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2-12-24 08:06: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5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鼓勵性的情感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難點:

  懂得要解決最后問題必須先找出隱藏的中間條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桃園參觀,你們想去嗎?(課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豐收啊!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個,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誰會算一算?(學生口答,說一說怎樣想的?)

  如果第一棵樹上有80個桃子,第二棵樹上有60個桃子,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

  誰會列式解答?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樣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們真了不起,遇到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猴媽媽和猴寶寶在桃園遇到了什么問題想請你們幫忙。

  媒體演示例題

  (2)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猴: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你能根據兩只猴子的采桃情況提出問題嗎?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先解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3)怎樣求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123=36(個)

  36+6=42(個)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樣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個的?

  教師歸納:有的同學這樣想:要求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就要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起來,可題目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猴采了多少個,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個,然后把大猴采的個數加上小猴采的個數。這是從問題想起。還有同學是從條件想起,根據大猴采3筐,每筐12個,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再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并起來,就是兩只猴一共采的個數。這兩種想法都很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后要寫出完整的答語。教師板書答語。

  回顧:剛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時用了幾步計算?(板書課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為什么這道題要用兩步呢?

  (4)教學試一試

  剛才有同學還提了一個問題,你會解答嗎?

  先在本子上獨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

  指明匯報,板書算式。提問: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要先算什么?

  比較:在解決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相同的是兩題都用兩步計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題求兩只猴一個采了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計算,而第2題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減法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參觀了桃園后我們再去森林公園看看,進公園先買票。我們來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體出示條件和問題)

  誰說說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學生列式解答。指名匯報,說一說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別忘了寫答語。

  (2)我們進公園去。這里有2個小朋友在澆樹呢!這里又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呢?你會做嗎?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們繼續參觀森林公園,看,眼前又出現了什么?根據這些條件你會提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再讓學生分別解答。

  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課總結

  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真是了不起啊!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關鍵是什么呢?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鐘面模型)和閱讀課本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聽錄音。

  師:新課前,請大家聽一段錄音(播放音頻:時間的腳步)。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聲。

  師:對。這是時鐘行走時發出的聲音。我們要學習時間單位,就要認識鐘面。

  2、師:下面介紹三好學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學習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分別出示圖片"起床圖"、"上課圖"、"活動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按順序說出每幅畫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幾點鐘開始的?(教師在學生每回答完一幅圖后,作出必要的補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時半起床,一分鐘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時正準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學習。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時參加課外鍛煉,增強體質。

  師: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學習,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時間的小主人。

  二、學習新課

  1、師:人們為了掌握時間,做時間的主人,發明了時鐘。

  2、觀察時鐘。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一個時鐘(或演示動畫"認識鐘面"),用投影儀出示放大了的鐘面投影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制的鐘面模型,觀察、了解鐘面上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請學生自由發言,要求知道:鐘面上有1~12共十二個數,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每個數之間有5格,一共有60格。鐘面上有兩根指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

  3、觀察、思考和討論。

  (1)鐘面上這兩根指針是怎樣走動的?

  教師演示,得出分針和時針在鐘面上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針與時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1頁末段。理解“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一小時,分針走一格是一分鐘”的結論。

  (3)兩針行走時它們的關系怎樣?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1頁第3題及練習二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進一步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 進一步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復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對時間有更深的認識。

  難點: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法與學法:

  教法:講授法。

  學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練習課中的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謎語引入

  啟發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仔細聽,看哪個同學先猜出來。

  哥哥長,弟弟短,弟弟跟著哥哥轉。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這是什么?(鐘表)

  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認識時間》。

  二、復習幾時

  (1)誰來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引導學生看出有1—12這些數,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共60個小格。

  (2)老師撥出7時和7時半,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寫一寫。指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反饋。

  并引導學生小結:①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②當分針指著6,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半。半時就是30分。

  (3)復習“1時=60分”。

  師撥12時,問:現在是幾時?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變化。(撥到1時)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

  引導學生一起回答: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師撥鐘,引導5分5分地數到60分,分針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這時時針正好走一大格,是1時。

  板書:1時=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師撥時刻(7:45、 10:50、 11:15、 1:35),學生在紙上寫一寫,說一說。

  (2)老師說時刻(3:45、 1:25、 4:05、 6:55),學生撥鐘面。

  強調:表示分的數要占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占位。

  四、復習經過的時間

  (1)4時再過5分是( )。 (2)10時30分再過10分是( )。

  (3)8時45分再過5分是( )。 (4)5時56分再過( )分是6時。

  五、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01頁第3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十五第12題。

  獨立完成,小組評議。

  六、總結提升

  這節復習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十進制的數學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模型來表達數,建構適合自己的數 世界。

  2.認識數位順序表。

  3.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養學生協作與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千數圖的簡圖來表示千及千以內的數,你知道這張圖表示哪個數嗎?(出示圖) 它表示( ),由( )個百、( )個十和( )個一組成。 寫作( ),讀作( )。

  2. 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來表示千以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用其它的數學模型來表達數。 出示課題:小探究。

  二、探究新知

  1.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用小正方體積木塊來建構千以內的數。

  (1)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學具小正方體來表示數呢?

  引導: 一個一個地數 10個小方塊組成一條 10個一就是十 十個十個地數 10個條組成一板 10個十是一百 一百個一百個地數 10個百組成一大塊 10個一百是一千 多媒體演示,完成表格。 你們知道一塊、一條、一板、一大塊分別可以用什么來表示嗎?請你填入表格。 導出數位順序表: ……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2)練習:它表示哪個數?書最后一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2. 用貨幣來表示數(課前準備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幣)

  (1)小朋友請你數一數學具中共有多少人民幣?

  (2)你是怎樣數的?個別交流。

  (3)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錢?它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三、綜合應用

  1. 請小朋友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達243。 你怎樣表示243?學生交流。 多媒體演示。小胖:用貨幣來表達243。 小巧:用小正方體組成的塊、條、板來表達243。 小亞:用千數圖的簡圖來表示243。

  2. 現在我們來看圖寫數。 書第三題,個別完成后交流,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 游戲:同桌互動,說說我擺的數或者我說數你來擺。

  4. 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四、拓展提高 可以合成幾(必須合成三位數)?

  比一比、賽一賽,你能寫出幾種?

  9   400   30

  8   70   500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0.1與1之間的進率是10。

  2.使學生理解1.1只能是1+0.1,也即1+ 1/10。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再一次加深對0.1、0.01、0.001之間的進率認識,加強學生十進制的觀念。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階段:

  1.用小數表示數射線中的分數(p18/2)

  我們已經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師直接告訴學生“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開門見山地講授知識。]

  中心階段:

  利用導入階段的數射線。

  (一)出示p18圖1:提出疑問

  學生討論匯總

  10個0.1是——“零點拾”

  10個0.1是1

  請學生說說各自的理由。

  0.1就是1/10,10個1/10就是10/10,也就是“1”

  出示p18圖2,引導學生理解。

  出示,提出下一個問題

  學生討論匯總

  11個0.1就是10個0.1再加上1個0.1,就是1.1。

  (三)出示p18圖3,引導學生理解

  [通過學生看圖,同桌討論,自己得出結論,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練習階段

  1.P18試一試

  [在練習中,鞏固知識點,幫助學習困難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規律。簡單推理過程和找規律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和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及列組合的數學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本冊教材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讓學生學會對于推理過程的簡單敘述。大部分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好,對所學知識基本上能回答出結果。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單元時,教學的重點要為學生提供猜想、活動交流的機會,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同時,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節,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數學思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問題解決: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等實踐活動,探索簡單事物的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發現數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去創造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1.根據已知條件通過活動判斷出結論,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

  2.運用排除、猜測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數字是幾。

  教學難點:1.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2.在于如何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推理過程。

  課時安排:2課時

  1.猜一猜(一)……………………………1課時

  2.猜一猜(二)……………………………1課時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8

  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

  課本P8---P10例1、例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 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 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2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20各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身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20以內不退位減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11~20各數的組成。

  師分別出示數字卡片:14、17、12、11。

  學生說數的組成。

  二、新課教學

  1.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1)搭積木(出示圖片:擺一擺,算一算1、2圖)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喜歡)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2)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教師板書:10+3=13 13+2=15

  (3)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①藍靈鼠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

  ②后來它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圖3。

  師:現在藍靈鼠又在玩積木了,說說這次它是怎樣擺弄的。

  生:它從15塊積木中拿走了兩塊。

  師:觀察得的很仔細,剛才圖中是向下的箭號表示加上,現在箭號向上就表示拿走。怎樣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師:怎樣計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多說說,也可以同桌之間互說,加深算理。

  3.出示圖4。先指導學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后獨立填空,后集體反饋。

  生1:現在又拿走了2塊,拿只剩左邊的1摞正好是10塊,所以12-2=10。

  生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觀察比較。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四幅圖,說說有什么共同點?

  ①小組合作交流

  ②集體反饋

  引導學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計算時都是先進行個位的計算然后在加上10。

  5.小結。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藍靈鼠解決了它搭積木問題,列出了算式而且找搭積木的塊數。你們真聰明。

  三、算一算

  1.學生獨立完成。

  2.說說你是怎么算得?

  (1)應該先引導學生觀察左邊一組的算式想想它們的聯系。

  (因為16可以分成10和6,從16里去掉6就剩下10,去掉了10就剩下了6,所以16-6=10,16-10=6。)

  (2)出示:l7一3=19-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這兩題的?

  生1:17-3,我是這樣算的,17可以分成10和7,7先減3等于4,再加上10就等于14。

  生2:19-5我也是先用9減去5等于4,再加上10等于14。

  (3)找規律。

  師:比較17-3=和19-5=這兩個算式,你會發現什么有趣的規律?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被減數多2,減數也多2,而差不變。現在階段不能要求學生表述清楚,教師只要他們能體會到算式中各個數的變化即可。)

  四、練一練

  1.練一練第1題。(課本第9頁)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口算,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看圖寫算式。投影出示練一練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這兩題都是一題多解:

  第一幅可以列式:10+6=16、16-6=10或16-10=6。

  第二幅圖可以列式:12+5=17、17-5=12或17-12=5

  重要的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說說自己算式表示的含義。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可以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再提問個別同學。

  3.照小豬的樣子說算式。(練一練第3題)

  (1)引導學生觀察小豬所說的三個算式,弄清圖意。

  (2)請學生以4人為一個小組,在小組內說說你相到的算式,并由小組長記錄。

  (3)小組交流反饋。

  4.口算比賽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也可以請做錯的同學再來說說怎么算。

  五、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板書:20以內的不退位減法)怎樣計算這樣的題目?(可以根據數的組成或數的方法進行計算)你還有什么想法?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個個地數,10個一是十,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百,一百一百地數,十個 百是千。

  2. 知道并能說出數位順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實際意義。

  3. 會用正方體積木塊、千數簡圖、人民幣等不同方式表達數。

  教具:

  方塊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多媒體花圖

  師:這些花多美,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怎么辦?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 一朵一朵地數用.表示 十朵十朵地數用-表示 一百朵一百朵地數用□表示 這是上節課學習千數簡圖的知識。

  出示:□□□ 師:看簡圖你就知道花的朵數了,先寫數再讀數。 (師出示答案校對)

  2. 揭示課題:數可以用千數簡圖表示,還可以怎樣表示?今天我們繼續探究千以內的數。(板書:小探究)

  二、探究過程

  1. 認識十進制數位表,會用正方體積木塊表示數。

  引:我們先看看小丁丁在做什么? 演示媒體,提示學生輕輕地跟著數。

  問:看了電腦演示,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識? 根據回答,小結并輸入結果。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

  小結:用正方體積木塊也可以表示數。

  嘗試表示數。

  A 板書:312,要求:從學具中挑出合適的表示。 (校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B 問:4種學具中還有一種未使用過的,讓312變大,并寫出這個數。

  小結:(出示表格)通過動手擺學具我們已經知道4種學具各代表什么,請試著再說說。(輸入結果) 針對練習:比比誰擺得又快又對? 205 出示答案(說說哪種學具未用到,為什么?哪一位上沒有單位?

  板書:(個位、十位) 根據你所掌握的本領與剛才學到的結論,你能說說還有哪些數位嗎?按一定的順序說出。 出示數位順序表,請學生提問。

  小結:從左到右變大,滿十個千還有更大的,所以用省略號。

  2. 練習運用 要求將引入題改為用正方體表示,并說組成,檢驗自己對否。 出示結果校對。

  A 完成書3(1),先說組成再寫數。

  出示:243

  要求:用手中的學具或桌上的筆紙等材料,自己試著表示這個數。 出示媒體,看看你與誰的想法一致。 介紹人民幣的表示法,想想怎樣準備。

  小結:同一個數可以用多種方法表示。

  B 針對練習:書3(2)(3) 口頭說說302改用正方體表示如何改?230改用人民幣表示如何改?501改用千數簡圖表示如何改?

  小結:大家學得真不錯。

  三、綜合運用

  按1到4號編一題,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讀數、寫數、分拆或說組成,也 可以是今天所學的內容。

  四、課堂小結 說說今天學到的本領。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1

  《鏡像對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根據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院和郵局分別位于學校的什么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后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初步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養成計劃和決策的能力,逐步發展創新思維。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師:學校組織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們應考慮到哪些問題呢?(出示:時間安排、車輛安排、春游收費、游樂項目)

  2、出示課題:小練習

  3、——郊游

  二、計劃決策、解決問題1、時間安排。

  (媒體出示時間圖)

  (1)看圖說一說時間。

  (2)這天我們將在外面度過多長時間?你是怎樣想的?

  (3)多媒體演示。

  2、安排車輛。

  (媒體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輛客車能乘坐50人)

  (1)收集數學信息,思考解題思路,可以考慮班級總人數、車輛載重人數。

  (2)滲透估算:從最鄰近的整十數進行估算。

  (3)學生獨立計算:可以列豎式。

  (4)滲透巧算:觀察數的特點,可以先湊整。

  (5)請你安排,3個班級如何坐這2輛車?可以把一個班級進行分拆。

  3、春游收費。

  在學校收的費用1、往返車費:4元1角2、入場費:5元8角3。

  師:學校發下一份通知,你們能看懂嗎?

  (1)計算:往返車費與入場費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學校準備一份食品,價錢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學校,一共要收費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給老師()張()元?

  4、游樂項目。

  (媒體出示游樂園圖)

  (1)找一找,有哪些游樂項目?(介紹項目及單價)

  (2)如果每一項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錢?(50元)

  (3)根據要求設計方案:給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復玩),你可能怎樣玩?①最多可以玩幾次?(5次)②最少可以玩幾次?(2次)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課堂總結:今天你學到什么新本領?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P25~P26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

  說一說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么

  二、認一認撥一撥

  看書24頁了解算盤的歷史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⑴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⑵各自填寫書上的空白

  ⑶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文精神

  ⑷學生上臺板演。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

  2、試一試

  ⑴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說一說對2128的理解

  ⑵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舉例說一說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游戲:誰的第一

  ①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④說說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20xx最新人教版二年級上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撥一撥(書24頁)

  教學目的:

  1、在活動中激發讀、寫數的興趣。

  2、在數學活動中對大數有具體感受,發展數感。

  3、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的活動“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準備:

  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數位順序表:你知道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嗎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新課

  引入:今天我們繼續來撥一撥、數一數生活中的大數。

  ㈠教學撥數

  第(1)題,教師板書“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教師讓學生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撥出這個數學,撥好的同學請舉手。

  ②學生舉手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撥的,為什么是這樣撥?然后提問學生怎樣讀這個數。

  ③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數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數數到九百接著整千的數數到二千

  ④說一說2392中有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⑤要求學生先4人一組一起數,一起撥。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⑹教師讓學生打開書本第24頁自學撥數,(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習后,教師請學生到教壇前當小老師指導大家撥。

  ㈡。教學讀數、寫數

  學生試著讀撥出的數。然后將這些數進行分類。

  1、第一類:不帶0的數。

  (1)學生再讀讀數,然后將數出示在計數器上。

  (2)抽學生代表說說數的讀法,該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

  (3)每人寫一個不帶0的數,請同桌讀一讀。然后抽幾桌匯報。

  2、第二類:中間帶0的數

  (1)老師將這兩個數先后出示在計數器上,要求學生先讀數,再說說這個數的組成,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結:讀中間帶0的數的方法;不管中間是幾個0,都只讀一個0。

  (3)出示只有中間帶0的數,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讀。

  3、第三類:只有末尾帶0的數

  (1)派代表說說這類數的讀法,老師歸納。

  (2)出示你所寫的數,讓其他學生讀。

  4、第四類: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

  (1)讀一讀、說說方法,老師小結。

  (2)出示一個代表所寫的數,看誰讀得快,學生自己讀后,抽生讀。

  (三)你撥我寫

  ⑴撥出書上看一看上的數并試著寫一寫

  ⑵寫數時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幾就寫幾。

  (2)哪個位上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補足

  (四)總結讀、寫數的方法。

  三、強化訓練

  1.書24頁認一認撥一撥簡單介紹算盤

  2.書26頁第3題

  (1)指導學生觀察圖,讓學生發現這里有100塊糖一袋,有10塊糖一袋。

  (2)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

  (3)說說自己是怎樣算出來的。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檢測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板書設計:

  讀數時

  (1)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2)中間有一個或兩個、三個零,只讀一個零

  (3)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寫數時

  (1)每位是幾就寫幾。

  (2)哪個位上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補足。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掌握有余數除法的算式及各部分名稱,懂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弄清“余數”概念。

  難點:理解余數的特點。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

  學具;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國慶節,飛行大隊舉行了一次飛行表演(課件演示)

  師:飛行員叔叔的表演精彩嗎?

  師:飛行員員除了有強健的身體,還有淵博的文化知識,他們知道二(3)班的同學個個都非常聰明,出了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同學們敢接受挑戰嗎?

  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一個問題。同學們能獨立列式計算嗎?教師指名列算式,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列?

  出示第二個問題。

  請同學們用小棒表示飛機擺一擺,看看可以分成幾組?教師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出示第三個問題。

  請同學們把15根小棒分成5組,看看每組有幾架飛機?教師引導學生列式計算。

  出示第四小題。

  請同學們繼續用小棒來擺一擺,老師看看誰能出色的完成這個任務。完成后,教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議一議:

  剩下的3架飛機還能再分嗎?余數有什么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三、實踐應用

  今天,飛行員叔叔出的四道難題,同學們完成得非常好,同學們能不能用解答這四道題的方法來解答其它的題呢?

  出示第一道練習題

  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在課堂練習本上。

  出示第二道練習題

  師:同學們能獨立完成這道題嗎?

【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數學教案04-08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教案04-08

二年級蘇教版數學教案08-27

二年級下數學教案08-31

二年級數學教案09-28

二年級數學教案09-24

二年級數學教案09-24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4-0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8-17

二年級數學教案【熱】11-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 | 日韩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精品福利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