子?為什么?

  得出:3+4=7、4+3=7、7-3=4、7-4=3。

  4.看看花娃娃有沒有哭。(評價對錯)

  5.小結:7的第三組加減。

  四、操作活動。

  練習編應用題,學做小博士。(幼兒學數學p9)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3、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流程】

  ㈠幼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

  師:“剛才你們發現了什么?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里。

 、孀層變簩φ襟w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

  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㈢、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一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兒玩積木后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㈤、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樣的房子?應該怎么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折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后,調查家中有多少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完成調查表。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理解并能說出自然數列中每一個數比它前面一個數大1。比它后面一個數小1。

  2、初步學寫數字1、23、養成安靜、獨立完成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過1-10的數字,并理解1-10的數序物質準備:

  教具:新房圖片,1-10的數卡學具:《幼兒用書》p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歡迎數字寶寶

  1、歡迎數字教師(依次出示1-10的數字):數字寶寶要搬家了,想請小朋友幫助,我們大家一起拍手歡迎數字寶寶好嗎?

  2、感受數序教師:數字寶寶是怎么排隊來到我們班的/請幼兒認一認、讀一讀數字。

  二、幫數字寶寶搬家

  1、教師(出示新房圖):誰愿意來幫它搬家?請幼兒將數字按數序放入新房中,并依次說說每個數旁邊的是幾。如:1住第一個,2住在1的旁邊,3住在2的旁邊……

  2、找朋友教師:數字6想找住自己旁邊的朋友一起玩。住它旁邊的朋友是誰呢?請幼兒找出數字6的相鄰數,并說說為什么是5和7。

  3、數字比大小教師:數字5住在6的前面還是后面?5和6誰大誰?數字7住在6的哪兒?6和7誰大誰?

  三、根據幼兒情況,教師再引導幼兒說說其它數字的相鄰數四、小組操作活動

  1、給西瓜涂顏色。教師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說一說:圖上有什么?有幾塊西瓜?想一想:上面應該給幾塊西瓜涂色?下面應該給幾塊西瓜涂色?鼓勵幼兒邊涂色邊說。如:4比5少1,6比5多1,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應該畫幾個。觀察圖片上實物的數量,啟發幼兒在空格中畫出相應的鄰數。

  3、學習寫數字1、2五、活動評價1、重點評價涂色游戲,請個別幼兒說說,他是如何進行操作活動的,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表揚操作正確、書寫整潔的幼兒。

  2、表揚能夠安靜、獨立完成活動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10-25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6-12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不卡日本v2019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