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16 08:03: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數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帪榇蠹艺淼年P于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數學教案通用15篇

關于數學教案1

  6和7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并會認、會讀、會寫6.7這兩個數,并能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及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并運用于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會讀寫6和7,并能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

  本課難點是: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復習數數012345

  (二)創設情境說一說、數一數

  出示同學們值日的情境圖

  1、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2、它們各有幾個,數一數。

  3、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

 。ㄈ[一擺、畫一畫

  1、讓學生數出6根小棒,擺一擺,看看你能擺出什么?

  2、用7個你喜歡的圖形表示數字7.

 。ㄈ┩卣箲谩⒄f一說

  說說教室中,哪些物品能用6和7表示?

 。ㄋ模⿹芤粨,看一看

  1、

  2、

  3、

  4、請學生在計數器上練習撥6個、7個珠子.(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觀察直尺,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比一比(6和7比較大小)猜數游戲(6和7)

 。ㄎ澹┱f一說,議一議

  出示課本圖片,共同探討6和7的意義:

 。⿲懸粚

  讓學生說一說6和7各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最后學生線描黑,再練習寫。

  五、課堂小結

關于數學教案2

  一、學期計劃

  1、學習7以內的數字,知道數字的實際意義,理解數字的形成。

  2、學習數量守恒,正確判斷7以內物品的數量,初步感知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等差關系。

  3、認識長方形和半圓形,了解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4、學習按物體某一特征進行分類,能按兩個特征對同一類物體進行層次分類

  5、會按物體量的差異進行5以內物體的正、逆排序,學習按一定的規律排列順序。

  6、能理解簡單的集合概念,知道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7、能區分時間概念,養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8、能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發現周圍環境中物體量的差異、物體的形狀及它們所在的空間方位等。

  9、會按操作規則進行活動,學習講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并能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

  二、學情分析

  1、我班有三十五名幼兒,其中男生二十一名,女生一十四名。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幼兒的交往及和家長交談了解到我班幼兒有以下特點:

  2、大部分幼兒聰明伶俐、舉止大方,活潑好動,習慣良好。

  3、多數幼兒都堅持幾分鐘認真聽老師講課,也有幾名幼兒非常愛動,如,馬騰飛、張曉陽、丘劍鋒三名幼兒很難聽完老師講完一句完整的話。

  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這就使一些幼兒顯得非常嬌氣,自己做錯事也不許別人說個不字,這就給幼兒教育增加了難度。

  5、有個別幼兒愛吃零食。

  三、提高質量的具體措施

  1、深入了解幼兒,做到因人適教,因材施教。

  2、加強學習,多讀與幼兒有關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3、多與我的同行進行交流,學習他人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4、與幼兒多接觸,和幼兒建立親密友好的關系。

關于數學教案3

  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并且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北救嗽O計這節以破譯密碼為游戲情節貫穿整個活動來認識數字“5”的中班數學活動《破譯密碼》。

  機器貓小叮當是幼兒平時接觸較多的卡通形象,也是幼兒較喜歡的一個卡通角色,幼兒對機器貓的認識也是它有許多神奇的寶貝,所以整個活動就以機器貓為幼兒帶來了神密的保險箱,請幼兒幫忙打開為主線,通過三個神奇盒子的逐個展示,最終破譯了密碼,獲得了禮物為游戲環節,使幼兒認識了數字5。本活動讓幼兒體會到了逐步突破難關的樂趣,不僅學習內容有著循序漸進的關系,整個活動也更加生動有趣,也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這個活動中,能夠使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探究精神、主動性、自尊自信、交往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與發展,真正讓幼兒做到 “玩中學,學中樂”。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初步理解5的概念,認識數字5。

  2、初步感受用不同方法來數數,并能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排列數。

  3、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游戲活動,初步理解5的概念,認識數字5。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5的概念。

  教學準備:

  1、自制保險箱一個,神奇的盒子3個。

  2、在信封的正反兩面分別貼有圖案和圓點個數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個,5個信封當中裝有數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數字5。

  3、若干個小籮筐和一個大籮筐,若干糖果。

  4、機器貓胸飾一個,《機器貓》的主題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出示機器貓胸飾貼在黑板上)原來是機器貓小叮當。今天它給我們小朋友出了個難題,這兒有個漂亮的保險箱,里面裝著許多好東西,它讓我們來想辦法打開這個保險箱,可這個保險箱需要用密碼打開,而密碼藏在了這三個神奇的盒子里。”(出示箱子與三個神奇的盒子)

  二、回憶舊知——復習鞏固數字1、2、3、4。

  1、教師打開第一個盒子,尋找實物圖與圓點圖一致的信封。

  2、請全體幼兒拿出信封,觀察實物圖和圓點圖的對應情況。

  3、請圖案和圓點一致的幼兒打開信封查看密碼。(圖案和圓點是多少,里面就有數字幾)找到數字:1、2、3、4。

  教師提示幼兒可以用多種數數的方法: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雙數雙數地數;目測。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數字數字5。

  1、教師打開第二個盒子,請全體幼兒尋找實物圖和圓點圖都是5的信封。

  2、教師與幼兒一同出示數字5。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5、嘗試打開保險箱,了解1-5的排列順序。

  四、鞏固練習——進一步感知5的數量。

  1、打開保險箱,請每位幼兒拿對5顆糖果。

  五、結束部分:隨音樂跳舞慶祝。

關于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ㄒ唬┙堑亩攘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關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外圓刻度.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

 。ń處煟阂胫浪浪愕氖欠駵蚀_,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播放前先請同學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ǘ┙堑姆诸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ㄖ苯、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疑總結

  1.這節課都學會了什么?

 。ń堑亩攘亢头诸悾拷菚r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分別填在適當的圈里.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關于數學教案5

  分式的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四種判定方法”的必要性.

  2. 比較熟練地掌握應用邊角邊公理時尋找非已知條件的方法和證明的分析法,初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 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全等來證明線段相等或角相等或直線的平行、垂直關系等”的方法.

  4. 掌握證明三角形全等問題的規范書寫格式.

  教學重點和難點

  應用三角形的邊角邊公理證明問題的分析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實例演示,發現公理

  1. 教師出示幾對三角形模板,讓學生觀察有幾對全等三角形,并根據所學過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動手操作,加以驗證,同時寫出全等三角形的數學表達式.

  2. 在此過程中應啟發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1) 可用移動三角形使其重合的方法驗證圖3-49中的三對三角形分別全等,并根據圖中已知的'三對對應元素分別相等的條件,可以證明結論成立.如圖3-49(c)中,由AB=AC=3cm,可將△ABC繞A點轉到B與C重合;由于∠BAD=∠CAE=120°,保證AD能與AE重合;由AD=AE=5cm,可得到D與E重合.因此△BAD可與△CAE重合,說明△BAD≌△CAE.

 。2) 每次判斷全等,若都根據定義檢查是否重合是不便操作的,需要尋找更實用的判斷方法——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來判定.

 。3) 由以上過程可以說明,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不必判斷三條邊、三個角共六對對應元素均相等,而是可以簡化到特定的三個條件,引導學生歸納出: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3.畫圖加以鞏固.

  教師照課本上所敘述的過程帶領學生分析畫圖步驟并畫出圖形,理解“已知兩邊及夾角畫三角形”的方法,并加深對結論的印象.

  二、 提出公理

  1.板書邊角邊公理,指出它可簡記為“邊角邊”或“SAS”,說明記號“SAS’的含義.

  2.強調以下兩點:

 。1)使用條件:三角形的兩邊及夾角分別對應相等.

 。2)使用時記號“SAS”和條件都按邊、夾角、邊的順序排列,并將對應頂點的字母順序寫在對應位置上.

  3.板書定理證明應使用標準圖形、文字及數學表達式,正確書寫證明過程.

  如圖3-50,在△ABC與△A’B’C’中,(指明范圍)

  三、應用舉例、變式練習

  1.充分發揮一道例題的作用,將條件、結論加以變化,進行變式練習,

  例1已知:如圖 3-51, AB=CB,∠ABD=∠CBD.求證:△ABD≌△CBD.

  分析:將已知條件與邊角邊公理對比可以發現,只需再有一組對應邊相等即可,這可由公共邊相等 BD=BD得到.

  說明:(1)證明全等缺條件時,從圖形本身挖掘隱含條件,如公共邊相等、公共角相等、對頂角相等,等等.

 。2)學習從結論出發分析證明思路的方法(分析法).

  分析:△ABD≌△CBD

  因此只能在兩個等角分別所在的三角形中尋找與AB,CB夾兩已知角的公共邊BD.

 。3)可將此題做條種變式練習:

  練習1(改變結論)如圖 3-51,已知 AB=CB,∠ABD=∠CBD.求證:AD=CD,BD平分∠ADC.

  分析:在證畢全等的基礎上,可繼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出對應邊相等,即AD=CD;對應角相等∠ADB=∠CDB,即BD平分∠ADC.因此,通過證明兩三角形全等可證明兩個三角形中的線段相等或和角相關的結論,如兩直線平行、垂直、角平分線等等.

  練習2(改變條件)如圖 3-51,已知 BD平分∠ABC, AB= CB.求證: ∠A=∠C.

  分析:能直接使用的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只有AB=CB,所缺的其余條件分別由公共邊相等、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出.這樣,在證明三角形全等之前需做一些準備工作.教師板書完整證明過程如下:

  以上四步是證明兩三角形全等的基本證明格式.

 。4)將題目中的圖形加以有規律地圖形變換,可得到相關的一組變式練習,使剛才的解題思路得以充分地實施,并加強例題、習題之間的有機聯系,熟悉常見圖形,同時讓學生總結常用的尋找所缺邊、缺角條件的方法.

  練習 3如圖 3-52(c),已知 AB=AE, AD=AF,∠ 1=∠2.求證: DB=FE.

  分析:關鍵由∠1=∠2,利用等量公理證出∠BAD=∠EAF.

  練習 4如圖 3-52(d),已知 A為 BC中點, AE//BD, AE=BD.求證: AD//CE.

  分析:由中點定義得出 AB=AC;由 AE//BD及平行線性質得出∠ABD=∠CAE.

關于數學教案6

  教材分析

  學生在學習《年 月 日》之前,已經學過了時、分、秒的時間單位,在實際生活中對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習這個單元,是讓學生建立較長時間單位的觀念。本課是第一課時,要讓學生理解每月的天數,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知道可以把12個月分為4個季度,了解有關地球公轉和年的關系。

  教材安排了“說一說”“填一填”兩大活動。其中“說一說”是讓孩子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說一說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填一

  填”是填寫20xx年和20xx年各月和全年的天數,從而發現每月有大月和小月,二月和全年的天數不一樣,從而介紹平年和閏年。在此基礎上,再來研究二月,教材安排了讓學生把1997—20xx年歷中2月的天數記錄在表中,引導孩子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經驗,組織他們回顧和整理已有的知識,進行觀察和比較,發現有關年、月、日的一些知識。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時、分、秒的基本知識,對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習的一個困難是在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方面。我們在孩子自由想辦法的基礎上多介紹集中的方法,然后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憶。閏年、平年的判斷是學生學習的另一個困難。我們可以讓他們通過充分的小組活動交流,利用孩子的互動來強化判斷的方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的天數;

  3、知道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并能判斷出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二、方法與過程:

  1、經歷判斷平年、閏年方法的探索過程;

  2、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歷史年份的認識,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

  教學難點: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關于數學教案7

  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課怎么上全憑教師的智慧和才干。以下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按物體的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2.在游戲情境中掌握簡單的分類方法,對集體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白色和黃色的小房子各一幢。

  2.白色和黃色的小狗各13個。

  3.用白色和黃色的小盒子做的小狗各兩個,小狗嘴巴分別是圓形和三角形。

  4.幼兒操作的白色和黃色的圓形、三角形圖形若干。

  5.裙子上三角形、圓形圖案的黃白小狗25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是誰。(白色和黃色的小狗)

  2.你們看看這兩只小狗有什么不一樣嗎?(顏色不一樣)

  3.對的',它們顏色不一樣,小狗們很高興來我們小五班做客,不過它們現在肚子很餓,想吃餅干了,老師這里有好多餅干,有白色的餅干還有黃色的餅干,白色的小狗說它想吃白色的餅干,黃色的小兔說它想吃黃色的餅干,你們能幫老師來喂小兔子嗎?

  二、幼兒人手一個圖形餅干,根據顏色喂小狗。

  三、教師驗證

  1.剛才寶寶們都給小狗喂了好吃的餅干,我們來看看,我們喂得對不對?

  2.小狗們吃到了小朋友喂的餅干可真高興,但是他們還沒有吃飽呢,我們再喂他們吃點餅干好嗎?。

  3.教師拿小白狗:“你們瞧,我的嘴巴是圓圓的,我最喜歡吃圓形的餅干,你們待會喂我吃圓形的餅干,好嗎?”拿小黃狗:“你們瞧,我的嘴巴是三角形的,我最喜歡吃三角形的餅干,你們待會喂我吃三角形的餅干,好嗎?”

  4.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根據餅干形狀給小狗喂食。

  5.教師驗證。

  四、游戲“送小狗回家”

  1.小狗們都吃飽了,我們送它們回家好不好?

  2.我們先來找一找小狗們的家在哪里,這里有兩幢房子,一幢是白色的,一幢是黃色的,那白色小狗應該去哪一幢房子里住啊?(白色的房子里)對的,要去白色的房子里,你們再來看看,房子里還分兩層呢,第一層是圓形,第二層是三角形的,你們看看,白色小狗裙子上是什么圖形(圓形),那它要去哪一層?(圓形那一層)。把小兔送到家里。(集體送)

  3.幼兒人手一只裙子上三角形圖案的小黃狗:那這只裙子上三角形圖案的小黃狗應該送到哪一幢房子的哪一層里面呢?我請小朋友都來送一送,看看誰送得又快又正確。

  4.教師小結送小兔回家的方法,先要看看小狗什么顏色,送回那一幢房子,再看看小狗身上的圖案,送到相應圖案的那一層。

  五、結束

關于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會根據實際需要求積的近似數,會計算小數連乘、乘加、乘減,并根據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計算小數乘法,數學教案-小數乘法。

  (2)提高學生計算、估算的能力及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及時檢驗的好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重點: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輔墊

  1.讀題列式,并說一說各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4個13是多少? 18個20是多少?

  (概括:整數乘法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出示課件1

  提問:通過剛才的計算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用一句話表示)

  二、 設疑引喻

  出示課件2

  板書課題"小數乘以整數"

  三、 指導探索

  1.出示圖片

  2.組織討論:

 。1)用加法怎樣列式?用乘法怎樣列式?

  (2)13.5×5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3)你覺得哪個算式比較簡便?

  (4)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有什么聯系?

  3.提問:小數乘以整數該怎樣計算呢?

  (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提示:①能不能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復習中得到的規律來解決呢?)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做法,交流這樣做的依據。

  4.出示課件3 提示:為什么要把325縮小10倍呢?

  5.請學生看書學習今天的內容第1頁,覺得重要的地方畫下來。

  四、質疑小結

  1.今天我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請同學概括一下。(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提問:計算13.5×5時先算65×5,為什么算出的結果675還要縮小10倍呢?

  3.你對今天學習的內容還有什么問題?(教師和學生共同答疑)

  五、反饋調節

  1.完成P4第1題 注意學生敘述意義時的不同說法

  2.完成第1頁做一做,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小數乘法》。

  集體訂正。鼓勵學生能勇敢地說一說自己錯在哪兒?教師注意行間巡視,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調節。

  3.完成第4頁第2題。

  集體訂正。

  提問:觀察上面的習題積的小數位數與被乘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4.P4第4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5.根據149×23=3427填結果。

  14.9×23=( )

  1.49×23=( )

  149×0.23=( )

  149×2.3=( )

  ( )×( )=3.427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一個數乘小數

  教學目標:

  1. 理解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初步掌握一個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

  2.運用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和遷移類推的方法,學會一個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學生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掌握一個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ㄒ唬 復習鋪墊

  1.說出下面各小數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2.課件4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規律學習新知識。

  (二)指導探索

  1.理解意義

  (1)課件5,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理解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

  提問:怎樣求出 米花多少錢?你是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列式的?

  出示 13.5×0.5=

  單價×數量=

  提問:這個算式和上節課學習的有什么不同?13.5×0.5還是求幾個13.5的和是多少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書: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由學生互相說一說: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該怎樣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3)小結: 提問:你認為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是什么?師生共同小結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4)練習

 、僬f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

  3×0.7 8.5×0.4 7.2×0.86 18×0.23

  ②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2. 學習法則:

  引導討論:理解了一個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下面我們研究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聯系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復習過的因、積變化規律進行嘗試、討論。

  (1)出示討論題:

 、倌隳馨褍蓚因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嗎?

  ②轉化成整數乘法后,兩個因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積發生了什么變化?

 、垡玫皆瓉淼姆e,應該怎么辦?

 。2)學生分組討論后試做,教師行間巡視,了解情況。并指名板演。

 。3)課件6演示。

 。4)由學生獨立完成

關于數學教案9

  內容與要求:

  1.學會看整點、半點,知道時鐘與幼兒園生活的關系。

  2.懂得時間的重要性,愿意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課件《整點探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認一認

  1、引導語:我們小朋友以前認識過時鐘,時鐘上有三個朋友,他們是誰呀?

  2、看整點、半點。(加密狗:練一練)

  2、游戲:我是小時鐘。

  引導語:今天我們就來當小時鐘,你們扮演時針、分針。我說幾點,就請相關的兩個小朋友躺下。

  玩法:教師在地上鋪好墊子,擺上1——12的數字,請12名幼兒沿著鐘的方向走,然后,老師說7:30,兩名幼兒分別當時針和分針倒下,指向7:30。游戲繼續。

  二、情境展開:說一說

  1、提問:時鐘對我們生活可重要了,他能告訴我們幾點鐘該做什么?

  2、提問:我們先來看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

  平時我們幾點起床?幾點上學?幾點學本領?幾點吃飯?幾點午睡?

  3、提問:到了小學,我們又該幾點起床呢?幾點到學校?幾點吃飯?如果10點鐘下課了,那么幾點鐘上課鈴聲會響呢?幾點放學?

  小結:我們時時處處都需要時間,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規律。

  三、感受體驗:一分鐘能做什么

  (1)靜坐一分鐘。

  請幼兒坐一分鐘不動,教師看時間。

  提問:這一分鐘你們感覺怎么樣?

  (2)一分鐘畫自己。

  請幼兒在一分鐘里畫自己。

  小結:同樣是一分鐘,給我們的感覺完全不同。時間一瞬既逝,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3)一分鐘能做什么?

  教師出示課件:一分鐘能跑很長一段路,一分鐘能念完一首詩,一分鐘能。。。。。。所以,我們要抓住每一分鐘,不能浪費時間。

  四、延伸活動:

  在區角中投放相關游戲材料,支持幼兒開展"看看撥撥(看時間,撥鐘點)""的時鐘游戲。

關于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正確的讀出生活中和書本中的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并正確的寫出小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小數的意義,并會讀會寫小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互動討論參與學習,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的觀念,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的正確讀法與寫法;

  難點:正確的讀出小數。

  三、教學手段:

  教師準備數字溫度計和氣壓計,同學帶上直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老師手上的溫度計和氣壓計,上面用數字顯示了今天的氣溫和氣壓值,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怎么樣正確的讀出具體值呢?

  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小數,比如我們的身高,體重,商品的單價和重量,體溫值等等。如何能正確的讀出并寫出小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了。

  (二)教學分析

  課本例子:我們來看一下書本52頁中的小長頸鹿和它的爸爸,旁邊有標注他們的身高,我們來寫下這兩個小數,并把小數點對齊,那么小數點前面的數是整數部分,后面的數是小數部分。

  師生互動:各個位置對應不同的數位,代表的意義也不同。我們來一起寫一下小數的數位順序代表的意義吧!

  “讀一讀”:

  教師提問:那么小數應該怎么正確的'讀出來呢?

  教師活動:學生可能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可以讀出小數,對于正確的回答予以鼓勵,對于不全正確的回答給出指正。

  “聽一聽”:

  教師先正確的范讀小長頸鹿的身高,強調小數的正確讀法。請同學一起讀出長頸鹿爸爸的身高。

  舉出十分位位數為0時的讀法,如31.04。請學生舉手回答,讀出其他位數為0時的讀法,如:0.34;20.03;4.005;5.0304等

  教師活動:對于學生的正確回答予以表揚,錯誤的回答進行引導性指正,并再舉一例,鼓勵讀出結果。

  “寫一寫”:

  教師讀出一個小數,請學生寫出這個小數,如“十一點二零五”、“零點零三四”等。強調小數的正確寫法。

  以同桌為小組,一個人讀出任意小數,另外一個寫出這個小數,看是否正確。

  (三)課程鞏固

  師生互動:與學生一起回憶小數的正確讀法與寫法,梳理課堂要點。

  “練一練”:

  看課堂開始時的溫度計和氣壓計上顯示的數字,并請同學舉手讀出結果,請其他同學判斷讀的是否正確。請同學正確讀出書本53頁古錢幣的高、厚、重。

  請同學用直尺量出身邊的事物,如水杯高度,手指長度,書本寬度等,并以同桌為小組,合作討論,讀出并寫出這個以厘米為單位小數,并請同桌判斷是否正確。

  教師活動:走到學生中間,聽學生的互動,并對正確的和錯誤的讀法給予恰當的評價和指正。

  (四)小結作業

關于數學教案11

  設計背景

  每次幼兒一起玩玩具時,總是把很多玩具攬到自己面前,怕別的小朋友搶,嘴里還不斷說:“我只有一個了,不得要我的!彼麄冞不知道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所以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能給幼兒了解1和許多的關系,還能培養幼兒的語言描述能力。

  活動目標

  1.區分1和許多,初步了解1和許多的關系。

  2.學習用語言描述1和許多的關系。

  教學重點:

  1和許多的區別,讓幼兒了解1和許多的.關系

  教學難點:

  用語言描述1和許多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大樹圖片1幅,樹上貼有許多桃子(桃子的數量與幼兒的人數相等)。

  2.猴子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猴子摘桃。

  (1)教師出示許多小猴子頭飾,問:“老師這里有多少個小猴頭飾?”(許多個。)

  (2)讓每個幼兒戴上小猴頭飾,引導幼兒觀察后回答問題:“老師手里原來有許多小猴頭飾,分給小朋友每人一個,許多個頭飾分成了1個,1個,1個......小頭飾!弊層變焊處熣f:“許多個可以分成1個,1個,1個......”

  (3) 教師扮猴媽媽,幼兒扮小猴,猴媽媽帶小猴去摘桃子。先讓小猴觀察樹上有多少個桃子,請每只小猴去摘一個桃子。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原來樹上有許多個桃子,每只小猴摘1個桃子,樹上的桃子摘完了,許多個桃子分成了1個,1個1個......桃子.

  (4)請小猴把摘的桃子1個,1個,1個......放進大籃子里,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每只小猴放1個桃子,籃子里有許多個桃子,1個,1個1個……桃子合起來是許多個桃子。

  2.交流活動。

  請幼兒找找,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1和許多來表示,如餐廳里1張大桌子和許多把小椅子等。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能按照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通過猴子摘桃游戲給幼兒參與互動,教師分發頭飾給每個小朋友,讓他們了解1的意思,又通過猴媽媽帶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籃子變成許多,這樣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許多,許多可以分1個1個,1個1個也能和起來成許多。我用生活

關于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數軸的意義,掌握數軸的三要素;

  2.使學生學會由數軸上的已知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能將有理數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數軸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小學里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

  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呢?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數軸.

  二、講授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教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根據溫度計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1.畫一條水平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數,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么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0℃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3.選取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可列舉幾個數)

  在此基礎上,給出數軸的定義,即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進而提問學生:在數軸上,已知一點P表示數-5,如果數軸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么P對應的數是否還是-5?如果單位長度改變呢?如果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畫一個數軸,并在數軸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例2指出數軸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數軸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

  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

  四、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指出:數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它使數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節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數軸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數軸,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都可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數軸上的點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數,至于數軸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這個問題以后再研究.

  五、作業

  1.在下面數軸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2.在下面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數軸,然后在數軸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的點:

  (1){-5,2,-1,-3,0}; (2){-4,2.5,-1.5,3.5};

關于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第九冊教科書第77-7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估計不規則的圖形面積的大小,能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一些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掌握數方格的順序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借助方格圖估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在估算面積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初步的估算意識和估算習慣,體驗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利用方格圖估計不規則圖形面積。

  教學難點:

  估算的習慣和方法的選擇。

  教學思想: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將接觸到大量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根據標準的要求,讓學生掌握估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個方面。本課時的教學正是為學生順利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而展開的。

  教具準備:

  樹葉若干片,方格紙一張,寫有“你知道嗎”的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題,揭示新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有特殊意義的腳印圖片。(出示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也許若干年后的一天,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中國人的腳印的人就是在座的某一位了。再請看第二個腳印:(出示?小華的腳印)這是一張千年之際出生的嬰兒腳印的圖片,怎樣才能知道這個腳印的面積有多少呢?

  二、參與探索,經歷新知

  1、自己先獨立進行估計,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2、全班交流:

  (1)說明估計的結果及過程

  (2)數方格的方法驗證估計值

  (3)師:大家都是用數方格的方法估計的,還有沒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引導學生把圖形看成了近似的已學圖形,根據圖形的面積公式,算出面積

  3、出示小華兩歲時的腳印,學生估計面積:

  三、小結方法,實踐新知:

  (1)師:剛才大家對像腳印這樣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進行了估算,想想剛才大家用什么方法進行估算的?

  師板書:

  1、借助方格圖數一數所占的格數。

  2、把它看成一個近似的規則圖形,測量后進行計算。

  (1)請同學們算一算自己腳印的面積約是多少?

  學生自己先獨立取腳印,然后借助附頁3的方格圖估算腳印面積。

  四、新知實踐,解決問題:

  1、估算第78頁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課件依次出示)

  (1)學生獨立進行估計:

  (2)交流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

  2、估算手掌的面積:

  (1)師:每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積:

  (2)學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紙上驗證:(學生在此環節開展好幫差活動)

  (3)展示匯報:(師:我們在認識平方分米時,說手掌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六、課堂回顧,總結提高: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體會?說來聽聽。

  板書設計:

  成長的腳印

  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算:

  1、借助方格圖數一數。

  2、把它看成一個近似的規則圖形,測量后進行計算。

關于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材1-7頁。具體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2、經歷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3、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乘法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到乘法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

  2、使學生通過對口算乘法的學習,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

  2、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

  難點:

  理解口算乘法的過程,并能運用口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復習表內乘法。

  1、引導學生回憶乘法表,并請一位學生背誦乘法口訣表。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補充,重述乘法表的內容。

  二、通過實例引入整十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

  1、引入教材第2頁上的實例。把問題由一位數乘法2×3擴展到整十數與一位數的乘法。

  2、提問:怎樣計算20×3?

  3、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比較這兩上算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4、對學生的結論作出評價,并給予相應的肯定和鼓勵。

  三、講解整十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做練習鞏固知識。

  1、講解:先計算2×3=6,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從而得到20×3=60。

  2、在例題的基礎上,讓學生計算20×4,20×5。再進一步把題目擴展到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由學生自己去類推。

  3、引導學生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自行提出問題,并討論解答。

  4、總結、分析學生的問題和答案,以書中的“試一試”為練習,讓學生獨立計算。

  5、布置“練一練”的習題作為課后作業,要求學生獨立認真地完成。

  第2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檢查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補充。重述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二、通過實例引入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

  1、舉出教材第4頁的實例。

  2、提問:怎樣計算12×3?

  3、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思考,看能否想出其他的解題方法。

  三、講解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做練習鞏固知識。

  1、講解算理,并給出12×3計算過程。

  2、在例題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計算12×4。

  3、對學生的解答作出肯定,讓學生舉實例,提出問題,并討論回答。

  4、回答并總結學生的問題和答案,以書中的“試一試”為練習,讓學生獨立計算。

  本課總結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的方法,通過經歷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學會了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乘除法

  第1課 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

  一、復習表內乘法

  列出九九乘法表

  二、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

  寫出具體實例以及具體解答過程

  三、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

  寫出具體實例以及具體解答過程

關于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俚妊切蔚呐卸疤厥庵苯侨切蔚奶攸c

  ②運用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觀察,思考得出等邊三角形判定

  解決問題:

  通過本節學習知道特殊等腰三角形轉變為等邊三角形,并且能利用特殊三角形解決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

  情感和態度:

  通過利用實物滲透得出結論,要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并領會特殊與一般的關系。

  重點和難點:

  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有一個銳角為30°的直角三角形角邊的`關系

  難點:

  兩定理的應用

  課前準備:

  一對30°的三角板,小黑板

  教學設計

【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數學教案02-22

數學教案12-30

數學教案09-13

數學教案-菱形11-25

直線數學教案11-23

人教版數學教案08-28

初中數學教案06-29

關于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有趣的數學教案11-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男男 | 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久久精品少妇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