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3-02-01 19:00:29 數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3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3篇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1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在前四冊教學的基礎上,依據《數學課程標準》關于第一學段內容標準的要求和這套教材的整體編寫規劃,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四個領域安排了如下內容:

  1、數與代數

  ⑴10000以內數的認識、讀寫和大小的比較。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和不超過10000)的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

  ⑵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除法的驗算。

  ⑶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的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

  ⑷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

  ⑸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看作“1”),兩個同分母分數以及分子都是1的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

  ⑹千克和克的認識,千克和克的互化。

  ⑺24時記時法的認識。

  2、空間與圖形

  ⑴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⑵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⑶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的認識。

  ⑷由三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的視圖。

  3、統計與概率

  ⑴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⑵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⑶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4、實踐活動

  ⑴農村新貌:在提供的農村情境中提出并解決有關乘除計算的實際問題。

  ⑵稱一稱:使用合適的稱量工具稱出一些水果、蔬菜等物體的重量及體重。

  ⑶周末一天的安排:用24時記時法安排周末一天的活動,并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⑷周長是多少:圍繞周長問題進行制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⑸摸牌和下棋:在摸牌和下棋活動中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⑴通過對教具的觀察、在計數器上撥珠,并聯系實際加深對千和千位的認識,初步認識一萬和萬位,認識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四位數的意義,掌握四位數的組成。掌握10000以內數的讀寫方法。能用100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經歷探索比較10000以內的數大小方法的過程,會比較這些數的大小。會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00),會口算幾千加幾百及相應的減法。

  ⑵經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會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商為整十數)以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能估算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經歷探索除法驗算方法的過程,會用乘法驗算除法,會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會解決與此數量關系有關的實際問題。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先求總數或剩余部分再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⑶會口算兩位數的'加減法(加法中和不超過100),會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不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會解決已知兩數間的倍數關系求兩數和或差的實際問題及其變式問題。

  ⑷經歷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會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不進位),會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是幾位數或幾千幾百。知道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會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⑸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只限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分數。能結合觀察圖形比較兩個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以及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⑹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進行千克與克的簡單換算。

  ⑺了解24時記時法,會進行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時間的相互改寫,會進行事情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2、空間與圖形。

  ⑴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名稱。理解周長的含義。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

  ⑵能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或根據觀察者的位置,確定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長方體能看到不同個數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⑶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物體。

  3、統計與概率。

  ⑴參與從袋里摸球、往袋里放鉛筆等實驗活動,經歷在這些實驗活動中收集整理數據并進行處理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會用簡單的條形圖(1個格表示1個單位)表達統計的結果。

  ⑵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差不多”等詞語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滲透情感、態度教育:

  1、在教師的鼓勵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愿望。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

  3、通過閱讀教科書中“你知道嗎”欄目和有關書籍中提供的資料,通過電視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了解數學發展的歷史,初步了解數學在社會和自然科學中的廣泛應用,初步感受數學是一種人類文化,初步接受辨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4、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數學過程和結果的正確與錯誤之處,并作出認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先求總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3、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物體。

  5、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圍繞周長問題進行制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6、按照預設的可能性設計簡單的活動。

  五、班級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自覺性較高,讓老師很放心;一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自覺性差,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績不理想;還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理解力差,導致成績很不理想。

  六、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

  2、充分利用電器,教具,學具,加強直觀性教學。

  3、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筆算訓練,又要加強口算訓練,嚴格要求、刻苦訓練,筆算口算互相促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計算題做到大面積"豐收"。

  4、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5、注意輔導差生,提拔優生,平時課上提問要有針對性,把提優、補差工作作為首要任務,為后進生找"小老師",做到一幫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6、嚴格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不搞"題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7、加強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8、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七、教學進度:

  內容 課時

  一、除法 9課時

  二、認數 5課時

  三、千克和克 4課時

  四、加和減 7課時

  五、24時記時法 3課時

  六、長方形和正方形5課時

  七、乘法11課時

  八、觀察物體 2課時

  九、統計與概率 4課時

  十、認識分數 3課時

  十一、整理與復習 4課時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2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乘除法”。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百以內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結合實際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地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重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第三單元“千克、克、噸”。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景,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了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噸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實際生活,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第四單元“乘法”。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和連乘。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并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能嘗試解釋估算的過程。

  4、第六單元“除法”。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學習乘除混合兩步計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演算,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能從實際情境紅提出問題,運用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5、第七單元“年、月、日”。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并從三個方向觀察由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進一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圖形可能不一樣;能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立體圖形 形狀;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第五單元“周長”。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周長的概念,并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實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可能性”。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進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發生是不確定的;在實際操作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語言文字

  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普通話交流和使用規范字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呈現學習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操作,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運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一)內容的.呈現體現了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二)內容的呈現注重了層次性和思考性;(三)注重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努力形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專題化;(五)內容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材的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

  (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教學評價措施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一)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關注他們的情感和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適時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級的學生往往需要聯系已有的生活實際或具體事物來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對學生評價時,應重點考察學生結合具體材料時對所學內容實際意義的理解。

  (三)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學生發祥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可以考察以下幾個方面:學生能否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否嘗試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否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五、課時安排

  (一)乘除法……7課時 (四)乘法……9課時 (七)年、月、日…8課時

  (二)觀察物體……3課時 (五)周長……5課時 (八)可能性……2課時

  (三)千克、克、噸…6課時(六)除法……8課時 (九)總復習……5課時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3

  一、全冊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七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具體可分解如下:

  在"數與代數"領域教學因數與倍數,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圖形的變換和長方體和正方體。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認識圖形的軸對稱和旋轉變換;探索并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小班下學期班務計劃20xx統計與概率"領域教學眾數和復式折線統計圖。在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教學眾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平均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穩定、可靠,但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中位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但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眾數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也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當一組數據中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適宜選擇眾數或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來教學,還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聯系上述三個領域的教學內容編排3次實踐活動,教學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材還編排了一些"你知道嗎",介紹數學背景知識。編排一些思考題,作為彈性的教學內容。

  教材編寫時,考慮了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知識量比中年級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意識比中年級強。教材適當調整了編寫體例,設置了例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整理與練習等欄目與版塊。

  二、教學目標及要求

  1、基礎知識和技能:

  ①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③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④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以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⑤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⑦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⑧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2、解決問題和方法

  ①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以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學數學。

  ②形成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樹立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③引導反思促進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反思當堂、當天的學習活動,適時教育學生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習上要實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④創造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學以致用,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借以激發和保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教學難點: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旋轉。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三(x)班本學期共有85位學生,本學期插入3位男生。接任這個班級已有一個學期,本學期是第二學期,在上學期的共同努力下,銷售經理工作計劃我班數學在全段來比較,雖有些進步,但相差其遠,并且與城區兄弟學校相比較而言,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學生方面,主要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如計算方面,好多學生整數乘除就沒有學好,計算錯誤率高,以至全班平均分不高,優生不多,差生不少。學生的作業習慣不好,上學期開學初有10來位學生作業經常沒有按時做,到期末還有幾位習慣不好,要班主任齊抓共管,按時完成還成問題。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討能力不高,有待進一步提高。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基礎知識差,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并輔導。本學期利用中午時間,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同時輔導好優生,使本班更多學生爭取考到90分以上。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2)要求學生能預習教材,上課能更好接受新知。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特別是計算能力的培養,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3)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組織好一對一幫教學習,小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學生的學習。

  (4)加強課堂練習時間,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

  (5)加強單元檢測,及時讓學生及教師自己反饋教學情況,以便查漏補缺。

  (6)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8)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水平,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深入鉆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鐘,讓課堂事半功倍。

  (9)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積分卡激勵制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開展"優秀作業本評比"、"每周學習表現良好學生"評比等活動,讓學生們在競賽評比和表揚中獲得進步。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03-30

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06-25

七上數學教學計劃01-13

九上數學教學計劃12-24

五上數學教學計劃04-08

八上數學教學計劃07-12

七上數學教學計劃01-13

八上數學教學計劃11-14

八上數學教學計劃04-11

人教版三年級上數學教學計劃06-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午夜亚洲影院在线 | 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 日本女子下部视频午夜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